-
基于QFD构建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体重管理模式
编辑人员丨2024/7/27
目的 构建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体重管理模式,降低超重或肥胖发生率,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方法 从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需求出发,运用 KJ 法、Kano模型、质量屋等工具,结合 TRIZ理论及 FMEA方法构建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体重管理模式,包括联动整合体重管理资源、精准制订体重管理方案、全面落实"1+1+N"体重管理方案、搭建体重管理智能随访平台等.结果 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得分提高至 170.67 分,体重管理依从率提高至90.00%,甘油三酯水平降低至 1.25 mmol/L,体脂率降低至 28.67%,超重或肥胖发生率降低至 16.67%,生活质量得分提高至 112.03 分.结论 将质量功能展开(QFD)与品管圈结合可有效识别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需求,降低超重或肥胖发生率,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7
-
降低肝癌患者腹腔镜肝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编辑人员丨2024/3/16
成立医、护、技、管多学科协作团队,针对降低肝癌患者腹腔镜肝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开展品管圈活动.建立了术前、术中、术后 3 大创新改进策略,包括:创建"FLAG"评估策略,精准预测残肝功能,精确规划手术方案;构建"4D"策略,精准切除肿瘤病灶,精确控制术中出血;创建"4P"策略,精准预测术后风险,精确实施风险管理.通过改进,肝癌患者腹腔镜肝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从 22.76%降低至 7.09%,促进了患者快速康复,降低了医疗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基于QFD构建产后尿潴留预警体系
编辑人员丨2024/1/13
目的 构建产后尿潴留预警体系,降低产后尿潴留发生率,提高产妇满意度.方法 从产妇需求出发,运用KJ法、Kano模型、质量屋等工具,结合TRIZ理论及HFMEA构建规范化产后尿潴留预警评分体系,对产妇落实三级预警分级护理,提供产后延续性护理服务.结果 产妇产后尿潴留发生率由 4.5%降低至 2.3%,首次排尿时长由 4.8h缩短至 3.1h,负性情绪发生率由43%降低至 15%,住院满意度由 90%提高至 98%.结论 将QFD与品管圈结合可有效识别产后需求,降低产后尿潴留发生率,提高产妇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13
-
基于QFD改善高危孕产妇围孕期安全
编辑人员丨2023/11/4
目的 准确识别高危孕产妇围孕期需求,构建围孕期安全管理模式,确保围孕期安全.方法 对高危孕产妇围孕期安全需求进行问卷调查,运用质量功能展开对需求进行分析,运用Kano模型识别魅力需求,运用独立配点法计算质量特性重要度,设计并执行高危孕产妇围孕期安全管理模式,包括院前卡扣式产检流程、院中快速救治方案、交互式信息化智慧诊疗等.结果 高危孕产妇识别准确率提高至100%,筛查干预建档率提高至100%,组织抢救时间缩短至10 min,紧急用血时间缩短至25 min,标准化上报完整率提高至100%,信息联动率提高至100%.结论 基于质量功能展开的创新型品管圈活动,能够以高危孕产妇围孕期安全需求为中心,多措并举确保高危孕产妇围孕期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4
-
建设现代医院后勤质量管理体系
编辑人员丨2023/8/6
随着现代医院的高速跨越式发展,医院后勤管理模式与服务体系需要不断进行调整和创新.通过成立专门的后勤质量控制部门,大力推行后勤标准化服务,实施岗位责任制改革,常态化开展品管圈活动,积极推进后勤信息化平台建设等一系列举措,有效提升了后勤服务效率与质量,降低了人力和能耗成本,并培养了一批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非药物睡眠干预模式品管圈对心内科睡眠障碍患者睡眠及心理状态的干预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8/6
探讨"构建心内科睡眠障碍患者非药物睡眠干预模式"品管圈对心内科睡眠障碍患者睡眠及心理状态的干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室收治的84例睡眠障碍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参与品管圈活动将其分为观察组(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参与)和对照组(开展品管圈活动前未参与),各42例.按照课题达成型品管圈的十大步骤开展活动,观察记录两组睡眠障碍发生率、睡眠障碍患者服用镇静药物比例;评估患者焦虑、抑郁负性情绪;比较两组患者5日平均睡眠时间,比较全体圈员开展活动前后创新能力、团队凝聚力、责任心等.[结果]开展品管圈之后,心内科睡眠障碍发生率由活动前23.59% (42/178)下降至活动后14.68%(42/286);服用镇静安眠药由活动前35.96%(64/178)下降至活动后12.23%(35/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GAD-7、PHQ-9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5日平均睡眠时间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体圈员在品管圈活动后手法运用、循证方法、创新能力、责任心、团队凝聚力评分均高于活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构建心内科睡眠障碍患者非药物睡眠干预模式"品管圈活动可降低心内科住院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较好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PICO模式和质量管理工具的科研管理实践探索
编辑人员丨2023/8/5
临床科研能力是评估医院发展实力的指标之一,也是医务人员提高专业技能的重要手段.针对"十二五"规划时期该院医院科研管理中主要存在科研创新力不强、申报书的逻辑思维不清晰、项目研究深度浅而小、质量管理工具使用单一、科研伦理审查不严等问题,医院科研管理部门以三甲复审为契机,提出应用PICO模型、技术路线图、品管圈等各种质量管理工具,开展三位一体的常态化科研督查,持续改进科研管理工作质量,不断探索创新管理实践方式,提升医院科研水平,效果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降低患者脑肿瘤术后胃肠道反应发生率
编辑人员丨2023/8/5
减轻脑肿瘤术后胃肠道反应发生,有助于帮助患者术后快速恢复机体功能,从而改善患者预后.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对脑肿瘤术后胃肠道反应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剖析并探索改进,构建了五位一体智能宣教模式,规范了围术期进食水流程及细则,创新了"3A"闭环便秘管理模型,完善了围术期恶心呕吐管理,使患者脑肿瘤术后胃肠道反应发生率由43.51%降低为10.88%,围术期口渴饥饿、便秘、恶心呕吐症状得到有效缓解,患者术后住院时间缩短,患者满意度提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质量功能展开创新型品管圈的门诊药学服务实践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基于质量功能展开(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QFD)的创新型品管圈在提高门诊慢病患者药学服务中的应用.方法:使用卡诺(KANO)模型分析患者需求,明确不同需求的性质并确定其权重;再基于QFD理论,将需求转化为内部工作项目,计算其重要度并确定关键工作项目;最后依据关键工作项目提出创新性活动方案并进行实施.结果:收集患者需求22个,通过权重排序得到便捷慢病就诊流程和专业的慢病用药指导两大攻坚点,并通过完善智能化药品供应体系、开发合理用药管理系统、开展慢病咨询门诊和慢病患者用药指导等措施实现目标.结论:QFD创新型品管圈从患者需求出发,改进当前药学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构建了满足慢病患者需求的全流程药学服务模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缩短创伤骨科急诊手术患者术前平均等待时间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缩短创伤骨科急诊手术患者术前平均等待时间,为抢救患者生命赢得时间.方法 从临床实际出发,采用问题解决型品管圈进行质量持续改进.针对创伤骨科急诊手术患者术前等待时间长的问题,分析症结,解析原因,拟定对策,从接诊处置机制、快捷术前准备、创新培训模式三方面进行改进.结果 创伤骨科急诊手术患者术前平均等待时间从活动前的 238 min缩短至活动后的 88 min.结论 通过品管圈活动,可以缩短创伤骨科急诊手术患者术前等待时间,从而提高手术工作效率,进而确保患者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