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小细胞肺癌肺叶切除手术方式的发展历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肺癌是世界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中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处于较高的水平,在北美及其他发达国家,肺癌的死亡率更是高居榜首.肺癌的早期临床症状通常并不明显,当患者因为出现咳嗽、胸痛等身体不适前来就诊时,往往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因此肺癌的预防、早期筛查、治疗方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临床上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方法主要有手术治疗、化疗、放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但手术治疗仍是治疗早中期NSCLC的主要方法之一.本文对目前NSCLC手术方式的演变,从传统的开胸肺叶切除术加系统淋巴结清扫术,到目前所流行的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以及机器人辅助胸腔镜手术(RATS)作一综述,旨在为NSCLC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理论支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1990-2019年中国0~14岁儿童肿瘤疾病负担及变化趋势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1990-2019年中国0~14岁儿童肿瘤疾病负担的变化趋势及其主要来源.方法 采用全球健康数据交换(GHDx)数据库数据,分性别、年龄分析1990-2019年中国和全球儿童肿瘤发病率、死亡率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率情况.采用Joinpoint法分析儿童肿瘤发病率、死亡率和DALY率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和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结果 1990-2019年中国儿童肿瘤疾病负担各项指标均呈下降趋势,发病率平均每年变化-3.28%(-3.61%,-2.95%),死亡率平均每年变化-3.29%(-3.53%,-3.05%),DALY率平均每年变化-3.29%(-3.52%,3.05%),均P<0.001;各指标整体趋势均被分为6个区段.发病率下降6.58%、伤残损失寿命年(YLD)率下降22.89%,低于全球总体下降幅度;死亡率下降62.17%、DALY率下降62.04%、过早死亡寿命损失年(YLL)率下降60.7%,下降幅度均高于全球总体水平.中国发病率处于较低水平,但死亡率和DALY率远高于美国等发达国家.各年龄组中0~28 d组疾病负担各指标值均为最高,且各指标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疾病负担指标存在性别差异.中国儿童肿瘤发病率、死亡率和DALY率最高的均是白血病,儿童肿瘤发病率顺位具有性别差异.结论 1990-2019年中国儿童肿瘤疾病负担呈下降趋势,过早死亡是疾病负担的主要来源,疾病负担存在性别和年龄差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知识图谱分析生物医药在中国生物经济领域中的产出与影响力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生物经济已成为全球各国再工业化和创造财富的一种重要手段和战略性资源,"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生物医药"作为生物经济四大重点领域之一,梳理其发文趋势、文献特征、研究领域、学术影响力与研究热点,对后续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采用VOSviewer软件,对WOS核心合集数据库中2000年~2023年全球发表的5 370篇和其中383篇中国发表的生物经济领域论文进行可视化分析,揭示中国生物经济领域研究的产出与影响力.研究表明:①全球生物经济领域的研究呈现持续上升趋势,大致可分为2000年~2010年间的探索阶段和2011年~2023年间的快速增长阶段;②主要发文国家集中在美国与欧盟的发达国家,其中德国表现突出,与政策支持、大量经费和人员的投入密切相关;③虽然中国相关研究略晚于欧美地区,但随着生物医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生物技术服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显著提升,发文量快速上升,全球影响力不断提高;④中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与生物能源、生物制品、生物修复、资源回收等相关的循环经济,以及与生物燃料、生物质、生物炭、生物柴油相关的循环经济方面.此外,中国生物经济中有关生物医药领域的研究特色主要涉及绿色合成、能源、环境和生物医学应用,与生物经济相关的药用植物、民族医药植物、海洋藻类药用以及用于中医诊断决策支持的阴阳五行平衡与非平衡模型的相关研究.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生物经济产业规模迅速增长,成为"十四五"时期生物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柱产业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门急诊服务敏感疾病的研究进展: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背景 门急诊服务敏感疾病(ACSCs)指通过及时有效的门急诊服务可以避免住院的疾病.随着全球对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与效率的日渐关注,深入了解ACSCs的发生发展和研究动态至关重要.目的 分析近 30 年ACSCs研究领域的热点、前沿与趋势.方法 2023 年 3 月,检索并分析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与ACSCs相关的英文文献,使用CiteSpace 6.1.R6 信息可视化软件进行数据汇总和分析,包括发表年份、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和参考文献.时间跨度设置为"1992-2023 年",时间分区设置为 5 年.网络节点关联强度选择"Cosine"算法.根据分析主题,选择"Author""Institution""Keyword"作为节点进行可视化分析,分别得到作者、机构、关键词共现的知识图谱.结果 初检获得文献 1 701 篇,经CiteSpace识别后,最终纳入分析 1 698 篇.近年来关注ACSCs的研究数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发文量排名前 3 位的机构分别是哈佛大学[81 篇(4.77%)]、加利福尼亚大学[63 篇(3.71%)]及密歇根大学[47 篇(2.77%)].关键词聚类图谱得到"nursing home""public health""primary care""integrated care""impact""potentially avoidable hospitalizations""management""performance"8 个聚类主题.引文分析显示,ACSCs领域高被引研究重点聚焦于可避免住院的现状与影响因素、可避免住院与医疗卫生服务的关系、减少可避免住院的措施三方面.结论 近 30 年,ACSCs领域的研究迅速发展,目前已被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广泛用于评估和改进医疗卫生服务.然而,研究者和机构之间缺乏跨区域合作,研究热点随时间演进不断变化,主题涵盖ACSCs及门急诊服务敏感疾病住院(ACSH)的研究意义与政策含义、影响因素、实践应用和政策启示四大类.国内对这些关键领域的探讨不足,未来需给予更多关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综合创伤中心模式救治严重多发伤患者的临床探索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以综合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创伤单元为主导,联动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的闭环式区域性创伤救治体系,以综合医院创伤中心及多学科协作诊疗(MDT)团队替代发达国家的独立创伤中心建设思路,探索本地区现阶段创伤体系建设的有效模式.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21年1月前后两年251例严重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采用以ICU创伤单元为主导的综合创伤中心救治模式救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126例为观察组,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采用MDT的严重多发伤患者125例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28 d病死率,同时分析记录两组患者的抢救厅滞留时间、开始急诊手术时间及完成影像学检查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 Ⅱ)、损伤严重度评分(IS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28 d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完成影像学检查时间(min:14.40±3.10 vs.26.00±5.28)、抢救厅滞留时间(min:32.90±10.65 vs.68.20±21.33)、急诊手术时间(min:39.8±13.72 vs.108.10±59.94)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以ICU为主导的综合创伤中心救治模式的建立,构建了严重创伤救治的一体化流程,能够规范严重创伤救治体系,提高严重多发伤患者救治成功率,极大缩短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救治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中国肾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指标(2022版)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肾细胞癌简称肾癌,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约占成人恶性肿瘤的2%~3%,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北美、西欧等西方发达国家发病率显著高于非洲、亚洲等发展中国家。据2020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肾癌发病率为3.99/10万,死亡率为1.39/10万。随着我国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及普及,目前超过50%的肾癌是在其他疾病的检查中意外发现,晚期阶段患者比例明显下降。尽管我国肾癌患者5年生存率高达69.8%,但不同地区的诊断及治疗水平仍存在较大差异。2012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领导成立了国家肿瘤质控中心,推行肿瘤诊疗质量控制,规范肿瘤诊疗行为,促进全国范围内肿瘤诊疗规范化、同质化、标准化,最终提升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命质量。为进一步推动肾癌规范化诊疗质控工作,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质控中心委托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质控中心肾癌质控专家委员会依据《中国泌尿外科和男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2019版)》等国家级肾癌诊疗指南规范,结合循证医学、临床经验,在符合科学性、普适性、规范性、可操作性指导原则下,起草并制定了《中国肾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指标(2022版)》,具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从临床研究和数据收集的角度看结直肠外科的发展方向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得益于近年来微创外科技术的发展、围手术期综合治疗策略和临床研究的进步,我国的结直肠外科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对比我国与欧美发达国家的结直肠癌诊疗现状可以发现,西方发达国家的结直肠外科的专科化建设和规范化诊疗已经非常成熟,结直肠癌的多学科诊疗模式业已规范化运行。尽管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高水平结直肠癌诊疗中心与西方国家相比已几乎无差距,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且地区发展不平衡,结直肠外科的标准化手术以及规范化治疗理念仍有待普及。我国结直肠外科领域要寻求新的发展和突破,就要进一步开展更高质量的临床研究。笔者结合已参与和开展的国际国内临床研究经验,认为应该从以下两点对临床研究进行质量控制:(1)研究的结构化培训和质量控制;(2)数据库的建立和管理。总之不能仅将注意力集中于结直肠外科手术本身,更要完成向研究型医生、研究型学科的转变,培养开展数据收集和临床研究的理念,增强临床研究的科研意识,将高质量的数据收集和临床研究融入到日常临床实践的工作中。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国结直肠外科的综合实力,有效开展基于我国结直肠疾病现状的外科相关临床研究,并获得基于我国患者人群研究结果的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形成我国结直肠外科诊断治疗相关的指南,用于指导我国结直肠疾病患者的外科临床实践,这也必将是中国结直肠外科发展的新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我国牙周病学学科发展的历程回顾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砥砺前行70载,见证了我国牙周病学从蹒跚起步、历经曲折到创新发展的艰辛历程。本文旨在回顾《中华口腔医学杂志》创刊至今发表的牙周病学相关论文,并依据时代特征将我国牙周病学的发展归纳为蹒跚起步、被迫停滞、蓬勃发展、规范创新及学科融合5个阶段。我国牙周病学研究从最初的借鉴、参考,到接近国际水平并深入和创新,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牙周病学研究体系,在临床诊治、基础研究、牙周医学以及学科融合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虽然我国牙周病学现状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但这些代表性研究展示了一代代牙周病学者的不懈努力,为我国牙周病学的创新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四川地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特征及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治疗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四川地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临床特征,评价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对其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13年1月至2022年1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首次行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的ROP患儿156例306只眼纳入研究。根据抗VEGF药物的种类不同,将患儿分为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IVR)组和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IVC)组;根据患儿就诊路径不同,将IVC组分为院内组和转诊组。治疗后门诊随访至病变退行(血管退化或视网膜完全血管化)或再次入院治疗,随访时间至少6个月。若发现病情复发或进展,则再次收治入院并根据病变的严重程度,选择抗VEGF药物、视网膜激光光凝或手术治疗。总结分析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临床特征:性别、出生胎龄(GA)、出生体重(BW)、吸氧史等;病变情况:ROP分期、分区、是否有附加病变等;治疗情况:治疗时间、首次抗VEGF药物治疗时矫正胎龄等;预后:是否再治疗、再治疗时间、再治疗方式等;不良事件:角膜水肿、晶状体混浊、眼内炎、视网膜损伤等局部不良反应以及与治疗相关的全身不良反应。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χ2检验或秩和检验。 结果:156例ROP患儿306只眼中,男性74例(47.44%,74/156),女性82例(52.56%,82/156);均具有出生时吸氧史。患儿GA为(28.43±2.19)(23.86~36.57 )周,BW为(1 129±335)(510~2 600)g,首次抗VEGF药物治疗时矫正胎龄为(39.80±3.04 )(31.71~49.71)周。均诊断为1型ROP,包括急进型ROP (A-ROP)26只眼(8.50%,26/306),Ⅰ区病变39只眼(12.74%,39/306),Ⅱ区病变241只眼(78.76%,241/306 )。患儿确诊后于72 h内行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其中行IVR治疗68例134只眼(43.79%,134/306 ),行IVC治疗88例172只眼(56.21%,172/306)。IVC组患儿中,院内组34例67只眼(38.95%,67/172),转诊组54例105只眼(61.05%,105/172)。仅一次治疗后好转279只眼(91.18%,279/306 ),经2次治疗后好转15只眼(4.90%,15/306),经3次治疗后好转12只眼(3.92%,12/306)。IVR组一次治愈率低于IV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1.665, P=0.197)。在不同ROP类别中,IVC在A-ROP中表现出更好的治疗效果,其一次治愈率高于IV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7.797, P<0.05)。IVC组中院内组患儿GA、BW、首次抗VEGF药物治疗时矫正胎龄均低于转诊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2.485、-2.940、-3.796, P<0.05)。IVC组中院内组、转诊组一次治愈率分别为94.94%、92.38%,院内组一次治愈率略高于转诊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171, P=0.679)。所有患儿随访期间均未出现与药物或玻璃体腔注射相关的眼部及全身不良反应。 结论:四川地区ROP患儿GA、BW及首次治疗时矫正胎龄较发达国家偏大。IVR及IVC均可安全有效治疗ROP,两种药物在ROP总体的一次治愈效果中无明显差异,但IVC在A-ROP治疗中表现更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医疗器械领域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前,我国在高端医疗器械领域与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差距,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高。为全面培养医疗器械领域创新人才,推动医疗器械领域的发展,重庆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提出了医疗器械领域理论知识传授、实践技能拔高和创新体系保障“三位一体”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搭建了“感知-认识-启迪-挑战”4个阶段的课程体系框架,形成了以超声治疗设备为主线的特色课程。该培养模式经过3年实践,表明学生的创新能力、专业内涵建设质量及就业升学率稳步提升,该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高等医科院校医疗器械领域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借鉴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