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利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肌淀粉样变性继发急性脑梗死的经验总结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淀粉样变性是一组由错误折叠的淀粉样蛋白细胞外沉积引起的疾病,心肌淀粉样变性是淀粉样变性心肌受累的表现,以限制性心肌病、难治性心力衰竭、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为主要表现.心肌淀粉样变性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较为少见.目前淀粉样变性尚无特异性的治疗方法,且合并急性脑梗死西医治疗上有一定的矛盾之处.现介绍 1 例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的心肌淀粉样变性继发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诊疗过程,从中西医结合角度探讨其治疗方法.高利教授结合临证经验和疾病特点,以及中医标本虚实理论,以健脾涤痰通络为核心治疗原则,结合临床案例进一步介绍心肌淀粉样变性继发急性脑梗死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经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婴儿先天性胰腺囊肿1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女,年龄54 d,52 d前体检时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胰头部可及范围约17.0 mm×9.0 mm囊实性包块,周界清,形态规则,可见多发囊腔,考虑实性假乳头状瘤,患儿无黄疸、呕吐、哭闹、腹胀表现,入院后查上腹部增强CT提示:胰头处可见一囊实性包块影,大小约17.5 mm×12.5 mm,边界欠清,内壁欠光整,轻度强化。CT诊断:考虑胰母细胞瘤或实性假乳头状瘤(图1),MRI检查提示:胰头部囊实性肿块影,实性部分呈稍短T2信号,大小约12.0 mm×13.0 mm×15.0 mm(前后径×左右径×上下径),胆总管及胰管未见扩张(图2)。血淀粉酶为9 U/L,肿瘤标志物提示糖类抗原199为42.79 U/ml,甲胎蛋白为472.20 IU/ml,血胃泌素及胰岛素提示正常。考虑胰头占位为胰母细胞瘤或实性假乳头状瘤可能,遂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探查术,术中见肿物位于胰头背部表浅处(图3、4)。腔镜下沿肿物边界剥除胰头部肿物后行术中病理冰冻切片检查提示:纤维间质内增生的胰腺小叶,部分区域黏液变性,考虑为良性病变,遂行腹腔镜胰头部肿瘤剥除术。术中超声检查明确肿瘤完全切除。术后病理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示:CK7(+)、CK19(+)、CK-Pan(+)、CD56(-)、CgA(-)、Syn(-)、D2-40(-),诊断:胰腺先天性囊肿(图5、6),术后第2天,可见腹腔引流管内引流出胆汁样腹水,量约50 ml,考虑胆漏,患儿无发热及腹膜炎表现,感染指标正常,肝功能正常,血淀粉酶及血糖正常,继续给予禁食、静脉营养、抗感染、保肝治疗,胆汁样腹水量最多100 ml/d,行引流液生化检测,引流液淀粉酶含量正常,考虑胆总管胰腺段损伤,治疗第12天,胆漏停止,第14天复查肝功能提示: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为289.2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为276.5 U/L、γ-谷氨酰转肽酶(gamma-glutamyltransferase,GGT)为1 487.5 U/L、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为198 U/L、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为26.20 μmol/L,给予保肝、利胆治疗,效果可,术后第26天复查肝胆胰脾彩色多普勒超声示未见明显异常,肝功能较前明显好转后患儿顺利出院。术后随访1年半未见明显异常。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心脏淀粉样变诊断与治疗现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心脏淀粉样变是淀粉样蛋白错误折叠聚集成为低聚物,并沉积于心肌细胞外基质所致的心脏疾病。心脏淀粉样变以往被认为是一种罕见病,症状缺乏特异性,许多患者在尸检时被发现。但随着超声心动图、磁共振成像、核素显像等检查技术的发展以及患者自我体检意识的提升,诊断为心脏淀粉样变的患者有所增加。而且,近年来心脏淀粉样变的药物治疗有了重大突破,研发出了针对部分类型的心脏淀粉样变患者的特异性治疗药物。该文论述了心脏淀粉样变的分类、诊断、治疗等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175例淀粉样变性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淀粉样变性是一类系统性疾病,由"罕见"变"常见"需引起重视。本研究回顾分析本中心近20年来175例淀粉样变性患者的临床资料,总体评估患者资料,探讨相关影响因素,以期提高早期确诊率,改善患者预后。研究结果显示,该病好发年龄为50~59岁(占34.85%),且年龄越大治疗效果越差( OR=1.064,95% CI 1.030~1.099, P<0.001);最易累及肾脏(42.86%)和心脏(21.71%);主要表现为蛋白尿、水肿、胸闷气喘、皮肤瘙痒及色素沉着、腹部胀痛、腹水、肝大、低血压等。早期选择有效治疗方案如接受激素+免疫抑制剂/血液透析/化疗/自体干细胞移植/手术等治疗,则治疗效果更佳( OR=3.706,95% CI 1.866~7.352, P<0.001),且是否接受有效治疗方案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HR=2.567,95% CI 1.291~5.103, P=0.007)。年龄增大( HR=1.049,95% CI 1.020~1.078, P=0.001)、低血压( HR=2.431,95% CI 1.149~5.141, P=0.020)、心脏受累( HR=6.556,95% CI 3.401~12.640, P<0.001)、多器官受累( HR=2.315,95% CI 1.107~4.840, P=0.026)、血清白蛋白降低( HR=2.477,95% CI 1.219~5.034, P=0.012)、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降低( HR=2.215,95% CI 1.205~4.070, P=0.010)、B型钠尿肽(BNP)升高( HR=3.962,95% CI 1.357~11.574, P=0.012)、肌钙蛋白T(TnT)升高( HR=2.872,95% CI 1.042~7.915, P=0.041)亦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可增加死亡风险。因此,在诊疗过程中,临床医师需密切监测这些指标变化,早期诊断及采取有效治疗措施,以改善淀粉样变性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左室纵向应变对心肌淀粉样变性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心肌淀粉样变性(CA)、肥厚型心肌病(HCM)及法布里病(FD)的左室纵向应变(LS)表现特点,研究左室LS与其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6月至2019年11月至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就诊的CA患者14例、HCM 28例及FD 5例,采用EchoPAC软件分析左室LS,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查心脏超声LS指标与各类心肌肥厚疾病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心脏超声LS指标诊断各类心肌肥厚疾病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三组患者在左室基底段、下壁、后壁、侧壁、后间隔LS中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其中CA组左室基底段LS绝对值降低,FD组在左室后壁、侧壁LS绝对值明显降低( P<0.05),HCM组在左室基底段、下壁、后间隔、侧壁、后壁LS绝对值均明显增高(均 P<0.05)。左室基底段LS绝对值<7.9%、下壁>13.2%和基底段>9.2%、侧壁<8.3%和后壁<7.9%分别是诊断CA、HCM及FD的高度灵敏度及特异度指标。 结论:左室LS是鉴别心肌肥厚的重要指标,结合各自临床特点,可为临床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超声心动图定义的肺动脉高压是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不良预后因素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肺动脉高压(PH)是多种疾病和病理机制所致肺动脉压力升高的一组病理状态。近年研究发现,PH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中相对高发,但机制不明,且关于其预后价值的研究报道十分有限。为评估基线超声心动图所定义的PH在新诊断MM中的临床特征与预后价值,该研究纳入了北京朝阳医院自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426例新诊断MM患者(排除心脏淀粉样变性患者)。结果发现,54例(12.7%)患者合并PH。基线PH与高龄、贫血、肾功能不全、心脏舒张功能不全以及高BNP/NT-proBNP水平等临床特征相关。在PH患者中,房颤的发生率较高,但血栓事件发生率与非PH患者相仿。其余包括冠心病、慢性心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脏瓣膜病在内的心肺基础疾病以及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发生率在两组患者中并未显示出差异。在相仿的治疗方案及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率下,基线存在PH的患者更难以获得有效及深度缓解( P=0.002)。MM所伴随的PH常常可逆,随着MM疾病的缓解,81.5%(22/27)的PH患者肺动脉压力可恢复至正常水平,心脏舒张功能及相关指标也随之明显改善;当MM疾病复发后,68.8%(11/16)的患者肺动脉压力再次升高。以上结果提示,此类PH更倾向于MM所继发的一种病理状态,而非独立疾病。此外,由于PH在有效的诱导治疗后通常可逆,且患者心功能可得到明显改善,因此对于符合条件的患者,ASCT仍不失为一线治疗选择。最后,生存分析结果显示,PH是MM患者生存预后的不利因素,与非PH患者相比,其无进展生存期(21比50个月)和总生存期(45比90个月)均缩短(均 P<0.05)。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重+轻链淀粉样变性二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重+轻链淀粉样变性(heavy- and light-amyloidosis,AHL)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预后。方法:通过回顾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2例AHL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复习文献21例患者资料,明确AHL的临床与预后特点。结果:与轻链型淀粉样变性相比,AHL患者多为男性,血、尿免疫固定电泳阳性率高且为完整的免疫球蛋白;肾脏表现为以白蛋白为主的蛋白尿,可出现肾病综合征,镜下血尿常见,肾活检病理可见刚果红染色阳性物质多部位沉积(系膜区、毛细血管壁、小动脉、肾间质),免疫荧光可见单克隆重链合并轻链(类型与血M蛋白一致)团块样沉积、与淀粉样物质沉积部位一致。心脏受累少见,骨髓中浆细胞比例高。结论:AHL罕见,在临床表现上不同于轻链型淀粉样变性,预后有待累积病例进一步观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干燥综合征合并肝损伤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干燥综合征(SS)合并肝损伤的临床病理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2008年10月至2022年1月49例SS合并肝损伤患者,患者均行超声引导下肝脏穿刺活检,所有标本进行HE染色,观察其组织形态学特点并进行病理指标分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两步法行细胞角蛋白(CK)7、CK19、CD38、MUM1、CD10染色,并进行网状纤维、Masson染色、罗丹宁染色、普鲁士蓝染色、过碘酸-雪夫(PAS)及淀粉酶消化PAS等组织化学特殊染色。结果:患者男性3例,女性46例,年龄31~66岁。SS合并药物性肝损伤最多见(22例,44.9%),其后依次为自身免疫性肝病[13例,26.5%;包括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8例,自身免疫性肝炎3例,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自身免疫性肝炎(PBC-AIH)重叠综合征2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9例(18.4%),其他病变5例(10.2%;包括3例肝脏非特异性炎症,1例肝淀粉样变,1例肝脏门静脉肝窦血管性疾病)。其中28例(57.1%)伴有较明显的小叶间胆管损伤,以SS合并PBC组及药物性肝损伤组为著;23例(46.9%)伴不同程度肝细胞脂肪变性。13例SS合并自身免疫性肝病组其肝组织ISHAK炎症评分、纤维化程度、胆管损伤程度、胆管改建程度、汇管区淋巴细胞浸润程度、浆细胞浸润程度、MUM1表达、CD38表达、血清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移酶、IgM、球蛋白升高比例、抗线粒体抗体(AMA)阳性比例、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AMA-M2)阳性比例、IgM阳性比例显著高于其他组(均 P<0.05);SS合并药物性肝损伤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结合胆红素、SSA阳性比例显著高于其他组(均 P<0.05);SS合并PBC组( P=0.006)及NAFLD组( P=0.011)血清总胆固醇水平显著高于其他组( P<0.05)。 结论:SS合并肝损伤者病理表现多样,炎症病变以SS合并自身免疫性肝病最重,SS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及非特异性炎症最轻。综合分析患者肝组织病理改变及实验室检查有助于SS合并不同类型肝损伤的诊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原发性轻链型淀粉样变的治疗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原发性轻链(AL)型淀粉样变是一种少见的、致死性、克隆性浆细胞疾病。基于硼替佐米的治疗虽然已经显著改善了AL型淀粉样变患者的预后,但是晚期患者的预后仍较差,临床迫切需要更为有效的治疗药物。第62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报道了治疗AL型淀粉样变的多种新药(如抗CD38单抗、bcl-2抑制剂联合他汀类药物、CAEL-101等)的临床数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心脏淀粉样变性48例病理分型及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心脏淀粉样变性不同类型的组织学特点及临床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收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通过心内膜心肌活检,经刚果红染色及电镜观察证实的心脏淀粉样变性病例48例,采用免疫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免疫球蛋白轻链κ、λ及转甲状腺素蛋白的表达,总结其病理形态学特点及临床表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48例患者年龄42~79岁(中位年龄56岁),≥50岁患者占81.3%(39/48)。男女比例1.1∶1.0。心肌活检确诊47例,活检阳性率97.9%,其检出率明显高于腹壁脂肪检出比例(7/17)。刚果红阳性率97.9%(47/48),电镜阳性率93.5%(43/46)。病理分型示轻链型32例(68.1%),其中轻链λ型31例,轻链κ型1例;转甲状腺素蛋白型(ATTR-CA)9例(19.1%);未分型6例(12.8%)。不同病理分型的淀粉样物质沉积模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临床数据显示,ATTR-CA患者更少出现2个及以上器官或组织的累及,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明显低于其他两型患者( P<0.05),左心室每博输出量和右心室射血分数好于其他两型患者( P<0.05)。45例获得随访资料,总体平均生存时间为(15.6±2.0)个月。单因素生存分析发现,ATTR-CA患者预后较好,而心功能分级越高、NT-proBNP>6 000 ng/L、肌钙蛋白T>70 ng/L的心脏淀粉样变性患者预后差。多因素生存分析发现,NT-proBNP和心功能分级是心脏淀粉样变性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 结论:轻链λ型是本组心脏淀粉样变性最常见的病理类型;结合刚果红染色和电镜检查可显著提高心脏淀粉样变性确诊率;各病理类型的临床表现及预后不同。免疫染色是病理分型简单且有效的方法,但仍有少数病例不能分型,必要时可行质谱分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