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菌冲洗液在乳房假体置入术中的应用现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乳房假体在乳房整形手术中应用十分广泛。乳房假体置入术后包膜挛缩是一种相对常见且很难处理的并发症,往往关系着整个手术的成败。因此,如何预防假体置入术后包膜挛缩一直是乳房整形外科的热点问题。针对包膜挛缩发生原因的探索从未停止过,然而目前其病因仍未完全阐明。其中,亚临床感染可能是导致包膜挛缩的重要病因之一。为了防止亚临床感染的发生,人们应用了诸多手段,其中,术中抗菌液冲洗被认为能够有效防止细菌附着,进而预防亚临床感染的发生,最终起到预防包膜挛缩的作用。然而,临床可以应用的冲洗液种类繁多,究竟哪种冲洗液效果最佳,目前仍然缺乏共识。该文对抗菌冲洗液在乳房假体置入术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扩张器置入失败后采用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移植再造乳房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采用腹壁下动脉穿支(DIEP)皮瓣挽救扩张器置入失败并再造乳房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9年1月湖南省肿瘤医院肿瘤整形外科采用DIEP皮瓣移植再造乳房补救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扩张器置入乳房重建失败的患者资料。术后观察皮瓣成活情况、乳房形态以及供区伤口愈合情况和腹壁功能。结果:共纳入13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8~53岁。既往曾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扩张器置入乳房重建术,需再造乳房均为单侧,左侧8例,右侧5例。其中3例发生扩张器感染取出,4例发生扩张器包膜挛缩移位,6例自感不适需要取出假体。13例患者共切取移植13块游离DIEP皮瓣,皮瓣长(25.5±0.6) cm、宽(12.6±0.4) cm、厚(5.9±0.7) cm,血管蒂长度为(11.3±0.4) cm。皮瓣平均重量为435 g(390~510 g)。平均手术时间为440 min (390~560 min)。6例患者选用胸廓内血管近端作为受区吻合血管,4例选用胸廓内血管近、远端作为受区吻合血管,2例选用胸背血管作为受区吻合血管,1例选用胸背血管和胸廓内血管近端作为受区吻合血管。所有DIEP皮瓣均一期顺利成活。术后随访16.5个月(12~39个月),再造乳房外形可,弹性好,无皮瓣挛缩变形。皮瓣供区仅遗留线性瘢痕,位置隐蔽,腹壁运动功能无明显受限。结论:DIEP皮瓣用于扩张器置入失败后的乳房再造,术后乳房形态良好,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假体隆乳术后包膜挛缩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硅凝胶假体隆乳术是常见的美容手术之一,包膜挛缩是假体隆乳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手术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整形外科非常关注的问题。研究认为,该症的发生是一种亚临床感染或慢性炎症所致,与局部炎症、免疫、假体类型、植入层次、血肿和切口选择等因素有关。临床医师通过提高手术技术、规范手术路径、减少手术创伤、规避或减少风险因素,可减少包膜挛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治疗小体积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摩西钬激光剜除术(MoLEP)治疗小体积(前列腺体积<40 ml)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20年4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32例接受MoLEP的小体积BPH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63.93±5.21)岁,其中12例合并膀胱结石。前列腺体积(32.16±7.81)ml,术前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 23(15~34)分,生活质量评分(QOL) 5(2~6)分,最大尿流率(Q max) 7.80(0.80~9.80)ml/s,残余尿量158(51~409)ml。其中89例术前行尿动力学检查,最大逼尿肌收缩压(64.23±8.11)cmH 2O(1cmH 2O=0.098kPa)。手术方法:采用120W摩西激光平台,切割功率为80W (2.0J×40Hz)(窄脉宽模式),止血功率为24W(0.8J×30Hz)(宽脉宽模式)。合并膀胱结石者先行摩西钬激光碎石取石术。定位到精阜切开尿道黏膜,沿外科包膜剥离腺体,将整个腺体完整剜除,推入膀胱,保留膀胱颈。如发现前列腺钙化灶,直接行摩西钬激光碎石术。术后生理盐水持续冲洗膀胱,术后24 h拔除导尿管。记录手术情况及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3个月随访IPSS、QOL、Q max和残余尿量。术后尿失禁定义为24h需≥2片尿垫。 结果:本组13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发现合并前列腺钙化30例;手术时间(剜除时间)为(16.83±4.03)min,围手术期均未输血,均无经尿道电切综合征、尿潴留和静脉血栓栓塞症等并发症,术后无膀胱颈挛缩及膀胱结石复发。术后尿道狭窄2例(1.5%),短暂性尿失禁27例(20.5%)。术后病理检查示132例均为BPH,其中102例(77.3%)伴间质慢性炎症细胞浸润。132例术后3个月IPSS 7(0~14)分,QOL 2(0~5)分,Q max17.55(9.40~26.50)ml/s,残余尿量27(0 ~46)ml,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MoLEP可明显改善小体积BPH患者下尿路症状及生活质量,尿道狭窄、尿失禁等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手术安全可靠,且可同期行膀胱结石碎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内窥镜辅助与直视下经乳房下皱襞切口假体隆乳术临床效果对比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比较内窥镜辅助与直视下经乳房下皱襞切口假体隆乳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21年6月至2022年10月于重庆华美整形外科医院采用内窥镜辅助经乳房下皱襞切口行假体隆乳术的小乳症患者临床资料,即内窥镜组;同时收集2015年6月至2021年5月在直视下进行手术的患者临床资料,即直视组,作为对照。分别记录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术后1~3 d引流量;对患者切口愈合情况、乳房形态及并发症情况进行随访。应用SPSS 26.0软件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 ± s表示,2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和(或)百分比表示,2组间比较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共纳入169例女性患者,年龄21~48岁,其中内窥镜组71例,直视组98例,2组患者年龄、体重指数、假体体积、术后随访时间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2组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内窥镜组手术时间为(123.5±13.5) min,稍长于直视组的(111.5± 8.1) min( t=7.20, P<0.001);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为(2.6±0.7) d,明显短于直视组的(4.2±1.0) d( t=-11.58, P<0.001);住院时间为(2.8±0.8) d,明显短于直视组的(4.6±1.3) d( t=-10.33, P<0.001)。内窥镜组术后1~3 d双侧总引流量为(151.0±30.1) ml,明显少于直视组的(265.0±48.1) ml( t=-17.62, P<0.001)。术后12个月随访时,2组患者乳房形态和手感均较好,均无感染、假体破裂、移位或外露等情况,患者均对手术效果满意;内窥镜组患者包膜挛缩、乳头乳晕感觉减退和瘢痕增生的发生率为0.7%(1/138)、0.7%(1/138)和0(0/138),低于直视组的2.7%(5/188)、3.7%(7/188)和2.7%(5/188),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 结论:内窥镜辅助与直视下经乳房下皱襞切口假体隆乳术均能获得较满意的效果;在内窥镜辅助下比直视下手术用时稍长,但手术创伤小,缩短了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了术区出血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隐形自然腔隙"术式在乳腺癌一期假体乳房重建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介绍一种保留皮肤的乳腺癌切除术(skin-sparing mastectomy,SSM)联合应用"隐形自然腔隙"术式的一期假体乳房重建手术方法,并探讨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乳腺外科收治72例乳腺癌患者,借助患者的隐形解剖自然腔隙建立假体腔并置入假体(命名为"隐形自然腔隙"术式)进行一期假体乳房重建,分析手术技术特点及重建手术效果。结果:70例患者采用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乳房切除术(nipple-areola complex sparing mastectomy,NSM),2例患者因术中冰冻病理提示乳头下腺体癌浸润将其切除。3例患者出现乳头表皮坏死,所有患者未出现血清肿,切口感染,包膜挛缩等并发症。根据评价量表,乳房术后外观总分平均值为9.39分。各单项平均分为:乳房体积(9.57分)、乳房轮廓(9.43分)、植入物的位置(9.84分)、瘢痕(9.38分)、下极投影(9.27分)及乳房下皱襞外形(9.21分)。BREAST-Q量表评价结果在社会心理学表现分量表中,中位分数为77分。在对乳房的满意度分量表中,中位分数为71分。结论:"隐形自然腔隙"术式是一种操作简便、安全性好、可行性高、组织创伤小、美学效果满意的一期假体乳房重建术式,适于开展和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保留12点纵行尿道黏膜的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治疗中小体积BPH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保留12点纵行尿道黏膜的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HoLEP)治疗中小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1年4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256例中小体积(30~60 ml)BPH患者的病例资料。早期(2018年10月至2020年6月)186例为常规组,接受不保留12点纵行尿道黏膜的HoLEP;后期(2020年7月至2021年4月)70例为改良组,接受保留12点纵行尿道黏膜的HoLEP。常规组和改良组的年龄[(70.5±4.4)岁与(68.5±3.2)岁]、最大尿流率(Q max)[(7.5±2.8)ml/s与(7.5±2.1)ml/s]、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20.3±4.6)分与(21.4±3.7)分]、生活质量(QOL)评分[(4.5±1.0)分与(4.2±1.4)分]、残余尿量[(126.9±29.4)ml与(132.2±32.3)ml]、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1.5±1.3)ng/ml与(1.8±1.1)ng/ml]和前列腺体积[(48.1±11.1)ml与(48.0±12.7)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均采用"三叶法"剜除前列腺。改良组是在常规组的基础上于12点位置保留1条自膀胱颈至前列腺尖部的纵行尿道黏膜,技术改良如下:①于增生腺体与外科包膜间隙内剜除5点至1点的左侧叶及尖部;②对称于7点至11点剜除右侧叶及尖部;③于1点和11点处分别纵向切开膀胱颈至尖部的尿道黏膜,保留12点(1点至11点间)的纵行黏膜。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和术后并发症。 结果:常规组和改良组在手术时间[(36.5±10.4)min与(40.7±9.7)min]、剜除腺体重量[(35.5±12.2)g与(31.6±10.4)g]、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6.1±2.2)g/L与(5.6±2.5) g/L]、术后住院时间[(1.2±0.2)d与(1.5±0.4)d]和留置尿管时间[(2.3±1.3)d与(2.0±1.0)d]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252例获得随访,常规组183例,改良组69例,平均随访时间8.4个月。常规组和改良组术后IPSS分别为(5.4±2.3)分和(5.9±1.2)分,QOL评分分别为(1.5±0.3)分和(2.0±1.0)分,Q max分别为(24.3±9.2)ml/s和(22.5±11.3)ml/s,残余尿量分别为(8.3±4.5)ml和(7.7±2.9)ml。与术前比较,常规组和改良组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常规组与改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常规组和改良组的术后即时尿控率分别为85.2%(156/183)和98.6%(68/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术后6个月的尿控率均为100.0%。常规组和改良组术后膀胱颈挛缩发生率分别为4.4%(8/183)和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保留12点纵行尿道黏膜的HoLEP治疗中小体积BPH的效果与常规HoLEP相当,但能明显提高即时尿控率和降低膀胱颈挛缩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乳房上极腺体瓣切除联合双平面隆乳术纠正轻度乳房下垂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经乳头根部Ω切口行乳房上极腺体瓣切除联合双平面隆乳术纠正假性/轻度乳房下垂的可行性。方法: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沈阳百嘉丽医疗美容医院采用经乳头根部Ω切口,行乳房上极腺体瓣切除联合微绒面解剖型硅凝胶假体对20例(40侧乳房)假性/轻度乳房下垂的女性患者行隆乳术治疗,年龄24~37岁,平均32.1岁。记录手术效果,并进行随访。结果:20例患者术后无血肿感染、包膜挛缩、乳头乳晕感觉异常等并发症。随访3~18个月,患者术后乳房丰满挺拔、外形良好、下垂基本得到矫正。19/20例术后满意,20例对切口瘢痕满意。结论:联合手术恢复乳房正常的解剖悬吊系统,达到假体-肌肉-乳房腺体-皮肤4者之间长期的力学稳定,患者对术后乳房形态满意度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侧胸切口完成游离下腹部皮瓣移植乳房再造的策略和技术要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通过侧胸切口完成游离下腹部皮瓣移植乳房再造的的策略和技术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0月至2023年3月于湖南省肿瘤医院采用侧胸切口完成游离下腹部皮瓣移植单侧乳房再造的患者资料。受区采用侧胸切口,对于乳腺癌初发早期或者保乳术后复发患者先行合适的乳腺癌根治性手术,对于乳腺癌乳房再造术后扩张器取出或者假体包膜挛缩患者先行假体、扩张器去除或者包膜松解术;之后于同一切口下完成游离下腹部皮瓣乳房再造术,术中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依次完成受区血管制备、供区皮瓣制备、供受区血管吻合和乳房塑形。术后观察并发症情况,并随访评价再造乳房外观及供、受区切口愈合情况。结果:共纳入15例女性患者,年龄24~57岁,平均42.3岁,其中初发早期乳腺癌9例,保乳术后复发2例,乳房再造术后扩张器取出2例,假体再造术后包膜挛缩2例。侧胸切口长度为7.5~11.2 cm,平均8.7 cm。6例切取携带3/4部分的下腹部皮瓣,采用单侧腹壁下血管蒂,皮瓣体积为19.0 cm×10.0 cm×4.5 cm~23.0 cm×13.0 cm×6.0 cm,质量280~510 g,平均370 g;9例切取整个下腹部皮瓣,采用双侧腹壁下血管蒂,皮瓣体积为27.0 cm×11.0 cm×5.0 cm~30.0 cm×14.0 cm×6.5 cm,质量420~730 g,平均530 g。受区血管选择胸背血管主干9例,胸背血管前锯肌支4例,胸背血管主干结合前锯肌支2例。术后1例患者皮瓣发生静脉危象,手术失败,其余14例患者皮瓣顺利成活。随访6~17个月,平均10.4个月,再造乳房外形可,质地满意,无皮瓣挛缩变形;皮瓣供区及乳房受区仅遗留线性瘢痕,腹壁及肩关节功能无明显影响。随访期间无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采用侧胸切口实施乳腺癌根治的相关手术时,可以同一切口完成游离下腹部皮瓣移植乳房再造术,手术效果满意,受区损伤进一步减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经尿道柱状水囊前列腺扩开术治疗小体积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经尿道柱状水囊前列腺扩开术治疗小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本院行经尿道柱状水囊前列腺扩开术治疗的40例小体积BPH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1年,每3个月患者在门诊复查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QOL)评分、最大尿流率(Q max)、膀胱残余尿量(PVR)、国际勃起功能障碍评分(IIEF-5)和勃起硬度评分(EHS)等指标,观察并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指标变化和射精异常情况。 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38例一次性扩裂成功,2例首次扩裂效果不理想立即行二次扩裂后达到满意效果。扩裂部位均位沿12点方向前列腺包膜裂开,扩裂充分深达脂肪层。术毕按压膀胱辅助排尿尿线较术前明显增粗,且射程变远。其手术时间为(20.34±5.6) min,术中出血量(15.5±6.4) mL,术后膀胱冲洗时间(10.6±2.4)h,术后留置尿管时间均为5 d,术后住院时间(5.5±1.5)d。术后患者的IPSS、QOL评分、Q max、PVR均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存在性生活的35例患者术前、术后的IIEF-5 、EH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其中有2例出现短暂性逆行射精。术后患者发生短暂性尿失禁6例,尿道外口狭窄2例,膀胱颈挛缩0例,术后出血2例,排尿困难2例,尿路感染4例,经短期对症治疗后均有好转。 结论:经尿道柱状水囊前列腺扩开术治疗小体积BPH的近期临床疗效显著,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尤其适合要求保留性功能的患者,术后尿道瘢痕狭窄和膀胱颈挛缩发生率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