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阴道微生态与HPV感染基因分型在子宫颈高危型HPV感染中的检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探讨阴道微生态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基因分型在子宫颈高危型HPV感染中的检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九七一医院和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区收治的276例子宫颈高危型HPV感染阳性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进行体检且宫颈癌筛查及宫颈HPV筛查阴性的224例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采集阴道分泌物进行阴道微生态检测,采用液态芯片技术分析HPV基因分型,比较HPV基因分型占比及阴道微生态分布情况.结果 观察组HPV基因分型占比前5 位分别为 HPV52(22.10%)、HPV16(15.22%)、HPV18(14.13%)、HPV33(9.06%)、HPV56(9.06%).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细菌性阴道病(BV)阳性率、乳酸杆菌减少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pH及白细胞酯酶、唾液酸酶、脯氨酸氨基肽酶、凝固酶阳性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清洁度、过氧化氢酶、葡萄糖苷酶、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高危型HPV感染分型以HPV52、HPV16、HPV18、HPV33、HPV56为主,宫颈高危型HPV感染阳性患者的pH及BV阳性、白细胞酯酶、唾液酸酶、脯氨酸氨基肽酶、凝固酶阳性率更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番连化浊方对急性高脂血症小鼠胆固醇代谢紊乱的调节作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番连化浊方对急性高脂血症小鼠胆固醇代谢紊乱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Triton-WR1339构建C57BL/6小鼠急性高脂血症模型,给药5 d后,测定血清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含量;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变化;油红O染色检测肝脏内脂质累积情况;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肝脏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1(ASGR1)、肝X受体α(LXRα)、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蛋白A1(ABCA1)、ABCA5、细胞色素P450 7A1(CYP7A1)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番连化浊方能显著降低血清中TC、TG、LDL-C、GOT、GPT含量,同时升高HDL-C含量(均P<0.05);显著上调ABCA1、ABCG5、LXRα、CYP7A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ASGR1蛋白表达水平(均P<0.05);显著减少肝细胞内脂质累积,改善肝脏病理形态.结论:番连化浊方可能通过调控ASGR1/LXRα/CYP7A1信号通路促进急性高脂血症小鼠的胆固醇外排,降低血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犬尿氨酸代谢通路对牙周膜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索犬尿氨酸代谢通路对牙周膜干细胞(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PDLSC)成骨分化的影响,为研究牙周炎微环境对牙周组织再生的影响提供依据。方法:于2022年6至10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牙周病科、口腔综合科收集19例牙周炎患者(牙周炎组)和19例牙周健康者(牙周健康组)的非刺激性唾液,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两组受试者唾液中犬尿氨酸及其代谢产物的含量。对牙周炎组和牙周健康组的牙龈组织通过免疫组化检测吲哚胺2,3-双加氧酶(indoleamine 2,3-dioxygenase,IDO)与芳香烃受体(aryl hydrocarbon receptor,AhR)的表达情况。收集因正畸治疗需要拔除的前磨牙5颗(来自2022年7至11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12~18岁的5例就诊患者),从离体牙上提取PDLSC,使用成骨诱导分化培养基(对照组)或含有20 μmol/L犬尿氨酸的成骨诱导分化培养基(犬尿氨酸组)培养7 d,对成骨诱导的PDLSC进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染色和ALP活性测定。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RT-qPCR)检测对照组和犬尿氨酸组PDLSC成骨相关基因ALP、骨钙素、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 type-Ⅰ,COL-Ⅰ)mRNA表达和犬尿氨酸通路相关基因AhR、细胞色素P450家族成员(cytochrome P450 family,CYP)1A1、1B1 mRNA的表达。通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对照组和犬尿氨酸组RUNX2、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和AhR蛋白表达情况。培养21 d时,用茜素红染色评估对照组和犬尿氨酸组PDLSC矿化情况。结果:牙周炎组唾液中犬尿氨酸[8.26(0,19.60)nmol/L]及犬尿喹啉酸[11.4(3.34,13.52)nmol/L]含量均显著高于牙周健康组[分别为0.75(0,4.25)、1.92(1.34,3.88)nmol/L]( Z=-2.84, P=0.004; Z=-3.61, P<0.001)。牙周炎组牙龈组织中IDO(18.33±2.22)和AhR的表达(44.14±13.63)均显著高于牙周健康组(分别为12.21±2.87、15.39±5.14)( t=3.38, P=0.015; t=3.42, P=0.027)。ALP活性测定显示,与对照组(329.30±19.29)相比,犬尿氨酸组PDLSC ALP活性(291.90±2.35)显著下降( t=3.34, P=0.029)。RT-qPCR结果显示,犬尿氨酸组PDLSC ALP、骨钙素和RUNX2表达(0.43±0.12、0.78±0.09、0.66±0.10)均较对照组(1.02±0.22、1.00±0.11、1.00±0.01)显著下降( t=4.71, P=0.003; t=3.23, P=0.018; t=6.73, P<0.001),AhR、CYP1A1 mRNA表达(1.43±0.07、1.65±0.10)均较对照组(1.01±0.12、1.01±0.14)显著升高( t=5.23, P=0.006; t=6.59, P<0.001),两组间COL-Ⅰ、CYP1B1 mRNA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蛋白质印迹法结果显示,犬尿氨酸组OPN、RUNX2表达(0.82±0.05、0.87±0.03)与对照组(1.00±0.00、1.00±0.00)相比均显著下降( t=6.79, P=0.003; t=7.95, P=0.001),AhR表达(1.24±0.14)显著高于对照组(1.00±0.00)( t=3.04, P=0.039)。 结论:牙周炎患者犬尿氨酸通路异常激活,不仅能上调AhR相关通路,还能抑制PDLSC的成骨向分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合并胃食管反流病对咽喉反流性疾病临床特征影响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ERD)对咽喉反流性疾病(LPRD)患者临床特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至2021年10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咽喉嗓音外科就诊的具有LPRD症状的141例患者资料,男性118例,女性23例,年龄28~75(56.72±10.04)岁。被纳入的患者同时进行24 h下咽食管腔内多通道阻抗pH(24 h-HEMII-pH)监测、多时点唾液胃蛋白酶检测、反流症状指数(RSI)和反流体征评分(RFS)量表评估。24 h-HEMII-pH监测结果中有一次咽喉部反流事件作为LPRD的诊断标准,24 h记录食管下段pH<4.0的时间大于4.0%或DeMeester评分>14.7作为GERD的诊断标准。其中,LPRD和GERD均为阳性的患者被划分为L&G组,LPRD阳性而GERD阴性的患者被划分为IL组,LPRD阴性而GERD阳性的患者被划分为IG组,LPRD和GERD均为阴性的患者被划分为N组。统计分析各组患者反流的临床特征及唾液胃蛋白酶检测的差异。应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根据24 h-HEMII-pH结果,116例(82.3%)患者被诊断为LPRD,45例(31.9%)患者被诊断为GERD,其中IL组有82例(58.2%),L&G组有34例(24.1%),IG组有11例(7.8%),N组有14例(9.9%)。基于唾液胃蛋白酶检测,共有106例患者结果为阳性,L&G组的总唾液胃蛋白酶检测阳性率(94.1%)、晨起检测的阳性率(70.6%)均显著高于IL组(75.6%,26.8%)、IG组(63.6%,27.3%)和N组(35.7%,28.6%), χ2值分别为19.01和20.81, P值均<0.001。L&G组患者的RSI评分(14.0)显著高于IL组(7.0)、IG组(1.0)和N组(0), H=52.26, P<0.001。L&G组和IL组在RFS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Z=-0.92, P>0.05)。 结论:合并GERD使LPRD患者的临床症状更明显,唾液胃蛋白酶检测阳性率更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青少年和成人神经母细胞瘤诊疗策略和挑战:病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青少年和成人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的临床特点、诊治经验及预后。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接受治疗及随访的1例最初误诊为嗜铬细胞瘤(pheochromocytoma,PHEO)的24岁NB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诊断过程、接受抗双唾液酸神经节苷脂(disialoganglioside,GD2)单克隆抗体免疫治疗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 ALK)抑制剂劳拉替尼靶向治疗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以关键词"青少年和成人神经母细胞瘤"检索万方数据库及中国知网相关文献;以"adolescent and neuroblastoma"或"adult and neuroblastoma"为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相关文献。检索截止日期为2021年12月。排除14岁以下和原发颅内NB病例后进行文献复习,总结该群体NB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以及治疗结局情况。 结果:患者男,24岁,因体检发现腹部肿块入院,肿瘤原发部位为右侧肾上腺,有淋巴结和骨转移,手术切除腹部肿瘤,经多次病理复核及影像学检查和生物学特征综合分析,确诊为NB。二代测序结果显示存在 ALK R1275Q突变。该患者经手术、化疗、放疗及 ALK抑制剂联合抗GD2靶向治疗,病情得以控制。检索获得69篇符合要求的文献,共报道142例青少年和成人NB患者,其中男62例,女80例;平均诊断年龄26.5岁。诊断时82例(82/142,57.8%)肿瘤原发部位在腹部;67例(47.2%)发生远处转移,仅局部病变的患者5年生存率为64.4%,而发生转移者5年生存率为15.7%;139例接受治疗,其中仅3例进行了靶向治疗。中位随访时间21.5个月,总体生存率为41.6%。 结论:青少年和成人NB罕见,常原发于腹部,较儿童NB异质性更高,预后较儿童NB差,远处转移是青少年和成人NB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针对该人群靶向治疗方案相对缺乏,使用三代ALK抑制剂与抗GD2免疫治疗的靶向治疗对该人群NB可能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piR-3127964经PIWIL-3/载唾液酸蛋白途径调控滋养细胞侵袭力的机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研究子痫前期与非病理妊娠胎盘组织之间差异表达的piR-3127964调控滋养细胞侵袭力的分子机制。方法:收集2020年11月至2021年8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科就诊的非病理性早产(对照组, n=12)与子痫前期孕妇(子痫前期组, n=10)经剖宫产分娩的胎盘以及早孕期人工流产者的绒毛组织(早孕期人工流产组, n=10)。提取对照组和子痫前期组胎盘组织的总RNA进行测序,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检测piR-3127964在各类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利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3组中PIWIL-1、PIWIL-2和PIWIL-3的表达量。外源性调节HTR-8/SVneo细胞内piR-3127964的水平,通过qRT-PCR检测下游候选靶分子,即鸟嘌呤核苷酸结合蛋白样3-样蛋白(guanine nucleotide-binding protein-like 3-like,GNL3L)和载唾液酸蛋白(sialophorin,SPN)mRNA的相对表达量,利用qRT-PCR检测GNL3L和SPN mRNA在对照组和子痫前期组胎盘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进一步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试验验证上述两者与piR-3127964的相互作用。通过荧光原位杂交和免疫荧光结合的方式明确piR-3127964和SPN在早孕期人工流产组绒毛组织中的定位。通过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探究piR-3127964对HTR-8/SVneo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和潜在机制。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及LSD事后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1)差异表达的piR-3127964预测的下游靶基因的富集通路与细胞运动相关;piR-3127964在早孕期人工流产组绒毛、对照组和子痫前期组胎盘组织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2.950±0.853、1.036±0.303与0.254±0.155, F=27.35, P<0.05);且piR-3127964定位于早孕期人工流产组绒毛的绒毛外滋养细胞(extravillous cytotrophoblasts,EVTs)中。(2)子痫前期组胎盘组织中PIWIL-3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胎盘组织和早孕期人工流产组绒毛组织(0.810±0.400与3.175±0.429和6.843±1.379,LSD检验, P值均<0.05)。(3)与阴性对照相比,piR-3127964外源性模拟物(piR-mimics)和外源性抑制剂(piR-inhibitor)可显著改变SPN mRNA水平(分别为0.971±0.045与0.732±0.010、1.076±0.073与1.293±0.092,LSD检验, P值均<0.05);而GNL3L mRNA水平与piR-3127964水平无明显相关性。(4)野生型SPN(wild type SPN,SPN-WT)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的荧光素酶活性在经piR-mimics(1.010±0.049与0.645±0.047, t=9.34)和piR-inhibitor(1.035±0.058与1.397±0.015, t=-10.60)的处理后出现显著变化( P值均<0.05)。(5)与对照组胎盘组织相比,SPN mRNA在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显著上调(1.305±0.290与2.097±0.239, t=-4.22, P=0.006),而GNL3L mRNA在这两类组织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免疫荧光实验提示SPN定位于早孕绒毛的EVTs中。(6)piR-inhibitor可显著抑制HTR-8/SVneo细胞的侵袭能力,敲低SPN后能逆转piR-inhibitor引起的侵袭能力下降效应(160.714±53.860与371.667±103.061和344.333±120.268,LSD检验, P值均<0.05)。 结论:piR-3127964在子痫前期胎盘中异常下调,通过上调SPN抑制滋养细胞侵袭力,可能是子痫前期的病理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环状RNA生物特性与非小细胞型肺癌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环状RNA(circRNA)是一类反向剪切、由下游剪接供体与上游剪接受体相连接,形成一个共价闭合环路结构的非编码RNA。它既没有5′-7甲基鸟嘌呤的帽结构,也没有3′-腺苷酸尾结构,不被核酸外切酶水解,在细胞、组织、唾液及外泌体中稳定存在。circRNA可以通过"海绵"miRNA直接参与基因转录、转录后及剪接过程,可作为模板直接翻译成多肽或蛋白质等发挥作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circRNA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可能成为非小细胞肺癌诊断、治疗及预测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类孟买表型 FUT1新等位基因的鉴定及家系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报告1例类孟买血型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对1例ABO血型常规检测正反定型不相符的就诊者,采用吸收放散试验检测红细胞弱表达的ABH血型抗原,唾液酸实验检测唾液中血型物质。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进行 ABO基因第6、7外显子和 FUT1和 FUT2基因序列分析。 结果:ABO血型正定型为O型,反定型为AB型,唾液中检测到有H和A、B物质,直接测序发现先证者 FUT1基因存在c.35C>T、c.328G>A、c.504delC复合杂合变异,单倍型序列分析表明先证者的 FUT1基因型为h 328A/h 35T+504delC,已上传NCBI,序列号为MW323551。 结论:本研究发现了1例由 FUT1基因复合杂合新变异c.504delC引起的类孟买表型AB mh,该变异可能影响糖基转移酶的活性,导致其酶的功能缺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唾液酸化胎球蛋白A lectin-ELISA方法的建立及其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诊断价值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建立检测唾液酸化胎球蛋白A(Sia-fetuin A)的凝集素-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lectin-ELISA),探讨其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7至2020年于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就诊的HCC患者300例,疾病对照160例(包括肝硬化亚组36例、慢性乙型肝炎亚组124例),另同期收集健康体检者100名作为健康对照。根据接骨木凝集素(SNA)可与糖链末端α-2,6-半乳糖的唾液酸结合原理构建lectin-ELISA方法,检测各组血清Sia-fetuin A水平,以450 nm处吸光度值表示。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建立多指标联合检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单项指标及联合检测模型诊断HCC效能。结果:建立了检测血清Sia-fetuin A的lectin-ELISA实验方法,其线性回归系数为0.978 5,精密度评估及干扰实验均符合临床检测要求。采用该方法检测各组血清Sia-fetuin A水平,HCC组、疾病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分别为1.362±0.310、1.199±0.370、1.086±0.420,3组之间依次降低。Sia-fetuin A、AFP和二者联合检测模型鉴别诊断HCC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0、0.809和0.860,诊断模型敏感度79.3%(238/300),特异度95.0%(247/260)。HCC组300例患者中138例(46%)患者血清AFP为阴性(<20 μg/L),其血清Sia-fetuin A水平为1.364±0.305。将疾病对照组与健康对照组合并为非患癌组,其血清Sia-fetuin A水平为1.146±0.381。AFP阴性HCC患者血清Sia-fetuin A水平高于非患癌患者( t=6.134, P<0.001)。Sia-fetuin A与联合诊断模型诊断AFP阴性HCC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6、0.919,联合诊断模型敏感度93.4%(129/138),特异度77.3%(201/260)。 结论:血清Sia-fetuin A及其联合检测模型可为AFP阴性HCC患者提供新的辅助诊断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干扰肿瘤微环境基础上调控双唾液酸神经节苷脂表达提高神经母细胞瘤免疫疗效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靶向抑制髓系抑制细胞(MDSC)调控双唾液酸神经节苷脂(GD2)表达提高神经母细胞瘤(NB)免疫疗效的可行性和机制。方法:采用神经母细胞瘤SK-N-SH细胞注射BALB/c小鼠(河北省实验动物中心)建立NB荷瘤模型,共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组为对照组、多巴胺(DA)50 mg/kg组、阿霉素(DOX)2.5 mg/kg组和DOX 5.0 mg/kg组,每组30例。在肿瘤细胞接种后7 d和12 d,分别对各组小鼠实施DA或DOX鼠尾静脉注射,了解不同用药组瘤体内MDSC浸润比例,选择调控MDSC最佳药物及浓度;同时检测各组瘤体β1,4-N-乙酰半乳糖胺转移酶(GalNAcT)水平、GD2抗原表达情况,观察其与MDSC浸润比例和瘤体生长相关性。进一步在干扰肿瘤微环境基础上实施抗GD2免疫治疗,对比各组免疫疗效。结果:各用药组肿瘤生长曲线( F=11.397, P<0.01)、MDSC比例( F=14.632, P<0.01),GalNAcT mRNA水平( F=157.527, P<0.01)、GD2抗原表达( F=173.134, P<0.01)均低于对照组,以DOX 2.5 mg/kg组最著( P<0.05),于药物作用5~11 d后较为明显。各组肿瘤体积和MDSC比例、GalNAcT酶水平、GD2表达均存在正相关( rs=0.928、0.622、0.607, P<0.05);MDSC比例和GalNAcT酶水平、GD2表达均存在正相关( rs=0.718、0.708, P<0.05);GalNAcT酶水平和GD2表达亦存在正相关( rs=0.996, P<0.01)。免疫治疗结果显示,各组肿瘤生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58.905, P<0.01);DOX2.5+抗GD2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DOX2.5组、抗GD2组,治疗效果最佳( F=184.706、140.558、617.059, P<0.05)。 结论:小剂量DOX联合应用可缓解MDSC聚集所造成的肿瘤免疫抑制,减少GD2抗原表达,提升NB免疫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