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2022年国家医保谈判新型抗肿瘤药物在某三甲胸科医院应用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分析某三甲胸科医院国家医保谈判新型抗肿瘤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为规范其合理利用及后续政策优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20年3月至2023年2月安徽省胸科医院国家医保谈判新型抗肿瘤药物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金额排序/DDDs排序比(B/A)、临床用药合理性以及抗肿瘤药物质控指标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20—2022年国家医保谈判的新型抗肿瘤药物销售金额占药品总金额比例3年依次为12.55%、16.33%、15.84%,其中大分子单克隆抗体金额占比逐年递增,依次为:3.28%、5.52%、6.76%.总DDDs 2021年度较2020年度增长72.24%,2022年度较2021年度增长26.26%.2020年谈判新增的药物DDDs增长幅度特别大,其中替雷利珠单抗(17162.50%)增幅最大.DDC逐年降低的药物占比为63.16%,每年B/A≥1的药物占65.00%以上.大分子单克隆抗体国产药物DDDs占比越来越高.新型抗肿瘤药物合理率逐年提升,不良反应例数近两年均在50例以上,拓展性临床应用较少,3年使用抗肿瘤药物病人的病理诊断和检测率均为100.00%,限制使用级抗肿瘤药物使用率逐年增长.结论 该医院国家医保谈判新型抗肿瘤药物使用基本合理,DDDs明显增加,DDC降低,且国产大分子单克隆抗体使用量越来越大,肿瘤病人药物获得率提高,药物价格降低,最终病人受益于国家医保谈判的政策实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中医药在菲律宾的发展现状与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菲律宾国内医疗方面主要实行省区责任制及有限制的分级转诊制度,政府推行菲律宾健康(Philhealth)计划,可为大部分民众提供小额医疗保险金。导致该国居民死亡的十大疾病包括缺血性心脏病、脑卒中及下呼吸道感染等,其中高血压性心脏病、慢性肾病和糖尿病等的增长趋势较快。菲律宾国内传统医学以正骨、按摩和草药学为主,当地政府及民众对针灸接受度较好,针灸疗法已纳入菲律宾医保范围。但中医理论及中药在当地的发展仍有较多限制,且针灸与中草药的临床应用也较为有限。菲律宾国内中医药教育亦不够系统。因此建议完善中医药教育体系、扩大针灸应用范围,并针对该国高发病种发挥中药特色,进行有针对性的推广,同时借助远程医疗等现代技术促进两国在中医药领域的合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创新医疗技术DRG短期支付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我国已进入全面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任务阶段,但在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支付制度改革中存在限制创新医疗技术发展的问题。笔者介绍了国际上对创新医疗技术的定义及范围,总结了DRG付费制度下的创新医疗技术短期支付前提条件与支付方式政策;并提出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建议,包括明确创新医疗技术的定义,设置额外支付或据实支付准入条件,针对高值创新药品设置专项过渡基金,明确创新医疗技术支付金额,以及制定创新医疗技术支付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阿尔及利亚中医药发展现状与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阿尔及利亚国民均可享受免费医疗制度,缺血性心脏病、脑卒中及AD等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较高。针灸疗法已在阿尔及利亚获得民众认可,具有一定影响力。然而,受当地中医药人才培养不足、民众中医药知识匮乏、中医药尚未纳入医保等因素的限制,中医药在当地的临床应用和传播推广受到一定影响。建议从突破教育瓶颈、扩大人才队伍,开展针对性宣传、扩大中医药影响,推进中医药项目纳入医疗保险、促进政府立法保护等方面入手,提升扩大中医药传播力度和影响范围,推动中医药在阿尔及利亚的良性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斯洛伐克中医药发展现状与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斯洛伐克为地处欧洲内陆中部的议会共和制国家,实行强制保险医疗制度。导致该国居民死亡的主要疾病为缺血性心脏病、脑卒中、肺癌,近年来AD和高血压性心脏病致死率呈大幅度上升。斯洛伐克传统医学以顺势医学为主,目前中医及针灸尚未纳入医保。中医药等传统医学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教育体系不完善及中药使用受限,使得中医药在当地的发展受到限制;未来希望通过中斯两国合作交流,促进中医药相关立法,加强中医药教育及民众普及,从而推动中医药的传播与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制下国际创新卫生技术支付策略及启示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在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制下,具有较高成本和风险的创新卫生技术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如何平衡医疗卫生费用的增长和创新卫生技术的发展是当前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中亟需解决的一个难题。作者通过研究国际上较为成熟的创新卫生技术支付体系,发现各国普遍采取附加支付或额外补偿的方式来鼓励创新卫生技术的发展,但同时也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卫生技术评估与付费管理机制以保障支付计划的规范运行。国际先进经验做法为我国DRG付费制下的创新卫生技术支付策略提供了参考,建议建立科学合理的创新卫生技术评估机制,同时为短期证据有限的创新卫生技术打造特殊准入通道,并逐步形成DRG付费体系中的创新卫生技术长期激励机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老年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运动康复障碍因素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老年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参与运动康复的障碍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立意抽样法,选择2022年1—6月于湖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行PCI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内容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运动康复障碍因素可归纳为内源性因素和外源性因素2大类,内源性因素提炼出认识不足、疾病不良体验、衰弱和躯体功能障碍、自我感知不良4个主题;外源性因素提炼出心脏康复处方和项目缺乏、社会环境障碍因素、家庭支持不足、医保支付受限4个主题。结论:老年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运动康复障碍因素复杂多样,在开展运动康复之前,医护人员应充分了解个人的健康状况、康复需求及限制因素,提供可实现的康复内容和形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故障树分析的医保基金使用风险识别与防控实践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强化医保基金监管是促进医疗保障制度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2022年1月,北京某三甲综合医院开展了医保基金使用风险识别与防控实践,通过运用故障树分析和风险矩阵等方法,量化评估事件发生可能性和金额影响度,识别医保基金使用过程中的高风险事件,并制定相应的风险防控措施,依托智能化监管系统进行防控。2022年1—11月由超药品说明书适应证、超医保适应证和超年龄限制高风险事件造成的医院门诊医保拒付金额(20 080元)较2021年同期(11 585元)下降了42.30%,医保患者出院结账时间从3个工作日降至1个工作日。该实践有效提升了医院医保基金的监管质量和效率,改善了患者就医体验,为加强医疗机构安全规范使用医保基金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我国医保谈判药品落地问题的多重制度逻辑分析与政策建议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厘清国家医保谈判药品(简称"国谈药")落地难的制度逻辑,促进国谈药在医疗机构落地使用.方法 基于医疗机构所处的复杂制度环境,以多重制度逻辑理论构建医疗机构行为选择的分析框架,阐明国谈药落地过程中多重逻辑的互动与冲突,揭示国谈药落地难的机制,并提出应对措施.结果与结论 国谈药落地存在国家逻辑、市场逻辑、社会逻辑及专业逻辑四者间不同程度的矛盾与耦合.在多重逻辑博弈中,市场逻辑与专业逻辑倾向规避风险、国家逻辑的"压力型体制"失效、社会逻辑的作用不具有强制性,共同造成了当前医疗机构以完成绩效考核为目标而配备使用国谈药的行动力不足的局面.建议各级政府部门及医疗机构应以政策松绑解除国谈药落地的隐形限制、以激励约束形成医疗机构压力与动力、以绿色采购通道及时回应临床需求、以社会力量构建多方参与国谈药落地监督等,从而改善国谈药的落地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家属报告的耳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障碍与促进因素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目的 了解家属报告的耳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CI)障碍与促进因素,为制定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2年3-8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住院的11名耳聋患者家属为研究对象,采用半结构式访谈和Colaizzi现象学研究方法进行资料收集与分析.结果 障碍因素提炼出 6个主题:服务提供不完善、家属认知缺乏、手术/设备挑战、资金限制、时间冲突、其他障碍(心理压力大、文化水平低、缺乏家庭支持以及角色冲突等);促进因素提炼出 4个主题:资源的可用性和可及性、耳聋危机感和治疗获益感、更好的经济背景和医保政策、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和亲属支持.结论 家属报告的耳聋患者CI存在多重障碍,医护人员应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给予认知、心理、社会等多方面支持,促使家属积极参与植入决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