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藏高原"一江两河"农区居民家庭食物消费生态足迹核算
编辑人员丨3天前
核算区域食物消费及其资源环境代价对优化区域食物供应、加强区域生态保护与调整食物安全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实地调研获取的2018年青藏高原"一江两河"农区居民家庭食物消费一手数据,在分析居民食物消费数量与结构的基础上核算其生态足迹.主要结论如下:(1)"一江两河"农区居民家庭人均食物消费量为482.44 kg人-1 a-1,全年区域食物消费总量达36.90万t,其中植物性食物消费占比74.4%,约是动物性食物(25.6%)的2.91倍;消费结构中,蔬菜占比最高(29.4%),其次是青稞(20.7%)和奶类(15.3%),肉类消费以牛羊肉为主(88.4%);(2)区域食物消费所占用的生态足迹总量高达41.41万hm2,是"一江两河"所在三市(拉萨、日喀则和山南)耕地面积的2.48倍,肉类消费所占用的生态足迹最大(51.1%);食物消费的生态足迹有30.8%来自外地,其中以甘肃、青海、新疆三地居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人源R-spondin 2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表达、纯化及活性检测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 构建人源R-spondin 2(roof plate-specific spondin 2,RSPO2)的真核表达载体,表达、纯化融合蛋白RSPO2-Fu-Fc,用3C蛋白酶切除Fc结构域后,检测RSPO2-Fu的生物学活性.方法 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人源RSPO2蛋白的理化性质和结构,筛选获得可在溶液中稳定存在的RSPO2截短蛋白RSPO2-Fu.将编码RSPO2-Fu蛋白的基因亚克隆至pCMV-Fc载体后,将质粒pCMV-RSPO2-Fu-Fc瞬时转染入HEK293F细胞中表达72 h,通过Protein A层析柱纯化融合蛋白RSPO2-Fu-Fc,用3C蛋白酶切去Fc结构域,分子筛进一步提纯获得RSPO2-Fu蛋白.最后,通过M50 Super 8 × TOPFlash检测RSPO2-Fu蛋白的生物学活性.结果 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RSPO2全长有243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为28 300,等电点为9.42,为亲水性不稳定蛋白,RSPO2-Fu截短蛋白在溶液中的稳定性得到了极大提高;重组表达质粒pCMV-RSPO2-Fu-Fc经菌落PCR及测序证明构建正确;获得了纯度达95%的RSPO2-Fu蛋白;生物学活性检测结果显示,RSPO2-Fu的EC5.值为1.5× 10-12 mol/L.结论 对RSPO2蛋白适当截短后,可获得稳定表达的RSPO2-Fu蛋白,其对Wnt信号通路有明显激活作用,为Wnt信号通路中RSPO2相关生物学研究提供了更好的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不同污染压力对青岛董家口邻近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研究利用2021年11月在青岛董家口邻近海域的14个站位采集的大型底栖动物数据,分析了不同污染压力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共鉴定出大型底栖动物66个分类单元,主要类群为多毛类、节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等.研究区域的平均丰度为343.33个/m2,平均湿重生物量为8.26g/m2.研究区域的海域底质类型包括砂、粘土质粉砂、砂质粉砂、砂-粉砂-粘土四种类型.海域内的重金属污染较轻,铬、锌、铅、砷、铜、镉处于清洁水平,砷在部分站位存在轻度污染.通过BIOENV分析得出,影响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决定因素包括化学需氧量、沉积物叶绿素a含量、锌、铅、镉含量,相关系数为0.460.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主要压力来源于重金属.在港区继续长期使用后,重金属的污染压力可能会增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类鼻疽致肺部感染患者的治疗及药学监护分析一例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类鼻疽(malleoidosis),俗称泥土病,是由革兰氏阴性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性疾病,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1,2,3]。我国海南、广东、福建、广西、香港和台湾等地是类鼻疽主要疫区,其中海南是我国主要的疫源地[4]。类鼻疽可存活在水源、土壤及一些植物,通过皮肤接触、气溶胶吸入、消化道等途径感染人和动物,能感染机体任何器官,常出现血流和肺部感染,也可见肝、脾、皮肤软组织、骨关节、脑局部感染。严重感染时可快速发展为致命性败血症、重症肺炎、常造成呼吸衰竭、多器官多组织功能衰竭、休克而危及生命[5]。本文通过对1例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致肺部感染的临床诊治,报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亨廷顿舞蹈症实验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3天前
亨廷顿舞蹈症(Huntington's disease,HD)是一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主要症状为舞蹈状的不自主运动、精神行为异常和认知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消耗大量社会医疗资源.为了更好地理解其病理机制并探索治疗方法,已有多种HD实验动物模型被成功构建.本文概述了从秀丽隐杆线虫、果蝇、斑马鱼到小鼠、大鼠和小型猪等多种动物模型的建立与应用情况,并对不同动物模型的特点和优势进行了分析.通过综述不同动物模型及其相关评价指标,本文强调了综合运用多种动物模型的重要性,以期深入理解疾病的机制并制定有效的治疗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达乌尔黄鼠的资源利用及模式动物化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3天前
达乌尔黄鼠(Spermophilus dauricus)是我国研究冬眠的主要动物模型,具有适应极端低体温、低代谢以及抗缺血-再灌注损伤、抗废用性肌萎缩等生理特点,并且具有独特的体脂积累和耐受机制.这些生理特征在临床及航天领域的应用中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和研究价值.达乌尔黄鼠的模式动物化有助于对上述生理机制进行深入探究.本文综述了达乌尔黄鼠的生物学特征及其在临床与航天应用的研究价值,介绍了目前国内达乌尔黄鼠在实验室和野外的繁殖和实验动物化的进展,展望了将该物种模式动物化的前景及其关注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人源性胰母细胞瘤异种移植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 研究构建合适的动物模型用于胰母细胞瘤(PBL)的化疗药物筛选及新药评估.方法 将手术切除的PBL肿瘤组织碎块移植到免疫缺陷的小鼠皮下组织,待移植瘤生长至1 500 mm3 时进行瘤体传代及保存.使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及PCR法对成功建立的PBL患儿起源的异种移植(PDX)模型进行人源性鉴定.结果 HE染色显示小鼠PDX中的肿瘤组织及细胞和患儿肿瘤细胞形态基本相同,免疫组化结果显示β-连环蛋白(β-Catenin)、细胞角蛋白7(CK7)和细胞角蛋白19(CK19)在PDX模型组织与人属源性肿瘤组织中有相同的免疫学特征.PCR分析显示PDX组织和原发肿瘤组织具有相同的个体来源.结论 所建立胰母细胞瘤来源PDX高度保留了原发胰母细胞瘤的生长模式及蛋白表达特性,为胰母细胞瘤患者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用药指导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模型工具,给推动疾病机制探索及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动物源性补片产品的研究现状和安全性思考
编辑人员丨3天前
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越来越多的动物源性补片产品应用于组织和器官修复替代的医学领域.动物源性补片由于结构组成和生产工艺的复杂性,其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力学强度不足、降解速率快、有害可沥滤物检出等问题.其中,产品生产工艺是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要素.该文重点综述了目前国内动物源性补片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的关键点,以期为该类产品的质量控制和监督管理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导读
编辑人员丨3天前
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其特点是有病原体、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感染后常有免疫性.沙门菌是引起国内外食源性疾病和暴发事件的主要病原菌,其感染的主要症状为发热和腹泻,严重时会对生命构成威胁.手足口病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2008年被纳入我国《传染病防治法》丙类管理,其发病数一直居法定报告传染病前列,严重影响婴幼儿健康.麻风病是由麻风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病原体主要侵犯皮肤和周围神经,治疗不及时可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畸残,对患者的身心健康构成严重威胁.自我国实施免疫规划以来,疫苗接种减少了传染病流行,为保护人民健康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2023年湖北省某地一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聚集性疫情调查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 调查2023年8月湖北省某地一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聚集性疫情的感染来源和传播途径,提出防控建议.方法 制定病例定义,搜索病例,开展病例及相关人员的流行病学调查,描述病例的基本情况、发病就诊经过,分析感染来源和传播途径,开展蜱密度、带病毒率和健康人群血清学监测.结果 本起疫情波及2例病例,死亡1例,续发1例,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认为首发病例被环境蜱叮咬导致发病的可能性大,续发病例因无防护措施接触患者血液从而导致感染,病例搜索未发现其他关联病例.蜱密度监测结果显示,病例家周边农村外环境中游离蜱的平均密度为16只/(布旗100 m·h);宿主动物中,家犬带蜱指数为9只/宿主,经鉴定均为长角血蜱,均未检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FTSV);血清学监测结果显示92名健康人群血清抗体IgM均为阴性,其中28人抗体IgG阳性,抗体阳性率为30.43%.结论 本起疫情为该县首起SFTS家庭聚集性疫情,当地蜱密度和人群抗体阳性率较高,提示SFTSV可能已在当地流行,应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SFTS病例监测和医务人员培训,提高诊断和救治水平;加强重点地区人群健康教育,提高防护意识,降低疾病传播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