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气管插管患者不同首次口腔护理时间对早发性VAP发生率及口腔护理效果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患者不同首次口腔护理时间对早发性VAP发生率及口腔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9年3月至2020年1月重症监护室(ICU)气管插管患者150例,按照基础资料具有匹配性的原则分为A组、B组、C组,每组50例。A组患者在气管插管后4 h内进行首次口腔护理,B组患者在气管插管后4~8 h内进行首次口腔护理,C组患者在气管插管后8~12 h内进行首次口腔护理,比较三组患者早发性VAP的发生率,记录三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统计三组患者在ICU中的病死率,检测患者口腔病原菌阳性率,比较患者口腔溃疡、口臭和口腔出血发生率。结果:A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随着气管插管后首次口腔护理时间的延长,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呈明显延长的趋势;三组患者ICU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早发性VAP发生率和口腔病原菌阳性检出率均明显低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随着气管插管后首次口腔护理时间的延长,患者早发性VAP、口腔病原菌阳性检出率和ICU病死率呈明显增长的趋势;A组患者口腔溃疡、口臭和出血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随着气管插管后首次口腔护理时间的延长,患者口腔溃疡、口臭和出血的发生率呈明显增长的趋势。 结论:气管插管患者不同首次口腔护理时间(4 h内、4~8 h、8~12 h)对早发性VAP的发生率和口腔护理效果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在气管插管患者插管后4 h内首次进行口腔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早发性VAP发生率和口腔病原菌检出率,减少口腔溃疡、口臭和口腔出血的发生,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循证护理在经口气管插管口腔护理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经口气管插管口腔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该院经口气管插管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8例。对照组行气管插管常规护理,研究组行气管插管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肺部感染评分、VAP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质量。结果:研究组气管插管后第2天、第5天、第7天的CPIS评分均低于同时段对照组( P<0.05);研究组护理干预后口臭、口腔污垢残留及VAP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P<0.05),气管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口腔感染、反流误吸、气管食管瘘、气管黏膜溃疡、导管阻塞、脱管发生情况均低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护理安全、护理技巧、护理服务及护理态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循着护理应用于经口气管插管口腔护理中,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风险明显降低,口腔清洁目的达到的同时,明显降低发生VAP感染及并发症,缩短患者气管拔管时间,且护理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大青叶联合口腔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鼻饲患者口腔溃疡及口腔菌斑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研究大青叶联合口腔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鼻饲患者口腔溃疡及口腔菌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1月无锡市人民医院NICU收治的142例高血压脑出血鼻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用不透光的信封进行分配隐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71例。对照组采用口腔护理,而研究组采用大青叶联合口腔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前、护理1周的牙菌斑指数、口腔分泌物细菌菌落数、Beck口腔评分,同时对比两组的口腔不良情况(口臭、口腔黏膜白斑、口唇干裂、口腔溃疡)发生率、肺部感染发生率和口腔清洁度。结果:护理1周,研究组的牙菌斑指数、Beck口腔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其口腔分泌物细菌菌落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研究组的口臭(8.45%)、口腔黏膜白斑(2.82%)、口腔溃疡(1.41%)、口唇干裂(9.86%)和肺部感染(0.00%)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21.13%、12.68%、23.94%、9.86%、7.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护理1周,研究组的口腔黏膜、牙面、牙缝、舌面、颊部、硬腭清洁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鼻饲患者中采用大青叶联合口腔护理,能有效预防口腔溃疡和肺部感染,降低口腔牙菌斑指数,改善口腔状况,提高口腔清洁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禁食水期间应用不同口腔护理方法对口腔舒适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研究探讨对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禁食水期间采用不同的口腔护理方法对患者口腔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的24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120例和观察组120例,所有患者给予相同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1.5%过氧化氢薄荷口腔护理液进行口腔护理,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使用0.9%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口腔菌落数、口唇干裂、口腔pH值变化、口臭、口腔溃疡发生情况以及口腔舒适度。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的比较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后,两组患者的口腔菌落数均得到改善,观察组相对对照组改善程度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两组患者的口腔干裂、口臭改善情况、口腔舒适度与护理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更显著( P<0.05);对照组护理前后pH值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护理后pH值变化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口腔溃疡发生情况与护理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禁食水期间采用口腔护理液进行口腔护理,有助于减少口腔菌落数,减轻口臭,提高患者的口腔舒适度,而1.5%过氧化氢薄荷口腔护理液比较0.9%生理盐水来说,优势更多,能有效缓解口唇干裂,改善口腔pH值,临床效果更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人工智能肠鸣音监测系统评价假饲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利用新型设备人工智能肠鸣音监测系统探索和分析假饲对促进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陕西省人民医院2020年12月—2022年9月收治的100例行LA的急性阑尾炎患者。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参与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行LA术后常规护理,实验组行LA术后常规护理及假饲状态护理。采取双盲研究方法,对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恶心呕吐、腹胀、口干口臭及术后腹痛等并发症进行记录与收集。运用GraphPad Prism 9.0及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手术时间、腹痛等症状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为(8.92±0.56) h,对照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为(10.55±0.88) h,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0.99, P<0.001);实验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为(20.10±0.50) h,对照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为(20.96±0.59) h,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7.84, P<0.0001);术后发生恶心呕吐不适感,实验组(22%)及对照组(42%)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60, P=0.032);术后发生腹胀不适感,实验组(16%)及对照组(52%)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4.44, P<0.001);术后患者口干口臭不适感,实验组(40%)及对照组(68%)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7.89, P=0.005);对照组患者住院天数为(11.40±2.47) d,实验组患者住院天数为(9.30±2.01) d,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4.65, P<0.0001);对照组患者住院费用为(27 270.11±2 645.30)元,实验组患者住院费用为(23 669.68±2 841.28)元,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6.56, P<0.0001)。 结论:假饲在一定程度上可加快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减少患者术后常见不适感,减少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唾液链球菌K12对口腔及口咽部疾病预防和治疗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唾液链球菌K12是一种在人体出生不久就定植在人体口腔和鼻咽部黏膜上皮的细菌,研究发现其是一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益生菌。许多研究已经证实了唾液链球菌K12有对抗口腔和口咽部炎症和感染、龋病、口臭及口腔上皮损伤的生物活性作用。本文对唾液链球菌K12对口腔及口咽部疾病预防和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公安民警唾液潜血检测及相关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研究天津市公安民警唾液潜血的危险因素,探索针对公安民警人群切实可行的口腔预防保健措施。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2年11月于天津市公安医院健康体检中心体检的天津市各区县公安民警为研究对象,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388例。以唾液潜血试纸检测唾液潜血,再以自行设计的《天津市公安民警牙周健康调查问卷》收集研究对象的相关资料,并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唾液潜血与年龄、警种、牙龈出血史、口臭史、饮酒史、家族史、喜软食显著相关(均 P<0.05),与文化程度、定期口腔检查、每天刷牙次数、每次刷牙时间、吸烟史、喜硬食、喜甜食、喜碳酸饮料无关(均 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刑警、牙龈出血史、口臭史、吸烟史为牙周疾病的危险因素,每次刷牙时间2~3 min为牙周疾病的保护因素。 结论:公安民警口腔卫生保健知识较为缺乏,尚未养成良好的日常口腔卫生习惯,医务工作者应大力开展有针对性的口腔卫生宣教,提高公安民警对牙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意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复方黄芩含漱液结合牙周基础治疗对牙周炎伴T2DM患者牙周状态及龈沟液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复方黄芩含漱液结合牙周基础治疗对牙周炎伴2型糖尿病(T2DM)患者牙周状态及龈沟液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白介素-1β(IL-1β)、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60例牙周炎伴T2DM患者,根据自愿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单一组30例予以牙周基础治疗,联合组30例予以复方黄芩含漱液+牙周基础治疗,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中医症候积分(牙龈肿痛、牙宣、口干舌燥、口臭、便秘),牙周状态相关指标[牙龈指数(GI)、龈沟出血指数(SBI)、牙周袋探诊深度(PD)、牙菌斑指数(PLI)、附着丧失程度(CAL)、牙齿松动度(TM)]以及龈沟液细胞因子(vaspin、IL-1β、MMP-3)水平的变化情况,并观察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牙龈肿痛、牙宣、口干舌燥、口臭、便秘各项积分显著降低( P<0.05),联合组治疗后各项积分低于单一组( P<0.05);两组治疗后GI、SBI、PD、PLI、CAL、TM显著降低( P<0.05),联合组治疗后优于单一组( P<0.05);两组治疗后龈沟液vaspin、IL-1β、MMP-3水平显著降低( P<0.05),联合组治疗后低于单一组( 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复方黄芩含漱液结合牙周基础治疗,可显著缓解牙周炎伴T2DM患者症状,改善患者牙周状态,降低龈沟液vaspin、IL-1β、MMP-3水平,控制疾病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固齿散联合正畸治疗慢性牙周炎胃火炽盛证33例疗效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固齿散联合正畸治疗慢性牙周炎胃火炽盛证的疗效及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1β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7月至2019年7月在浙江新安国际医院收治的慢性牙周炎患者共6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两组患者均予常规干预措施。对照组给予正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固齿散涂抹牙龈处,0.5 g/次,2次/d,2~3 min/次,连续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牙龈指数、探针深度和附着丧失、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及主要症状改善时间。分析两组临床疗效。检测两组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牙龈指数[(0.51±0.06)比(1.12±0.15), t=21.69]、探针深度[(2.01±0.22)mm比(2.67±0.30)mm, t=6.50]、附着丧失[(1.10±0.13)mm比(1.70±0.18)mm, t=9.90]、菌斑指数[(0.47±0.05)比(1.08±0.13), t=25.57]、龈沟出血指数[(0.58±0.07)比(1.09±0.13), t=19.84]明显少于对照组(均 P < 0.01)。治疗组患者牙齿松动[(8.81±0.96)d比(13.03±1.62)d, t=15.01]、口臭[(3.04±0.33)d比(7.03±0.76)d, t=27.66]、牙龈肿痛[(2.21±0.24)d比(4.55±0.51)d, t=23.85]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均 P < 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94%,明显高于对照组(69.70%)(χ 2=4.99, P=0.02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TNF-α[(4.01±0.44)ng/L比(5.31±0.58)ng/L, t=10.26]和IL-1β[(16.04±1.97)mg/L比(18.30±2.55)mg/L, t=4.03]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均 P < 0.01)。 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固齿散联合正畸治疗慢性牙周炎胃火炽盛证,可明显改善牙周临床症状,促进症状好转,提高临床疗效,抑制血清TNF-α和IL-1β水平可能是其疗效途径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术前多维度口腔护理策略对气管插管患者健康状况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术前多维度口腔护理策略对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患者呼吸道感染发生率及口腔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麻醉科进行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患者362例作为研究对象,每组181例。常规组于插管后进行常规口腔护理,护理组进行术前多维度口腔护理,于气管插管前进行首次口腔护理,并于气管插管后进行口腔护理。比较两组受试者的呼吸道感染发生情况、口腔疾病情况、口腔感染情况、口腔菌株情况。结果:护理组的呼吸道感染、口腔溃疡、口臭发生率依次是23.20%、27.07%、17.13%,均低于常规组( P<0.05)。常规组的口腔感染率是41.99%,护理组的口腔感染率是10.50%,护理组低于常规组( χ2=46.369, P<0.001)。干预前,常规组和护理组的菌落总数分别为(1 834.29±143.54)cfu/平皿和(1 839.89±143.78)cfu/平皿,干预后,常规组和护理组的菌落总数分别为(695.92±43.71)cfu/平皿和(316.15±45.11)cfu/平皿,常规组和护理组的菌落总数均较干预前减少( P<0.05),且护理组少于常规组( t=81.341, P<0.001)。干预后,护理组的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白菌的感染例数少于常规组( P<0.05),干预后,护理组的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白菌的感染例数少于常规组( P<0.05)。 结论:术前多维度口腔护理策略对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患者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能够有效降低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改善口腔健康状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