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前列腺癌患者治疗期间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深入了解前列腺癌患者住院治疗的真实体验,为优化患者护理干预服务和患者出院后居家照顾服务提供依据及建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5月南京鼓楼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0例老年前列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深入访谈,运用NVivo.12软件及质性研究的Colaizzi 7步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归纳出3个主题:生活转折的不适(生理病痛、影响社会生活、心理适应过程);复杂的治疗体验(住院治疗体验、焦虑不安等情绪反应);强烈的治愈期待(积极情绪、遵从医嘱行为等表现)。尽管患者的治疗方式和治疗经历各不相同,但患者都经历了从原有生活轨迹中脱离进入医院系统接受治疗康复的过程。患者对支持性照顾的各个维度都有不同需求,其中最希望得到心理层面的照顾与支持。结论:前列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照顾需求更加强烈;患者在获知患病事实、承受经济压力、生活方式转变及疾病生理痛苦等压力下,易陷入心理脆弱状态。患者对治疗过程中焦虑、痛苦和不安的情绪疏导意识较差。因此,住院治疗期间患者需要与医护团队建立信任关系,获得足够的健康信息支持,对患者全程治疗和最终康复十分重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2011年与2017年南京市≥25岁人群归因于代谢危险因素的缺血性心脏病疾病负担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2011年与2017年南京市≥25岁人群归因于代谢危险因素的缺血性心脏病(IHD)疾病负担变化情况。方法:利用南京市2011年和2017年死因监测、南京市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和2016全球疾病负担(GBD)资料,采用GBD的比较风险评估理论,通过对观察到的健康结局与暴露于反事实水平下可能观察到的健康结局进行比较来估计归因负担。采用人群归因分值估算南京市≥25岁人群高血压、高血糖、高总胆固醇、高体质指数4种代谢因素合并导致IHD死亡例数、伤残调整寿命年(DAIY)以及变化情况。采用2000—2025年世界人口的平均人口结构进行标化。结果:2017年,南京市归因于代谢因素合并的IHD死亡数为3 204例,导致期望寿命损失0.90岁。高收缩压是导致南京市IHD死亡和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YLL)的首位代谢因素。2017年人群归因于高收缩压、高总胆固醇和高体质指数的IHD世标化死亡率(25.60/10万、19.94/10万、6.83/10万)和世标化YLL率(389.31/10万、335.16/10万、134.60/10万)均显著低于2011年(31.75/10万、26.74/10万、7.45/10万和469.07/10万、463.70/10万、142.66/10万);归因于高血糖的IHD世标化死亡率和世标化YLL率(11.90/10万和174.61/10万)则显著高于2011年(9.67/10万和150.61/10万)(均 P<0.05)。男性各代谢因素导致IHD世标化YLL率均高于女性( P<0.05)。 结论:代谢危险因素尤其高收缩压是导致南京市IHD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山西黎城烈士遗骸法医人类学鉴定及鼻骨创伤分析
编辑人员丨3周前
本文对山西省黎城县27位抗战烈士遗骸进行了法医人类学鉴定,性别年龄分布特点反映了抗战时期男女老少齐上阵的历史事实.其中,编号为KJJ-001、KJJ-018的两具遗骸显示出明显的骨骼创伤.本文特别关注了编号为KZ-022的个体,发现其鼻骨有明显骨折、口腔健康状况不佳.这些烈士遗骸为军事医学和近代战争历史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体育锻炼参与对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探讨体育锻炼参与对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机制.方法:运用Stata 17.0软件对2016、2018、2020年3期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混合截面数据中的65岁以上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等基本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采用OLS模型、反事实估计—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分析体育锻炼参与对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运用KHB分解法对中介作用进行效应分解.结果:体育锻炼参与对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有显著预测作用(P<0.01),PSM匹配后的ATT值均通过检验(β=0.209,0.200,0.215,0.158;P<0.01);认知功能和抑郁在体育锻炼参与对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分别占比13.38%和21.9%.结论:体育锻炼参与不仅对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具有良好的改善效果,还能通过提高认知功能和减少抑郁影响日常生活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基于CFPS数据的反事实分析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对基于Newton-Cotes算法的反事实分析模型的不合理之处进行拓展和改进,以提升模型估算结果的准确性,实现更具现实依据的政策效果模拟和分析.方法:以北京大学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为基础,在充分比较不同概率分布函数的拟合效果后,拟合我国家庭收入和医疗支出的概率分布曲线,继而构造由90 000 个异质性家庭组成的虚拟社群,根据各家庭的属性值估算出相关指标值,并举例说明了模型的应用场景.结果:拓展后的模型对收入和医疗支出期望值的估计结果以及各主要指标的变化趋势与原始模型基本一致,但对两者离散程度的估计更为精准,政策效果模拟和反事实分析结果更具准确度和严谨性.结论:拓展模型可以对原始模型起到一定的补充和借鉴作用,具备较高的应用价值和可操作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心理一致感视角下晚期癌症患者疾病应对体验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5/25
目的 在心理一致感视角下,探索晚期癌症患者的疾病应对体验,为识别其应对资源、制订有效的应对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法,通过目的抽样,于2023年3月-5月对广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肿瘤中心收治的18例晚期癌症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定向内容分析法对访谈结果进行归纳和提炼主题.结果 共归纳出3个主题:①理解疾病经历,包括反思健康行为、正视患病事实、接受生命规律;②管理疾病威胁,包括应对多重困难、调动应对资源;③体会疾病应对意义,包括认同疾病应对意义、感知疾病获益、做好人生规划.结论 有效的应对资源可帮助晚期癌症患者应对患病过程中的多重困难.医护人员应加强癌症相关知识宣教,帮助晚期癌症患者挖掘积极应对资源,并强化疾病应对意义,从而增强患者的疾病应对能力,促进其身心健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25
-
广州rBS/WC霍乱疫苗接种与感染性腹泻发病关联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5/11
目的 探讨广东省广州市感染性腹泻发病特征,评价rBS/WC霍乱疫苗的推广水平与感染性腹泻的关联性,为广州地区更有针对性地推广rBS/WC霍乱疫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rBS/WC霍乱疫苗的推广情况将感染性腹泻发病人群分为疫苗推广前(2015-2019年)和疫苗推广后(2020-2022年)两个群体.应用ArcGIS10.8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探索广州市感染性腹泻的空间聚集情况,运用R4.2.1软件采用合成控制法结合贝叶斯时间序列模型(BSTS)的反事实预测方法将模型预测值与实际观测值的差值表示感染性腹泻的相对减少量来评价rBS/WC霍乱疫苗接种对感染性腹泻发病的影响.结果 2015-2022年广州市感染性腹泻累计报告病例123 582例,感染性腹泻年均报告发病率从2015-2019年(91.84/10万)下降到2020-2022年的(77.48/10万),差异明显(x2=13 891.686,P<0.05).在人群分布上,性别构成比在疫苗推广前后差异不大,但0~2岁和散居儿童发病在rBS/WC霍乱疫苗推广后发生较大变化(x2分别为1 263.733和1 266.090,P均<0.05).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感染性腹泻发病情况存在空间聚集性,Moran's I均>0且(均有|Z|>1.96,P<0.05),其空间表现趋势与rBS/WC霍乱疫苗接种水平的空间配置基本一致.BSTS模型发现自rBS/WC霍乱疫苗大规模接种计划启动以来的3年(2020-2022),感染性腹泻实际观测到的病例数比模型预测病例数相对减少37.18%(95%CI=13.81%~60.07%),且保护效果因年龄和职业而异,推断rBS/WC霍乱疫苗对感染性腹泻不同病原具有一定的交叉保护作用.结论 rBS/WC霍乱疫苗大规模推广后广州市感染性腹泻发病在时间、空间、人群中的分布都有下降趋势,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广州市感染性腹泻的发病,值得继续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
文献快报(2):夜间光对青少年过敏性疾病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5/1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夜间人造光(artificial light at night,ALAN)增加了人们的活动时间和范围.现有研究表明,ALAN可以通过破坏昼夜节律基因节律性,引发过敏反应.事实上,过敏性疾病至少影响了全球8%~10%的人口,是急需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呼吸内科Durrington教授团队对12篇文章进行了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全面评估了ALAN与过敏性疾病之间的关联,并对ALAN暴露类型、疾病类型、参与者年龄和地理位置进行分层分析.结果表明,ALAN与过敏性疾病的患病率升高有关,值得关注的是,ALAN致青少年群体过敏性疾病的风险比成年人群高33%.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
"双减"背景下中考科学思维的测评与反思
编辑人员丨2024/4/6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科学思维是指在认识事物、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尊重事实证据,崇尚严谨求实,基于证据和逻辑,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演绎、分析、综合、建模等方法,进行独立思考和判断,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对既有观点和结论进行审视、质疑包容,乃至提出创造性见解的能力与品格.2023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学试题严格依照课标要求进行命题,在"双减"背景下落实课标理念,加强对科学思维的考查.下面以2023年广东省中考生物学试题第33题为例,对此进行分析讨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6
-
实体法与程序法交互背景下医疗过错推定规制的分析及其完善
编辑人员丨2023/11/4
医疗损害过错推定规制兼具救济患者与规范医疗行为的双重功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二条第一项医方违反诊疗规范属于医疗过错对应的主要事实,并非法律推定;而第一千二百二十二条第二、三项作为法律推定,在患者依据基础事实主张医方过错时,明确医方提出相反证据以动摇法官心证的正当性.在法律适用上,首先应对第一项予以限缩解释以防止"过度医疗"现象的滋生;其次在肯定第二、三项是对证明妨碍规则突破的同时,需将审查医方恶意作为适用证明妨碍规则的前提.随着对域外法"表见证明"和"大致推定"认识的逐渐深入,建议在个案中增加举证责任缓和制度,尽可能弥合患者与医方间举证能力的客观差距,增加司法适用的操作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