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期间医疗设备管理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疫情期间医疗设备管理的影响因素,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的医疗设备管理提供借鉴。方法:选取江苏、浙江、上海、安徽和山东的184家收治COVID-19患者的医院,以其临床工程人员为调查对象进行随机抽样。采用自行编制的调查问卷,于2021年8—12月就COVID-19疫情期间医疗设备管理影响因素进行在线问卷调查。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确定COVID-19疫情期间医疗设备管理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然后采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该指标体系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并采用相关权重法计算指标体系的权重。结果:回收有效问卷277份。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建立了包括人力要素、设备要素、物质要素、方法要素和环境要素5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的医疗设备管理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最终拟合的二阶结构方程模型的适配度指标: χ2与自由度比值为2.606,近似误差均方根为0.076,增值适配指标、非规范适配指标、比较适配指标值分别为0.921、0.903和0.920。一级指标人力要素、设备要素、物质要素、方法要素和环境要素的权重分别为0.216、0.191、0.175、0.274和0.144。17项二级指标中权重位列前3位者为人员配置(0.090)、法规和制度流程(0.082)和信息化管理(0.080)。 结论:本研究拟合的COVID-19疫情期间医疗设备管理影响因素模型较理想;COVID-19疫情期间,人力要素和方法要素是医疗设备管理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影响因素,应将确保足够的人力资源配置、完善法规和制度流程建设以及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作为医疗设备管理的新突破口。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成本管控视角的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实践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当前,医院医疗设备的成本管理普遍存在模式粗放、管理松散、效率低下等问题.对此,A医院基于成本管控视角,探索医疗设备管理的有效路径:建立全生命周期管理信息系统,购置决策与成本管理相融合,优化采购流程,完善绩效考核,加强一物一码的全链条数据管理,强化效益分析,严格执行报废流程;通过优化关键流程,提升医疗设备成本管控能力,实现降本增效提质的战略目标,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程序化评估流程设计及其在急诊科医疗设备管理中的效果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设计程序化评估流程,探讨其在急诊科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浏览器与服务器(B/S)架构支撑,基于IntelliJ IDEA平台和Java语言搭建信息化管理平台,分析急诊科设备管理常见风险因素,确定5个风险因素维度,设计程序化评估流程对急诊科医疗设备进行管理.选取2021-2022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急诊科在用的27台医疗设备,按照设备使用时间段的不同分别采用程序化评估流程和事后评估流程进行管理,分析两种管理方法共抽查的800次设备运行日志,每种方法400次运行日志,对比两种管理方法的设备管理及时性、管理效果和相关使用管理人员满意度评分.结果:采用程序化评估流程管理的设备预警及时性、维修人员到场及时性和提出处理方法及时性平均耗时分别为(0.92±0.21)min、(5.43±1.08)min和(15.63±2.27)min,均低于事后评估流程管理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810、16.893、16.554,P<0.05);采用程序化评估流程管理方法抽查的400次日志中故障发生率为2.75%(11/400),低于事后评估流程管理方法,定期养护完成率为99.75%(399/400),高于事后评估流程管理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841、10.778,P<0.05);采用程序化评估流程管理的设备维修耗时和设备维修费用分别为(9.32±1.18)d和(20.16±5.05)万元,均低于事后评估流程管理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663、37.213,P<0.05);设备使用管理的维修工程师、医护人员和患者对采用程序化评估流程管理的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7.25±2.44)分、(98.63±4.57)分和(97.16±3.09)分,均高于事后评估流程管理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284、8.206、5.933,P<0.05).结论:程序化评估流程应用于医院急诊科设备管理,可有效改进和弥补传统设备管理中的漏洞和不足,提高设备管理效果,减少设备故障发生频率,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医疗设备移动智能盘点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4/5/11
目的:为了解决医疗设备管理过程中资产手工盘点导致的效率低、准确性差等问题,设计一种医疗设备移动智能盘点系统.方法:该系统基于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光学字符识别技术和无线网络技术设计,由拍照采集装置、盘点工作站、无线路由器、移动台车、RFID条码打印机和移动电源组成.其中拍照采集装置为手机或平板计算机,通过拍照采集App实现待盘点设备的图片信息采集;盘点工作站由离线盘点系统和设备铭牌识别系统组成,采用Tomcat提供的Web服务创建盘点任务,并利用基于特征学习的算法识别设备铭牌信息;RFID条码打印机的驱动程序内嵌入离线盘点系统,由离线盘点系统控制打印标签.结果:采用该系统可实现在盘点医疗设备的同时完成贴标签工作,能够为每台设备建立准确、完整的电子档案,实现账物统一.结论:该系统提高了医疗设备盘点的效率,规范了医疗设备台账的管理流程,为医疗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
智慧手术管理系统的设计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设计一种智慧手术管理系统,以实现手术全流程闭环管理.方法:该系统基于数字孪生技术构建,采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12.0 开发工具集和 C# 语言开发,通过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手环、移动终端、定位基站等物联网设备采集多模态数据,通过数据变化捕捉(change data capture,CDC)技术进行数据的实时镜像汇集.整个系统包括物联网设备管理、转运过程记录、智慧管理指挥舱和手术进度提醒4个功能模块.结果:该系统可以实时反馈手术各环节的运行状态,缩短术前定位时长及手术接台时长,提高了医患双方的满意度.结论:该系统可实现手术全程闭环管理及完整数据追溯,有助于形成高效安全的手术运行管理体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基于C/S架构和物联网技术的可移动医疗设备共享调配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 设计一个可移动医疗设备高效管理与临床科室共享调配相结合的医疗设备共享管理平台,实现可移动医疗设备使用的全过程管理.方法 基于C/S架构,利用物联网技术优化整合现有医疗设备大数据资源,结合医院需求,构建可移动医疗设备共享调配系统,实现医疗设备共享管理、预约借用、统计分析等核心功能.通过比较系统上线前后呼吸机调配次数、平均调配时间、呼吸机使用率、单台呼吸机日均收入4个指标,分析系统应用效果.结果 系统上线后,呼吸机调配次数明显增加、平均调配时间明显降低,呼吸机使用率、单台呼吸机日均收入明显升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系统对提高呼吸机调配效率与使用效率有促进作用.结论 可移动医疗设备共享调配系统优化了医院设备管理流程,实现了医疗资源的统一调配,有效满足临床紧急抢救时医疗设备调配使用的相关需求,提高了医疗设备周转率以及设备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有助于医院节约人员成本、降低采购费用,为医院管理者制定相关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数字孪生技术及其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数字孪生是具有数据连接的特定目标实体的数字化表达,该数据连接可以保证物理系统和虚拟系统之间以适当的速率和精度进行同步.因可进行全要素和全流程数据驱动,其在工业和制造业领域有着广泛和成熟的应用.随着医疗数据采集技术的提高及医疗大数据的完善,数字孪生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医疗健康领域.本研究主要对数字孪生技术及应用相关的文献进行分析,以医疗健康领域的不同应用场景为切入点,介绍数字孪生在医院运营管理、空间及设备管理、医疗及健康管理方面的应用现状,并对现有案例进行分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
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信息系统设计
编辑人员丨2023/9/2
目的 为记录医疗设备的全生命流程信息,提高管理效率,提出了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信息化方案.方法 依托云原生,基于前后端分离的软件架构,设计分账号、分权限管理医疗设备的模式,集成维修工单、运营报表等功能,结构化、平台化管理医疗设备数据.结果 对比系统运行前后设备故障率、维修响应时间及盘点单台设备平均时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系统可实现维修工程师、设备使用人员、设备管理人员的工作协同,并可对设备全生命周期信息进行追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2
-
临床检验设备规范化管理流程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临床检验设备管理是指仪器设备购置、验收、作业指导书、标识、使用、维护、核查、存放、停用、记录、报废等各种活动.文章阐述临床检验设备管理员负责临床检验设备申购、使用、维护维修和检定校准及报废管理,并负责建立和保管临床检验设备档案、核查归口;各专业组管理员负责编制作业指导手册,保管该组所配置的临床检验设备;关键临床检验设备由检验科主任授权专人使用.严控临床检验设备申请购置制度,落实安全维护人员制,对临床检验设备维修、检定实行制度管理,各环节详细记录,保证临床检验设备正常运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PDCA循环法在消毒供应中心各区域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分析PDCA循环法在消毒供应中心各区域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自2016年1月开始实施区域组长负责制,区域组长使用PDCA循环法对各自负责区域的工作质量及管理质量进行持续改进,每月汇总分析讨论实施,每季度科室、护理部对具体实施效果进行追踪评价.分别比较实施PDCA循环管理前后1年的管理效果.结果:PDCA实施后,制度流程、人员培训、质量指标、设备管理、环境管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科室满意度7个方面评价效果,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PDCA循环法对消毒供应中心各区域进行全程质量控制及规范管理,可完善科室制度流程,提升专科质量指标,提高设备管理、环境管理水平及科室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发生,从而防止院内发生感染,为保障医院患者的安全及医疗安全提供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