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风险调查实施技术规范团体标准解读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对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和一般楼宇等建筑物内部的空气流通起着重要作用。为满足北京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平战结合的工作要求,北京预防医学会组织北京市CDC等多单位撰写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风险调查实施技术规范(T/BPMA 0006-2020)》团体标准,针对类似呼吸道传染病暴发流行期间集中空调风险防控特殊性,从传染病预防控制角度,以现行法律法规为基础,以"科学性、实用性、统一性、规范性"为原则,梳理归纳了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和一般楼宇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新风口位置、空调方式、空调回风方式、空调风系统、气流组织、新风量、排风和空调部件8项风险调查要点,并对调查实施内容、流程、方法、资料分析和结论建议等提出明确定义和统一要求。规范和指导疾病控制和卫生监督等机构开展相关风险防控工作,为城市管理中的此类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解决思路和标准支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综合商城内不同功能区域在差异化送风条件下的污染物分布情况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了解中央空调送风条件下各功能区的污染物分布现状,为建筑差异化送风提供参考.方法 以某综合商城为例,在差异化送风条件下分别对其不同功能区内的污染物浓度进行测试分析.结果 只开送风条件下室内污染物浓度较低,在送风和回风均开后,室内污染物浓度相对较高,此时甲醛、PM10、PM2.5、CO2、TVOC、CO浓度差异分别为0.028 mg/m3、0.018 mg/m3、0.036 mg/m3、0.017%、0.208 mg/m3、1.279 mg/m3.除 CO 浓度外,各个功能区内甲醛、PM10、PM2.5、CO2、TVOC浓度均超标.只开送风、送风+回风均开这两种模式下服装区污染最严重,此时空气质量指数为2.72和3.28;餐饮区次之,为2.28和2.98;电子和首饰区污染最轻,为1.82和2.52.结论 服装区污染最严重,餐饮区次之,电子和首饰区污染最轻.建议从污染物源头及送风策略角度出发,进行污染物控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一起重症监护病房疑似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暴发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4/7/20
[目的]对重症监护病房(ICU)发生的一起疑似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进行分析,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1年11月仁济医院综合ICU发生的4例CRAB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流行病学史、环境卫生学监测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发生4例CRAB肺部感染,其中1例病例为社区获得性感染,3例为医院获得性感染,分离的菌株耐药性相同,且均属于ST368型.40个物体表面和医务人员手样本中,在首发病例的输液架和床旁的回风口滤网检出CRAB共2株,检出率为5%.在采取集中隔离CRAB感染患者、改进环境清洁消毒流程、加强手卫生、加强人员管理和培训及督导等措施后,未再发生同类CRAB感染病例.[结论]此次疑似CRAB医院感染暴发可能与环境清洁消毒不彻底及手卫生执行不到位有关.及时识别和调查,采取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是控制医院感染暴发的关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新型回风装置净化洁净厂房甲醛效果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为有效降低洁净厂房毒物浓度,保护劳动者健康,实现新型回风装置优化及其自动控制,探讨甲醛初始浓度、风量、温度、相对湿度对新型回风装置净化效果的影响.方法 在60 m3的模拟洁净厂房内,对安装有普通活性炭净化网、活性炭与光触媒净化网组合的新型回风装置15 min净化甲醛效率进行测试.采用溶液吸收-酚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甲醛浓度,在单因素试验确定两种净化网组合方式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探讨风量、甲醛初始浓度、温度、相对湿度对新型回风装置净化效果的影响,确定回风装置净化甲醛的性能参数.结果 新型回风装置中两种净化网组合方式的甲醛净化效率均高于普通活性炭净化网(P<0.05).通过正交试验直接分析和方差分析显示,风量是最敏感的影响因素(F=18.894,P<0.05),其次是初始浓度(F=16.128,P<0.05),而温度、相对湿度几乎没有影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041、0.599,P>0.05);LSD分析显示,风量475 m3/h与626 m3/h净化甲醛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甲醛净化效率和节能角度综合考虑,风量设定为475 m3/h时,新型回风装置对高浓度的甲醛有较高的净化效率.结论 由活性炭与光触媒净化网组成的新型回风装置在洁净厂房不同温度、湿度的情况下,均能较好地发挥净化甲醛的作用,风量、初始浓度对其净化效率有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电刀产生烟雾颗粒对手术室人员健康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层流手术室送风回风系统对手术过程中电刀产生烟雾颗粒的扩散分布情况及对医务人员健康的影响,为医务人员制定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层流手术室中使用电刀开放手术的不同点位的烟雾颗粒(主要是PM2.5和PM10)分布情况进行监测,包括手术医师口鼻部位(上测点)和手术医师脚跟部位(下测点)等两个部位,同时测量手术过程中送风回风系统的风速,对术前与术后烟雾颗粒分布、浓度之间的关系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手术过程中使用电刀可产生烟雾颗粒,包含大量的可吸收颗粒物PM10和PM2.5,两个监测点的可吸入颗粒物浓度,上测点的PM2.5和PM10的平均数值明显低于下测点的数值,术后远高于术前,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两者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手术中电刀切割组织时,可产生大量可吸入颗粒物,危害医护人员身体健康.层流手术室送风回风系统的设置可降低医护人员口鼻附近可吸收颗粒物的浓度.医务人员应加强层流手术室内送风回风系统的管理,选择佩戴防护可吸入颗粒物的过滤口罩、增加烟雾排放等方式进行个体防护,减少医务人员颗粒物吸入引起疾病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活性炭对洁净厂房甲醛净化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洁净厂房回风净化装置中活性炭对环境空气中甲醛净化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8年5~6月,选择4种不同商业活性炭(竹炭:1~3 mm,3~5 mm;椰壳炭:6~12目,8~16目)制作5种类型的活性炭净化网,在模拟洁净厂房实验室采用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法测试不同类型活性炭净化网对甲醛的净化效果.结果 不同类型活性炭净化效果随净化时间的延长而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类型活性炭相比,椰壳炭(8~16目,双层)净化效果最好,15 min和30 min净化效率分别为58.72%和85.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层椰壳炭净化效果优于单层(P<0.05);双层椰壳炭(8~16目)净化效果优于双层椰壳炭(6~12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椰壳炭(8~16目,双层)净化效果优于竹炭(P<0.05).结论 活性炭不同比表面积、粒径、厚度对其甲醛净化效果存在的影响,应对活性炭类型慎重选择进而提高洁净厂房内职业卫生防护水平、解决安全利用回风与降低能耗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静脉药物调配中心净化空调通风系统的建设与维护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建设并维护静脉药物调配中心的净化空调通风系统,以保证各类药物配置环境达到要求.方法:将调配药物分为普通药物和危害药物,根据药物分类的不同划分为2个调配区,分别设置不同的送风、排风以及回风方式,在调配区与控制区之间的过渡区域建立不同级别层流房间和调配中心的通风系统.结果:普通药物调配区采用一次回风方式,危害药物调配区采用全新风送风、全排风以及无回风方式,过渡区采用一次回风方式.维护及调节净化通风系统需要考虑冷热源水温、洁净区内温湿度以及洁净区间的压力差.结论:建设与维护好静脉药物调配中心净化空调通风系统,是保证各类药物配置舱内环境的关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办公场所和公共场所空调通风系统运行管理指南
编辑人员丨2023/8/5
本指南规定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办公场所和公共场所空调通风系统运行和管理要求等,适用于采用全空气和风机盘管加新风的空调通风系统.该指南的发布将有利于规范办公场所和公共场所空调通风系统运行管理,降低病毒通过回风管道进入空调通风系统的风险,减少COVID-19聚集性疫情的暴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武汉市某医院空调过滤网积尘中抗生素抗性基因污染状况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了解医院不同科室病房空调过滤网积尘中抗生素抗性基因污染种类、水平的差异.方法 采用湿棉签刮擦法采集武汉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7个科室19个病区空调回风口过滤网积尘样本,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定性检测6大类抗生素相关的24种抗生素抗性基因,并对6种典型的抗性基因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 过滤网积尘中检出磺胺类(sulⅠ、sulⅡ)、β-内酰胺类(mecA、blaOXA-51、blaTEM、blaCTX-M、blaSHV、blaKPC、blaNDM-1、blaⅠMP、bla VIM)、氨基糖苷类[aac(6')-aph(2")、aacC2]、大环内酯类(ermA、ermC、ereA)、喹诺酮类(qnrA、qnrB、qnrS)共5大类19种抗生素抗性基因,包括4种碳青霉烯类抗性基因(blaNDM-1、blaⅠMP、blaVIM、blaKPC).6种典型抗性基因绝对含量(拷贝/g)由高到低依次为:sulI(1.06×109) >sulⅡ(1.78×108) >blaNDM-1 (3.97×107) >aac (6')-aph(2")(3.20×107)>blaTEM(1.03×107) >aacC2(1.13×106).7个科室中,以创伤外科检出抗性基因种类最多达18种,6种典型基因绝对含量均高于其他科室.ICU及外科病区6种典型基因绝对含量高于内科病区.结论 该医院部分病房空调过滤网积尘中存在多种抗生素抗性基因,提示相关环境中可能存在与其有关的耐药菌现时或过往的污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大气颗粒物暴露致miR-150缺失小鼠海马神经炎症损伤的作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miR-150缺失在大气颗粒物暴露致小鼠神经炎症损伤的作用.方法 SPF级雄性C57BL/6J野生型及miR-150敲除C57BL/6J小鼠各30只,分为C57野生型清洁空气组(C57BL/6J组)、C57野生型常规空气暴露组(C57BL/6J+PM组)、miR-150敲除清洁空气组(miR-150ko组)及miR-150敲除常规空气暴露组(miR-150ko+PM组),每组15只.清洁空气组放置独立送回风净化笼具(Individual ventilation cages,IVC)饲养,常规空气组放置于常规空气饲养,实验期共12个月.应用旷场试验、新物体识别实验检测小鼠行为学变化,采用生物素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的方法检测小鼠海马中BDNF及炎症因子(TGF-β、IFN-γ、IL-4及IL-17)变化.结果 整个实验期间常规空气中PM25的平均质量浓度为99.81 μg/m3,IVC笼中洁净空气组PM25的平均质量浓度为1.24 μg/m3.旷场实验结果显示,C57BL/6J+PM组及miR-150ko+PM组小鼠的总路程总运动距离、中央区域距离、边角时间、平均速度、进人中央格次数、进人中央格时间、站立次数及跨格次数均明显少于清洁空气组,miR-150ko组的边角时间、站立次数明显少于C57BL/6J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物体识别实验结果显示,与清洁空气组相比,C57BL/6J+PM组及miR-150ko+PM组小鼠的识别时间占总时间的百分比和识别次数占总次数的百分比均呈下降趋势,其中miR-150ko+PM组小鼠的识别时间占总时间的百分比和识别次数占总次数的百分明显少于miR-150k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用ELISA法检测小鼠海马中BDNF及炎症因子结果显示,与清洁空气组相比,C57BL/6J+PM组及miR-150ko+PM组小鼠海马BDNF蛋白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57BL/6J+ PM组小鼠海马IFN-γ、IL-17蛋白水平明显高于C57BL/6J组,TGF-β和IL-4水平明显低于C57BL/6J组;miR-150ko+PM小鼠海马IFN-γ蛋白水平明显高于miR-150ko组,TGF-β水平明显低于miR-150ko组.C57BL/6J+PM组小鼠海马IL-17蛋白水平明显高于miR-150ko+P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气颗粒物暴露致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水平降低、海马中炎症IFN-γ和IL-17升高,TGF-β和IL-4水平降低,miR-150缺失可减轻神经炎症反应,Th 17/Treg免疫平衡可能参与了此过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