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学、研、赛”四位一体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在协同论和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产、学、研、赛”四位一体实践教学的辩证关系,探索在医学院“产、学、研、赛”四位一体实践教学的实践路径。产业发展遵循博观约取,厚积薄发原则,目前公司规范运营,稳中求进;学业方面探索专业课和双创教学结合,实验平台和双创孵化结合,假期实践学习和双创实践结合,实现双创实践教学课内课外全覆盖;科学研究途径为学生参加教师科研项目组或是学生自主申报大创项目,科学研究成为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主要载体,目前团队已经成功申报国家级大创项目四项;规范性参加学科竞赛、创新创业竞赛,形成完备的竞赛体系。参加各级各类竞赛获得奖项两百余项。通过几年不懈努力,实践教学改革取得一定成效,并初具发展规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系统论、博弈论及协同论视角下医疗与医保体系的关系及优化建议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医疗和医保体系的良性互动对于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由于两者之间关系的复杂性,很难使用单一的理论方法进行全面解释。作者应用系统论、博弈论、协同论对医疗与医保体系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优化医疗和医保联动改革的政策建议,包括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加快医保立法和卫生技术评估体系建设、加强多层次医保体系建设、推进跨区域医疗与医保信息互联互通以及完善医疗与医保协作机制、谈判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等,以更好地推动"三医"联动改革,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协同论的医养结合服务衔接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识别文献中医养结合服务衔接要点,在协同论视角下建立医养结合服务衔接机制,为促进我国医养结合一体化发展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13年9月至2021年9月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医养结合相关文献,检索式为TI=医养结合AND SU=(衔接+转换+协调+机制),"北大法宝"和百度学术数据库进行补充检索。采用文献内容分析法筛选医养结合衔接要点,以协同论为视角构建医养结合衔接机制。结果:共纳入42篇文献,经分析得出8个医养结合衔接要点,包括医疗、养老、康复、护理4个横向衔接要点,居家、机构、社区3个纵向衔接要点,机构型医养1个核心衔接要点。基于协同论和8个衔接要点构建出"431"式医养结合服务衔接机制,即医疗、护理、康复和养老服务的横向联动,居家、机构和社区模式的纵向跳转,并以机构型养老为重心的发展模式。结论:医养结合服务衔接不畅是阻碍我国医养结合一体化发展的关键难题,应积极推进"431式"医养结合服务衔接发展,做到横向联动、纵向跳转、资源共享,推进我国养老体系高质量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医院管理型服务中心构建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2023/8/6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基于协同论创新性提出管理型服务中心,赋予其统筹协调、转变服务理念、运用服务剧本演练模式规范服务行为、再造关键流程、推进信息化建设和内部监督回访等6大职能.介绍了管理型服务中心的组织架构和具体实践举措,论证了运行成效,分析了其现存问题和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中药药效物质多模态辨识方法学及其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针对现有中药药效物质研究面临的缺乏多向药理效应评价方法、难以系统辨析药效物质等瓶颈问题,该文采用系统论、信息论以及协同论等科学方法论对中药药效物质研究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进行理论思考,提出从宏观、介观直至微观的跨尺度科学观察中药化学组成与生物效应相关性的系统研究策略,构建了中药药效物质多模态辨识方法学及其核心技术,构思了以多模态信息获取为手段、以多源信息融合分析为核心、以交互作用评价为重点的中药药效物质多模态研究技术体系.根据中药与机体间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特点,发展了中药药效物质多模态辨识核心技术,并简要论述了2个应用研究示例,为破解中药药效物质研究的瓶颈问题开拓新路,也为中药多模态研究奠定了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多中心临床研究的长三角儿童医疗协同创新体系
编辑人员丨2023/8/5
以协同论为指导,提出以多中心临床研究为抓手,宏观层面将政府、社会组织、医疗机构有机联合,微观层面将项目牵头单位、参与单位紧密结合,依托项目开展合作网络建设、数据平台搭建、医学人才培育和新技术的研究及推广,建立长三角儿童医疗协同创新体系,进一步提升区域医疗协同创新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