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对头颈部肿瘤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导致的恶性肿瘤包括宫颈癌、肛门癌、阴茎癌、外阴癌、阴道癌和头颈部肿瘤等,其中头颈部肿瘤的疾病负担仅次于宫颈癌。头颈部肿瘤多源于鳞状上皮细胞的恶性病变,主要包括口腔癌、咽癌(包括鼻咽癌、口咽癌和下咽癌)和喉癌。头颈部肿瘤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吸烟、频繁饮酒和HPV感染。近年来,全球HPV相关头颈部肿瘤发病率处于上升趋势,且在高收入国家中尤为显著。中国HPV相关头颈部肿瘤的疾病负担和变化趋势尚未明确,一些小样本单中心的研究提示了可能存在的高HPV感染率和上升趋势,但研究间存在HPV检测方法学的不同和地区差异性。头颈部肿瘤部位中已证实由HPV感染导致的是口咽癌,HPV与其他部位的关系尚未明确,相关研究较为匮乏。文章将从HPV感染与头颈部肿瘤的关系研究入手,比较全球研究和中国研究的头颈部肿瘤中HPV感染的差异,深入探讨HPV感染与不同类别头颈部肿瘤之间的关系,旨在总结目前最新的研究进展,以期深入推进相关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抗EGFR单抗治疗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临床共识(2023年版)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head and neck,SCCHN)起源于上皮细胞,常发生于口腔、咽部和喉部等部位 [1]。除鼻咽癌以外,大部分SCCHN的危险因素与吸烟和饮酒相关,部分口咽癌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相关 [2]。据统计,2020年全世界范围内唇癌/口腔癌、喉癌、口咽癌和下咽癌的新发病例估计约74万例,死亡病例约36万例 [3]。中国国家癌症中心2022年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唇癌/口腔癌、喉癌、口咽癌和下咽癌的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数分别约为7.8万例和4.0万例 [4]。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头颈部肿瘤临床治疗新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头颈部肿瘤病理类型多,有属于恶性度较高的鳞状上皮细胞癌,伴侵袭性强、淋巴结转移率高和预后差等特点,也有属于恶性度低的分化型甲状腺肿瘤。在头颈部肿瘤治疗中,提高恶性肿瘤的长期生存是最主要目标,但是由于头颈部重要功能器官密集,涉及视觉、嗅觉、发音、吞咽等重要功能,因此采用新技术、新策略,在根治肿瘤提高生存率的同时,最大限度保留重要器官功能一直是头颈外科的努力方向。近二十年来,在技术层面,激光微创外科、喉显微外科、鼻内镜、腔镜外科、口颈内镜外科和显微重建外科等技术不断提升,明显改善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对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人乳头瘤病毒相关分型的分层处理,对甲状腺癌等不同驱动基因的个体化靶向药物设计,都将精准医疗不断深化;在鳞状细胞癌综合治疗中,免疫治疗从非常晚期的治疗发展到选择病例的局部晚期诱导治疗,为头颈部重要器官功能保全提供了新的希望。为促进这些新技术和新理念的应用和传播,本文系统总结了头颈肿瘤临床治疗领域新技术和新理念的发展,供同行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在喉鳞癌中的基因表达谱及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8/10
目的 分析喉鳞状上皮细胞癌(l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SCC)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s)家族及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ssue inhibitors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TIMPs)的基因表达谱,找出与LSCC相关性最高的基因进行进一步研究,探讨其蛋白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方法 选取 28 例LSCC患者,采用含人类全基因组的基因芯片来检测MMPs及TIMPs在 4 例LSCC患者中共同上调或下调的基因.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24 例患者该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来验证基因芯片结果,并研究该蛋白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基因芯片显示MMPs家族在LSCC与癌旁正常细胞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有14 个,其中 4 个基因仅表达上调,4 个基因仅表达下调,另有 6 个基因在部分患者中表达上调,而在另一部分患者中表达下调.未发现在 4 例患者中共同表达上调或下调的基因.TIMPs在LSCC与癌旁正常细胞之间全部表达下调,TIMP4 在 4 例患者中全部表达下调.RT-PCR检测结果显示TIMP4 基因在LSCC组织中低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TIMP4 蛋白在LSCC组织中低表达,且TIMP4 蛋白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结论 研究首次发现MMPs家族及TIMPs在LSCC的表达谱,并发现TIMP4 蛋白的表达与LSCC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未来TIMP4 蛋白可能作为LSCC潜在的治疗靶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0
-
单细胞测序分析喉鳞状细胞癌细胞RPN2表达模式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 探讨核糖体结合糖蛋白Ⅱ(ribophorin Ⅱ,RPN2)在喉鳞状细胞癌单细胞微环境中的表达模式.方法 通过获取并预处理GSE150321 的喉鳞癌单细胞数据集,应用降维和分群算法对细胞类型进行分类和定义,并对各细胞类型中的RPN2表达进行概览和分析.筛选出RPN2 阳性和RPN2 阴性肿瘤细胞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功能富集分析,构建RPN2 阳性和RPN2 阴性肿瘤细胞的细胞互作网络.结果 喉鳞状细胞癌细胞经单细胞测序后,根据细胞的标记分子将细胞分为肿瘤细胞、免疫细胞、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和上皮细胞等亚群.RPN2 在肿瘤细胞和免疫细胞中的表达水平相对较高,而在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和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水平相对较低.差异表达分析筛选出与RPN2 表达相关的基因,功能富集分析结果显示RPN2 阳性肿瘤细胞高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核糖核蛋白复合体的生物发生和胞质翻译等信号通路中.构建的细胞互作网络显示RPN2 阳性肿瘤细胞与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和免疫细胞之间存在较强的互作关系.结论 本研究揭示了RPN2 在喉鳞状细胞癌微环境中的表达模式,以及RPN2 阳性和RPN2 阴性肿瘤细胞的特征及其与肿瘤发病、发展、预后之间的关联.这些发现为喉鳞状细胞癌的治疗和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喉白斑的研究应进一步加强
编辑人员丨2023/8/6
喉白斑是喉黏膜不易擦去的、非特殊感染引起的白色病灶,呈斑块或斑片状改变,多发生于声带黏膜,所以常称为声带白斑.由于其有一定癌变倾向,因此通常被认为是癌前病变.喉白斑病理上有多种分类方法,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类法根据上皮细胞异型增生程度分为五级:(1)单纯鳞状上皮细胞增生;(2)轻度异型增生;(3)中度异型增生;(4)重度异型增生;(5)原位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长链非编码RNA MAGI2-AS3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究长链非编码MAGI2反义链RNA3(MAGI2-AS3)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技术检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MAGI2-AS3表达情况,分析MAGI2-AS3表达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同时在喉鳞癌细胞Hep-2中过表达MA-GI2-AS3,体外检测细胞的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 与癌旁正常黏膜组织相比,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MA-GI2-AS3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声门上型、声门型、声门下型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MAGI2-AS3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化喉鳞状细胞癌患者与高、中分化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MAGI2-AS3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期、无淋巴结转移的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MAGI2-AS3相对表达量均高于T3+T4期、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ep-2细胞过表达MAGI2-AS3后的迁移、侵袭能力是空载Hep-2细胞的(0.403±0.181)倍和(0.502±0.090)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CGA公共数据库分析发现MAGI2-AS3在头颈部鳞癌组织中的相对转录水平低于癌旁正常黏膜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GI2-AS3高表达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略长于MAGI2-AS3低表达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AGI2-AS3表达与喉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相关;体外过表达MAGI2-AS3不仅可明显抑制Hep-2迁移及侵袭能力,还可明显改变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MT)相关标志物的表达水平,在喉鳞状细胞癌侵袭转移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的生物学作用,有望成为新的分子治疗靶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窄带成像内镜技术在克服声带白斑遮蔽黏膜微血管形态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窄带成像(NBI)内镜技术在克服声带白斑遮蔽黏膜微血管形态中的应用.方法:斑块遮蔽其下方微血管形态的声带白斑患者89例,根据斑块周围上皮内乳头样毛细血管袢(IPCL)形态对NBI内镜下斑块周围微血管表现分组,NBI内镜下良性组(20例)行黏膜下声带切除术,可疑恶性组(45例)行声韧带下声带切除术,恶性组(24例)行经声带肌的声带切除术.在此基础上行支撑喉镜下活检,并与组织病理学进行比较.结果:病理类型为单纯鳞状上皮细胞增生10例、轻度异型增生8例、中度异型增生21例、重度异型增生和原位癌41例、浸润癌9例.声带白斑NBI内镜下病变性质的恶性程度与病理分型的恶性程度行Spearman相关分析,呈显著正相关(r =0.725,P<0.01).结论:NBI内镜可克服声带白斑的“雨伞效应”,白斑周围黏膜的微血管形态与病理学结果具有很好的相关性,且NBI内镜有助于判断声带白斑的活检深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YAP1-JUN促进人喉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及EMT的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YAP1-JUN在促进喉鳞状细胞癌细胞的增殖及上皮间质转化(EMT)过程中发挥的功能.方法 通过组织免疫荧光实验检测Yes相关蛋白1(YAP1)的表达及亚细胞定位,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YAP1对喉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的影响,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YAP1对EMT相关分子标记基因蛋白表达和转录水平变化的影响,免疫共沉淀(CoIP)及免疫印迹实验检测YAP1与JUN相互作用,验证其共同调控下游基因表达以控制EMT过程.结果 喉鳞状细胞癌组织细胞中YAP1表达增加,且由细胞质转移至细胞核;YAP1上调后克隆形成数目显著增加(P<0.01);上皮细胞关键基因上皮性黏附蛋白(E-cadherin)表达水平在YAP1上调后被显著抑制(P<0.01),而间质细胞关键基因β-连环蛋白(β-catenin)、波形蛋白(vimentin)及神经性钙黏蛋白(N-cadherin)表达水平则显著上调(P<0.01);YAP1与核转录因子JUN相互作用,抑制JUN表达后YAP1的促细胞增殖能力显著减弱(P<0.01),同时EMT相关分子标记表达显著下调(P<0.01).结论 YAP1结合JUN基因促进人喉鳞状细胞癌细胞的增殖及EMT过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miR-129-5p靶向调节果蝇形态同系物2基因抑制喉鳞癌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的体外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miR-129-5p对喉鳞癌细胞增殖、凋亡的调控机制.方法 运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fica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法检测人支气管上皮细胞HBE、喉鳞状细胞癌细胞HN4、TU177中miR-129-5p、DIAPH2的表达;将miR-NC组(转染miR-NC)、miR-129-5p组(转染miR-129-5p mimics)、anti-miR-NC组(转染anti-miR-NC)、anti-miR-129-5p组(转染anti-miR-129-5p)、si-NC组(转染si-NC)、si-DIAPH2(果蝇形态同系物2,Drosophila Homologue of Diaphanous2,DIAPH2)组(转染si-DIAPH2)、miR-129-5p+pc DNA组(共转染miR-129-5p和pc DNA)、miR-129-5p+pc DNA-DIAPH2组(共转染miR-129-5p和pc DNA-DIAPH2),用脂质体法转染HN4、TU177细胞;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DIAPH2、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l (cyclinD1)、剪切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cleaved-caspase-3)、剪切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9(cleaved-caspase-9)的蛋白表达;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实验检测细胞中miR-129-5p与DIAPH2的结合力.结果 与人支气管上皮HBE相比,喉鳞癌细胞HN4、TU177中miR-129-5p表达均显著降低,DIAPH2表达显著升高(P<0.05);过表达miR-129-5p、敲减DIAPH2均可显著抑制HN4、TU177细胞增殖、促进凋亡、下调cyclinD1、上调cleaved-caspase-3、cleaved-caspase-9;miR-129-5p可抑制野生型DIAPH2细胞的荧光活性,并负向调控DIAPH2的表达;过表达DIAPH2可逆转miR-129-5p对Hep-2细胞的增殖抑制和凋亡促进作用.结论 miR-129-5p可抑制喉鳞状细胞癌的增殖,促进凋亡,其机制可能与靶向DIAPH2相关,将可为miR-129-5p靶向治疗喉鳞状细胞癌提供新的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