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口腔医学美学推动者:深切怀念中国工程院邱蔚六院士
编辑人员丨1天前
2024年5月24日,我国口腔医学界首位中国工程院院士邱蔚六教授在上海仙逝,巨擘陨落,英名千古.他在国内外口腔颌面外科、头颈肿瘤外科以及口腔颌面修复重建外科领域的卓越成就令世人敬仰,而他的雄韬伟略推动口腔医学美学发展贡献的故事却鲜为人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某口腔专科医院住院患者非计划再手术分布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分析发生非计划再手术的口腔颌面外科住院患者的再手术原因类型、病种、并发症、性别、年龄、发生时间、住院天数等分布特征,以期减少非计划再手术的发生.方法 全样本抽取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非计划再手术患者的病案首页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8年-2022年非计划再手术发生率0.43%,呈逐年上升趋势,共计11类原因,以皮瓣障碍为主;发生非计划再手术的9类疾病以口腔良恶性肿瘤为主(61.45%),并发症患病率16.87%,均为高血压,性别比3.61∶1,四分位年龄50(38,57)岁;非计划再手术主要发生在术后0天~2天,主要为术区出血和皮瓣障碍,植入物感染等三类发生时间较晚;住院天数、术后住院天数均高于正常水平.结论 非计划再手术发生率较低,但呈现增长趋势,主要原因为游离皮瓣手术病例的持续增加;临床科室应加强围手术期管理;职能部门应制定非计划再手术监管制度,减少非计划再手术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征订启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China Journal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CN 11-4980/R,ISSN 1672-3244)系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会刊,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华口腔医学会主办,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承办,于2002年11月正式创刊.杂志由王松灵院士担任名誉主编,郑家伟教授担任主编,张志愿院士、王兴教授、俞光岩教授、杨驰教授、李江教授担任副主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时机理论的分阶段干预对舌癌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讨基于时机理论的分阶段干预对舌癌术后患者预后结局的影响,旨在为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颌面外科行手术治疗的60例舌癌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基于时机理论的分阶段护理,均干预至患者出院后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功能康复程度(吞咽功能、语音清晰度、颈肩功能)及情绪状态.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FACT-H&N)、洼田饮水试验结果、语音清晰度、颈肩功能评分(CMS)及焦虑抑郁评分(HADS)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时机理论的分阶段干预方案能帮助舌癌患者改善生活质量、促进术后功能恢复、减轻负性情绪,有助于加速康复进程、促进患者预后改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分级注意力的多示例口腔癌病理分类
编辑人员丨1天前
针对病理数据超大尺寸、标注成本高昂等问题带来的病理分类准确率较低的问题,基于多示例网络,引入分级注意力模块,设计一种兼顾示例级和图像块级损失的病理分类算法.回顾性收集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186例口腔癌(126例鳞癌、60例腺癌),其数字病理切片划分为验证集、测试集及训练集.首先对病理图像进行前后背景分割,去掉背景中的噪声部分,然后采用ResNet50对分割后的病理图像提取特征,并将特征输入第一级注意力网络,得到基于图像块的注意力得分和损失,再根据注意力得分对图像块进行排序重置标签输入第二级注意力网络,得到基于示例级别的损失,最后将两级注意力的损失作为模型的总损失,通过训练最终网络,得到口腔癌分类结果.实验结果表明,使用两级注意力的多示例网络准确率为78.95%,AUC为0.8430,相较于基线模型均有更高表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外科导航系统引导下口腔颌面颈部深部间隙异物取出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究外科导航系统在口腔颌面颈部深部间隙异物取出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口腔科2014-2021年64例异物取出术患者资料,其中对照组(n=52)接受传统外科手术进行异物取出,观察组(n=12)接受外科导航系统引导下口腔颌面颈部深部间隙异物取出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男性构成比高于女性,诊断部位多见于口腔颌面部,以非金属异物为主.观察组患者异物均成功取出,对照组96.15%的患者异物成功取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减少,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缩短,手术切口长度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 vs.32.69%,P<0.05).结论 使用外科导航系统引导口腔颌面颈部深部间隙异物取出术可对异物进行精准定位,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减小创口长度,改善患者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髂骨-阔筋膜张肌复合组织瓣在下颌骨合并口腔软组织缺损修复重建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以旋髂深动静脉为血管蒂的髂骨-阔筋膜张肌复合组织瓣在下颌骨合并口腔软组织缺损修复重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2年3月河南省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下颌骨合并口腔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术前均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及三维打印制作模型及导板,应用以旋髂深动静脉为血管蒂的髂骨-阔筋膜张肌复合组织瓣进行修复重建,髂骨修复下颌骨缺损,阔筋膜张肌修复口内软组织缺损,将阔筋膜直接暴露于口腔内。术后严密观察患者口内移植组织瓣的颜色、质地、变化过程,对供、受区创面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随访。结果:共纳入7例患者,男4例,女3例,年龄27~64岁,平均50.1岁。其中下颌牙龈及颊部鳞状细胞癌5例,下颌体多形性腺癌术后缺损1例,下颌骨成釉细胞瘤术后缺损1例。根据病变切除后软、硬组织的缺损范围,术中切取阔筋膜张肌组织瓣大小为6.0 cm×3.0 cm~8.0 cm×6.0 cm,髂骨瓣大小为3.7 cm×2.4 cm~9.2 cm×2.5 cm,术后复合组织瓣全部成活,未出现远端坏死、伤口延期愈合和边缘瘘口等情况。随访观察4~19个月,平均11.7个月,患者下颌骨及口腔软组织形态和功能均恢复良好,直接暴露于口腔内的阔筋膜张肌表面在术后1周内出现黏膜化征象,1个月左右黏膜化基本完成,接近口腔内正常黏膜形态,且后期可自行改建产生较好的口腔黏膜软组织形态;供区创面均愈合良好,下肢活动、大腿伸、屈功能均未见异常,其中3例患者术后3~5 d出现供区臀部股外侧皮肤麻木,随访6个月后2例麻木基本消失,1例明显减轻。结论:以旋髂深动静脉为血管蒂的髂骨-阔筋膜张肌复合组织瓣用于下颌骨合并口内软组织缺损的修复重建,可获得较好的形态和功能,且并发症少,对供区损伤相对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3D打印技术在放疗中的应用与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随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其在医学领域被广泛应用,尤其在骨科、口腔颌面外科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而在肿瘤的放疗领域,创新性地将3D打印技术与放疗技术相结合并应用于临床,可大大提高放疗的精确度和临床疗效,为肿瘤的精确放疗提供有力保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口腔颌面外科领域人工智能的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数字化技术在口腔颌面外科诊断和治疗领域的应用,促进了口腔颌面外科由传统的经验依赖性诊疗模式逐步向数字化外科过渡。但目前数字化外科技术的应用场景还存在一定局限。近期,人工智能逐渐进入蓬勃发展阶段,以数字化、智能化为目标的“数智化”口腔颌面外科成为学科发展的重要方向。笔者结合所在单位和国内外研究成果,论述口腔颌面外科领域人工智能的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以期推进人工智能在口腔颌面外科诊疗领域的深入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个性化3D打印导板在单侧粉碎性颧骨复合体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个性化3D打印导板在辅助单侧粉碎性颧骨复合体骨折(ZCF)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8年12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37例单侧粉碎性ZC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是否使用3D打印导板分为3D导板组和常规组:3D导板组20例,术中采用3D打印导板辅助骨折复位;常规组17例,采用传统的骨折复位内固定手术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三维重建CT影像参数测量值:△L1,双侧眶下缘点至眶上缘点间距离的差值;△L2,双侧颧突点至外耳门点间距离的差值;△L3,双侧颧弓突点至正中矢状面间距离的差值;△α,双侧颧突角差值;△β,双侧颧弓角差值。观察患者术后6个月面部对称性、张口度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3D导板组与常规组△L1分别为(1.04±0.62)mm、(1.91±0.50)mm,△L2分别为(1.32±0.56)mm、(3.50±0.92)mm,△L3分别为(1.48±0.64)mm、(2.83±0.94)mm,△α分别为0.93°±0.34°、3.01°±0.56°,△β分别为0.97°±0.27°、2.73°±0.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1)。3D导板组中20例患者面部对称性良好,常规组中3名患者出现患侧面中部塌陷症状;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伤口感染、钛板、钛钉松动外露、张口受限及眼运动障碍等并发症。 结论:应用个性化3D打印导板辅助单侧粉碎性ZCF治疗可提高骨折复位精准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