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终末期癌症患者远程居家安宁疗护照护系统的构建及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构建终末期癌症患者远程居家安宁疗护照护系统,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 基于文献研究、患者及其照护者需求访谈、专家小组会议讨论,构建终末期癌症患者远程居家安宁疗护照护系统.2023年5月—8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湖南省长沙市某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安宁疗护病房即将出院的88例癌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接受基于远程居家安宁疗护照护系统的居家照护,对照组接受常规出院指导和出院随访,共干预8周.采用中文版埃德蒙顿症状评估量表、中文版安宁疗护患者生活质量量表评价两组在干预前及干预后的症状负担及生活质量;采用中文版远程照护满意度问卷调查试验组的照护满意度.结果 终末期癌症患者远程居家安宁疗护照护系统包括患者端与医护端,其中患者端包含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医患沟通、安宁疗护知识科普库、用药助手、智能报告与监测、智能答疑、智能随访、智能表单8个模块;医护端包含工作台、个案管理、随访管理、预警提醒、科普推送、统计分析、用户管理7个模块.共67例患者完成干预,其中试验组3 3例、对照组3 4例.应用效果显示,干预后试验组症状负担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中文版远程照护满意度问卷得分为(59.00±6.66)分,处于高满意度水平.结论 使用远程居家安宁疗护照护系统可减轻终末期癌症患者的症状负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种植牙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对公立医院廉政风险防控影响的调查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种植牙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以下简称集采)政策的实施对公立医院廉政风险防控的影响,为完善公立医院廉政风险防控建设提供参考。方法:自行编制分别面向公立医院纪委、公立医院口腔种植医生、种植牙耗材经销企业3个主体的调查问卷,针对公立医院纪委的问卷内容主要包括种植牙耗材集采政策实施对医院廉政风险防控的影响和医院配套政策制定情况等;针对口腔种植医生的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医生对集采政策的认知情况、与经销企业交往情况及廉洁意识情况等;针对种植牙耗材经销企业的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其种植体进入集采目录情况、后续经营策略调整情况等。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23年2—6月对浙江省公立医院纪委、全国范围内的公立医院口腔种植医生以及浙江省种植牙耗材经销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并对问卷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有效回收由浙江省内公立医院纪委负责人填写的16份问卷,其中11家公立医院的纪委负责人认为种植牙耗材集采政策实施能降低公立医院现有的廉政风险,1家认为会产生新增廉政风险,4家认为以上两方面的影响均存在;12家认为该政策对于廉政风险防控的强化主要体现在挤压种植体价格、降低遴选采购等风险和减少收送红包回扣方面。有效回收来自公立医院口腔种植医生的270份问卷,对于集采政策的实施,187人认为将抑制口腔种植行业的发展,148人预期个人薪资将降低,78人会更多参与企业组织的讲课和培训,39人会向患者推荐集采目录外的种植体系统;140人未能准确掌握《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的全部内容;仅202人认为与经销企业的合规接触只能是听取经销企业对种植体系统的介绍。有效回收来自种植牙耗材经销企业的问卷23份,其中22家将在集采政策实施后减少维系与临床医生关系的支出,14家将缩减销售岗位支出,所有经销企业均认为集采政策实施后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收受红包和回扣的现象将减少或消失。结论:种植牙耗材集采政策的实施有利于降低公立医院现有廉政风险,但若监管不力将在政策实施初期产生新的廉政风险。公立医院应通过健全种植牙耗材集采配套制度和规范集采目录外种植牙耗材采购流程,以及强化集采监督检查和抓实廉政教育进一步加强廉政风险防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感染性眼病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诊断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感染性眼病是发展中国家重要致盲原因之一,病原微生物检查是感染性眼病诊断的金标准。由于眼部组织取材困难、标本量少,实验室诊断阳性率偏低,严重影响疾病的诊断和预后。我国大多数医疗机构感染性眼病实验室诊断能力不足,缺乏眼部微生物检测的标准化方法。为此,北京医学会检验分会组织专家和相关课题组通过讨论和临床验证,总结出适合我国眼科临床实践的病原学诊断路径,形成感染性眼病实验室诊断专家共识。该共识从常见感染性眼病临床表现和送检指征入手,规范眼部标本采集、转运、质量评估的方法和流程;强调眼科医师应与微生物检验人员充分配合,正确选择适宜的微生物检测方法,提倡床旁接种,同时针对刮片细胞学检查、传统微生物培养、棘阿米巴培养以及核酸检测、宏基因组测序等技术提出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一例晚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肺移植手术感染防控实践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总结和探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终末期呼吸衰竭患者行肺移植手术感染防控措施。方法:1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终末期呼吸衰竭患者,核酸转阴后实施了抢救性肺移植术。手术前所有人员进行医院感染培训和模拟训练。手术在负压手术室内进行,术前30 min开启高净化和负压系统。手术人员均实施三级防护措施,佩戴电动送风正压防护面罩。术中按照医院感染防护流程管理。术后对环境和医疗器械进行消毒处理。结果: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对受者多次核酸检测均呈阴性。参与手术人员术后进行14 d医学隔离观察,期间2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结论:作为一种探索性的救治技术,在专用的负压手术室内和三级防护条件下,肺移植治疗COVID-19终末期呼吸衰竭患者是一种安全的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神舟十二号空间站医疗救护保障任务中护理难点与对策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总结我国载人航天及空间站任务航天员返回东风着陆场医疗救护任务的护理经验,分析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不同任务阶段及东风着陆场特点,制定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确保空间站任务医疗救护保障有力。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及报道,总结历次医疗救护保障任务护理经验,根据神舟十二号在轨时间长、着陆场地形复杂、条件及气候恶劣等特点,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在原有经验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了救护流程,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并将各预案中的护理流程进行了细化,制定并完善不同伤情下护理人员舱前、载体内以及后送过程中的护理工作流程,进行了护理人员自身素质及护理技能专项训练,提升护理梯队整体素质及作战能力。结论:神舟十二号着陆场区医疗救护保障任务中护理流程进行针对性改进及细化,为载人航天医疗救护保障任务的圆满完成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直升机作业环境对伤病员急救的影响及防护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直升机紧急医疗服务(helicopter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HEMS)最初的设想源自战场上撤离受伤的士兵,用于战场救护和医疗后送,从1970年以来逐渐拓展到民用医疗领域。在处置突发事件过程中,凭借空中悬停、垂直起降技术在医疗救援中具有快速、高效、受地理空间限制较少等优势,是目前大多数高收入国家卫生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2]。我国近20年来,在多数经济发达地区院前急救中均可见到直升机救援的身影,其在初级紧急医疗服务或创伤现场救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在伤病急救领域极具推广应用前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无人机在伤员搜救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随着无人机(UAV)技术的日趋成熟,无人机已成为人员搜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简要介绍了无人机应用于伤员搜救领域的背景、优势及其分类,分别从伤员搜寻和目标救援两方面介绍了无人机的应用场景及研究进展。在伤员搜寻中根据有源目标和无源目标下无人机配置的不同载荷进行详细分析,在目标救援过程中,分别从救援物资投送、远程医疗协助、伤员后送3种应用场景进行简要分析。通过对整个搜救流程的介绍,旨在对无人机在伤员搜救应用中的发展进行展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空运医疗后送感染控制探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通过前期文献调研,结合笔者参加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空运医疗后送工作,在现有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如何做好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后送过程中的感染控制措施进行思考。主要阐述了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空运医疗后送原则、感染控制风险因素分析及做好医务人员个人防护、防止地面和机舱内交叉感染等方面的感染控制策略,探讨个人防护用品使用和脱卸区域设置、集结位置和间距、患者出入负压舱的感染控制要求及机舱分区布局等,以期为我国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空运医疗后送提供实践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麻醉手术后随访指标体系与结构化随访系统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构建麻醉手术不同时间点随访指标体系,研发建立结构化的随访信息系统,以满足麻醉医疗质控和科研需求。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和咨询专家构建完备的随访指标体系,向全国多家医院麻醉科医师发送电子问卷,对构建的随访指标体系进行信度分析及效度分析,并形成推荐的术后7 d、术后30 d、术后1年随访指标体系;运用互联网、标注化语义定义、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结构化的随访信息系统。结果:2021年6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通过问卷星发放随访指标集调查问卷,共回收来自24个省94家医院的有效匿名回复问卷185份,随访体系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525~0.566,条目水平内容效度指数为0.30~0.98。推荐的术后7 d随访体系包含8个系统30个条目;术后30 d随访体系包含2个系统,共计2个条目;术后1年随访体系无推荐条目。成功研发建立基于上述随访指标体系的结构化、智能化随访信息系统。目前,可通过院内电脑或移动设备访问该随访系统,已完成临床试用并常规用于随访。试运行期间结果表明,随访人员对该系统满意度较高,随访平均准确率提高了16%,随访时间降低10~15 min/例。结论:依据与麻醉相关性的不同,在麻醉手术后不同时间需重点关注的结局指标存在差异,结构化随访信息系统可提高随访效率及准确率,为相关研究提供新的工具和方法,增加不同临床研究的可比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应用临床路径精细化管理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实施精细化临床路径管理对二级医院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效果和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4月1日至2019年10月31日北京市第六医院呼吸科住院的老年CAP患者12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同等数量的两组,试验组61例(给予精细化临床路径管理)及对照组61例(抗菌药物选择及应用时间以临床经验决定),观察两组患者的痰病原菌送检率及检出率,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疗程、费用、联合用药情况及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试验组痰病原学送检率及病原菌检出率95.1%(58/61)、27.6%(16/5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73.8%(45/61)、13.3%(6/45)( χ2=10.536、5.545, P=0.001、0.019)。试验组单一种抗菌药物的DDD数、用药时间及应用人次均少于对照组,试验组所有抗菌药物的累计DDD数41.8(46.5)、累计用药时间41(61)d及累计应用人次6(7)人次,与对照组78.3(111.0)、50(131)d、9(15)人次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Z=-0.526、-0.559、-0.429,均 P>0.05),试验组抗菌药物联合用药率16.4%(10/61),低于对照组65.5%(40/61)( χ2=30.500, P=0.000);试验组患者抗菌药物疗程(8.98±2.05)d、抗菌药物费用(1 928.03±1 156.47)元、住院时间(11.00±3.16)d及住院费用(12 172.94±3 934.52)元,均低于对照组(11.75±3.16)d、(2 335.92±1 038.56)元、(13.90±3.72)d、(14 036.85±5 591.11)元( t=5.748、2.050、4.643、2.129,均 P<0.05)。试验组患者治愈率及30 d内病死率95.1%(58/61)、4.9%(3/61),与对照组88.5%(54/61)、8.2%(5/6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χ2=1.743、0.535,均 P>0.05)。 结论:老年CAP患者实施精细化临床路径管理后可有效提高痰病原菌送检率及检出率,降低抗菌药的使用强度、疗程、费用及联合用药率,降低患者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对临床抗菌药的合理应用提供了依据,对临床医疗费用控制起到一定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