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护生对大语言模型聊天机器人使用体验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了解护生对大语言模型聊天机器人的使用体验,为规范使用大语言模型聊天机器人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以目的抽样法选取15名来自4所医学院校的护生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使用内容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并提炼主题.结果 共提炼出4个主题:使用体验感多样化;使用场景差异化;使用潜在问题;自我感知需求和期待.结论 护理教育和管理者应引领护生树立正确使用大语言模型价值观,制定相关使用准则规范其使用,还须加强培训和护理伦理建设,促进大语言模型在护理教育中的创新融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眼科人工智能临床应用伦理专家共识(2023)
编辑人员丨6天前
人工智能(AI)已广泛用于眼部相关疾病的辅助诊断、治疗过程监测和预后判断,随着AI技术在眼科诊疗中应用研究的不断发展,AI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眼睛是由神经组织、肌肉组织、腺体组织和骨组织等组成的复杂感觉器官,其解剖的透明性特点为眼科疾病及部分全身疾病诊断的检查提供了可视化条件,为AI技术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医工交叉研究的基础,使眼科成为AI技术在医学诊疗中应用的主要领域。然而,AI-医疗交叉研究涉及人体大数据和影像结果的使用,其临床应用面临诸多伦理问题,而目前AI与医务人员对AI在医学研究中应用的伦理规范意识尚未建立,各管理层面对相关的伦理规范指导性和监管系统尚未完全形成。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数字影像与智能医疗分会、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智能医学专委会组织眼科专家、AI相关专家和科技伦理相关专家组成"眼科人工智能临床应用伦理专家共识(2023)"专家组,针对AI在眼科应用临床实践中存在的法律法规进行复习,对存在的伦理风险进行多维度、多层次梳理、讨论并提出建议或解决方案,目的是在保障患者数据安全和个人权益的同时,提高医务人员工作质量和效率,推动我国眼科AI的临床应用和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机能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实验动物伦理问题及解决办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调查医学实验及实验教学中的实验动物伦理观及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应对措施,使动物伦理和动物福利在医学实验中得以真正地体现。方法:本研究针对实验动物伦理认知情况、动物实验是否道德和如何看待动物伦理与实验教学问题,以及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认知情况等3个方面,制定了含25条问题的“基础机能实验中心动物实验问卷调查表”。采用发放问卷调查表的方式对湖北医药学院2017级留学生(五年制)、2017级五年制本科生和2018级护理(四年制)学生及教师、科研人员及实验动物中心从业人员(均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进行调查。调查结果以百分比表示。结果:本研究调查表回收率为98.04%(2 451/2 500)。其中实验动物中心从业人员、教师及科研人员实验动物伦理观清晰明了,但学生中普遍存在伦理观滞后现象。有16.24%(398/2 451)的学生未接受过动物实验伦理教育和培训,29.46%(722/2 451)的不清楚动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7.14%(175/2 451)的认为动物实验不道德。对动物福利及伦理知识的认知情况模糊占比29.54%(724/2 451)。不熟悉操作步骤的占25.91%(635/2 451)。操作失误导致动物额外受伤中,无所谓的占9.38%(230/2 451);动物大出血后如何处理中,选择放弃实验的占7.83%(192/2 451),及时止血并输液后继续实验仅占5.43%(133/2 451),而是否做与本次实验无关操作的占9.26%(227/2 451)。在实验结束后采用放血处死动物的占2.28%(56/2 451)、只有5.51%(135/2 451)的学生选择过量麻醉安乐死,且仍有1.96%(48/2 451)选择颈椎脱臼、暴力处死。对动物尸体时选择缅怀2 min的仅占15.79%(387/2 451)。仅有32.56%(798/2 451)的被调查者了解虚拟仿真实验,34.92%(856/2 451)的被调查者认为可以应用虚拟仿真实验或实验教学录像代替现有活体动物实验,77.56%(1 901/2 451)的被调查者认为应该加强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结论:加强学生实验动物伦理观教育势在必行,这有利于医学生建立正确的实验动物伦理观,使“3R”原则和动物福利得以真正落实于实验教学和科研实验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以知识图谱为特色的健康数据素养教育体系构建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在了解国内外医学院校健康数据素养课程开设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以知识图谱为特色的健康数据素养教育体系,并分别从健康数据的基础知识、知识图谱的基本技术、分析方法及工具、知识图谱的应用、健康数据伦理五方面,为本科生、研究生和医学信息学专业学生构建多层次的健康数据素养教育体系。研究结果对于提升医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推动医学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临床护理专家核心能力要素的范围综述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对临床护理专家核心能力相关文献进行范围综述,旨在明确临床护理专家核心能力要素的内容及适用场景。方法:以范围综述报告规范(PRISMA-ScR)为方法学指导,在医疗机构场景下聚焦临床护理专家能力、胜任力、角色和职责,系统检索6个英文数据库(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CINAHL、ProQuest、Cochrane Library)及4个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的相关研究,提取临床护理专家岗位类别、研究类型、作者、国别、发表年份、核心能力要素等内容。检索时间范围为2013年1月1日—2023年6月1日。结果: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 406篇,最终纳入15篇文献。汇总出6项一级指标(临床护理实践能力、公共卫生管理能力、护理管理能力、护理科研能力、护理教育能力、道德/伦理/法律)、16项二级指标和57项三级指标。结论:国内可借鉴国外临床护理专家核心能力的要素设置,结合国内临床实践完善临床护理专家的能力要求,并进一步完善各岗位的护理管理制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医务人员对医学科研伦理的认知和实践探索医学科研伦理的再教育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调查分析某三甲医院医务人员对医学科研伦理的认知情况,结合实践现状,为探索医学科研伦理的教育新模式提供依据和思路。方法:以某三甲医院的医务人员为调查对象,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收集并分析医院医务人员对医学科研伦理的认知及实践现状。结果:对医学科研伦理的认知情况,不同的学历、专业、职称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医生、研究生及以上学历、高级职称的医务人员对医学科研伦理的认知情况优于护士、本科及以下学历、中级职称与初级职称的医务人员。 结论:医务人员对医学科研伦理的认知及伦理行为的践行尚存在不足,医院应重视医学科研伦理的教育,丰富培训的内容与形式,提升医务人员的伦理素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附子毒性反应重现及配伍减毒效应的虚拟仿真实验设计
编辑人员丨6天前
与干姜配伍是附子减毒的基本手段,但囿于医学伦理的相关规定以及动物实验的局限性,附子与干姜配伍减毒实验采用传统的实验方法难以有效开展;虚拟仿真技术为该实验的高质量开展提供了可能,且虚拟仿真实验具有安全性高、可重复操作、不受时空限制等优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护士在肿瘤预防和早诊筛查中的高级护理实践能力指标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构建护士在肿瘤预防和早诊筛查中的高级实践能力指标,促进护士在肿瘤防治中更多地发挥专业作用。方法:通过回顾文献,制订护士在肿瘤预防和早诊筛查中的高级护理实践能力的初稿,形成第1轮的专家咨询问卷,对全国5个省市10所医院及院校从事肿瘤预防和筛查的临床护理、护理管理、临床医学、遗传学及流行病学研究的25名专家进行了2轮德尔菲专家咨询。结果:围绕护士在肿瘤预防和早诊筛查中的沟通、健康促进与教育咨询、临床实践、专业发展、伦理决策、循证实践与研究及临床领导力7个方面形成了高级实践能力指标。结论:确立了护士在肿瘤预防和早诊筛查开展高级实践应具备的核心能力,为促进护士在肿瘤防治中进一步发挥作用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医学伦理学》线上课程建设现状调查及策略
编辑人员丨6天前
为打造《医学伦理学》线上优质课程,本课题组对国内16个慕课平台进行检索,以期了解疫情发生之前我国高校《医学伦理学》线上课程建设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共有11所院校12个教学团队在8个网络平台上搭建了《医学伦理学》线上开放课程。这12门线上课程不仅在疫情期间对该门课程的教学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将为引领中国高校进行《医学伦理学》线上学习教学改革提供宝贵的经验。最后针对医学教育线上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三点建议:第一,加大网络提速,降低网络流量资费;第二,运用虚拟空间弥补现实空间的不足;第三,组建跨专业、跨学科、跨学校的复合式教学团队来打造金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2021年度中国医药院校医学教育论文发表数量排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决定,从2008年起每年公布我国医药院校年度医学教育论文发表数量排名情况,以提高医药院校对医学教育研究工作的重视程度,促进医学教育研究工作的开展,提高医学教育研究的水平。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决定,从2013年起,共同参加此项活动。2021年,我国共有18种正式出版的医药教育类学术期刊,即《中华医学教育杂志》、《中国高等医学教育》、《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基础医学教育》、《中医教育》、《药学教育》、《卫生职业教育》、《继续医学教育》、《中华护理教育》、《浙江医学教育》、《中国继续医学教育》、《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中国医学教育技术》、《医学教育管理》、《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中国医学伦理学》和《中国医学人文》;同时,《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医学研究与教育》、《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开辟有医学教育类专栏或发表有医学教育类文章。2021年,在这些期刊上共发表了6 631篇医学教育论文。按照本科西医院校、中医药院校、高职高专医药院校、中等卫生学校、附属(教学)医院的类别,对上述21种期刊发表的6 631篇医学教育论文进行了统计,2021年度我国医药院校发表医学教育论文数量的情况如下所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