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纹状体囊泡单胺转运蛋白2密度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非运动症状(NMSs)和纹状体部位的囊泡单胺转运蛋白2(VMAT2)密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共前瞻性招募29名健康受试者[男16名,女13名,年龄(48.8±14.2)岁]和67例PD患者,PD患者包括31例改良Hoehn-Yahr(mH-Y)Ⅱ期患者[男16例,女15例,年龄(53.4±8.5岁)]、36例mH-Y Ⅲ期患者[男19例,女17例,年龄(63.1±8.2岁)]。所有受试者均行 18F-氟丙基-(+)-二氢丁苯那嗪[ 18F-FP-(+)-DTBZ , 18F-AV133]PET/CT检查,以枕叶皮质为参照区,测定纹状体各亚区的特异性摄取比值(SURs)。PD患者的NMSs通过临床量表进行评估。组间参数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 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最小显著差异 t检验),最后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来评估纹状体SURs与临床NMSs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NMSs统计结果发现,改良mH-Y Ⅱ、Ⅲ期PD患者之间抑郁[(3.51±1.34)与(11.36±3.87)分]、焦虑[(2.35±1.45)与(6.00±3.32)分]、睡眠障碍(132.90±12.26)与(110.34±19.69)分]及生活质量[(7.58±3.37)与(24.01±10.15)分]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10.573~5.439,均 P<0.05),但2组间认知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067, P>0.05)。健康受试者纹状体SURs为1.28±0.22,mH-Y Ⅱ期与Ⅲ期患者纹状体SURs分别为0.65±0.16和0.31±0.14,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83.11, P<0.05),mH-Y Ⅱ期与Ⅲ期两两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 t=9.116, P<0.05)。除认知评分外,PD患者NMSs其余评分均与纹状体SURs相关( r值:-0.647~-0.426,均 P<0.05)。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总纹状体SURs是预测帕金森病睡眠量表(PDSS)及PD非运动症状量表(NMSS)评分的最佳变量( R2值:0.234、0.378,均 P<0.001),对侧尾状核SURs是预测汉密尔顿抑郁评定量表(HAMD)评分( R2=0.402, P<0.001)的最佳变量,对侧壳核的SURs是预测汉密尔顿焦虑评定量表(HAMA)评分( R2=0.204, P<0.001)的最佳变量。 结论:PD患者纹状体VMAT2减少与NMSs之间具有相关性,提示多巴胺供应减少可能在PD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18F-FDG联合 18F-DTBZ PET/CT显像对伴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帕金森病的诊断价值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通过 18F-FDG脑代谢联合 18F-9-氟丙基-(+)-二氢丁苯那嗪[FP-(+)-DTBZ,简称DTBZ]脑囊泡单胺转运蛋白2(VMAT2)PET/CT显像研究伴或不伴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RBD)的帕金森病(PD)患者显像的特点,分析其对此类PD的应用价值。 方法:前瞻性收集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 18F-FDG、 18F-DTBZ PET/CT显像且经临床确诊的原发性PD患者50例,其中伴RBD的PD患者18例[PD-RBD(+)组;男16例、女2例,年龄(59.2±9.3)岁],不伴RBD的PD患者32例[PD-RBD(-)组;男16例、女16例,年龄(57.7±10.2)岁],同时纳入与PD患者年龄匹配的健康对照者10名[男5名、女5名,年龄(60.3±9.6)岁]。以枕叶皮质为参考脑区,获得双侧纹状体、尾状核、前壳核、后壳核、伏隔核、黑质等脑区的 18F-DTBZ特定摄取值比(SUR),纹状体前-后摄取梯度与其他半定量指标。采用单因素方差[最小显著差异(LSD)- t检验]、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Bonferroni法校正)、两独立样本 t检验及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数据;采用Pearson相关或Spearman秩相关行相关性分析;另行ROC曲线分析;应用统计参数图(SPM)比较伴或不伴RBD的PD患者全脑葡萄糖代谢差异。 结果:与PD-RBD(-)组相比,PD-RBD(+)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PD睡眠量表(PDSS)评分均明显降低( z值:-3.12、-3.08,均 P<0.01),其肢体症状重侧的对侧纹状体前-后摄取梯度也明显降低( t=-2.73, P=0.009),SPM分析显示其对侧前额叶葡萄糖代谢升高( t值:3.11~3.57,均 P<0.001)。2组在双侧纹状体、尾状核、前壳核、后壳核、伏隔核、黑质的SUR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 F值:6.24~147.61, H值:8.66~24.43,均 P<0.05;事后检验:LSD- t检验及Bonferroni法校正,均 P<0.01)。在PD-RBD(-)组中,对侧纹状体前-后摄取梯度与统一PD评分量表(UPDRS)评分及改良Hoehn-Yahr (mH-Y)分期呈负相关( r=-0.35, P=0.048; rs=-0.39, P=0.026);ROC曲线分析显示以对侧纹状体前-后摄取梯度鉴别PD-RBD(+)和PD-RBD(-)时的AUC为0.706(95% CI:0.562~0.851, P=0.016),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59.4%(19/32)、16/18。 结论:PD-RBD(+)组患者的对侧纹状体VMAT2前-后摄取梯度降低更明显,且2组脑代谢存在差异,提示伴与不伴RBD的PD患者可能存在不同的神经病理改变和不同的病理生理机制, 18F-DTBZ PET/CT显像可为疾病亚型的鉴别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治疗迟发性运动障碍新药——囊泡单胺转运体2抑制剂valbenazine
编辑人员丨2023/8/6
多巴胺受体阻滞剂通常会诱发迟发性运动障碍,囊泡单胺转运体2 (VMAT2)可调节多巴胺从细胞浆摄入囊泡,降低胞浆内的多巴胺含量.valbenazine为一种由Neurocrine公司研发的选择VMAT2抑制剂,已在美国批准用于治疗成人迟发性运动障碍.本文从药物的作用机制、药动学、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等方面介绍了valbenazine.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囊泡单胺转运体2抑制剂戊苯那嗪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戊苯那嗪是一种新型、高选择性囊泡单胺转运体2抑制剂,2017年4月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成人迟发性运动障碍.在为期6周的短期治疗和持续48周的长期治疗临床试验中,戊苯那嗪均显示出对迟发性运动障碍良好的治疗效果,其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嗜睡和头痛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枸橼酸铁铵和铁蛋白对原代培养腹侧中脑神经元VMAT-2和DAT表达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究枸橼酸铁铵(FAC)、含铁铁蛋白(Ferritin)和去铁铁蛋白(Apoferritin)对原代培养的腹侧中脑神经元中单胺囊泡转运蛋白-2(VMAT-2)和多巴胺转运蛋白(DAT)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FAC、Ferritin和Apoferritin处理原代培养的腹侧中脑神经元24 h后,应用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神经元中VMAT-2和DAT的表达情况.结果 FAC、Ferritin和Apoferritin处理的原代腹侧中脑神经元VMAT-2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295,P<0.05),而DAT的表达没有明显变化.结论 FAC、Ferritin和Apoferritin能够降低原代培养的腹侧中脑神经元的VMAT-2表达,而对DAT表达没有明显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