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肝胆胰脾疾病的临床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单孔腹腔镜手术是目前备受关注的手术方式,已应用于普通外科疾病如肝占位性病变、胆道结石、胰腺肿瘤及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与常规腹腔镜手术相比,单孔腹腔镜手术具有手术切口美观、痛苦小、出血少、肠道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但单孔腹腔镜手术仍存在技术难题,如手术时器械操作平面交叉、手术视野受限、三角关系欠缺等,限制了其推广.现将单孔腹腔镜手术在肝胆胰脾疾病的应用现状、发展趋势作一综述,以期为单孔腹腔镜手术的应用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胆囊切除术是治疗胆囊良性疾病最有效的方法.相比传统开腹手术方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具有创伤小、痛苦轻、住院时间短等优势[1-2].随着近十几年腹腔镜器械、设备的完善及外科医生操作水平的提高,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single-incision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SILC)得到了较大发展[3-6].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单孔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40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讨单孔腹腔镜在输卵管妊娠手术中行患侧输卵管切除术的临床应用可行性及效果优缺点.方法 选取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2017年1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并因输卵管妊娠实施行输卵管切除手术的病人共204例.单孔组,40例病人行单孔腹腔镜下患侧输卵管切除术;多孔组,164例病人行常规多孔腹腔镜下患侧输卵管切除术.比较两组病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术后住院天数、手术费用、术后排气时间、术后镇痛药使用率、术后并发症情况及切口满意度评分.结果 所有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病人中转开腹或中转行多孔腹腔镜手术.两组病人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病人术后排气时间为(17.35±6.15)h,多孔组病人术后排气时间(21.45±7.50)h,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病人术后镇痛药使用率为2.50%,多孔组病人术后镇痛药使用率为14.02%,单孔组病人术后镇痛药使用率低于多孔组(P<0.05);单孔组术后腹壁切口满意度评分(4.45±0.68)分,明显高于多孔组术后腹壁切口满意度评分(3.65±0.77)分(P<0.05).结论 单孔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切口美观的特点,在输卵管切除术中具有可行性,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牵拉器协助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牵拉器协助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操作方法、手术技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2 年1 月至2023 年6 月收治的需行胆囊切除术的 100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 50 例行牵拉器协助下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单孔组),距脐缘2cm尖端向脐做"V"形切口,置入单孔Port,右上腹区域置入腹腔镜牵拉器,牵拉胆囊协助行单孔胆囊切除术;50例行传统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三孔组).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无一例中转开腹.单孔组切口总长度短于三孔组,切口疼痛轻于三孔组,满意度高于三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卧床时间、排气时间、排尿时间、排便时间、切口愈合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1~3 个月,均无切口感染、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牵拉器协助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患者满意度高的优点,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弓状线变异对经弓状线单孔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人体弓状线位置变异对经弓状线入路单孔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 2021年1 月至2022 年7 月收治的80 例腹股沟疝患者的弓状线位置,根据脐至弓状线的距离分为 3 组,经典组(4~5cm)、高位组(<4 cm)、低位组(>5 cm).记录3 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第 1 天疼痛评分.结果:80 例患者中经典组 40 例(50%),高位组17 例(21.25%),低位组23 例(28.75%),低位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长于高位组与经典组,手术出血量多于高位组与经典组,术后疼痛评分高于高位组与经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组腹膜损伤、皮下气肿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弓状线变异对经弓状线入路的单孔全腹膜外疝修补术存在一定影响,了解变异情况利于进一步掌握该术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经腹膜后单孔与多孔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讨经腹膜后单孔腹腔镜(LESS)肾上腺肿瘤切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于2015年1月至2023年3月接受多孔腹腔镜及LESS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1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LESS组50例患者,传统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LA)组80例患者.收集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肿瘤位置、合并基础疾病、肿瘤最大径等基线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结果 LESS组与LA组手术时间[(95±52)min vs.(101±58)min)]、引流管留置时间[(4.9±1.5)d vs.(6.7±1.0)d]、术后切口满意度、疼痛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20.2±13.2)mL vs.(25.6±11.3)mL]、住院时间[(5.9±1.3)d vs.(7.8±1.0)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LA组有1例患者中转开放手术.结论 经腹膜后LESS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安全、有效,切口较多孔腹腔镜更美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机器人辅助单孔加一孔腹腔镜肾盂成形术在儿童UPJO中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单孔加一孔腹腔镜肾盂成形术在儿童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UPJO)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至2022年8月福建省立医院诊断为UPJO并行机器人辅助单孔加一孔腹腔镜肾盂成形术的13例儿童患者的临床资料。患儿年龄为60.0(1.3,108.0)个月;左侧10例,右侧3例。临床表现为腹痛3例,合并泌尿系感染2例,无症状10例。术前同位素肾图提示患肾功能(28.32±1.82)%,双侧分肾功能相差>10%者7例;机械性梗阻5例;术前超声检查提示患侧肾皮质厚度为(1.98±0.23)cm。术中于脐置入单孔多通道套管并置入机器人系统,于脐上6 cm处置入8 mm套管为加一孔;探查腹膜下扩张的肾盂,经腹壁悬吊牵引肾盂,暴露视野,切开、扩张肾盂,裁剪扩张的肾盂,置入输尿管支架,并吻合肾盂输尿管。结果:13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180.0(165.0,190.2)min;术中出血量<5 ml;术后住院时间7.0(7.0,7.0)d,住院费用5.63(5.21,5.65)万元。术后2个月拔除输尿管支架,未出现尿路感染及腰痛等明显并发症。术后随访时间6~18个月,中位值12(8,13)个月。复查泌尿系超声提示肾皮质厚度(4.95±0.57)cm,同位素肾图提示分肾功能(38.02±1.76)%,5例机械性梗阻全部转变为不全性梗阻。结论:达芬奇机器人辅助单孔加一孔腹腔镜肾盂成形术手术操作较为精细,在更好的伤口愈合及美容效果基础上,患肾功能得到恢复,并发症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免电热条件下行单孔腹腔镜卵巢成熟性畸胎瘤剥除术的安全可行性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免电热条件下行单孔腹腔镜卵巢成熟性畸胎瘤剥除术的安全可行性。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在免电热条件下行腹腔镜卵巢成熟性畸胎瘤剥除术的病例资料,随机分为单孔腹腔镜组(A组, n=60)和多孔腹腔镜组(B组, n=60)。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情况及手术前后窦卵泡计数(AFC)变化。 结果:(1)所有病例均成功完成预定手术,A组无中转多孔腹腔镜病例,两组均无中转开腹及术后转重症医学科治疗病例。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输血例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A组患者双侧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单侧( P=0.008)。A组、B组术中标本取出时间分别为(9.70±3.68)min、(19.36±1.9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7.464, P<0.001)。A组、B组剥除畸胎瘤后卵巢缝合时间分别为(22.77±7.90)min、(14.68±6.6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6.057, P<0.001)。(2)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A、B组术后VAS疼痛评分分别为(1.41±0.16)分、(1.86±0.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2.659, P<0.001)。(3)术后随访6个月,A组1例出血并脐部切口中等量渗液,余所有病例切口均达I/甲级愈合,对切口美容均满意。无出院1个月内再住院病例。两组术后彩超检查均未发现畸胎瘤复发。两组术前AFC、术后月经恢复时间、术后第1次月经期第2~3天AF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术后AFC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在免电热条件下行单孔腹腔镜卵巢成熟性畸胎瘤剥除术是安全可行、有效的,取出标术更具优势,利于保持术后卵巢储备功能,值得推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机器人单孔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初步疗效分析(附9例报告)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机器人单孔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8月海军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由同一术者完成的9例机器人单孔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男8例,女1例;年龄56~78岁,平均65.6岁。复发性膀胱肿瘤7例,初发2例;6例既往曾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1例有膀胱部分切除术史。手术方法:均采用经脐单一切口4.5~5.5 cm,建立单孔机器人操作通道,安装达芬奇Si机器人手术系统1号、2号臂,采用镜头30°向上,在镜下依次行全膀胱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体外完成尿流改道。其中1例女性患者同时行子宫及阴道前壁切除。结果:9例手术均经脐单通道顺利完成,均未增加辅助孔,无中转普通腹腔镜或开放手术。尿流改道包括输尿管皮肤造口2例,回肠代膀胱5例,原位新膀胱2例。手术时间280~600 min,平均437.8 min;术中出血量100~450 ml,平均227.8 ml;无术中输血病例。术后肠道恢复时间2~4 d,平均3.1 d;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3~16 d,平均8.3 d;术后住院时间6~13 d,平均7.7 d。1例回肠代膀胱患者术后出现肠梗阻,予留置胃管、禁食等对症治疗后治愈,余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病理分期:T 2aN 0M 0期6例,T 2bN 0M 0期1例,T 3aN 3M 0期1例,T isN 0M 0期1例;手术切缘均为阴性,盆腔淋巴结清扫总数12~46枚,平均23.7枚。随访9~12个月,平均10.3个月。所有病例切口均愈合良好,无肾积水和输尿管狭窄,无肿瘤复发或转移。 结论:对于有经验的术者,机器人单孔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联合尿流改道术手术切口小、恢复快,短期肿瘤控制效果满意,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安全可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老年女性经阴道单孔腹腔镜附件切除手术的安全性和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经阴道自然腔道单孔腹腔镜(vNOTES)进行老年女性附件切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北京医院妇科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符合研究入选标准的卵巢良性肿瘤老年女性90例按1∶1随机分至vNOTES组和对照组(传统腹腔镜行附件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基线情况、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24 h及1周内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瘢痕评分、术后性功能评分等相关数据。结果:90例患者手术顺利完成,未在术中转变术式,无术中、术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vNOTES组和对照组术前一般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健康状况评分及性功能评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vNOTES组和对照组患者手术结束时机械通气气道峰压(21.9±1.8)cmH 2O(1 cmH 2O=0.098 kPa)比(29.7±2.6)cmH 2O、呼气末CO 2分压(36.6±1.4)mmHg(1 mmHg=0.133 kPa)比(39.9±2.0)mmHg、术后排气时间(8.8±1.7)h比(21.9±2.7)h、术后24 h内VAS疼痛评分(1.3±1.2分)比(4.6±2.8)分、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瘢痕评分(1.7±1.1)分比(6.5±2.0)分、(0.4±0.3)分比(4.0±1.6)分、(0.0±0.0)分比(2.5±1.0)分,vNOTES组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均 P<0.01);术后6个月健康情况评分vNOTES组(124.8±10.6)分,高于对照组(119.9±10.7)分( P<0.05)。 结论:对于老年女性vNOTES进行附件切除术是安全可行,具有对心肺功能影响小、疼痛轻、瘢痕小、身体恢复快等优势,是更加微创的手术方式,可作为老年女性良性卵巢肿瘤治疗的手术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