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骨科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与未来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随着当代科技的突飞猛进,以人工智能(AI)、扩展现实、数字孪生、脑机接口等为代表的一系列高新技术与传统医学交叉融合。其中,AI作为20世纪以来的尖端热门技术,经过了曲折漫长的4个阶段的发展:第一阶段(1950年~1956年)——萌芽期;第二阶段(1956年~1982年)——形成期;第三阶段(1982年~1990年)——发展期;第四阶段(1990年~至今)——繁荣期。现今AI已逐步延伸至骨科领域中,打开了骨科人工智能的新时代。目前,在我国骨科领域内,AI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在骨科疾病临床诊断、手术治疗方案决策、预后预测、术中智能导航辅助、康复护理以及医药研发等方面,在提高医疗工作效率的同时减轻了临床医生的负担,促进了骨科领域的革新。本文将对AI的发展历程及我国骨科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进行介绍,旨在为广大骨科医生阐明这一新兴领域,以启发骨科人工智能的新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元宇宙关键技术及其在医疗护理的应用现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元宇宙技术充分结合了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数字孪生、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在医疗护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与优势。本文综述了元宇宙关键技术的类型及其在医疗护理中的应用现状,前瞻性提出了未来构建"元宇宙+护理"的初步设想并进行展望,以期推动元宇宙与护理学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智慧医院建设背景下的医学装备管理实践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针对医学装备管理现状,某院探索将5G+物联网和数字孪生技术应用于医学装备智慧化管理。通过智能感知终端实现医学装备使用地点、使用过程与使用效率等真实数据的动态获取,并进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监测与分析,同时开发医学装备动态管理软件、医疗设备实时定位软件、空间环境质量监测软件等应用。实现医学装备配置、运行和绩效评价的自动化、智能化和可视化管理,实现基于数字孪生体的精细化管理,提升运行资源保障协同管理效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医院智能孪生体建设探索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技术架构是智慧医院建设中顶层设计的核心。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将医院智能孪生体作为医院全场景智慧建设的技术构架,在智能交互、智能联接、智能中枢和智能应用4个层面进行了建设实践,推动智慧医院建设进入智慧医疗、智慧服务、智慧管理的全场景智慧阶段。可为推进智慧医院建设、实现医疗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数智融合下临床研究数字孪生能力模型构建与试用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建立数智融合下的临床研究数字孪生能力模型,推动临床研究全流程要素数字化、虚拟化以及可视化,深化医疗、医药领域的数字孪生服务管理能力.方法:系统梳理医疗领域数字孪生发展现状,基于临床研究实际发展需求,顶层设计临床研究数字孪生演进路径,并通过试点应用,验证所提出模型和技术路线可行性.结果:构建数智融合下的临床研究数字孪生能力模型,明确临床研究数字孪生的概念范畴、阶梯目标以及由各阶段目标串联形成的演进路径,助力打造孪生视角下临床研究新模式、新标准和新生态.结论:通过构建临床研究数字孪生能力模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医院明确临床研究数字孪生建设路径,避免脱离临床研究实际业务需求和应用场景,确保目标导向与需求导向统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智能康复工程中的生物力学问题
编辑人员丨2024/5/18
本文深入探讨了智能康复工程中常见的生物力学问题,包括人体运动过程中的力学特性分析、损伤生物力学评估和人机界面的生物力学问题等.通过探索这些问题的根源和影响因素,总结了智能康复工程中生物力学问题的解决方法与技术,包括高级仿真建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传感技术等.通过对康复工程中生物力学问题的研究,可为康复工程领域的发展和创新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8
-
数字孪生辅助调整颌位流程的临床新技术和应用效果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介绍一种衍生自数字孪生的颌位调整新技术,并评价其辅助临床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的效果.方法 纳入2022年6月至2023年5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颞下颌关节科就诊的TMD患者74例,收集患者的初诊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双侧颞下颌关节磁共振成像(MRI)数据.根据MRI数据进行评估将148个关节分为正常盘-髁关系组(正常组)、可复性盘移位(DDWR)组以及不可复性盘移位(DDWoR)组,用CT数据重建患者口颌系统三维模型并构建个性化参考系进行颌位调整,将调整后的咬合关系输出打印为咬合导板,患者佩戴后行MRI复查.测量不同组别调整颌位前后患者髁突及关节盘的移位量和方向以及髁突与关节盘的夹角,评估其与髁突移位的相关性.结果 在正常组中,关节盘沿X轴和Z轴分别向后、下移动(-0.60±0.62)、(0.51±0.71)mm;在DDWR组中,关节盘沿X轴和Z轴分别向后、上移动(-1.33±1.38)、(-0.09±1.31)mm;在DDWoR组中,关节盘沿X轴和Z轴分别向前、下移动(0.49±1.76)、(1.35±1.76)mm.在3组中,患者的髁突与关节盘的夹角在调整颌位后都减小.所有患者在调整颌位后症状均得到了改善.结论 使用数字化软件辅助调整颌位能够简化流程、降低技术的敏感性,改善患者盘-髁结构及症状,在治疗TMD患者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智慧手术管理系统的设计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设计一种智慧手术管理系统,以实现手术全流程闭环管理.方法:该系统基于数字孪生技术构建,采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12.0 开发工具集和 C# 语言开发,通过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手环、移动终端、定位基站等物联网设备采集多模态数据,通过数据变化捕捉(change data capture,CDC)技术进行数据的实时镜像汇集.整个系统包括物联网设备管理、转运过程记录、智慧管理指挥舱和手术进度提醒4个功能模块.结果:该系统可以实时反馈手术各环节的运行状态,缩短术前定位时长及手术接台时长,提高了医患双方的满意度.结论:该系统可实现手术全程闭环管理及完整数据追溯,有助于形成高效安全的手术运行管理体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数字健康家庭服务模式研究与应用实践
编辑人员丨2024/4/6
目的:构建数字健康家庭服务模式,推动数字健康技术与新型家庭服务融合.方法:基于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通用信息技术,采用多源异构数据融合、智能语音交互、数字孪生健康建筑、数字孪生健康数字人体等技术实现数据的整合与治理,个性化智能交互、智能陪伴,建立家庭数字孪生健康建筑信息采集系统及全生命周期数字孪生可视化数字人体,研发数字健康家庭中控一体机,构建数字家庭综合服务平台.结果:构建了实时监测、动态评估、主动预警、精准干预"四位一体"及"家庭-社区-医院"三级联动的闭环健康服务模式,并在12个示范区进行了应用实践.结论:基于数字健康的家庭服务可减少慢病老年人群健康监护与服务环节,对于大规模开展数字健康家庭服务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6
-
基于数字孪生的认知症老人照护系统应用探索
编辑人员丨2024/4/6
目的:构建认知症老人数字孪生模型,在此基础上开发认知症老龄患者照护系统.方法:以某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50例认知症老龄患者为研究对象,获取患者6个维度(运动平衡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精神状态、抑郁、社会活动能力、精神行为障碍)数据,同时获取患者的体态数据和步态数据,将所得数据进行分类、筛选、约简与计算处理,建立认知症患者的数字孪生模型,实现数字孪生映射,最后对数字孪生模型进行整合,开发认知症老人照护系统.结果:通过佩戴智能手环等检测设备采集实时数据,构建起认知症患者的数字孪生模型,动态调整认知症患者的照护方案.结论:基于数字孪生技术可实现认知症患者的高保真数字化模拟,有利于对患者的持续跟踪与监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