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画活动问卷用于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信效度检验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引进动画活动问卷,并检验其在膝骨关节炎患者中的信效度.方法 通过直译、回译、文化调适和预调查对动画活动问卷进行汉化,形成中文版动画活动问卷.选取326例膝骨关节炎患者进行调查,以评价问卷信效度.结果 中文版动画活动问卷包括步态与行走能力、日常动作行为能力2个维度17个条目.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2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1.145%;验证性因子指标显示,x2/df=2.976,RMSEA=0.095,NFI=0.917,IFI=0.943,TLI=0.931,CFI=0.943,GFI=0.856;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833~1.000,问卷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971.中文版动画活动问卷的总Cronbach's α系数为0.954,Guttman折半信度为0.865.结论 中文版动画活动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适应于膝骨关节炎患者活动受限的评估工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虚拟现实技术在弱视患儿视觉训练中应用的范围综述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对虚拟现实技术在弱视患儿视觉训练中应用的相关研究进行范围综述,为规范其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依据范围界定审查指南,系统检索Embase、Web of Science、CINAHL、Cochrane Library、Scopus、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中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1月1日,对纳入文献进行归纳和分析.结果 共纳入24篇文献.其中,二分法训练、视感知训练和视觉推拉模型训练为基于虚拟现实技术进行视觉训练的主要方式,通常以游戏、动画、视频影像的形式进行干预.评估指标包括视觉分辨率、最佳矫正视力、立体视、立体视敏锐度、对比敏感度、视觉诱发电位、三级视功能,以及安全性、训练依从性、接受度和满意度等.结论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视觉训练在弱视患儿中应用安全可行,可改善患儿视力、提高训练依从性.未来可基于虚拟现实技术开发智能化视觉训练系统,并根据患儿的年龄、弱视类型和程度,构建更科学、有效的结构化视觉训练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数字教材在流行病学教学中的应用及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本文旨在调查国内外流行病学领域的数字教材在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发展情况。研究采用网站和文献库检索,梳理了国内外流行病学数字教材的建设情况。目前我国流行病学数字教材主要采用纸质书附加二维码的形式,提供视频、习题等教学资源,但存在交互程度不足等问题。国外较好的流行病学数字教材更注重个性化、交互性和富媒体技术的应用,通过实时笔记、互动动画、答题等功能提升教材的数字化程度和学习效果,值得借鉴。本研究为流行病学教学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一定的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术前动画视频陪伴改善学龄前儿童分离焦虑及诱导配合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究动画视频陪伴对全身麻醉(全麻)下行斜视矫正手术的学龄前儿童术前分离焦虑和麻醉诱导配合度的影响。方法:该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19年9月1日至12月31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择期吸入麻醉下行斜视矫正术的患儿80例,年龄3~6岁,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视频组,每组40例。视频组患儿自术前等候、与父母分离至麻醉诱导意识消失过程持续观看动画视频,常规组患儿该过程中无视频陪伴。记录两组患儿进入等候区即刻(T 1)、与父母分离时(T 2)改良耶鲁围术期焦虑量表(mYPAS)评分,麻醉诱导时记录诱导合作量表(ICC)评分,麻醉恢复室(PACU)观察期间记录苏醒时间,恶心呕吐、喉痉挛、严重咳嗽、低氧血症、窦性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术后第1天随访记录疼痛、头晕、恶心呕吐、嗜睡等术后不良反应,并进行患儿家长麻醉满意度评分。 结果:T 1时,两组患儿mYPAS评分及mYPAS评分>30分的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T 2时,视频组患儿mYPAS评分和mYPAS评分>30分的比例分别为(34.41±13.23)分和52.50%,低于常规组患儿的(50.64±20.96)和8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视频组ICC评分为(1.83±2.26)分,低于常规组的(4.03±2.9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视频组ICC=0比例为37.50%,高于常规组12.50%,而ICC=4~10比例为17.50%,低于常规组4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苏醒时间、PACU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视频组家长麻醉满意度评分为(9.23±0.89)分,高于常规组的(8.63±1.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术前动画视频陪伴能够减轻全麻下行斜视矫正手术的学龄前儿童术前分离焦虑,改善吸入麻醉诱导配合度,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虚拟仿真教学视域下医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本课题组基于医学专业特点,开发了中国革命道德(红医精神)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项目采用3D仿真技术、OpenGL技术构建基于WebGL的虚拟实验学习环境;通过3D动画交互的形式学习傅连暲将军感人事迹,沉浸式体验当代"逆行者"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战斗中对红医精神的继承与发扬。研究发现,虚拟仿真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对医学人文精神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并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视频宣教配合舒适护理对支气管肺炎患儿雾化吸入依从性、疗效影响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分析视频宣教配合舒适护理对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肺炎患儿护理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1~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医院儿科收治的支气管肺炎并行雾化吸入治疗患儿120例依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0例。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在上述基础上给予研究组视频动画宣教及舒适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患儿雾化吸入治疗情况及依从性,记录患儿临床症状体征持续时间,评估疗效。结果:研究组患儿雾化吸入动作不规范、吸入时间延长及残余药量过多等情况发生率(13.33%、8.33%、8.3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33.33%、23.33%、21.67%),雾化吸入正确率及依从性优良率(83.33%、86.67%)远优于对照组(53.33%、56.67%),且患儿咳嗽、发热等症状体征持续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96.67%)显著优于对照组(8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为支气管肺炎并行雾化吸入治疗患儿提供视频动画教育可有效规范患儿雾化吸入行为,确保雾化吸入正确性,同时配合舒适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儿生理、心理舒适度,调动患儿主观配合度,有利于患儿病情康复,提高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胖乔乔的脂肪肝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活泼爱笑、人见人爱的小狗乔乔是一个胖嘟嘟的小男孩,他平时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和妹妹琪琪一起躺在沙发上,一边喝饮料吃零食,一边在电视上看最爱的动画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动画演示宣教结合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动画演示宣教结合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6月至2020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86例行结肠镜检查或治疗的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9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肠道准备流程,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动画演示宣教结合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观察两组患者肠道准备知识知晓度、肠道准备执行正确度、肠道清洁度〔波士顿肠道准备评价量表(BBPS)〕、不良反应(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电解质紊乱)。比较检查前后两组患者血压、呼吸、脉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肠道准备知识知晓度、肠道准备执行正确度、BBP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恶心、腹胀、电解质紊乱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腹痛、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检查前,两组患者基础血压、脉搏及呼吸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检查后,观察组患者血压、脉搏及呼吸频率波动平稳,对照组明显升高,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 P<0.05),休息后上述指标均恢复正常水平。 结论:动画演示宣教结合ERAS可有效提高患者肠道准备知识知晓度及肠道准备执行正确度,改进肠道准备效果,稳定生理状态,并减少相关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中小学生分层急救培训模式探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享《深圳市宝安区中小学生分层应急救护培训工作方案》的执行经验,并观察其培训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在深圳市宝安区应急医疗救援培训中心进行急救培训的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记录学生人数、出勤导师数量、心肺复苏(CPR)培训模型及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培训模型的使用次数。将培训学生按3个学龄层次由浅到深增加授课内容及深度:小学生包括正确拨打120、意外伤害识别小动画、AED和海姆立克手法演示、CPR训练,用时40 min;初中生包括正确拨打120、意外伤害识别及简单处置、CPR及AED的应用、CPR训练、跟学AED及海姆立克手法等,用时90 min;高中生包括正确拨打120、意外伤害识别及正确处置、院外心搏骤停(OHCA)的识别、CPR及AED的要点、CPR及AED操作练习、海姆立克手法及止血包扎等,用时120 min。课程结束后,小学生采用志愿考核;初中生仅小班制需考核,大班没有考核要求,仅进行展示;高中生则须全部强制性考核。收集不同层次学生急救培训基本情况,比较不同层次学生CPR及AED培训模型使用情况、急救相关比例分布情况、急救培训考核通过情况的差异。结果:200期急救培训中共有12 896名学生和2 086人次培训导师参与,共使用8 557次CPR培训模型及8 493次AED培训模型,每场学生平均(65.27±5.61)名,需要(10.52±10.43)名培训导师和(43.09±19.06)个CPR培训模型及(42.77± 18.61)个AED培训模型。学生与培训导师的比例为1∶(6.07±1.47),学生与CPR培训模型的比例为1∶(1.54±1.02),学生与AED培训模型的比例为1∶(1.54±1.03);最终有10 494名学生参加考核,考核参与率为81.37%;10 114名学生通过考核,考核通过率为96.38%。分层分析显示:与小学生比较,初中生平均每场培训人次明显增加(名:69.94±8.77比58.69±6.12, P<0.05),高中生平均每场培训人次明显减少(名:57.35±5.79比58.69±6.12, P<0.05),初中生培训导师比例明显降低(5.94±1.39比6.48±2.02, P<0.05),初中生和高中学生的考核率明显升高〔81.07%(6 667/8 224)、100%(2 313/2 313)比64.18%(1 514/2 359),均 P<0.05〕,通过考核率明显降低〔95.47%(6 365/6 667)、96.88%(2 241/2 313)比99.60%(1 508/1 514),均 P<0.01〕,这可能与小学生考核难度较低和志愿性考核比例低等原因有关。 结论:分层次进行中小学生急救培训对提高培训效果具有可行性,课程设置内容应由浅至深,同时应配置足够培训导师和培训模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正向情感支持配合基于动画演示健康教育模式增强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配合度的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究正向情感支持配合基于动画演示的健康教育模式增强支气管哮喘(BA)患儿治疗配合度的效果,为临床BA患儿护理工作提供指导。方法:采用类实验研究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BA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进行分组,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BA患儿52例为对照组;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收治BA患儿52例为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正向情感支持配合基于动画演示的健康教育模式进行干预。通过6个月随访,观察2组患儿干预后的治疗配合度、哮喘控制情况、心理状态及生命质量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患儿男31例,女21例,年龄(9.95 ± 1.57)岁;试验组男35例,女17例,年龄(9.46 ± 1.02)岁。干预后,试验组治疗配合度为96.15%(50/52),高于对照组的80.77%(42/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03, P<0.05);试验组哮喘控制率为94.23%(49/52),高于对照组的75.00%(39/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7.39, P<0.05);试验组评价心理状态的精神质、神经质、掩饰性或说谎分量表得分分别为(42.18 ± 4.21)、(49.23 ± 4.66)、(48.63 ± 4.26)分,均高于对照组的(38.22 ± 4.32)、(46.36 ± 4.87)、(44.33 ± 3.4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4.73、3.07、5.64,均 P<0.05);观察组的内外向量表得分为(56.86 ± 5.58)分,低于对照组的(59.66 ± 5.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65, P<0.05);试验组生命质量量表的总分及症状、活动、情感维度得分分别为(114.71 ± 18.33)、(51.36 ± 7.88)、(24.66 ± 4.36)、(38.69 ± 5.29)分,高于对照组的(96.42 ± 14.34)、(43.26 ± 7.21)、(22.28 ± 4.27)、(30.88 ± 5.8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2.81~7.15,均 P<0.05)。 结论:将正向情感支持配合基于动画演示的健康教育模式应用于BA患儿的临床护理中,可以提高患儿治疗配合度和哮喘控制率,能有效提高患儿生命质量,改善心理状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