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圣草酚调节YAP/TAZ信号通路对牙周炎牙周膜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究圣草酚调节Yes相关蛋白(YAP)/转录共激活因子(TAZ)信号通路对脂多糖(LPS)诱导的牙周膜干细胞(hPDLSC)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扎法进行大鼠牙周炎造模,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圣草酚组,每组6只,另取6只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体外培养hPDLSC,以10μg/mL的LPS诱导的同时采用0、40、80、160、320、480μmoL/L的圣草酚处理,采用试剂盒检测各处理组细胞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后筛选圣草酚最佳作用浓度.将hPDLSC随机分为对照组、LPS组、LPS+圣草酚组、LPS+空载组、LPS+圣草酚+YAP敲低组,诱导其成骨分化并以LPS、圣草酚和质粒分组处理.采用HE染色观察牙周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与免疫印迹实验检测各组牙周组织及细胞YAP、TAZ表达;采用ALP活性检测试剂盒、ALP染色及茜素红染色检测各组细胞成骨分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血清及细胞炎症因子前列腺素E2(PGE2)、白细胞介素(IL)-6、IL-18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与免疫印迹实验检测各组牙周组织细胞成骨分化因子Runx2、OSX、骨桥蛋白(OPN)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牙周组织呈现明显的病理损伤,血清PGE2、IL-6及与IL-18水平增高,牙周组织YAP、TAZ mRNA与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圣草酚组大鼠牙周组织病理损伤减轻,血清PGE2、IL-6及与IL-18水平下降,牙周组织YAP、TAZ mRNA与蛋白表达增高(P<0.05).40、80、160、320、480μmoL/L的圣草酚均可升高LPS诱导的hP-DLSC中ALP活性(P<0.05),其升高作用随着圣草酚浓度升高而增强并在320μmoL/L时达到平 台期,故选择320μmoL/L的圣草酚进行后续实验.与对照组相比,LPS组细胞 YAP、TAZ mRNA与蛋白表达、ALP阳性相对比例、ALP活性、矿化结节相对比例、Runx2及OSX、OPN mRNA与蛋白表达降低(P<0.05),PGE2、IL-6及与IL-18水平升高(P<0.05).与LPS组相比,LPS+圣草酚组细胞 YAP、TAZ mRNA与蛋白表达、ALP阳性相对比例、ALP活性、矿化结节相对比例、Runx2及OSX、OPN mRNA与蛋白表达升高(P<0.05),PGE2、IL-6及与IL-18水平降低(P<0.05);LPS+空载组细胞各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与LPS+圣草酚组相比,LPS+圣草酚+YAP敲低组细胞YAP、TAZ mRNA与蛋白表达、ALP阳性相对比例、ALP活性、矿化结节相对比例、Runx2及OSX、OPN mRNA与蛋白表达降低(P<0.05),PGE2、IL-6及与IL-18水平升高(P<0.05).结论:圣草酚可减轻牙周炎大鼠的炎症损伤,并通过上调YAP/TAZ通路蛋白表达抑制LPS诱导的hPDLSC炎症,从而促使其成骨分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海南省东方市社区居民疾病谱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讨2021年海南省东方市社区居民的疾病构成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分析了 2021年1月1日-12月31日海南省东方市疾病监测数据库196 761例社区居民的病历资料.对该人群进行了年龄标准化后,分析和描述了前十位疾病构成.结果 196761例社区居民中,男性91 621例(占46.56%),女性105 140例(占53.43%),男女比为0.87;以≥45岁居民居多,占46.13%(90763/196761).疾病谱前3位依次是呼吸系统疾病[32.69%(64 327/196 761)]、循环系统疾病[7.86%(15 470/196 761)]和消化系统疾病[7.21%(14 191/196 761)];前10位系统疾病中,男性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的年龄标准化患病率高于女性(3.11%vs 2.30%),女性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年龄标准化患病率高于男性(3.01%vs 1.20%).呼吸系统疾病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5.17%)、急性支气管炎(1.84%)和慢性支气管炎(1.44%)为主,其在<5岁组的患病率(38.59%)和伤残损失寿命年率(656.01/10万)最高;循环系统疾病以高血压病(1.72%)、脑梗死(0.71%)和慢性缺血性心脏病(0.49%)为主,其在≥60岁组的患病率(17.13%)和伤残损失寿命年率(2 175.49/10万)最高;消化系统疾病以胃炎和十二指肠炎(1.10%)、其他非感染性胃肠炎和结肠炎(0.43%)以及龈炎和牙周疾病(0.38%)为主,其在≥60岁组的患病率(6.98%)和伤残损失寿命年率(1 710.75/10万)最高.结论 2021年海南省东方市社区居民以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为主,且疾病负担主要归因于需要长期管理的疾病.东方市应针对疾病谱特征优化和调配医疗资源,加强高危人群的健康促进和防治工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双波长激光联合生物陶瓷材料iRoot SP辅助磨牙根管治疗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双波长激光联合生物陶瓷材料iRoot SP辅助磨牙根管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104例磨牙根管治疗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52例.对照组采用iRoot SP糊剂进行根管充填,试验组以双波长激光(Nd∶YAG和Er:YAG)联合iRoot SP糊剂进行治疗.比较2组总有效率、疼痛程度及并发症,观察治疗前、治疗后6周及12周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BI)、牙周探诊深度(depth of periodontal probing,PD)和临床附着水平(clini-cal attachment level,CAL).采用SPSS 2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根管填充后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6、12周的IL-6、IL-17、TNF-α、BI、PD和CAL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波长激光联合生物陶瓷材料iRoot SP辅助磨牙根管治疗效果较为理想,有利于减轻牙周炎症和疼痛程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自闭症患儿口腔健康状况及家长认知程度调查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了解自闭症患儿家长对儿童口腔健康行为与口腔保健的认知程度,为更好制定自闭症患儿口腔健康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8年1月-12月收治的自闭症患儿117例为试验组,同期就诊的非自闭症患儿121例为对照组,检查患儿口腔卫生情况.以问卷形式调查患儿口腔保健行为,包括每天刷牙次数、是否使用牙膏、是否由家长协助刷牙及进食零食频次;同时采用标准化措施评估家长口腔健康知识,获取其对口腔健康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并记录家长基本情况.采用SPSS 2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自闭症患儿龋齿和牙周疾病比例较高,分别为74.36%和52.14%.多数患儿口腔卫生情况不佳,刷牙≥2次/天和一直使用牙膏的比例较低,分别为17.09%和13.68%.试验组患儿家长口腔健康知识得分[(6.40±2.55)分]低于对照组[(6.95±2.47)分],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3.16%的试验组患儿由母亲(72.65%)或父亲(20.51%)全职照顾,多数试验组患儿家庭月收入不高.对照组患儿主要照顾者及其教育程度和家庭收入与试验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自闭症患儿口腔健康的因素包括刷牙习惯、主要照顾者及其最高教育程度.结论:自闭症患儿家长对儿童口腔健康行为与保健认知程度较差,应加强患儿家长口腔健康教育,提高其口腔健康认知水平,共同维护患儿口腔健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隐形矫治器上前牙内收过程中侧切牙不同附件设计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隐形矫治器在上前牙内收过程中侧切牙上不同形状附件的生物力学表达,为改善临床设计提供思路.方法:通过三维有限元技术将CBCT数据进行体外仿真,分别在侧切牙上设计无附件(A1)、矩形附件(A2)、楔形附件(A3)和弯弧形附件(A4),利用Ansys计算相同载荷设计下侧切牙、牙列和隐形矫治器的三维变化及牙周膜等效应力(von Mises)分布.结果:侧切牙位移冠状向变化量A1>A4>A3>A2,矢状向变化量A3>A4>A1>A2,垂直向伸长量A4>A3>A1>A2;各组牙列整体位移呈现弓形趋势;隐形矫治器不同部位形变存在差异.A1与A2组牙周膜von Mises分布大致相似,A3组仅在根1/3舌侧区域出现应力集中,A4组牙颈部应力远大于A1组与A2组.结论:矩形附件与弯弧形附件在冠状向控制上具有优势,矩形附件在垂直向的控制效果最佳,附件受力面积与实际位移效率并不存在绝对关联,其受力面的形状会大幅度干扰具体力学表达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中性粒细胞DNA甲基化对牙周炎的影响及生物信息学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牙周炎是导致牙周结缔组织破坏及牙槽骨吸收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其发病率广泛,严重危害了广大患者的口腔及全身健康。宿主免疫炎症反应在牙周炎组织破坏中起了主要作用。多形核中性粒细胞(PMNs)作为牙周组织中重要的免疫细胞成分之一,可通过释放促炎因子,引发宿主免疫炎症反应,进而导致牙周炎的发生。DNA甲基化可以通过调节基因表达而影响免疫细胞的功能发挥。生物信息学技术可以通过分析公共数据库中牙周炎患者与健康人群牙周组织基因表达谱及DNA甲基化数据,挖掘关键的PMNs DNA甲基化基因,阐释该基因对于牙周炎病理进展的影响,从而为牙周炎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不同程度根管填充治疗牙体牙髓病对患者疼痛程度、应激反应和咀嚼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观察不同程度根管填充治疗牙体牙髓病对患者疼痛程度、应激反应和咀嚼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于舟山医院口腔科治疗的牙体牙髓病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超量根管填充,研究组给予适量根管填充。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ACTH)、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以及两组患者咬合力、牙龈指数、咀嚼效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两组患者疼痛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IL-1β[(23.66±6.94)μg/L]、Cor[(129.61±27.18)μg/L]、ACTH[(14.58±4.11)ng/L]均低于对照组的(31.31±10.13)μg/L、(147.93±30.26)μg/L、(17.16±5.04)ng/L( t=4.82、3.45、3.07,均 P < 0.05);研究组IL-10[(65.19±16.06)ng/L]高于对照组的(56.61±15.52)ng/L( t=2.97, P < 0.05);研究组咬合力[(127.53±33.20)1bs]、咀嚼效率[(84.73±20.65)%]均高于对照组的(115.25±30.12)1bs、(75.49±18.14)%( t=2.12、2.60,均 P < 0.05);研究组患者牙龈指数[(0.44±0.12)]、VAS[(2.73±0.81)分]均低于对照组的(0.44±0.12)、(2.73±0.81)分( t=7.92、2.66,均 P < 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81.67%)(χ 2=5.52, P < 0.05)。 结论:适量根管填充治疗牙体牙髓病患者,临床效果明显,可降低应激反应,抑制炎症,缓解患者疼痛并提升患者咀嚼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正畸治疗对成人重度牙周病的治疗效果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正畸治疗在成人重度牙周病患者综合治疗中的应用。方法:2015年至2017年,在中日友好医院口腔医学中心选择前牙散隙要求正畸治疗的重度牙周病患者20例,男6例,女14例,年龄55~68岁,平均62岁。矫正前进行系统牙周治疗,然后用固定直丝弓技术正畸治疗。结果:经过20~28个月正畸治疗后,牙周病患者的牙齿松动明显好转、牙周袋变浅或消失、牙周组织和牙槽骨较之前明显改善、咬合关系良好、侧貌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结论:对重度牙周病患者用牙周治疗加正畸治疗,矫治错 畸形又改善牙周健康情况,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我国牙周病学学科发展的历程回顾
编辑人员丨1天前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砥砺前行70载,见证了我国牙周病学从蹒跚起步、历经曲折到创新发展的艰辛历程。本文旨在回顾《中华口腔医学杂志》创刊至今发表的牙周病学相关论文,并依据时代特征将我国牙周病学的发展归纳为蹒跚起步、被迫停滞、蓬勃发展、规范创新及学科融合5个阶段。我国牙周病学研究从最初的借鉴、参考,到接近国际水平并深入和创新,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牙周病学研究体系,在临床诊治、基础研究、牙周医学以及学科融合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虽然我国牙周病学现状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但这些代表性研究展示了一代代牙周病学者的不懈努力,为我国牙周病学的创新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无托槽隐形矫治在牙周病患者正畸治疗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前,无托槽隐形矫治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成人正畸治疗及牙周病患者的正畸治疗中。对于轻中度牙周病患者,无托槽隐形矫治可获得较好的矫治效果;对于重度牙周病患者,无托槽隐形矫治仍存在风险,需严格把控适应证。明确牙周病患者的正畸治疗目标,严格控制牙齿移动范围,多学科联合治疗疑难病例,是正畸临床需关注的内容。牙周病患者无托槽隐形矫治时需确定可行的矫治目标位,根据牙周情况进行合理分步、设置适当的附件以及设计减小牙龈刺激的矫治器边缘。本文针对无托槽隐形矫治在牙周病患者正畸治疗中的应用领域,从适应证选择、矫治目标、矫治器设计、多学科联合治疗中的作用以及矫治器对牙周健康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