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amp损伤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半月板损伤是膝关节最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半月板损伤根据不同的类型、范围及患者的具体情况等,处理方法也不尽相同。有一类特殊类型的内侧半月板损伤,其损伤部位累及内侧半月板后角至后内侧关节囊的移行区域,称之为Ramp损伤。由于Ramp损伤位置的特殊性,MRI检查灵敏度低,常常容易被遗漏。因此,为了诊断、治疗Ramp损伤,应该使用关节镜探查、修补内侧半月板后角与后内侧关节囊移行区域。目前对于Ramp损伤的文献报道较少,本文旨在总结当前Ramp损伤相关的解剖学、诊断方法、生物力学、治疗及修复方法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前交叉韧带断裂合并内侧半月板Ramp区损伤的临床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 探讨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断裂合并内侧半月板后角Ramp区损伤同期治疗的临床疗效,对ACL断裂合并内侧半月板Ramp区损伤患者的手术治疗提供一些参考.方法 2018年3月至2020年8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关节骨外科收治23例ACL合并内侧Ramp区损伤患者,其中男15例,女8例;年龄19~64岁,平均(36.4±13.6)岁.接受关节镜下韧带重建同期行内侧半月板后角Ramp区修复手术,术后佩戴可调节膝关节角度的铰链支具3个月.术后3 d内行膝关节正侧位X线检查及CT骨隧道重建,末次随访时以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评估膝关节稳定性及韧带松弛度,以2000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膝关节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和Tegner膝关节运动评分评估膝关节活动度及功能.结果 23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4~48个月,平均(34.0±8.0)个月.末次随访时ACL断裂合并Ramp区损伤患者2000 IKDC膝关节主观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Tegner膝关节运动评分分别从术前的(70.3±4.9)分、(58.0±7.0)分、(4.3± 0.8)分提高到术后的(85.0±5.2)分、(81.6±6.1)分、(7.3±1.4)分,手术前后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例患者患侧膝关节活动度平均(135.0±3.4)°,无活动受限.术后患者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示对线对位良好,未出现畸形,膝关节CT重建显示股骨及胫骨隧道位置良好,锚钉位置良好、固定牢固,MRI冠状面、矢状面、横断面序列未发现半月板后角Ⅲ级信号.23例患者随访期间均未发生韧带再损伤,未因半月板再次损伤而行关节镜手术.结论 对ACL断裂合并内侧半月板Ramp区损伤患者,膝关节镜ACL重建同期行内侧半月板Ramp区修补术,术后膝关节稳定性、活动及功能明显改善,可进一步减少膝关节损伤,获得比较满意的活动度及关节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关节镜修补中老年退变性内侧半月板损伤的疗效观察及影像学评估
编辑人员丨2024/1/20
目的 观察关节镜下修补45岁以上孤立的退变性内侧半月板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并MRI评估随访2年以上的愈合情况.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关节镜修补的51例孤立的退变性内侧半月板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采用全内缝合或者全内结合由内向外技术缝合半月板.记录手术前和末次随访(至少24个月)的IKDC评分、Tegner评分及Lysholm评分.记录术中半月板损伤类型及部位,软骨损伤的镜下分级及部位.同时MRI观察随访半月板的愈合情况、ICRS软骨损伤分级情况,MRI上0~2度损伤定为半月板愈合,3度损伤定为不愈合.临床修补失败根据Barrett评价标准判断.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57.3±8.4)岁,平均随访(55.0±15.3)个月.47.1%为复杂裂,31.3%为水平裂,21.6%为其他类型.Ly-sholm 评分由术前的(53.5±6.4)分升至术后的(87.6±7.9)分,IKDC评分由术前的(33.6±4.7)分升至术后的(72.8±5.3)分,Tegner评分由术前的(1.0±0.1)分升至术后的(4.0±0.5)分.3例患者判断为临床修补失败,5例患者术后软骨损伤有进展.至末次随访,在MRI上观察半月板愈合情况:0度2例(3.9%),1度17例(33.3%),2度11例(21.6%),3度21例(41.2%).结论 对于存在孤立的退变性内侧半月板损伤的中老年患者,若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或者存在机械性阻挡因素,采用关节镜下修补半月板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且临床修补失败率较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关节镜下囊肿减压半月板修补治疗半月板囊肿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9/16
目的 研究关节镜下囊肿减压半月板修补治疗半月板囊肿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8月至2023年1月在景德镇市中医医院骨伤一科住院的半月板囊肿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关节镜下囊肿减压半月板修补手术进行治疗.观察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通过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评价所有患者的手术结果显示,优9例,良18例,一般2例,差3例,优良率为90.00%.手术后,患者的Lysholm、IKDC、GQOLI-74、Tegner评分及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屈、伸肌PT值均高于手术前,但VAS评分、NE、5-HT、SP水平及负重力量差、轨迹误差低于手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下囊肿减压半月板修补治疗半月板囊肿的效果理想,可快速降低疼痛,改善患者关节活动度及膝关节功能,提升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
膝关节急性后内侧角损伤的关节镜下诊断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急性膝关节后内侧角(PMC)损伤患者膝关节镜下的表现,探讨利用关节镜技术帮助诊断.方法 收集2017年4月-2017年8月因外伤行膝关节镜手术的7例急性膝关节PMC损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治疗均在同一治疗组进行.其中,男4例,女3例,年龄37~59岁,平均49.6岁.所有入选患者术前磁共振成像(MRI)提示内侧副韧带损伤,术前评估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体检膝关节屈曲30°时及0°外翻位应力试验均为阳性.术中进行关节镜下探查,确认膝关节PMC损伤,7例均行内侧半月板后角成形术或者缝合术、内侧副韧带及后内侧角锚钉修补术.术前测量患膝及术后2个月测量双膝关节屈曲30°时及0°外翻位应力X线,评估患膝VAS评分.结果 7例患者随访时间为2个月,无一脱落.关节镜下探查发现:7例均能轻松观察到内侧半月板后角、5例出现内侧半月板后角容易抬起;7例均出现半月板周围关节囊韧带复合体损伤.膝关节内侧间隙术前与术后2个月在膝关节外翻应力屈曲3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2±1.3)vs(3.0±1.0)mm,P <0.05];膝关节内侧间隙术前与术后2个月在膝关节外翻应力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8±1.1)vs(2.9±1.0)mm,P <0.05].术后2个月在膝关节外翻应力屈曲30°与健侧膝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1.0)vs(2.9±1.2)mm,P >0.05];术后2个月在膝关节外翻应力0°与健侧膝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9±1.0)vs(2.8±1.2)mm,P >0.05].术前与术后2个月膝关节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4±0.3)vs(2.3±1.1)分,P <0.05].结论 关节镜下探查急性膝关节损伤患者,如果轻松观察到内侧半月板后角、内侧半月板后角容易上抬、内侧半月板后角周围出现关节囊及韧带损伤等表现均提示急性PMC损伤,及时进行半月板损伤关节镜下处理及修复PMC,膝关节可获得满意的稳定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关节镜下外侧完全盘状半月板成形缝合修补术临床疗效中期随访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关节镜下外侧完全盘状半月板成形缝合修补术中期临床疗效.方法 成功随访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行关节镜下外侧完全盘状半月板成形缝合修补手术患者31例,男13例,女18例;年龄8~32岁,平均14.5岁,均为完全盘状半月板(Discoid lateral meniscus,DLM).中央移位型7例,前中移位型9例,后中移位型15例.对比患者术前、术后3年及末次随访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评分及Lysholm评分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31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6.2年.术前IKDC及Lysholm评分分别为(57.10±4.92)分、(59.28±4.64)分,术后3年分别为(88.48±1.98)分、(90.72±3.42)分,末次随访时分别为(90.90±3.93)分、(92.55±2.69)分,患者均无明显疼痛不适症状,正常运动无影响.术后3年、末次随访时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较术后3年评分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关节镜行外侧盘状半月板修整成形并修补中期随访临床疗效满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Gerdy结节撕脱骨折误诊为Segond骨折一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患者男,58岁,因左膝部肿痛伴活动受限 2 d, 2016 年7月10日收住于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江南医院骨科.患者于2d前不慎摔倒,导致左膝部内翻内旋,肿痛伴活动不利,当地医院X线检查示"左胫骨平台外侧撕脱性骨折",并以过膝长腿石膏固定患肢,为进一步治疗,转至我科.查体:左膝肿胀明显,浮髌试验、左膝前外侧压痛、内翻应力试验均阳性,前抽屉试验与Lachman试验均弱阳性,研磨试验因疼痛患者无法配合;患肢肢端血运可,末梢无明显麻木等感觉异常症状.影像学检查:X线和CT检查示左胫骨平台前外侧撕脱性骨折;MRI示左膝内侧半月板损伤,前交叉韧带及外侧副韧带损伤,左胫骨平台前外侧撕脱性骨折.见图1A~1H.术前诊断:左Segond骨折伴内侧半月板、前交叉韧带及外侧副韧带损伤.入院第3 天在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下手术.首先,行左膝关节镜探查术,见左膝内侧半月板损伤、前交叉韧带约1/3撕裂,稳定性尚可,予以修补.然后,在左膝外侧作一约6 cm切口行平台前外侧撕脱性骨折内固定术,术中见髂胫束止点断裂,骨折块附着于止点处,周围附属组织(外侧副韧带、腘肌腱、股二头肌腱)连续性均可,以带线锚钉修复患处.见图1I、1J.术后重新读取膝关节CT 3D重建影像,通过对比双侧Gerdy结节,发现骨折块来源于Gerdy结节外上角(图1G、1H),证实本病例为左膝Gerdy结节撕脱性骨折;MRI显示:左侧髂胫束屈曲,止点处高信号影,证实骨块由髂胫束撕脱(图1F).术后最终诊断:左髂胫束止点撕脱性骨折( Gerdy结节撕脱性骨折)伴髂胫束、内侧半月板、前交叉韧带、外侧副韧带损伤.术后抗感染、抗凝、消肿等对症治疗,可调支具固定患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切断腓肠肌内侧头的后内侧入路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切断腓肠肌内侧头的后内侧入路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6年9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创伤骨科采用切断腓肠肌内侧头的后内侧入路内固定治疗且随访资料完整的7例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资料.男6例,女1例;年龄38 ~61岁,平均49.3岁.骨折按AO/OTA分型:41-B3.1型1例,41-B3.3型4例,41-C3.1型、41-C3.3型各1例;按三柱分型:三柱骨折3例,后柱合并内侧柱双柱骨折2例,单纯后柱骨折2例.后柱骨折形态:5例为后内柱劈裂合并后外柱塌陷骨折,2例为后内柱骨折;按Schatzker分型:Ⅳ型5例,Ⅴ型1例,Ⅵ型1例.术后参照Rasmussen标准评估骨折复位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系统评定膝关节功能,同时观察并记录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术中探查后交叉韧带止点断裂1例,外侧半月板受损2例,均予修补,胫骨向外上脱位合并游离骨块脱入股骨髁外侧嵌顿1例.术后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无重要血管、神经损伤.7例患者术后获8 ~12个月(平均11.4个月)随访,均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2 ~16周,平均14.3周.术后Rasmussen复位评分平均为17.7分;术后及末次随访时后倾角平均分别为9.5°、10.8°,内翻角平均分别为86.7°、87.3°.末次随访时HSS膝关节评分平均为91.4分,未发生明显复位丢失、内固定物松动、感染、畸形愈合等并发症.结论 切断腓肠肌内侧头的后内侧入路能很好地暴露整个胫骨平台后柱,有利于骨折解剖复位和内固定物的安置,无明显并发症发生,近期疗效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胫骨平台骨折后膝关节稳定性重建的临床策略
编辑人员丨2023/8/6
胫骨平台骨折后常合并韧带、半月板损伤,引起膝关节失稳,远期将导致创伤性关节炎.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应遵循骨折与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的全修复理念,骨折复位与固定是基础,同时应全面评估关节内外韧带、半月板等软组织创伤,及时进行修复,重建关节的稳定性.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应注重利用各种复位技术对平台关节面塌陷和矢状面成角的精细复位,钢板螺钉选择依据骨折形态与特性,外固定架的使用需掌握好适应证.对于半月板,应尽量保留修补,对于韧带损伤应一期修复,必要时二期重建.胫骨平台骨折合并韧带半月板损伤的发生规律尚不明确,因此必须全面评估骨折、韧带与半月板损伤,同时借助三维CT与MRI表现去诠释其损伤模式及相关机制,遵循整体治疗原则,采取个性化方案,期望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关节镜下半月板修补术后冲击波治疗的临床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半月板修补术后冲击波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2016年12月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骨科诊治的80例膝关节内侧后角红白交界区半月板撕裂伤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膝关节镜下半月板修补术,术后2周进行患处冲击波治疗至术后6周;对照组采用单纯膝关节镜下半月板修补术.采用Lysholm和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评分)及影像学评价,比较术前和术后6周两组患者半月板愈合及患膝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术后6周,两组患者的Lysholm和HSS评分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的膝关节Lysholm和H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Lysholm和HSS评分的优良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MRI显示,实验组术后6周损伤半月板高信号影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膝关节镜下半月板修补术后冲击波治疗创伤小,安全性高,副作用少,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半月板损伤的修复,改善关节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