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膀胱途径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对性功能和尿控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前列腺癌术后尿失禁及性功能障碍是常见的并发症,本文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12例低危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经膀胱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术后控尿和勃起功能恢复情况满意,并发症少,控瘤效果确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临床应用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比较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ALRP)和传统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LRP)的疗效。方法:收集2017年8月至2019年3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脏病医院49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RALRP23例,LRP26例,分析比较两组围手术期和术后恢复指标,应用SPSS 20.0软件统计分析,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RALRP组患者和LRP组患者手术时间( t=0.95, P>0.05)、术中出血量( t=1.68, P>0.05)、切缘阳性率( χ2=0.02, P>0.05)、术后通气时间( t=0.22, P>0.05)、拔除引流管时间( t=1.59, P>0.05)、围手术期并发症率( χ2=0.00, P>0.05)、术后生化复发率( χ2=0.08, P>0.05)、术后6个月控尿率( χ2=0.08, 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ALRP组膀胱颈-尿道吻合时间低于LRP组[(14.26±2.38) min比(18.46±2.40) min, t=6.14, P<0.01];RALRP组术后拔除导尿管时间低于LRP组[(15.48±2.11) d比(17.69±2.33) d, t=3.47, P<0.01];RALRP组术后3个月控尿率高于LRP组[82.61%比53.85%, χ2=4.59, P<0.05];RALRP组术后阴茎勃起功能恢复率高于LRP组[78.26%比50.00%, χ2=4.19, 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RALRP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可以保证满意瘤控的同时减少术后尿失禁、阴茎勃起功能障碍的发生风险,并在吻合重建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中尿控及性功能保护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前列腺癌早期的主要治疗手段为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如何在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中保证完整切除肿瘤的同时,尽可能减轻性功障碍和促进术后尿失禁恢复,对泌尿外科医生来说是非常复杂和棘手的问题。本文对前列腺相关解剖理论新进展和各种针对促进尿控早期恢复和保护性功能的手术新技术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思维导图护理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尿失禁的干预价值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护理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尿失禁的干预价值。方法:选取兰溪市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行TURP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按照TURP术后常规进行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以思维导图为工具的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I-Q-SF)评分、漏尿频率、漏尿量和术后漏尿持续时间,以及两组患者出院当天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的ICI-Q-SF评分、漏尿频率、漏尿量和术后漏尿持续时间低于对照组[(7.56±0.94)分比(13.62±1.50)分、(1.17±0.23)次/d比(1.85±0.33)次/d、(40.65±6.18)mL/次比(70.64±9.52)mL/次、(5.38±0.67)d比(10.49±1.52)d, t=18.750、9.259、14.472、16.849, P=0.000、0.000、0.000、0.000];出院当天,研究组的SDS评分较对照组低[(28.46±3.56)分比(34.58±3.94)分, t=6.313, P=0.000];研究组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12.58±1.86)d比(18.55±2.37)d, P=10.854, P=0.000]。 结论:以思维导图为工具,对TURP术后患者的尿失禁进行护理干预,能够减轻尿失禁的程度,缓解患者因尿失禁带来的负面情绪,缩短住院时间,从而提升临床护理的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五步法"大功率绿激光汽化术治疗大体积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采用180 W XPS绿激光"五步法"经尿道前列腺汽化术(PVP)治疗大体积(≥80 ml)前列腺增生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人民医院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采用180 W XPS绿激光"五步法"PVP治疗的240例大体积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70.18±7.71)岁,其中年龄≥70岁者129例;体质指数(24.91±2.98)kg/m 2,术前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23(20,26)分,生活质量评分(QOL)5(4,5)分,前列腺体积98.29(86.49,116.32)ml,最大尿流率(Q max)6(4,8)ml/s,残余尿量120(30,200)ml。240例均行180W XPS"五步法"PVP:按顺序汽化左侧叶1~2点、右侧叶10~11点,建立工作通道;由腹侧至背侧分别逐层斜行汽化左侧叶与右侧叶;分别汽化5、7点前列腺组织,建立"中叶旁沟"工作通道;侧向汽化前列腺中叶;汽化修整两侧叶及前列腺尖部。记录围手术期相关数据,并评估患者术后12个月IPSS、QOL、Q max、残余尿量变化。 结果:24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69(59,85)min,激光手术时间52(46,62)min。术中包膜穿孔3例(1.25%),均出现在创面修整阶段;联合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止血9例(3.75%),无围手术期输血病例。术后22例(9.17%)行膀胱冲洗6~24 h;术后尿管留置时间3(3,4)d,术后住院时间4(3,5)d。术后26例(10.83%)出现尿失禁,其中急迫性尿失禁22例,压力性尿失禁4例,无真性尿失禁。术后2周所有患者均恢复正常控尿。术后无严重血尿、严重膀胱刺激征患者;术后12个月IPSS 5(4,7)分,QOL 1(1,2)分,Q max 18(15,20)ml/s,残余尿量10(0,30)ml,均较术前显著改善( P<0.01),无二次手术患者。 结论:180W XPS绿激光"五步法"PVP治疗大体积前列腺增生,出血量少,并发症少,患者术后症状改善显著,是一种操作简单、疗效可靠的微创手术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后尿失禁的治疗现状与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尿失禁是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前列腺癌早期筛查的普及及术中措施不断完善,尿失禁的发生率正在逐年降低,但由于术中的不可控性,仍有少部分患者术后存在尿失禁。各个医疗机构对尿失禁的程度定义不一,所采取的治疗措施也不尽相同。目前主要的治疗措施主要有行为疗法、药物治疗、男性吊带、人工尿道括约肌等。本文综述了目前临床上尿失禁的治疗措施的研究现状,阐述了不同程度尿失禁患者应该选择的治疗方案,并对未来治疗尿失禁的新型方案进行展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双手连续性缝合打结技术在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双手连续性缝合打结技术在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中的优势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在本院行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患者62例,收集并比较患者术前基本资料,如年龄、PSA水平、Gleason评分、前列腺体积等。在腹腔镜手术过程中处理耻骨后血管复合体和膀胱尿道吻合时,32例采用左右手缝合打结技术手术(改进组),30例采用常规右手缝合打结技术(对照组)。两组患者手术同期进行,避免由于术者手术操作熟练度不同导致的效果差异。术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平均住院天数、拔管后及术后3个月尿失禁发生率、术后生化复发及术后吻合口狭窄发生情况等。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改进组手术时间(97.8±23.5)min,明显短于对照组(123.7±27.8)min( P<0.05);与对照组相比,改进组引流管留置时间及住院天数也明显缩短( P<0.05);拔管后尿失禁发生率改进组更低(31.3% vs.56.6%, P<0.05),随访3个月两组患者的尿失禁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改进组有1例出现术后吻合口狭窄,对照组有5例( P<0.05)。而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切缘阳性率及术后生化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通过双手灵活缝合打结技术改良后,可进一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引流时间和住院天数,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是值得推广的安全、有效的微创术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前列腺癌冷冻治疗的远期疗效及预测因素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真实世界下前列腺冷冻消融术治疗前列腺癌的疗效及其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105例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远处转移情况分为无转移组62例(58.7%),转移组43例(41.3%)。无转移组中位年龄79(73,82)岁,初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20(10,47)ng/ml,接受新辅助内分泌治疗37例(59.7%),术前PSA 8 (2,14)ng/ml;国际泌尿病理协会(ISUP)分级1级4例(6.5%),2级11例(17.7%),3级16例(25.8%),4级16例(25.8%),5级15例(24.2%);T 2期49例,T 3期6例,T 4期7例;N 0期62例(100.0%),N 1期0例。转移组中位年龄68(62,74)岁,初诊PSA 64(27,200)ng/ml,接受新辅助内分泌治疗42例(97.7%),术前PSA 0(0,3)ng/ml;ISUP分级1级0例,2级5例(11.6%),3级3例(7.0%),4级19例(44.2%),5级16例(37.2%);T 2期29例(67.4%),T 3期8例(18.6%),T 4期6例(14.0%);N 0期38例(88.4%),N 1期5例(11.6%);M 1a期5例(11.6%),M 1b期35例(81.4%),M 1c期3例(7.0%)。两组比较,T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346),其他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前列腺癌冷冻消融术采用全麻或局部浸润麻醉,患者取截石位,留置F20三腔导尿管持续冲洗。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平行探头经会阴插入冷冻针,针尖距膀胱壁的安全距离为3 mm。采用全腺体冷冻模式,从患者腹侧开始向直肠侧逐层消融。采用超声实时观察冰球位置和范围,消融过程中调整冰球范围,使其与前列腺边缘贴合,同时保护周围结构。消融结束后,拔除冷冻针,碘伏消毒穿刺点后纱布压迫止血20 s至无出血后贴敷料。术后10 d拔除导尿管。术后第1天以及术后6、12周复查PSA。将术后第1天PSA与术前PSA比值定义为PSA释放率。术后生化复发定义为PSA较术后最低值升高超过0.2 ng/ml。比较两组的无PSA进展生存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本研究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无转移组和转移组的PSA释放率分别为4.2(2.2,6.4)和3.9(1.5,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8272)。术后6周中位PSA为0.23(0.01,1.22)ng/ml,术后12周中位PSA为0.02(0.01,0.49)ng/ml。无转移组术后6周和12周中位PSA分别为0.42(0.25,1.00)ng/ml和0.03 (0.01, 0.57)ng/ml。转移组术后6周和12周中位PSA分别为0.30 (0.14,0.50)ng/ml和0.02 (0.01,1.17)ng/ml。中位随访时间339(128,571)d。术后均未发生Clavien-Dindo≥2级并发症。1例(0.9%)术后1个月出现膀胱颈口尿道狭窄,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好转;2例(1.9%)术后7 d出现尿潴留,再次留置尿管2周后恢复正常。无尿失禁患者。2例(1.9%)非肿瘤性死亡,1例死于心脏病,1例死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合并症。随访期间29例(27.6%)发生PSA进展,中位无PSA进展时间为808.0 d。无转移组中位无PSA进展生存时间未达到,转移组中位无PSA进展时间为764.0 d,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42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PSA ( HR=1.02,95% CI 1.00~1.03, P=0.048),T 3期 ( HR=9.00,95% CI 2.59~31.25, P<0.01),T 4期( HR=5.83,95% CI 1.68~20.21, P=0.005)是无PSA进展的预后预测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 3期( HR=9.08,95% CI 2.47~33.45, P<0.01)、T 4期( HR=4.50,95% CI 1.18~17.22, P=0.028)是无PSA进展的独立预后预测因素。 结论:前列腺癌冷冻治疗的安全性较高。无论是否有远处转移,对于初诊时T分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AdVance吊带球部尿道悬吊术与AUS植入术治疗中重度男性压力性尿失禁的长期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估AdVance吊带球部尿道悬吊术和人工尿道括约肌(AUS)植入术治疗中重度男性压力性尿失禁的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7年6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2例男性尿失禁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中位值75(64~80)岁。其中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9例,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3例。尿失禁病史中位值3(1~9)年,每日使用尿垫量中位值8(5~10)片。其中5例为中度尿失禁,7例为重度尿失禁。12例中6例行AdVance吊带球部尿道悬吊术(为AdVance组), 6例行AUS植入术(为AUS组)。AdVance组年龄中位值72(64~73)岁;每日使用尿垫量中位值6(5~8)片;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I-QOL)评分(15.0±5.4)分;5例为中度尿失禁,1例为重度尿失禁。AUS组年龄中位值78(76~80)岁,每日使用尿垫量中位值8(6~10)片,I-QOL评分(16.7±5.1)分,均为重度尿失禁。记录患者术后1、5年的每日尿垫使用量、I-QOL评分,同时记录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随访5~7年,平均5.5年。AdVance组术后1年,1例重度尿失禁患者术后症状较术前无明显改善;其余5例尿失禁症状改善明显,每日尿垫使用量中位值为1(1~2)片;AdVance组6例每日尿垫使用量中位值为2.5(1~10)片,I-QOL评分(75.0±28.1)分,均较术前改善明显( P<0.05)。AdVance组术后5年每日尿垫使用量中位值2.5(1~10)片,I-QOL评分(78.3±29.3)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 P<0.01)。AUS组术后1年,患者均无需使用尿垫,I-QOL评分(91.6±7.5)分,均较术前改善明显( P<0.01); 2例于术后3年出现尿道侵蚀,取出人工尿道括约肌,尿失禁复发,恢复到术前状态,未再次手术;其余4例术后5年均不需要使用尿垫。AdVance组3例术后3个月内出现会阴部疼痛,与活动相关,均自行缓解;无伤口感染、尿道侵蚀等并发症发生。AUS组3例出现尿道侵蚀。 结论:AdVance吊带球部尿道悬吊术对中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疗效较好,且并发症少;AUS植入术对于重度男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患者疗效好,但该术式的远期并发症可能会影响术后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术中冰冻病理检查外科切缘在机器人辅助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保护尿控和勃起功能方面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ARP)中行冰冻病理检查外科切缘对于保护尿控功能和勃起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2月至2023年7月北京和睦家医院收治的11例前列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中位年龄64(61,69)岁。中位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8.0(6.0,11.2)ng/ml。中位国际勃起功能指数(IIEF-5)评分17.5(10.3,22.0)分。11例均无尿失禁。所有患者均经术前穿刺活检确诊为前列腺癌。有适应证的患者术前行PSMA PET/CT检查均确定无远处转移。11例均行RARP,采用达芬奇Si系统,4孔法,经腹部前入路,筋膜内切除技术。经镜头孔切口取出前列腺标本,送冰冻病理检查外科切缘。等待病理结果时行尿道-膀胱颈吻合和盆腔淋巴结清扫。如冰冻病理报告为切缘阳性,则切除阳性切缘相应位置的前列腺周围筋膜和神经血管束(NVB)。术中3例冰冻病理报告为切缘阳性,切除单侧NVB;8例保留双侧NVB。术后随访患者的PSA、尿控功能和勃起功能。结果:本组11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中位手术时间260(225,285)min。中位估计出血量200(100,300)ml。中位住院时间4(3,5)d。围手术期均未发生Clavien Dindo ≥Ⅱ级并发症。术后中位尿管留置时间12(10,14)d,拔除尿管后10例达到即刻尿控。中位随访10(2,14)个月。术后3、6、9个月的中位PSA分别为0.017(0.006,0.170)、0.015(0.006,0.390)、0.007(0.006,0.650)ng/ml;中位IIEF-5评分分别为5.0(4.5,11.0)、7.5(4.3,17.5)、9.5(6.0,17.5)分。结论:结合术中冰冻病理检查外科切缘的RARP治疗前列腺癌患者是安全的,肿瘤控制效果良好,可最大限度保护NVB,利于患者术后尿控功能和勃起功能的恢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