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氢青蒿素哌喹治疗缅甸输入恶性疟疗效监测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临床医师使用复方青蒿素(ACTs)治疗缅甸输入恶性疟疗效.方法 在缅甸输入性恶性疟较多的云南省保山市,对2014-2015年收治恶性疟病人诊断、感染来源、输入性疟疾的判定、治疗情况等进行调查,对治疗失败患者开展疟原虫青蒿素抗性基因检测、分析.结果 2014-2015年保山市全市共收治疗恶性疟病人42例,其中37例得到标准疗程的双氢青蒿素哌喹片治疗,治疗规范率88.1%;5例治疗不规范,不规范率11.9%.规范治疗的37例中,治愈34例,治愈率91.9%;治疗失败3例,治疗失败率为8.1%.该3例均为缅甸输入病例,其中2例在缅甸韦茂感染,1例感染地不详;对其中保存血液样本的2例治疗失败病例检测恶性疟原虫青蒿素抗性基因(K13)结果显示,疟原虫K13基因F446I位点均发生突变.结论 双氢青蒿素哌喹片对缅甸输入的恶性疟疗效较好,该药仍然可以作为治疗恶性疟的一线药物;发现2例治疗失败病例,且疟原虫K13基因F446I位点发生突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河南省首例输入性诺氏疟的诊断和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对河南省首例输入性诺氏疟病例进行诊断和分析.方法:收集患者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资料及血涂片和抗凝血样本,采用镜检、快速诊断实验(RDT)、巢式PCR及18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比较等方法对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和结论:患者2017年3月至9月在印度尼西亚从事木材加工工作,回国1周后出现发热、畏寒和出汗等症状,每天夜间发作.镜检血涂片可见典型的诺氏疟原虫形态,RDT阴性,巢式PCR扩增出与诺氏疟原虫序列一致的特异性条带.所得疟原虫18S rRNA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基因序列(登录号为DQ350266.1、L07560.1和AY327554.1)的一致性达99%,确诊为河南省首例输入性诺氏疟原虫感染病例.给予患者磷酸氯喹和磷酸伯氨喹8d疗法、服药后1周再给予双氢青蒿素磷酸哌喹片治疗,患者痊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不同溶出介质中双氢青蒿素哌喹片的溶出曲线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建立双氢青蒿素哌喹片中双氢青蒿素( DHA)的溶出度测定方法,为其质量控制和溶出度评价提供依据.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溶出测定项下第二法装置,分别采用4种溶出介质进行溶出试验,用配蒸发光检测器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ELSD)进行检测,对同一厂家双氢青蒿素哌喹片在不同溶出介质中的溶出曲线进行研究.结果:同一厂家同一批次样品在不同溶出介质中的溶出度存在明显差异,溶出效果为:pH 1. 2盐酸溶液>pH 4. 0醋酸盐缓冲溶液>pH 6. 8磷酸盐缓冲溶液>水.同一厂家不同批次样品在同一溶出介质中的溶出度也存在较大差异,溶出效果为:pH 1. 2盐酸溶液>pH 4. 0醋酸盐缓冲溶液>pH 6. 8磷酸盐缓冲溶液>水;在120 min范围内,不同批次样品在pH 1. 2盐酸溶液和pH 4. 0醋酸盐缓冲溶液中溶出效果差异较少,而在pH 6. 8磷酸盐缓冲溶液和水中的溶出效果差异明显.结论:该溶出度测定方法简便、灵敏,结果准确、实时,为在线监测药物溶出的全过程以及全面评价药品内在质量提供了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ABC分类法和用药频度法的维和二级医院药品使用情况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对第四批赴马里维和医疗分队的药品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为后续维和任务药品筹备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维和医疗分队的药品使用数据,采用ABC分类法和用药频度(DDDs)分析法,对用量、金额、用药频度、日均药费及药物利用指数等进行分析.结果 A类药品54种(13.01%),金额15.67万元(74.67%);B类药品48种(11.57%),金额3.20万元(15.26%);C类药品313种(75.42%),金额2.11万元(10.06%).A类药物中抗感染药物DDDs排首位的为双氢青蒿素哌喹片.B类药物中消化系统用药DDDs排首位的为多潘立酮片;C类药物中心血管系统用药DDDs排首位的为盐酸美托洛尔片.结论 维和医疗分队的药品使用情况与国内药品使用情况具有显著不同,需要加强总结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大连市金州区1例输入性恶性疟的诊治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对1例输入性恶性疟病例进行实验室检测和临床治疗分析.方法 收集该病例的实验室检测结果和临床资料,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患者进行血涂片病原学检查、疟疾快速诊断检测及荧光定量检测.结果 患者在科特迪瓦疟疾高度流行区务工,入境时无不适感;回国1个月以发热、恶心、畏寒、头痛、肌肉及关节疼痛等症状入院.瑞氏-吉姆萨染色见疟原虫环状体,RDT和qPCR检测结果均显示恶性疟原虫感染.给予患者双氢青蒿素哌喹片0.5g/次,一日服用一次,首剂加倍;伯氨喹40 mg/次,一日服用一次,治疗一个月症状好转.结论 镜检、RDT及qPCR三联检测能提高疟原虫的检出率,为患者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刚果(金)维和部队90例恶性疟临床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非洲刚果(金)维和部队恶性疟疾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为提高治疗疟疾的疗效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8年9月-2019年5月治疗的90例恶性疟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门诊患者给予服用双氢青蒿素哌喹片,住院治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给予青蒿琥酯静脉推注加口服双氢青蒿素哌喹片,二组给予蒿甲醚针剂肌肉注射加口服双氢青蒿素哌喹片;90例患者治疗效果均较满意,治愈率为100%,死亡率为0;门诊治疗患者中有1例复燃,住院患者2组不同治疗药物无1例复燃;平均退热时间,一组为(26.5±8.7)h,二组为(30.9±9.7)h;平均原虫转阴时间,一组为(37.4±12.2)h,二组为(41.2±11.1)h.结论 恶性疟患者临床表现多样化,部分病例缺乏典型症状、体征.门诊给予口服双氢青蒿素哌喹片,住院患者给予青蒿琥酯+双氢青蒿素哌喹片或蒿甲醚+双氢青蒿素哌喹片,可作为我刚果(金)维和部队二级医院治疗疟疾的常规方案.脑型疟等凶险发作恶性疟及症状较重者可首选青蒿琥酯作为基础治疗药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刚果(金)维和二级医院两种方案治疗恶性疟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比较青蒿琥酯注射液和蒿甲醚针剂联合双氢青蒿素哌喹片治疗恶性疟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驻刚果(金)维和中国二级医院收治的恶性疟1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2例;观察组采用青蒿琥酯注射液联合双氢青蒿素哌喹片治疗,对照组采用蒿甲醚针剂联合双氢青蒿素哌喹片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愈率、复燃率、病死率、平均疟原虫转阴时间、平均退热时间和24 h体温正常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疟原虫转阴时间分别为(37.4±12.2)h和(41.2±11.1)h,退热时间分别为(26.5±8.7)h及(30.9±9.7)h,24 h体温正常率分别为62.1%和52.4%;两组比较,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愈率均为100%,复燃率均为0,病死率均为0,两组比较,均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1%,对照组为10.9%,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青蒿琥酯注射液或蒿甲醚针剂联合双氢青蒿素哌喹片治疗恶性疟治愈率高,复燃率、病死率低,无严重不良反应,均可作为非洲恶性疟的常规治疗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双氢青蒿素与磷酸喹哌治疗恶性疟的随机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江苏省11例输入性重症疟疾病例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对江苏省11 例输入性重症疟疾病例进行分析,总结重症疟疾的成因、评价诊治效果,为制定切实可行的重症疟疾救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9年江苏省11 例重症疟疾病例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和寄生虫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的个案信息、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以及住院病历,对重症疟疾病例的发病时间、临床表现、诊断过程、治疗情况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11例重症疟疾病例中恶性疟10例、卵形疟1例,均为境外输入性病例,在境外生活时间最短22 d,最长1 070 d,在国外期间有4例曾患过疟疾.10例恶性疟重症病例均在回国后一个月内发病,其中有3例在回国当天就发病.1 例卵形疟重症病例在回国后134 d才开始发病.11 例重症疟疾病例发病至就诊平均时间为2.5 d,就诊至确诊平均时间为1.81 d.重症表现为昏迷或休克3例、重度贫血3例、急性肾功能衰竭4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例.1例卵形疟由于出现自发性脾破裂引起重度贫血.除1例卵形疟病例给予双氢青蒿素哌喹片加服伯氨喹片治疗外,其余10例恶性疟重症病例均采用青蒿琥酯注射抗疟治疗,接受抗疟治疗后均痊愈出院.11例重症病例,住院天数最短9d,最长40d,平均22.64d;住院费用最少9270元,最多177 174元,平均81 520.76元.结论 应加强多部门合作,提高患者及时就诊意识;加强医务人员疟疾专业知识和业务的培训,尽早发现输入性疟疾病例并及时治疗,防止因延误诊断造成的重症疟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杭州市西溪医院66例输入性疟疾患者临床特征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分析杭州市西溪医院2014年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疟疾患者临床资料及药物治疗情况,为临床早期诊断、评估轻重以及治疗提供参考数据,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收集2014年2月—2019年12月收治入院的66例疟疾患者资料,分为轻症组和重症组,对两组患者的实验室检测指标结果、药物使用情况进行比较,并采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对两组患者的指标作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17例重症恶性疟患者治疗中,10例患者尽早、足量、足疗程使用青蒿琥酯针及后续双氢青蒿素哌喹片巩固治疗,效果良好.34例轻症恶性疟疾患者,28例单独使用双氢青蒿素哌喹片,效果敏感,治愈率高.8例间日疟和4例卵形疟,6例患者使用磷酸氯喹加磷酸伯氨喹八日方案,6例患者选用青蒿素类药物,效果均良好.经Pearson单因素分析,轻症组与重症组在年龄、治愈时间、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疟疾轻重症分型的相关因素包括:年龄、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结论 青蒿素类注射液治疗后联用青蒿素类复方(ACTs)能更有效治疗重症恶性疟疾.在缺乏首选药物的情况下单用青蒿素类药物治疗间日疟、卵形疟效果良好.影响疟疾发病后重症化的因素有年龄、治愈时间、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其中年龄、白细胞及降钙素原对疟疾严重程度的预测评估意义重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