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位一体化360°支持对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多位一体化360°支持对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家庭婚姻功能和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11月在空军军医大学风湿免疫科就诊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196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宣教和出院随访,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宣教和出院随访的基础上实施多位一体化360°支持护理。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后3个月比较2组家庭婚姻功能和生命质量,并于干预后3个月和6个月评估2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干预前家庭婚姻功能总分、婚姻满意度、解决冲突方法、与亲友的关系、夫妻交流评分分别为(2.3 ± 0.5)、(24.6 ± 6.1)、(25.7 ± 7.1)、(28.2 ± 6.9)、(28.8 ± 6.9)分,干预后3个月分别为(2.5 ± 0.7)、(31.6 ± 5.0)、(31.7 ± 5.3)、(28.1 ± 6.8)、(29.0 ± 7.1)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2.371~8.631, P<0.01);对照组干预前分别为(2.3 ± 0.6)、(24.5 ± 6.2)、(25.2 ± 7.2)、(32.5 ± 6.0)、(33.9 ± 6.3)分,干预后3个月分别为(2.3 ± 0.4)、(24.5 ± 6.2)、(26.1 ± 6.9)、(29.1 ± 4.8)、(28.5 ± 7.2)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3.878~6.323, P<0.05或0.01)。2组干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2.675~8.631, P<0.01)。观察组生命质量中的规划、亲密关系干预前分别为(62.8 ± 27.2)、(62.8 ± 25.2)分,干预后3个月为(75.5 ± 25.4)、(78.2 ± 24.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3.050、3.639, P<0.01),对照组干预前分别为(62.5 ± 27.6)、(65.8 ± 25.2)分,干预后3个月分别为(65.7 ± 24.9)、(63.5 ± 23.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2.375、3.132, P<0.01)。2组干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3.050、3.639, 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坚持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累计坚持率83.67%(82/98),对照组累计坚持率44.89%(44/9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为10.511, P<0.01)。 结论:多位一体化360°支持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家庭婚姻功能,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生命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医院-社区-家庭跟进式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及营养状况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跟进式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在宁德市闽东医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两组基础资料具有匹配性原则可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家庭跟进式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各项人体学指标、营养状况、生存质量及自我管理行为水平。结果:观察组的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微营养评分、生存质量评分、自我管理行为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针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普遍偏低现象,实施医院-社区-家庭跟进式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能够显著提高其营养状况,改善生理、心理及社会关系,提高其自我管理行为能力,促进生存质量的改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一体化管理改善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报告1例63岁原发病为糖尿病肾病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该患者丧失自理能力,全身水肿,伴心力衰竭、重度贫血、营养不良、消化道出血及顽固性高血压。我们采用“多学科交叉协作”及“医患协作”等一体化的管理方法,通过精确控制容量负荷保护残余肾功能,兼顾基础疾病与并发症的治疗,将透析时与透析间期的临床参数相融合,以及将主观临床症状评分与客观指标分析相结合,最终达到了有效控制患者干体重、缓解并发症、改善营养及保护残余肾功能等目的。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以亚专科为基础的专科护理建设实践与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构建以亚专科为基础的专科护理建设模式,探讨医院临床专科护理建设中的实践成效。方法:构建以亚专科为切入点,医护一体化模式为核心的专科护理建设模式,于2017年1月—2019年12月,从9个重点护理专科试点,以点带面逐步推进,综合评价科室层面专科护理建设成效,护士执业环境以及患者就医体验。结果:以亚专科为基础的专科护理建设项目实施后,新增专科特色护理17项、重点护理技术14项,构建12个亚专科护理品牌项目。以亚专科为基础的专科护理建设项目实施后护士执业环境测评总体得分为(80.40±15.72)分,高于实施前的(77.97±16.9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施后质量管理、内部支持、医护合作、专业提升、人力配备、社会地位及薪酬待遇维度得分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项目实施后,出院患者满意度提升,院级层面表扬事件由218件增加到567件。 结论:以亚专科为基础的专科护理建设模式在促进科室层面专科护理建设,改善护士执业环境及提升患者就医体验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患者取消日间手术原因及内心体验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通过质性研究深度了解日间手术患者取消手术的原因及内心体验,旨在加强日间手术患者的管理。方法:本研究采用现象学研究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19年6—12月在浙江省宁波市第一医院取消日间手术的12例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应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通过对访谈资料的反复提炼、分析和萃取,最终将日间手术患者取消手术的原因及内心体验概括为5个主题:对日间手术产生恐惧心理;对日间医生不信任;受基础疾病和生理因素影响;对社区医疗缺乏信心;术前准备不充分。结论:日间手术患者取消手术的原因包括对手术产生恐惧心理、对医生不信任、基础疾病和生理因素、对社区医疗缺乏信心、术前准备不充分等。建议日间手术医护人员加强日间病房管理,提升专业水平和与患者沟通的能力,同时推进医院-社区一体化建设以保障患者出院后医疗安全,进一步降低日间手术手术取消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医-护-患一体化管理对老年患者磁共振检查配合度、图像质量及心理状况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观察医-护-患一体化管理对老年患者磁共振检查配合度、图像质量及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以2020年1月河南省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实施医-护-患一体化管理为分界线,将2019年1~12月于该院接受磁共振检查的98例老年患者实施常规管理为管理前,将2020年1~12月接受磁共振检查的99例老年患者实施医-护-患一体化管理为管理后,比较管理前及管理后患者检查配合度、图像质量、干预前、临检查前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管理前组检查配合度为94.95%,管理后组为86.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管理后组检查所需时间、伪影发生率显著低于管理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一次采集成功率显著高于管理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且干预后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管理后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管理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医-护-患一体化管理可显著提高老年患者磁共振检查配合度、图像质量,改善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慢性病照护门诊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2018—2020级进行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的医生20名为研究组,轮转全科医学科慢性病照护门诊前后分别进行入科及出科理论、技能考核、自我评价,出科时进行360度评估,与同期轮转内科常规门诊的39名住培医生出科360度评估比较,对教学效果综合评价。结果显示研究组出科时的理论、技能考核成绩均较入科时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出科时能力自我评价较入科时明显提高,尤其在全科思维[(7.85±0.88)分]、医患沟通[(7.95±0.69)分]、健康教育[(7.80±0.70)分]及疾病管理[(8.20±0.62)分]方面更为显著( P<0.01)。出科360度评估显示,在人际和沟通技能[(4.75±0.44)比(4.41±0.50)分]、基于体系的工作能力[(4.75±0.44)比(4.31±0.47)分]、基于实践的学习和提高[(4.80±0.41)比(4.33±0.48)分]、患者照护[(4.75±0.44)比(4.28±0.46)分]以及培训模式满意度[(4.85±0.37)比(4.38±0.49)分]方面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提示在全科住培教学中,发挥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慢性病照护门诊的平台优势,整合多学科的一体化教学模式能提高教学效果,改善教学质量,为全科住培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模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医护一体化管理对食管癌放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管理对食管癌放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为临床实施新护理模式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食管癌放化疗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时间分为干预组(2018年1—8月)46例,对照组(2017年6—12月)44例。对照组给予由专科护士负责的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实施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随访6个月,比较2组患者癌因性疲乏、自我护理能力、生命质量等指标。结果:干预组患者心理疲乏、认知疲乏、疲乏对生活的影响、癌因性疲乏总分分别为(7.54 ± 1.10)、(7.32 ± 1.15)、(8.45 ± 1.12)、(29.63 ± 4.56)分,低于对照组的(8.42 ± 1.21)、(9.24 ± 1.23)、(10.10 ± 1.24)、(34.30 ± 5.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3.613~7.653,均 P<0.01);健康知识水平、自我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分别为(47.62 ± 6.12)、(30.45 ± 5.20 )、(40.12 ± 5.24 )、(149.42 ± 20.12)分,高于对照组的(40.15 ± 5.25)、(27.12 ± 4.15)、(34.65 ± 5.12)、(132.70 ± 16.7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3.348~6.202,均 P<0.01);躯体功能、情感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总体健康状况评分分别为(53.12 ± 6.25)、(65.24 ± 8.12)、(72.45 ± 9.12 )、(55.36 ± 7.32 )、(56.32 ± 7.24 )分,高于对照组的(47.23 ± 6.42)、(56.45 ± 7.36)、(64.36 ± 8.65)、(50.45 ± 7.16)、(47.12 ± 7.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3.215~5.994,均 P<0.01)。 结论:医护一体化管理有助于缓解食管癌放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程度,促进自我护理能力的养成,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大型5G移动急救复苏单元的设计与构建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设计与建设整合5G通讯技术的大型移动急救复苏单元,以提高院前救治水平和转运效率。方法:研究于2022年11月至2023年9月在杭州完成。梳理突发事件救援中院前急救、转运、院前-院内急诊联系等应用场景需求,依次开展方案设计、单项技术测试、上车调试和集成调试阶段。结果:设计由电动公交车改装的大型5G移动急救复苏单元,车辆于2023年9月完成交付。(1)车辆外观:整车长12.9 m,宽2.3 m,高2.6 m,单次里程200 km;(2)内部结构:车厢内设有1个抢救床位,2个担架位,车厢前部设计有综合操作台、中部安装中央数字控制屏;(3)急救物资及仪器设备:车内物资包括抢救、监护、手术、检查检验、通讯模块,配备除颤监护仪、转运呼吸机、体外膜肺氧合等急救仪器,心电图、数字摄片、血气分析仪、胸痛5项检测仪等检查检验设备;(4)车载通讯、信息系统:搭载高清远程视频互动系统,远程医疗终端DP300一体化系统,实时全景体验系统及中央监护系统;(5)车辆消毒:车厢顶部安装等离子消毒仪,车内可达到医院消毒卫生标准Ⅱ类环境管理要求。结论:整合5G通讯技术的大型移动急救复苏单元集成各种先进救治设备和远程会诊系统,可以满足最危重患者复苏的需求,为突发公共事件的救援提供有力的支持,值得进一步的探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医护一体化健康教育在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患者随访管理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健康教育在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患者随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9年9月—2020年8月选取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住院的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专科护士负责的健康教育进行随访管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医护一体健康教育进行随访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健康相关知识知晓率、健康相关行为、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随访6个月后,试验组患者健康相关知识知晓率、健康相关行为总分、房颤生活质量评估量表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随访6个月后,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医护一体化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患者健康相关知识水平,促进健康相关行为的养成,对于预防术后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积极的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