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孕期双酚A及其类似物暴露对母婴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双酚A(bisphenol A,BPA)作为一种典型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曾被广泛用于日常消费品中,因其存在生殖、发育、神经等多种生物毒性,逐渐被双酚F、双酚S、双酚AF等类似物替代。研究表明BPA及其类似物可经多种途径进入人体,已在人体血液、尿液、胎盘、母乳、羊水等组织样本中检出,并传递至胎儿体内,引起多种毒性效应,从而影响孕妇及胎儿的健康,并可能带来早产、流产、低出生体重等不良妊娠结局。该文就近年来孕期BPA及其类似物暴露的途径及现状,对孕妇及胎儿健康的影响进行综述,并从环境不良因素暴露的角度为母婴健康提出合理建议,有助于今后的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人体尿液中6种双酚类化合物
编辑人员丨2024/6/15
目的 开发并验证测定尿液中6种双酚类化合物(双酚S、双酚F、双酚A、2,2'-亚甲基双酚、双酚AF、双酚AP)的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方法 尿样酶解后,经WAX固相萃取柱快速净化和提取目标物,以水和甲醇为流动相在色谱柱ACQUITY BEH C18(2.1 mm×100 mm,1.7 μm)上进行分离,最后在电喷雾负离子模式下进行多反应监测,内标法进行定量.结果 目标化合物在0.1~50.0 ng/mL的范围内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8,线性良好,检出限均低于0.1 ng/mL.3个加标浓度(0.5、5.0和50.0 ng/mL)下的 目标化合物回收率均在80%~120%,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0%(n=5).对标准参考物质进行检测,检出浓度在参考范围内.结论 该方法能够对尿液中6种双酚类化合物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适用于人体尿液中双酚类化合物的痕量分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天麻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天麻治疗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作用机制.方法 在ETCM和TCMIP数据库中检索天麻的有效活性成分,将其导入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筛选天麻活性成分的潜在作用靶点;通过Gene Cards、Drug Bank、OMIM和TTD数据库获取AS的疾病相关靶点;二者取交集,获得药物—疾病交集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天麻治疗AS的有效活性成分—靶点调控网络和PPI蛋白网络互作图,并对网络进行拓扑分析,获得天麻的关键活性成分和药物—疾病核心靶点.对药物—疾病交集靶点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获得天麻治疗AS中可能参与的生物学进程及信号通路.通过分子对接技术验证天麻关键活性成分与药物—疾病核心靶点蛋白的结合能力.结果 共获得天麻治疗AS的97个药物—疾病交集靶点.经过拓扑分析,筛选出药物—疾病核心靶点AKT1、PTGS2、PPARG、CASP3、ESR1.对97个药物—疾病交集靶点进行GO和KEGG通路分析,主要富集于癌症通路、血清素能突触、脂质和AS、PPAR信号通路等.以药物—疾病核心靶点AKT1、PTGS2、PPARG、CASP3、ESR1为受体,以天麻关键活性成分棕榈酸、双酚F、4-乙氧基甲基苯基-4'-羟基苯基醚、对羟基苄基乙醚及4-(4'-羟基苄氧基)苄基甲醚为配体进行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双酚F、4-乙氧基甲基苯基-4'-羟基苯基醚、4-(4'-羟基苄氧基)苄基甲醚与药物—疾病核心靶点AKT1、PTGS2、PPARG、CASP3、ESR1的结合能<-7.0 kcal/mol.结论 天麻可能通过双酚F、4-乙氧基甲基苯基-4'-羟基苯基醚等关键活性成分作用于PTGS2、ESR1等靶点,通过抗炎、抗氧化应激、降脂与抗凋亡等途径,调节癌症通路、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通路、PPAR信号通路等通路,发挥其抗AS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
氧化应激在环境酚类暴露与估计肾小球滤过率关联中的中介效应
编辑人员丨2023/9/2
目的 研究酚类暴露与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的关联,探讨氧化应激是否在酚类暴露和 eGFR关系中存在中介效应.方法 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健康体检人群中招募414 名参与者,收集其健康信息,采集其空腹晨尿并检测尿液中的 3 种酚类物质和 3 种氧化应激标志物的浓度.eGFR由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协作组肾小球滤过率估算方程计算得到.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评估酚类暴露、氧化应激标志物和 eGFR的关联,通过中介效应分析评估氧化应激标志物在酚类暴露与 eGFR 关联中的中介作用.结果 研究对象的年龄中位数为 59 岁,其中 32.85%为女性.尿液双酚 A(bisphenol A,BPA)、双酚 F(bisphenol F,BPF)、三氯生(tri-closan,TCS)、8-羟基脱氧鸟苷(8-hydroxydeoxyguanosine,8-OHdG)、4-羟基-2-壬烯-巯基乙酸(4-hydroxy-2-nonene-mer-captoacetic acid,HNE-MA)和 8-异前列腺素 F2α(8-isoprostaglandin F2α,8-isoPGF2α)的浓度中位数分别为 0.92、0.12、0.64、5.87、14.25 和 5.42 ng/mL.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尿 BPA浓度与 eGFR呈负向关联[β(95%CI)=-0.018(-0.030,-0.005),P=0.006],尿BPF、TCS与eGFR的关联无统计学意义.尿BPA、BPF、TCS与氧化应激标志物 HNE-MA均呈显著正向关联(均P<0.05).HNE-MA在BPA与eGFR之间的关联中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β(95%CI)=-0.003(-0.006,-0.001),P=0.045],其中介效应比例为 16.67%.结论 BPA暴露与肾功能指标 eGFR水平下降具有相关性.HNE-MA在BPA暴露与eGFR水平间的关联中具有中介效应,提示BPA可能通过脂质过氧化损伤导致肾功能下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2
-
丹磺酰氯衍生-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母乳中8种双酚类物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基于少量样本,建立母乳中8种双酚类化合物(双酚A、双酚B、双酚E、双酚F、双酚S、双酚AF、双酚AP和双酚BP)快速灵敏的检测方法.方法 母乳样品经乙腈超声萃取,冷冻去脂,丹磺酰氯衍生后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测定.采用ACQUITY UPLC BEH Phenyl柱(2.1 mm×100 mm,1.7μm)进行分离,以甲醇-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在电喷雾正离子源(ESI+)和多反应监测模式(MRM)下进行测定,同位素内标法定量,并对所建立的方法进行方法学考察.结果 8种化合物在0.010 ~ 10.00 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3个水平的加标回收率为84.6%~108.1%,相对标准偏差<12%(n=6).利用该方法分析了30份母乳样品,11份母乳样品有双酚A检出,浓度范围为0.13~2.25 μg/L;1份样品检测到双酚AF,浓度为0.02 μg/L.结论 该方法母乳用量少,灵敏度高,简便快捷,可用于母乳中8种双酚类物质的同时测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透析滤器膜材料中双酚类化合物水平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测定透析滤器膜材料中4种双酚类化合物的水平.方法 选择聚醚砜膜、聚砜膜、聚酰胺膜.采用粉碎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3种透析膜材料中4种双酚类化合物(双酚A、双酚B、双酚S、双酚F)含量;使用微型滤器和小型蠕动泵进行不同膜材料透析滤器的体外洗脱实验,采用紫外法和荧光法测定渗出的双酚A、双酚B、双酚S、双酚F含量.结果 在膜材料定量检测实验中,聚砜膜中以双酚A [(20.860±1.180) μg/g]为主,还有少量的双酚F[(0.842土0.082)μg/g]和微量的双酚B[(0.301±0.099) μg/g];聚酰胺膜中检出了双酚A[(18.700±2.877) μg/g],同时也检出少量的双酚B[(0.274±0.078) μg/g];聚醚砜膜检出双酚S[(0.013±0.007) μg/g]和双酚B[(2.043±0.397) μg/g].在透析滤器体外洗脱实验中,聚醚砜膜主要洗脱出双酚S,聚砜膜和聚酰胺膜主要洗脱出双酚A.结论 不同透析膜中含有双酚A以外的双酚类化合物,并有释放入血液的可能,那些声称不含双酚A的医用耗材仍然值得关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双酚类化合物水平及其与肾功能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检测双酚A、双酚B、双酚S、双酚F这4种双酚类化合物在肾功能不全患者中的水平及分析其与肾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依据肾脏病患者生存质量指南(KDIGO指南)进行慢性肾脏病(CKD)的诊断和分期.入选11例健康对照及63例CKD非透析患者,包括轻度肾损伤(CKD 1、2期)组30例,中度肾损伤(CKD 3期)组19例,重度肾损伤(CKD 4、5期)组14例.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血清中双酚A、双酚B、双酚S、双酚F的浓度.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双酚类化合物浓度与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相关性.采用二元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4种双酚类化合物与CKD患者合并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的相关性.结果 (1)健康对照组中4种双酚类化合物均未检出;轻度肾损伤组未检出双酚A和双酚S,双酚B浓度为5.24(5.24,9.38)μg/L,双酚F为0.74(0.74,0.74) μg/L;中度肾损伤组未检出双酚S,双酚A浓度为2.79(1.01,4.53) μg/L,双酚B为5.24(5.24,5.24) μg/L,双酚F为0.74(0.74,0.74) μg/L;重度肾损伤组双酚A浓度为14.30(7.97,18.17) μg/L,双酚B为0μg/L,双酚S为23.73 (23.73,136.59) μg/L,双酚F为0.74(0.74,1.42) μg/L.重度肾损伤组血清双酚A和双酚S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轻度肾损伤组及中度肾损伤组(均P< 0.05),4组研究对象间血清双酚B、双酚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CKD患者中血清中双酚A、双酚S浓度与eGFR均呈负相关(分别r=-0.779,P<0.001;r=-0.546,P<0.001).(3)双酚A暴露与CKD患者合并糖尿病相关(OR=4.951,95%CI:1.603~15.294,P=0.005);双酚S暴露与CKD患者合并高血压相关(OR=4.466,95%CI:1.575~ 12.666,P=0.005).结论 CKD患者血清中存在多种双酚类化合物,其中双酚A、双酚S水平较高,且与肾功能存在相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双酚S和双酚F的危害识别
编辑人员丨2023/8/6
双酚S和双酚F作为双酚A的结构类似物,是近年来广泛在商业上使用的双酚A替代物.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双酚S和双酚F也具有内分泌干扰活性和其他毒性.本研究系统综述了双酚S和双酚F的代谢,急性、亚急性、亚慢性和慢性毒性,内分泌干扰活性,遗传毒性,生殖毒性与发育毒性等,对双酚S和双酚F进行了危害识别.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白细胞介素-17抗体对双酚A诱导肥胖小鼠脂肪组织炎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究白细胞介素(IL)-17抗体对双酚A(BPA)诱导的肥胖小鼠脂肪组织炎症以及巨噬细胞聚集的影响.方法 4周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溶剂对照组、免疫球蛋白(Ig)G同型对照组、IL-17抗体组、1000 nmol/L BPA组、IgG+1000 nmol/L BPA组、IL-17抗体+1000 nmol/L BPA组,每组8只,高脂饲料(HFD)喂养,经饮水摄入BPA;IgG同型对照组和IgG+ 1000 nmol/L BPA组每周腹腔注射IgG抗体100 μg,IL-17抗体组和IL-17抗体+1000 nmol/L BPA组每周腹腔注射IL-17抗体100 μg.暴露16周时处死小鼠,取附睾脂肪垫,HE染色观察脂肪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IHC)检测脂肪组织IL-17、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IL-1β的表达,免疫荧光(IF)检测脂肪组织中巨噬细胞的聚集.组间均值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用Tukey法进行两两比较.结果 1000 nmol/L BPA组小鼠体重[(41.95±2.81)g]和肥胖率[(40.68±9.43)%]均高于溶剂对照组([体重(38.44±4.23)g],肥胖率[(28.90±1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体重F=5.895,P<0.05;肥胖率F=5.895,P<0.05).1000 nmol/L BPA组小鼠附睾脂肪组织炎性细胞浸润较对照组显著增多,IL-17(F=28.225,P<0.05)和IL-1β(F=57.878,P<0.05)的表达上调,脂肪组织中巨噬细胞聚集增加(F=90.829,P<0.05).与1000 nmol/L BPA组相比,IgG同型对照组小鼠肥胖率[(35.98±10.73)%]、脂肪组织炎症及巨噬细胞聚集差异不显著,而IL-17抗体组小鼠肥胖率[(23.03±12.50)%]下降,脂肪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减少,炎性因子IL-17(F=28.225,P <0.05)、TNF-α(F =4.199,P <0.05)、IL-1β(F =57.878,P <0.05)的表达下调,巨噬细胞聚集减少(F =90.829,P<0.05).结论 IL-17抗体可通过减少脂肪组织巨噬细胞的聚集,减轻脂肪组织炎症,从而改善BPA诱导的小鼠肥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新生期使用不同剂量双酚A对雄性大鼠下丘脑-垂体-睾丸轴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研究新生期使用不同剂量双酚 A(BPA)对雄性 SD 大鼠幼年期及青春期下丘脑-垂体-睾丸轴的影响。方法将80只新生雄性 SD 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溶剂组、低剂量 BPA 组[25μg/(kg·d)]、中剂量 BPA 组[50μg/(kg·d)]和高剂量 BPA 组[250μg/(kg·d)]。在出生第1-7天(PND 1-7)每日皮下注射给药。PND 22、PND 50每组处死50%仔鼠,取下丘脑、睾丸称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测定下丘脑 Kiss-1 mRNA 和睾丸雄激素受体(AR)mRNA 的表达量,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睾酮(T)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抑制素 B(INH B)水平。结果中、高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ND 22血清 FSH[(1.6100±0.6932)IU /L、(1.5743±0.6750)IU /L 比(2.3629±0.5803)IU /L](F =3.314,P =0.026)、LH[(3.8763±0.9080)IU /L、(3.6038±1.3502)IU /L 比(5.3025±0.7684)IU /L](F =3.139,P =0.027)、T[(0.3838±0.1778)μg/L、(0.4425±0.2141)μg/L 比(0.7825±0.2821)μg/L](F =5.106,P <0.01)水平下降,PND 50睾丸脏器系数[(0.95290±0.04915)%、(0.96920±0.04582)%比(1.02280±0.01108)%](F =10.326,P <0.01)及血清 T[(1.7586±0.3696)μg/L、(1.7188±0.3957)μg/L 比(3.3575±0.7498)μg/L](F =13.799,P =0.012)明显降低;PND 22高剂量 BPA 组下丘脑 Kiss-1 mRNA(0.06880±0.01179)表达较其余各组升高(F =272.125,P <0.01),而 PND 50中、高剂量 BPA 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 Kiss-1 mRNA(0.00200±0.00025、0.00190±0.00048比0.00140±0.00017)表达下降(F =191.826, P <0.01)。结论新生期中、高剂量 BPA 暴露可对幼年期及青春期大鼠睾丸功能产生损伤,并影响大鼠下丘脑-垂体-睾丸轴;低剂量 BPA 暴露未对幼年期及青春期雄性大鼠 HPG 轴产生明显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