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术室精密仪器在消毒供应中心的现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调查手术室精密仪器在消毒供应中心的现状。方法:采用分层抽样选取7所宜昌市西陵区不同等级医院的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获取医院相关资料、精密手术器械科室分布情况、专岗人员分布、处理人员培训及仪器清洗方式并进行分析。结果:设置手术室精密仪器清洗专岗占57.1%,质量检查专岗占71.4%,装配包装专岗占57.1%。设置手术室精密仪器处理人员厂家培训占57.1%,自学厂家说明书占42.9%,科室内部培训占71.4%,科室培训结合自学占85.7%,未接受培训占14.3%。手术室精密仪器手工加超声清洗占71.4%,手工清洗占14.3%,机械清洗占14.3%。手术室精密仪器采用压力蒸汽灭菌法占85.7%、环氧乙烷灭菌法42.9%、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71.4%。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对手术室精密仪器专岗人员分布不均匀,管理人员培训松散,清洗方式以手工结合超声清洗,灭菌主要采用压力蒸汽灭菌法;应对不同精密仪器制定相关统一清洗与灭菌标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外来医疗器械压力蒸汽灭菌监测的优化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在不同灭菌暴露时间程序中,测试外来手术器械灭菌参数和不同灭菌指示物的结果,为合理选择外来手术器械灭菌程序,完善和优化灭菌监测方案提供实践依据.方法 134 ℃分别运行不同暴露时间的灭菌程序,使用温度压力检测仪在器械包内布点并测试灭菌参数,器械包和标准测试包内放置常规化学指示物和延迟灭菌程序化学指示物,包外放置不同种类的PCD监测灭菌效果,对比灭菌参数,评价不同指示物的监测的效果.结果 在设定的失败的灭菌参数(1 s、1 min)情况下,器械包内维持时间均达不到灭菌要求;六类PCD、管腔PCD、无铅五类卡、延时卡和双五类PCD不合格,而含铅四类卡、爬行卡和综合PCD均合格;灭菌暴露4 min程序,棘轮手柄内部达不到灭菌要求,而其他器械达到足够灭菌维持时间;无铅延时卡和双五类PCD不合格;灭菌暴露7 min和10 min程序,棘轮手柄内部达到灭菌要求,无铅延时卡和双五类PCD也显示合格.结论 现有监测手段需要优化,对于常规灭菌程序和升温延迟不明显的器械,应采用代表器械灭菌难度的六类PCD和管腔PCD监测灭菌效果,而对于延长灭菌程序和升温延迟明显的器械,应采用相应的延时卡和双五类PCD监测灭菌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不同纸塑包装对灭菌器械的保护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观察双层纸塑包装与单层纸塑包装对较重器械灭菌的保护效果,探寻适合较重手术器械有效灭菌的纸塑包装方式.方法 选取某院2023年4-7月口腔科器械骨锤及类似重量器械200件、单封腔镜手术器械200件,分别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 件).对照组器械以单层纸塑包装,观察组器械在单层纸塑包装外加包一层纸塑并封口.经压力蒸汽灭菌后,观察各组器械使用前外包装的破损率并分析原因.结果 口腔科器械对照组与观察组外包装的破损率分别为 11%和 1%,腔镜手术器械对照组与观察组外包装的破损率分别为19%和 2%;观察组合格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01).结论 采取双层纸塑包装可有效降低较重器械使用前外包装的破损率,有效提升医用纸塑包装器械的使用率,减少医院感染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一种压力蒸汽灭菌过程挑战装置的性能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比较一种敷料型压力蒸汽灭菌测试包与不同长度及孔径的模拟管腔灭菌检测效果的一致性.方法 采用内置5类化学卡的4种规格管腔(长度0.5~2.0 m、内径4~6 mm)模拟管腔医疗器械,并与敷料型灭菌化学测试包同时进行B1(低大气压)、B2(跨大气压)和B3(高大气压)循环的成功试验和失败试验,测试结果利用SPSS软件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 低大气压灭菌循环和跨大气压灭菌循环中,长度0.5~1.0m、内径4~6 mm模拟管腔与敷料型灭菌化学测试包一致性检验的Kappa值为0.8~1.0.高大气压循环中,长度0.5~2.0 m、内径46mm模拟管腔与敷料型灭菌化学测试包一致性检验的Kappa值均为1.0.结论 在试验设定参数下,低大气压循环或跨大气压循环中,长度0.5~1.0m、内径4~6 mm模拟管腔与敷料型灭菌化学测试包的测试结果一致性较好;在高大气压循环中,长度0.5~2.0 m、内径4~6 mm模拟管腔与敷料型灭菌化学测试包的测试结果一致性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三种纸塑袋器械包装方式的临床效果比较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调查比较单层单件、双层单件、双层多件三种纸塑袋器械包装方式的压力蒸汽灭菌效果、湿包发生、包装成本、使用者满意度等情况,探索最佳纸塑包装方式.方法:选取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2021 年 3~9 月心脏外科同一台(类)手术(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使用的 180 套器械,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层单件器械包装组(单-单组)、双层单件器械包装组(双-单组)、双层多件器械包装组(双-多组)各 60 套;比较三组灭菌合格率及湿包发生率,包装成本(灭菌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手术室使用满意度.结果:三组灭菌合格率均为 100%,湿包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4);采用双层多件器械纸塑包装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三组灭菌质量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93);双-多组的取用/储存方便满意度度、准备器械时长满意度高于单-单组和双-单组(P<0.001).结论:双层纸塑多件包装灭菌效果可靠,较单层单件器械包装和双层单件器械包装在时间和成本、使用者满意度方面有明显优势,在连台手术中使用更具有临床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3种灭菌方式对磁外科器件磁通量的影响及灭菌成本分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分析压力蒸汽、低温等离子及环氧乙烷3种灭菌方式对磁外科器件磁通量的影响及其灭菌成本.方法 234件不同规格型号磁外科器件-磁环,配对编号标记后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78件(39对),其中A组使用压力蒸汽灭菌,B组使用低温等离子灭菌,C组使用环氧乙烷灭菌,每对器件按灭菌规范进行包装;测量3组磁环灭菌前后磁通量,对单包灭菌成本和灭菌时间比较分析.结果 3种灭菌方式对磁外科器件磁通量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每种灭菌方式灭菌前后的磁通量有统计学差异(P<0.001);灭菌成本:A组为(1.96±0.16)元,B组(23.17±0.32)元、C组(8.16±0.18)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灭菌时间:A组为(65.21±3.36)min,B组(45.46±1.39)min,C组(1 020.38±12.21)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3种灭菌方式对磁外科器件的磁通量没有影响.压力蒸汽灭菌法单包成本最低,低温等离子单包灭菌成本最高,环氧乙烷灭菌时间最长.压力蒸汽应为磁外科手术器件的首选灭菌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不同统计模型对压力蒸汽灭菌器故障数据集的可靠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7/20
目的:基于医院压力蒸汽灭菌器的故障数据,分析评估医疗机构中压力蒸汽灭菌器的可靠性.方法:利用威布尔分布(Weibull分布)、指数分布(Exponential分布)、对数-正态分布(Log-Normal分布)和q-威布尔分布(q-Weibull分布)4种统计模型对压力蒸汽灭菌器的故障数据进行分析,并使用图表工具展示不同分布统计模型在拟合数据时的性能.结果:4种统计模型对比显示,Log-Normal分布统计模型的修正赤池信息准则为564.4512,贝叶斯准则(568.7691)值最低,柯尔莫哥洛夫-斯米尔诺夫(KS)统计量(0.0739)最小,P值最大(P>0.05),表明分布拟合效果最好,最适合用于分析压力蒸汽灭菌器故障数据集的模型.结论:通过使用不同统计模型对压力蒸汽灭菌器故障数据的可靠性分析,可以为临床工程师优化压力蒸汽灭菌器维护策略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2019-2021年甘肃省某综合三甲医院消毒效果监测及微生物分布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目的 了解2019-2021年甘肃省某综合三甲医院环境消毒灭菌工作质量,了解消毒后微生物分布情况及医院感染主要病原菌耐药情况,发现消毒灭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有效预防和控制感染性疾病的暴发和流行,为医院感染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消毒技术规范》和《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对医院空气、物表、医务人员手、内镜、口腔用水、压力蒸汽灭菌器以及医疗污水采样,判定是否符合卫生学标准,并对分离出的病原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2019-2021年共采样1 054份,合格843份,合格率为79.98%.其中,空气合格率为88.15%,物表合格率为85.34%,外科手合格率为56.16%,卫生手合格率为79.64%,医疗用水(口腔用水)合格率为33.33%,医疗用水(其他用水)合格率为85.42%,内镜合格率为86.42%,压力蒸汽灭菌器合格率为100.00%,污水合格率为83.33%.消毒后环境微生物分布占比居前5位的分别为人葡萄球菌(13.60%)、表皮葡萄球菌(13.05%)、藤黄微球菌(7.68%)、沃氏葡萄球菌(6.03%)和科氏葡萄球菌(5.81%).检出医院感染主要病原菌鲍曼不动杆菌5株(0.55%)、金黄色葡萄球菌5株(0.55%)、粪肠球菌3株(0.33%)、铜绿假单胞菌2株(0.22%)、大肠埃希菌1株(0.11%)和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1株(0.11%).病原菌鉴定结果以革兰阳性菌为主,主要医院感染病原菌检出于手术室、重症监护室等重点科室,且呈现多重耐药现象.结论 该三甲医院总体上消毒质量略低,且消毒效果不稳定,检出常见医院感染病原菌,且耐药情况不容乐观,需加强医院消毒监督管理,制定防治措施,并提高消毒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人工老化对不同品牌超透氧化锆光学特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 探究多种常用超透氧化锆陶瓷在人工老化前后半透性和颜色的改变,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分别将6种不同品牌(Wieland、3M ESPE、Amann Girrbach、Kuraray Noritake、爱尔创和贝施美)的超透氧化锆按照厂商产品说明进行切割及烧结,分别以ZNT、LVP、AG、KAT、UPC和BSM命名实验组,以义获嘉铸瓷作为对照组(PLT),制备成直径14 mm、厚度1 mm的试件(n=6),置于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中,在134℃、0.2 MPa的标准环境下分别对各组试件进行4、8、12 h三个时段人工老化处理.采用CIE1976Lab色度系统,用电脑比色仪测量各组试件人工老化前及人工老化4、8、12 h后的CIE L*、a*、b*值,并计算半透明度(TP)及色差(ΔE).结果 老化前各组的TP值从大到小分别为PLT>KAT>AG>ZNT>BSM>UPC>LVP.老化4 h及8 h后,所有实验组的TP值和老化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老化12 h后,KAT组和ZNT组的TP值与老化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AG组、BSM组、LVP组和UPC组的TP值与老化前相比出现了显著性降低(P<0.05).对照组TP值在不同阶段均显著高于实验组(P<0.05),且不受老化影响.以ΔE=3.3为肉眼可见色差,老化4 h后所有组?E均小于3.3,老化8 h后仅有UPC组ΔE略大于3.3,老化12 h后BSM组和UPC组ΔE大于3.3.结论 各品牌超透氧化锆在不同老化时间后,半透性和色差可能会有改变,部分氧化锆材料随着老化时间的增加半透性呈下降趋势,色差呈上升趋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压力蒸汽灭菌生物监测风险评估表的设计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针对压力蒸汽灭菌生物监测的风险因素设计一种方便指导操作和质量管理的评估表.方法 将2021年1月1日—6月30日采用日常科内质控记录的风险因素作为干预前组;2021年7月1日—12月31日,通过"头脑风暴"筛选生物监测阳性主要风险因素,制订压力蒸汽灭菌生物监测风险评估表对风险因素进行干预作为干预后组,比较评估表应用前后压力蒸汽灭菌生物监测风险因素出现次数的差异.结果 干预后5个压力蒸汽灭菌生物监测风险因素出现的次数较干预前明显下降(P<0.05),分别为未组织相关流程预案的应急演练次数,操作时未戴手套、护目镜次数,未定期对灭菌器进行维护保养次数,直接用抹布擦拭培养孔次数,生物指示剂质量不合格次数.结论 压力蒸汽灭菌生物监测评估表能有效指导临床压力蒸汽灭菌生物监测操作和管理,保证灭菌质量,值得在实际工作中推广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