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区块链的云VR医学教育资源管理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医学教育资源在理论基础教学、临床技能实训中的应用日趋广泛,但仍处于初级阶段;且VR医学教育资源对资源管理平台的兼容性要求更高,资源建设难度和成本较大,版权保护需求更强,缺少有效的VR医学资源管理平台和运行机制,以调动资源建设与应用各参与方的积极性。针对VR 医学教育资源管理的痛点问题,基于区块链和云VR技术,提出一种云VR医学教育资源管理框架,具体设计各模块的功能作用,细化阐述其运行管理机制,并进行相应的效果分析,以提高云VR医学教育资源管理效率,促进云VR医学教育资源体系构建与共享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八年制医学生临床环境下自我调节学习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医学生从传统医学课程阶段过渡到临床环境下急诊临床实践阶段的自我调节学习的改变,为优化课程体系及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提供方向。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及深入访谈的方法,应用自我调节学习量表,采用Likert量表的6级进行计分。评估共118名医学生,包括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本科生在传统医学课程阶段、急诊临床实践阶段及临床医学专业“4+4”改革试点班急诊临床实践阶段,自我调节学习的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采用SPSS 23.0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北京协和医学院八年制医学生,男48人(占40.7%),女70人(占59.3%)。对八年制传统医学课程阶段、八年制急诊临床实践阶段及“4+4”试点班急诊临床实践阶段3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八年制急诊临床实践阶段较八年制传统医学课程阶段自我调节学习总分下降[(326.2±31.9)vs.(347.7±40.2)]。对自我调节学习各分量表分别进行分析,在学习动机分量表中,外在目标设定方面,八年制急诊临床实践阶段低于八年制传统医学课程阶段[(8.9±2.3)vs.(10.0±2.9)],“4+4”试点班急诊临床实践阶段高于八年制急诊临床实践阶段[(11.0±3.5)vs.(8.9±2.3)];在学习策略分量表中,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资源管理分量表中,八年制急诊临床实践阶段较八年制传统医学课程阶段在时间和学习环境[(6.5±1.1)vs.(7.5±1.9)]、学习管理[(37.7±4.0)vs.(40.3±3.0)]及学习求助[(32.7±5.3)vs.(37.5±9.5)]方面显著下降,“4+4”试点班急诊临床实践阶段较八年制急诊临床实践阶段在学习管理[(40.2±7.3)vs.(37.7±4.0)]及学习求助[(38.7±7.6)vs.(32.7±5.3)]方面显著增加。结论: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生从传统医学课程阶段过渡到急诊临床实践阶段,自我调节学习发生明显改变。外在目标设定下降及资源管理减少,可能是八年制医学生在临床环境下急诊临床实践阶段自我调节学习降低的重要原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模拟改变临床:加强儿童急重症医学模拟教学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医学模拟教学是国际医学教学的重要模式,国内发展逐渐成熟,从学院逐渐走向临床,原位模拟、团队模拟、跨学科模拟以及混合模拟等逐步发展起来,更多地关注毕业后教学和岗位胜任力,在教育培训、临床思维、评估考核以及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等方面展现了价值和意义,尤其在急危重症危机资源管理中体现了独特的价值。儿童医学模拟发展虽然缓慢,但在急重症领域已经获得了极大的关注,建立了儿童急重症技能模拟、情景模拟、原位模拟等培训,不仅能实现“学会”,并且能实现“规范的学会”;不仅实现“团队的协作”,更能实现“系统的改造”,明显提升了儿童急重症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心理契约理论构建青年医学人才胜任力三维模型
编辑人员丨2024/4/6
[目的]引入心理契约理论构建胜任力三维模型,基于内源性视角探索培养青年医学人才胜任力的较优路径.[方法]采用文献内容分析和心理契约理论提取胜任力要素,通过专家咨询、预调查等方式对胜任力要素进行修正,并对 247 名青年医务人员开展调研.借助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公因子,并观察要素载荷系数.[结果]根据旋转载荷系数大于 0.4 为基准筛选,3 个公因子共留存 15 个胜任力要素;包括公因子 1 载荷专业技术能力、基础/临床实验科研能力等 6 个胜任力要素,公因子 2 载荷适应能力、职业规划等 4 个胜任力要素,公因子 3 载荷组织协调、人际交往等 5 个胜任力要素.基于心理契约理论,分别命名3 个公因子为交易型维度、发展型维度和人际型维度.[结论]青年医学人才胜任力三维模型由"交易型维度-人际型维度-发展型维度"3 个支点构成,以人才的引、培、用等举措为链接,以培养目标为中心.模型展现了青年医学人才胜任力如何通过各维度内各要素的内聚耦合实现,启发青年医学人才培养新路径,助力人才作出更多贡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6
-
护理管理信息数据元目录分类框架体系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构建护理管理信息数据元目录分类框架体系.方法 采用Delphi专家咨询法,选择全国护理管理、护理教育、医学信息化与标准化等领域专家27名,以现场或信件发放和收回的方式,对分类框架体系进行2轮专家意见咨询.结果 构建的护理管理信息数据元目录分类框架体系包括一级条目3个(人力资源管理、财力与物力资源管理、业务资源管理),二级条目20个,三级条目66个.结论 通过Delphi专家咨询法构建的护理管理信息数据元目录分类框架体系内容合理、结构清晰,可促进护理管理信息化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感恩教育研究现状及对护理职业稳定的启示
编辑人员丨2023/8/6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需求和期望越来越高,所以护士的工作负荷、精神压力也越来越大.有研究显示,我国护士从业人员中62.8%的护士有职业倦怠[1].这一现象不仅增加了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难度,而且影响护理团队稳定及临床护理质量.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很多,其中护士缺乏感恩之心是导致职业不稳定的内在因素[2].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国内外对积极心理干预的关注越来越多,同时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了积极干预措施的有效性.感恩作为24种积极品质之一,有助于增强个体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近年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现将感恩教育研究现状以及对护理职业稳定的启示综述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预防医学本科生岗位胜任力评定量表的实证效度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岗位胜任力是从事某种特定工作所应具备的能力和特征要素的总和,体现了高效完成工作所必备的综合能力[1].胜任力理论已成为近30年国内外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教育学等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公共卫生是通过有组织的社区努力,改善环境卫生、控制传染源,提供医疗服务,教育人群培养良好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达到预防疾病、延长寿命、促进健康的目的[2].公共卫生从业人员的岗位胜任力会直接影响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为主的公共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公共卫生服务机构的高效运行需要人员适其位、尽其责,形成上下联动、平行协作的模式,不同岗位的工作性质存在差异,公共卫生机构中的一些专门岗位更需要胜任力强的工作人员担任.同时,行政职务也是岗位胜任力的效度指标之一.因此基于本课题组编制的预防医学本科生岗位胜任力评定工具,本研究以公共卫生系统的核心专业岗位和个人职务为效标,考察该评价量表的实证效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19个亚太国家医学物理职业体系调查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19个亚太国家医学物理师职业体系,为我国医学物理师的职业发展提供国际参考经验.方法 对19个亚太国家的医学物理师代表进行个人深入访谈,调查内容涉及个人基本信息,所在国医学物理师规模、学历、职称、 专业背景、 海外教育及培训、 收入、 职业吸引力、认证、教育资源、时间分配、离职原因等.利用主题框架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根据访谈,各国医学物理师的规模均不大;硕士及以上学位已成为12个国家医学物理师的最低要求;8个国家建立了独立的医学物理师职业认证和准入体系;9个国家建成了独立的医学物理师职称体系;收入是影响医学物理师职业吸引力的主要因素;质量控制是澳大利亚、 印度尼西亚、 日本和新加坡医学物理师的主要工作内容,投入时间不低于50%.结论 根据研究结果,通过对比19个亚太国家医学物理师的职业体系发现,我国医学物理师缺口较大,医学物理专业学位教育规模较小,医学物理师职业认证的准入门槛较低,且尚无独立的医学物理师职称体系,在收入水平、 工作内容及时间分配等方面也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国家和行业组织需要在高等教育、 职业认证、 职称体系、责任定位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逐步建立与完善医学物理师的职业体系及准入标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各年度合订本征订启事
编辑人员丨2023/8/6
本刊尚存各年度合订本,定价:552.00元/套,订购地址:大连市西岗区南石道街丙寅巷3号《中国实用护理杂志》发行部,联系人:周子毅,联系电话:(0411)82490646.用于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为实现管理的目标,对各管理对象进行合乎目的的精细分层,并根据各自层次的管理需要,设计决策、计划、组织、控制、协调、指挥、用人等管理职能层次与之相对应,系统协调地整合管理资源,实现各层次对象管理的最优化,以尽可能少的要素投入,获取尽可能多的产出的过程[4].随着交叉学科的发展,分级管理逐渐应用到疾病管理中,我国以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防控中应用居多,国外以Feachem等[5]、Ruiz等[6]学者为代表分别构建了慢性病管理、慢性病自我管理与支持的分级模型.糖尿病的分级管理早期开展形式是三级预防[7],即对"糖尿病高危人群或糖尿病前期人群到糖尿病、糖尿病到并发症、并发症到病情加重"3个阶段人群的管理.2013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一级预防策略是高危人群、普通人群筛查糖尿病、生活方式以及药物干预预防糖尿病,这与国外Kim等[8]探讨了对糖尿病前期人群的分层分级管理方案相似;二级和三级预防均是从血糖、血压、血脂控制和阿司匹林使用的制定干预策略,与Beard等[9]管理模式相同.但2017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更新一级预防是在一般人群中开展健康教育;二级预防指在高危人群中开展疾病筛查、健康干预等,指导其进行自我管理,药物干预预防糖尿病,糖尿病患者行血糖、血压、血脂控制及阿司匹林的使用;三级预防是继续血糖、血压、血脂控制,对已出现严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者推荐至相关专科治疗[10].近年来,糖尿病相关学会或组织在三级预防的基础上逐步制定了糖尿病并发症或合并症(如低血糖、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脑心血管疾病等[11-15])的分级管理,即根据某些影响疾病自我管理或疾病转归的因素进行风险评估分级,如以年龄、病情、血糖、依从性等指标分级,并制定不同频次和强度的健康教育、医学检查、行为干预、规范用药、随访、转诊建议等.此外,在分级诊疗背景下又探索了糖尿病分级诊疗流程[3]、社区糖尿病分级干预[16]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合理用药健康教育移动平台的构建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2023/8/6
基于Android系统及IOS系统的合理用药健康教育移动平台不仅适用于医药类院校的在校生、教师及医务人员,也可应用于咨询合理用药的普通人群.合理用药健康教育移动平台系统内容包括在线答疑、经验交流、学科进展、学习资源管理、在线评测、移动虚拟医学药学实验室的设计、最新指南学习、用药咨询共8个模块.该平台由客户端及服务器端两部分组成,软件通过Java及Objective-C开发的APP并基于智能手机、互联网等实现,具有云计算存储技术及大数据功能.此系统适用于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用户健康知识和医学健康教育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