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解表法论治失眠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基于《黄帝内经》营卫理论,指出营卫二气循其常道并顺利交合是维持正常睡眠的基础,若邪气外客、肺卫失宣可致卫气不循常道,继而卫不入营,发为失眠。针对此类失眠,治疗应驱邪外出、宣肺发表、调和营卫,方可切中病机。具体而言,宜以解表法为主基调,针药并用,先以针刺疏散在表之邪气,运用“开阖六气针法”利开机,“针节术”理气机;次投以方药,以麻黄类方及桂枝、黄芪类方加减宣肺发表、调和营卫,临床上取得良好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在血仍可透热转气"在支气管扩张咯血治疗中的理论探析和实践
                                    编辑人员丨2周前
                                叶桂用卫分、气分、营分、血分四个层次划分疾病的不同阶段,提出治疗"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尤可透热转气,入血则恐耗血动血,直需凉血散血".支气管扩张咯血当属于邪入血分阶段,治疗需凉血散血.然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怫郁壅滞广泛存在,有形之邪与无形之邪相互交结,肺气郁闭,邪气伏于血分,治疗应不拘泥于凉血散血.笔者挖掘"透热转气"的内涵,提出"在血犹可透热转气"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血分证,通过治气、治伏邪、上下焦同治的方法,化痰降浊祛瘀,开辟通道,给邪以出路,恢复气机宣畅,使得邪热从血分宣透外达,咯血自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气机升降理论内涵及不寐病辨证分型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4/2/3
                                气机升降理论是"汉派李氏脑病流派"辨治不寐病的核心理论思想,基于气机升降理论将不寐病分为升降太过和升降不及两大类,根据气机运行的部位、气的多少、气机升降出入的不同形式将不寐病分为营卫不和型、脏腑气机失调型、阴阳不交型三大类型;每一类型又有各自不同亚型,共有卫阳虚不敛营阴证、卫气盛夜不入营阴证、卫气入于阴而日不得出于阳证、肝胆气机疏泄失调证、心肾气机上下相济失调证、脾升胃降枢机失调证、阳不入阴证、阳盛阴虚证、阴不潜阳证九种亚型,并表现出各自独有的临床特征.基于气机升降理论的辨证分型法补充完善了现阶段不寐病辨证分型类别,为临床诊治不寐病开拓了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间质性肺疾病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中医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26
                                目的 分析间质性肺疾病(ILD)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简称"新冠感染")患者的中医症状、证候分布特点,并探究其病因病机.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选取 69 例 2022 年 12 月—2023 年1 月在我院门诊和病房诊断为新冠感染的ILD患者,收集门诊首诊或入院第一天的中医四诊信息、一般情况及西医临床资料.结果 69 例患者首发症状以肺卫症状多见,同时兼有脾系症状.69 例患者共涉及23 种症状.与轻、中型患者相比,重型、危重型患者中喘、胸闷、排便不爽、畏寒、恶风和痰中带血的比例较高(P<0.05);而头痛的比例较低(P<0.05).69 例患者中,舌质共 3种,舌苔和脉象分别为6 种.与轻型及中型患者相比,重型及危重型患者中燥苔和细脉比例较高(P<0.05).69 例患者中有50 例(72.5%)为虚实夹杂证,19 例(27.5%)为实证.结合脏腑辨证,证候类型共计12 个.与轻型和中型患者相比,重型及危重型患者中肾气虚证、肾阴阳两虚、热入营血证和疫毒闭肺证比例较高(P<0.05),寒湿郁肺证的比例较低(P<0.05).69 例患者总体病位分布主要在肺和脾.与轻型和中型患者相比,重型及危重型患者中病位在肾和营血分的比例较高(P<0.05).结论 新冠感染系感受疫疠之气所致,ILD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可表现为湿毒为胜,病机涉及正虚(肺、脾、肾)和邪实(湿热邪毒)两部分,病程初起病位在肺卫,进展期以肺脾多见,重型和危重型累及肾及营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26
                                 - 
                                
从"瘀热"论治肝病验案3则
                                    编辑人员丨2023/8/26
                                "瘀热"之名最早见于《伤寒论》,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1]首先系统阐述了"瘀热"病机,其认为"瘀"与"热"皆为瘀热形成的基础:"瘀"包括血瘀和瘀血,两者相互影响;"热"包括外感及内伤之热,有深浅、轻重之别.从卫气营血理论分析,肝病后期,邪入营分,或因热郁化火致瘀,或因湿热蕴结致瘀,或因久病体虚致瘀,终致瘀热互结,相合为患."瘀热"在肝病的进展过程中,尤其是疾病的中后期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26
                                 - 
                                
肖和印主任运用银翘白虎汤加减治疗小儿外感高热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6
                                小儿时期的生理特点是脏腑未全,行气未充,抵抗疾病感染能力差,对于外界气候的寒温变化不能自行调节,非常容易受外感邪气而致病,病后邪气容易迅速传变从温化火,从阳化热,从卫表深入气分进一步入营入血,所以小儿外感高热是临床中常见的一个重要病症.肖和印主任多年应用银翘白虎汤加减治疗本证,在临床上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疗效,现将其经验总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新时期新兵集训卫勤保障策略初探
                                    编辑人员丨2023/8/6
                                军事训练是提高部队战斗力的根本途径.新入伍战士由于训练科目多、强度大,训练经验缺乏,机体适应性、耐受性较差;同时技术不熟练、心理素质较差等诸多原因,容易导致参训时受伤,不但损害新兵身体健康,而且影响训练成绩[1].根据新兵集训特点和需求,北京崇文光明医院采取了严密组织领导、把好入营复检关、细化防病措施、重视健康维护、强化心理疏导等项综合措施,减少了新兵患病率,尤其是训练伤患病率,杜绝了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的发生,较好地完成了新兵集中训练的各项卫勤保障工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传统典籍中不寐的中医病因病机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不寐是当今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常见慢性疾病之一.中医认为不寐与五脏阴阳气血失和关系密切.不寐者,病在阳不交阴;营血衰少,卫气浮越,夜间卫气不能按时入营,常致不寐;肝血不足、失于疏泄,心神受扰、心神失养,思虑伤脾、脾血亏损,肺气盛而脉大,肾水亏心阳亢等均可致不寐.治以应和阴阳,调气血,安五脏,辨证施治,方可取得可靠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伤寒中成药的合理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临床上以持续高热、相对缓脉、全身中毒症状与消化道症状、脾肿大、玫瑰疹与白细胞减少等为特征.肠出血、肠穿孔为其主要并发症.其病理特点为全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增生性反应,以回肠下段集合淋巴结和孤立淋巴结的增生、坏死最为显著.传染源为患者及带菌者,传播途径为粪口传播.伤寒属于中医学的“湿温”范畴.中医学认为,伤寒多为外感湿热疫毒之邪,经口鼻而入,蕴结中焦,损伤脾胃,或脾胃素虚,阻滞气机,湿热熏蒸而成.其病理以湿热相合、蕴证不化、胶着难解而致病程较长、缠绵难愈为特征.邪遏胃气,病变主要在气分,以脾胃为主要病变部位.治疗应遵循三焦辨证规律,并结合卫气营血辨证方法,重视肠络的局部损伤,分辨湿热的偏盛程度及有无兼夹证,以分解湿热为治则.中医将伤寒分为湿遏卫气、胃肠湿热、热入营血、气虚血脱、气阴两伤与余热未清等5种证型.应先确定伤寒的类型及证候,再确定治法.本文根据中医学辨证论治、对症用药的理论,从用药原则、用药方案、用药提示等方面,就伤寒中成药的合理应用进行了阐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营卫不和与肿瘤的发生发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从营卫的生理病理析议营卫不和的实质,认为营卫不和发生的主导方面在于卫, “寒湿入营”是久病营卫不和的基本病理趋势;营卫不和既能影响肿瘤微环境的发生,又能进一步导致外感与内生寒湿相互胶结,深入营分,造成寒痰瘀毒等病理产物的堆积,从而推动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从调和营卫治疗肿瘤相关病症既要注意激发卫阳,温阳化气;又要注意补益营卫,顾护人体的正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