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右心房在术后心房颤动复发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心房颤动(房颤)已经日益引起全球的关注,随着年龄的增长,房颤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由于房颤临床治疗策略的不断发展,射频消融术逐渐取代常规药物治疗,已成为房颤的临床一线治疗手段,能大幅度地减少房颤负荷、控制房颤节律及改善心脏功能.然而术后心房颤动复发率仍然是一个重要的临床问题.大量研究证明,房颤持续存在,左心房会发生电生理及解剖结构的重构,这是房颤发生发展和维持以及术后复发的重要病理因素.但近期的研究发现,右心房参与维持心房颤动,并且随着房颤持续时间的增加,右心房与房颤患者的临床结果较差独立相关,对于房颤术后复发的预测作用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本文旨在对右心房与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相关性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右心房容积、心肌应变、应变率在评价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右心房功能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右心房容积、心肌应变、应变率在评价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右心房功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3月至2020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6例,其中男66例,女60例,年龄18~83(48±15)岁。根据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将其分为左心室壁无增厚组66例、左心室壁增厚组60例。选取体检正常者83名作为对照组,其中男42名,女41名,年龄14~88(48±16)岁。运用右心房容积法分别测量受试者的右心房最大排空分数、右心房被动收缩排空分数和右心房主动收缩排空分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测量右心房心肌应变(存储功能应变、通道功能应变和泵功能应变)和应变率(存储功能应变率、通道功能应变率和泵功能应变率),其中右心房存储功能指标为最大排空分数、存储功能应变和存储功能应变率,右心房通道功能指标为被动收缩排空分数、通道功能应变和通道功能应变率,右心房泵功能指标为主动收缩排空分数、泵功能应变和泵功能应变率。分别比较原发性高血压组与对照组两组间,以及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壁无增厚组、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壁增厚组及对照组三组间存储功能、通道功能及泵功能指标的差异。结果:原发性高血压组主动收缩排空分数低于对照组(40.1%±10.5%比45.4%±11.1%, P=0.001);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无增厚组、左心室壁增厚组及对照组三组间的被动收缩排空分数及主动收缩排空分数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被动收缩排空分数:40.2%±9.3%比36.4%±10.7%比36.5%±9.4%, P=0.038;主动收缩排空分数:39.8%±10.6%比40.4%±10.4%比45.4%±11.1%, P=0.002)。原发性高血压组的存储功能应变、通道功能应变、泵功能应变、存储功能应变率、通道功能应变率和泵功能应变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存储功能应变:34.8%±13.7%比45.0%±13.3%,通道功能应变:18.3%±9.4%比26.5%±9.6%,泵功能应变:16.4%±7.3%比18.6%±7.1%,存储功能应变率:(1.6±0.6)/s比(2.0±0.6)/s,通道功能应变率:(-1.2±0.5)/s比(-1.6±0.6)/s,泵功能应变率:(-1.7±0.6)/s比(-2.3±0.6)/s;均 P<0.05]。趋势检验显示存储功能应变、通道功能应变、存储功能应变率、通道功能应变率和泵功能应变率三组间数值绝对值的趋势关系为:对照组>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壁无增厚组>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壁增厚组(均 P<0.001)。 结论:同时运用右心房容积、右心房应变、应变率可以全面评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右心房存储、通道及泵功能的受损,且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壁增厚组的右心房通道功能受损更为明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四维超声自动定量技术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房容积和功能异常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应用四维超声自动定量技术评价不同程度肺动脉高压(PH)患者右房容积及功能异常,并探讨该技术评估PH患者危险分层及世界卫生组织心功能分级(WHO-FC)的应用价值。方法:连续纳入2022年4-10月于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经右心导管确诊的成人PH患者84例作为PH组,根据肺动脉平均压(mPAP)分为3组,分别为轻度PH组(28例)、中度PH组(28例)及重度PH组(28例)。同期纳入年龄、性别相匹配的28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四维超声自动定量技术对右房四维图像进行分析,获得右房容积和应变参数:右心房最小容积指数(RAVImin)、右心房最大容积指数(RAVImax)、右心房收缩前容积指数(RAVIpreA)、右心房射血分数(RAEF)、右心房被动射血分数(RAPEF)、右心房主动射血分数(RAAEF),右心房储备期、管道期及收缩期纵向应变(RASr、RAScd、RASct),右心房储备期、管道期及收缩期圆周应变(RASr-c、RAScd-c、RASct-c)。比较各组间右心房参数差异。应用ROC曲线分析右房四维应变参数对PH患者WHO-FC≥Ⅲ级的诊断效能。采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法探讨RASr与右心房面积(RAA)、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和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肺动脉收缩压(TAPSE/sPAP)的相关性。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轻度、中度及重度PH组RAEF、RAPEF、RASr、RAScd、RASr-c、RAScd-c明显降低,而RAAEF、RASct及RASct-c在轻度PH组明显升高,在中度及重度PH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轻度、中度及重度PH组间RAVImin、RAVImax、RAVIpreA依次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轻度、中度及重度PH组间RAEF、RAPEF、RAAEF、RASr、RAScd、RASct、RASr-c、RAScd-c、RASct-c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②ROC曲线表明,RASr对PH患者WHO-FC≥Ⅲ级诊断效能最高,截断值为20.5%(AUC=0.914, P<0.001)。③相关性分析显示,RASr与RAA、NT-proBNP和TAPSE/sPAP有相关性( r=-0.803、-0.621、0.739,均 P<0.001)。 结论:轻度、中度及重度PH患者右心房功能受损程度依次加重;RASr诊断肺动脉高压患者WHO-FC≥Ⅲ级的效能最佳,是PH患者危险分层的潜在参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四维自动定量分析技术评价乙肝肝硬化患者右心房容积功能变化及与肝功能分级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采用四维自动定量分析技术评价乙肝肝硬化患者右心房容积和功能改变,探讨其与肝脏功能分级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入组2020年12月至2021年7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感染科就诊且临床诊断明确的9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Child-Pugh肝功能评分标准分为Child-Pugh A级组31例、Child-Pugh B级组31例和Child-Pugh C级组28例,同期纳入性别、年龄相匹配的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四维自动定量分析技术获得右房最大容积(RAVmax)、右房最小容积(RAVmin)、右房收缩前容积(RAVpreA)、右房最大容积指数(RAVImax)、右房排空容积(RAEV)、右房射血分数(RAEF)、右房储备期纵向及圆周应变(RASr、RASr-c)、右房管道期纵向及圆周应变(RAScd、RAScd-c)、右房助力泵期纵向及圆周应变(RASct、RASct-c)。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探讨右房四维容积和应变参数与Child-Pugh肝功能分级的相关性,并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RASr-c的独立相关因素。结果:与对照组、Child-Pugh A级组及B级组相比,Child-Pugh C级组RAVmax、RAVmin、RAVpreA、RAVImax及RAEV升高(均 P<0.05);与对照组相比,Child-Pugh A级组RASr、RASct、RASr-c及RASct-c的绝对值升高,RAScd及RAScd-c的绝对值降低(均 P<0.05);与对照组、Child-Pugh A级组及B级组相比,Child-Pugh C级组RASr、RAScd、RASct、RASr-c、RAScd-c及RASct-c的绝对值降低(均 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右房四维容积和应变参数均与Child-Pugh肝功能分级相关,RASr-c与E/e、白蛋白(ALB)、血浆脑利钠肽(BNP)分别独立相关(β=-0.543、0.521、-0.562,均 P<0.05)。 结论: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的右心房储备功能及助力泵功能增加,管道功能降低;随着肝硬化程度加重,右心房储备功能、管道功能及助力泵功能均降低。右房四维容积和应变参数均与Child-Pugh肝功能分级相关,RASr-c与E/e、ALB、BNP分别独立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定量评估中重度三尖瓣反流胎儿右心房功能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2D-STE)技术在定量正常胎儿右心房整体纵向峰值应变(PRAGLS)以及其在评估中大量三尖瓣反流(TR)胎儿右房功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5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接受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并被诊断伴发中重度TR的胎儿25例作为病例组,孕周25.00(24.00,30.00)周;另选取正常单胎100例作为对照组,孕周25.83(23.00,28.75)周。获取标准的基底或心尖四腔心切面动态图像,通过TOMTEC-ARENA离线心脏分析软件进行分析,获取两组胎儿PRAGLS值,测量两组胎儿常规产科超声及胎儿心脏超声参数:胎儿心率(FHR)、双顶径(BPD)、股骨长(FL)、主动脉瓣环内径(AO)、肺动脉瓣环内径(PA)、肺主比(PA/AO)、右房收缩末期长径(RAESL)、右房收缩末期横径(RAESD)、右房收缩末期面积(RAESA)、右室舒张末期横径(RVEDD)及三尖瓣环收缩期瓣环位移(TAPSE);病例组同时测量TR峰值速度及峰值压差。比较两组胎儿PRAGLS以及其他各参数之间的差异,并对两组胎儿PRAGLS与孕周(GA)及各常规测量参数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对观察者内及观察者间进行重复性检验。结果:两组间PRAGL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1.55, P<0.01);两组间TAPS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3.45, P=0.01);两组间AO、PA、PA/AO、RAESL、RAESD、RAE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间孕妇年龄、GA、FHR、BPD、FL及RVED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对照组PRAGLS与GA呈中等度负相关( r=-0.47, P<0.01),与BPD、FL、AO、PA、RAESL、RAESD、RAESA、RVEDD存在相关性( rs=-0.50、-0.46、-0.39、-0.43、-0.45、-0.36、-0.43、-0.32,均 P<0.05),与孕妇年龄、FHR、PA/AO、TAPSE无明显相关性(均 P>0.05);病例组PRAGLS与GA及各常规参数均无明显相关性(均 P>0.05)。对照组PRAGLS值的测量者间及测量者内ICC分别为0.87、0.79,病例组PRAGLS值的测量者间及测量者内ICC分别为0.94、0.97,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结论:2D-STE在中重度TR胎儿右房功能评估中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可重复性,中重度TR胎儿PRAGLS降低,提示中重度TR胎儿右房储备功能显著降低,胎儿右房应变为胎儿心脏功能异常改变的定量分析提供了新的参考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定量评估正常中晚孕期胎儿左右心房功能及其差异性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E)在定量和评估正常胎儿左、右心房功能方面的应用价值,并探讨影响正常胎儿左、右心房功能的相关因素以及左、右心房功能存在的差异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0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接受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且结果正常的单胎胎儿100例。获取标准的胎儿基底或心尖四腔心切面动态图像,通过TomTec-ARENA离线心脏分析软件对左心房、右心房进行定量分析,并获取胎儿应变测量值:左心房储存期纵向应变(LASr)、左心房导管期纵向应变(LAScd)、左心房收缩期纵向应变(LASct)、右心房储存期纵向应变(RASr)、右心房导管期纵向应变(RAScd)、右心房收缩期纵向应变(RASct),计算左心房及右心房收缩期纵向应变与导管期纵向应变比值,记作Sct/Scd。同时测量胎儿常规产科超声及胎儿心脏超声参数:胎儿心率(FHR)、左心房收缩末期长径(LAESL)、左心房收缩末期横径(LAESD)、左心房收缩末期面积(LAESA)、左心室舒张末期横径(LVEDD)、右心房收缩末期长径(RAESL)、右心房收缩末期横径(RAESD)、右心房收缩末期面积(RAESA)、右心室舒张末期横径(RVEDD)以及二尖瓣、三尖瓣舒张早期及晚期血流峰值速度E、A峰值比[E/A(MV)、E/A(TV)]。对比分析左、右心房各应变值及常规测量参数之间的差异性,分析左、右心房各应变值及各常规测量参数与孕周之间的相关性。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进行重复性检验。结果:LASr与RASr、LAScd与RAScd、LASct与LAScd、左心房与右心房Sct/Scd、E/A(MV)与E/A(TV)、LAESD与RAESD、LAESL与RAES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左心房收缩显示组与未显示组的FH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1),余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LASr、LASct、RASr、RASct与孕周呈中等负相关( rs=-0.570、-0.601、-0.469、-0.568,均 P<0.001);LAScd、RAScd、E/A(MV)、E/A(TV)与孕周呈中等正相关( rs=0.310、0.350、0.330、0.343,均 P<0.05);LAESL、LAESD、LAESA、RAESL、RAESD、RAESA、LVEDD及RVEDD与孕周呈显著正相关( rs=0.662、0.768、0.792、0.728、0.828、0.822、0.838、0.802,均 P<0.001)。胎儿LASr、RASr的观察者间ICC分别为0.89、0.84(均 P<0.05),观察者内的ICC均为0.80(均 P<0.05),一致性好。 结论:2D-STE在胎儿心房功能评估中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可重复性,本研究获得了不同孕周胎儿心房的不同时相应变值,为进一步研究正常胎儿心房以及为产前病理状况下胎儿心脏功能的对比分析提供了新的参考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不同类型心房颤动患者心房容积及应变参数对病程进展的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超声心动图(2D-STE)及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估持续性心房颤动(per-AF)及阵发性心房颤动(PAF)患者心脏形态及功能参数,探究其对心房颤动发生及进展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的30例per-AF患者(per-AF组)、30例PAF患者(PAF组)和2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2D-STE评估代表储存、管道和收缩功能的左/右心房纵向应变(LASr/RASr、LAScd/RAScd、LASct/RASct),并计算左心房僵硬度(LASI)。RT-3DE获取三维左/右心房最大容积指数(LAVImax/RAVImax)、左/右心房最小容积指数(LAVImin/RAVImin)和左/右心房总排空分数(LAEF/RAEF)。将心房颤动患者分为LAVI正常组及LAVI增大组,比较各组间心房应变的差异。利用ROC曲线评价超声参数对左心房容积正常的心房颤动患者的总体诊断效果及截断值。将以上超声参数建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出与不同类型心房颤动发生的相关超声参数。结果:①结构上,对照组、PAF组、per-AF组左心房前后径(LAD)、右心房左右径(RAD)、RAVImin逐次增大,LAEF、RAEF逐次减小(均 P<0.05)。②应变上,对照组、PAF组、per-AF组LASr逐次减小(均 P<0.05);与对照组相比,PAF组及per-AF组LAScd、RASr、RAScd绝对值明显减小,PAF组LASct、RASct绝对值明显减小(均 P<0.05)。③与LAVI正常组比较,LAVI增大组LASr、LAScd、LASct绝对值降低,LASI升高(均 P<0.05);与对照组比较,LAVI正常组左、右心房各应变参数降低,LASI升高(均 P<0.05)。构建左心房容积正常受试者心房应变参数ROC曲线,显示RASr识别心房颤动患者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最大。④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AVImin、RASr是PAF的影响因素( OR=1.521、0.907,95% CI=1.173~1.972、0.825~0.998, P=0.002、0.044);LASr是per-AF的影响因素( OR=0.858,95% CI=0.802~0.917, P<0.001)。 结论:运用2D-STE和RT-3DE可评估双心房结构和功能变化,其中LAVImin、LASr、RASr对心房颤动的发生及进展有一定预测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斑点追踪成像评价慢性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应用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慢性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R)患者右心室形态、功能及心肌力学的变化特点。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6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AR患者30例作为AR组,同期30例性别和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右心房左右径(RAD)、右心室基底段左右径(RVD)、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右心室面积变化分数(RVFAC)、三尖瓣环收缩期峰值速度(S′)及右心室做功指数(RIMP)。通过斑点追踪技术获取右心室整体纵向应变(RVGLS)及各节段(右心室游离壁和室间隔的基底段、中间段和心尖段)的应变数据。比较AR组与对照组之间以上参数的差异。应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评价RVGLS、右心室游离壁纵向应变(RVFW-LS)与室间隔及各节段应变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①AR组RAD、RVD、RIMP、LAD高于对照组,RVFAC、TAPSE、S′、LVEF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AR组RVGLS、RVFW-LS、右心室间隔长轴应变(RVSLS)及各节段应变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③RVGLS与RVSLS、右心室室间隔基底段应变(RVSBS)呈正相关( r=0.38、0.40,均 P<0.05)。 结论:重度AR可引起右心室各节段收缩功能障碍,包括整体和局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常规胎儿超声心动图结合胎儿心脏定量技术对动脉导管提前收缩或闭合胎儿的血流动力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应用胎儿心脏定量(FHQ)技术评估动脉导管提前收缩或闭合(DA Con/Clo)胎儿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20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超声科诊断为DA Con/Clo的50例单胎(收缩35例,闭合15例),选取同期50例正常单胎为对照组,常规测量动脉导管内径(DA),搏动指数(PI),左、右心房及心室内径,三尖瓣反流量(TR/RA Ratio)及压差(PG of TR),心/胸面积比(Heart/Chest Ratio),利用FHQ分析测量整体球形指数(GSI),左、右室面积变化率(LV-FAC/RV-FAC)和整体应变(LV-GS/RV-GS),以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每搏排出量(LV-SV),对比分析参数变化及其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A Con/Clo组LV-FAC、RV-FAC、LV-GS、RV-GS减低(均 P<0.05),LV-SV增大( P<0.05)。与收缩组相比,闭合组LV-FAC、LV-GS、LVEF增大(均 P<0.05),RV-FAC减低( P<0.05),LV-SV、RV-GS无明显变化( 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PI与DA呈线性正相关( r=0.364, P<0.05),PG of TR与DA呈线性负相关( r=-0.414, P<0.05),TR/RA Ratio与PI呈线性负相关( r=-0.388, P<0.05),与RV/LV Ratio呈线性正相关( r=0.369, P<0.05),其他参数与DA或PI无明显相关性(均 P>0.05)。 结论:DA Con/Clo组胎儿的血流动力学发生明显改变,FHQ技术能为评估胎儿心脏功能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多模态超声对右心结构和功能的评估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运用多模态超声检查技术进行右心室结构和功能的综合评估,为右心相关的疾病诊治提供更客观、高效的超声检测工具.方法 前瞻性收集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义乌市中心医院诊治右心相关疾病的患者88例(观察组)和健康志愿者80名(对照组),采用常规二维超声测量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三尖瓣环收缩期速度(S')和右心室面积变化分数(FAC)、三尖瓣口舒张早期与晚期血流峰值速度的比值(E/A)、右心房内径(RAD)、下腔静脉内径及吸气末内径塌陷率,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E)测量右心室游离壁心肌整体纵向应变(RVGLS),实时三维超声(RT-3DE)测量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结果 观察组TAPSE、S'、FAC、E/A和RVEF明显低于对照组,RVGLS高于对照组(均P<0.05).Spearman秩相关显示,RVGLS与TAPSE、S'、FAC、E/A和RVEF均呈负相关,RVEF与TAPSE、S'、FAC和E/A均呈正相关(均P<0.05).最后,TAPSE、S'、FAC、E/A、RVEF和RVGLS的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的组内相关系数均≥0.899(均P<0.05),提示多模态超声的重复性较好.结论 综合应用多模态超声技术能够提供更多有关右心室结构和功能的信息,在客观、准确诊治右心相关疾病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