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聚苯乙烯纳米纤维的固相萃取结合液质联用技术同时检测人尿液中的4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编辑人员丨2024/7/20
目的 开发一种基于聚苯乙烯纳米纤维的固相萃取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人尿液中氨磺必利、奥氮平、利培酮、帕利哌酮4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方法 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聚苯乙烯纳米纤维,并以聚苯乙烯纳米纤维为吸附剂制备固相萃取小柱萃取人尿液中的4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色谱柱采用Waters XBridge BEH C18,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梯度洗脱,流速:0.25 mL·min1,柱温:40℃,进样量:3 μL.考察该方法的专属性、标准曲线、定量下限、精密度、准确度、提取回收率、基质效应和稳定性.结果4种分析物的线性范围均为1~100 ng·mL-1,相关系数均大于0.996.定量下限为1 ng·mL-1,检测限为0.01~0.10 ng·mL-1.4种分析物的批内、批间相对标准偏差(RSD)范围为2.34%~14.48%,提取回收率均大于75.75%,基质效应基质效应在85.00%~115.00%.各样品在自动进样器中放置24 h稳定性 RSD 为 2.19%~12.06%;冻融 3 次稳定性 RSD 为 3.65%~13.81%.结论 本法灵敏度高,适用于尿液样本中微量分析物的提取和测定,为抗精神病药物检测提供了可靠的分析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岳西小黄姜精油提取优化及成分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6/15
为了确定岳西小黄姜精油最佳提取工艺,探究不同提取方法对小黄姜精油得率和微观结构的影响,建立岳西小黄姜挥发性物质GC-MS检测方法.该研究分别采用水蒸气蒸馏法、超声辅助水蒸气蒸馏法、超声-微波协同辅助水蒸气蒸馏法、超声-酶解协同辅助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小黄姜精油.比较各方法的精油得率,选择得率最高的方法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优化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超声-酶解协同辅助水蒸气蒸馏法的精油得率最高,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3.5(g/mL)、超声温度50 ℃、超声功率400 W、超声时间20 min、复合酶用量(半纤维素酶∶β-葡萄糖苷酶=1∶1)40 U/g、酶解温度40℃、酶解pH值5.5、酶解时间2 h、提取时间45 min.在此条件下精油得率为3.28%.对精油提取后的姜渣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经超声-酶解协同辅助水蒸气蒸馏法得到的姜渣细胞完整性破坏最为严重,说明该方法对精油的提取更为彻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提取法和超声-酶解协同辅助水蒸气蒸馏法从鲜姜中共提取鉴定出75种挥发性物质,其中HS-SPME提取法鉴定出49种,超声-酶解协同辅助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鉴定出60种.本研究为小黄姜精油提取提供了新思路,并为生姜深加工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测定饮用水中挥发性卤代烃
编辑人员丨2024/5/25
目的 建立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法分析饮用水中三氯甲烷、四氯化碳、二氯一溴甲烷、一氯二溴甲烷、三溴甲烷.探索萃取纤维头、萃取时间、萃取温度、离子强度、解吸时间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使用DVB/CWR/PDMS 80 μm萃取头,取10mL水样到顶空瓶,加入3.0 g NaCl,35 ℃下萃取15 min后于250 ℃解吸5 min,以50∶1分流比进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分析,在多反应监测模式(multi reaction monitoring,MRM)进行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 本方法的线性相关系数(r)均≥0.999,3个加标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80.1%~107.2%(n=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4%~10%.利用本方法对生活饮用水进行测定,三氯甲烷、四氯化碳、二氯一溴甲烷、一氯二溴甲烷被检出.结论 该方法简单快捷、准确可靠、灵敏度高,适用于短时间分析生活饮用水中常见挥发性卤代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25
-
不同产地黄芪挥发性成分差异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 建立黄芪挥发性成分的固相微萃取(SPME)-气相色谱-质谱(GC-MS)检测方法,对不同产地黄芪挥发性成分的差异进行分析.方法 黄芪样品采用SPME萃取浓缩其挥发性成分,采用GC程序升温分离、MS检测.优化了SPME萃取纤维头、萃取温度、时间以及GC-MS升温程序,在优化的条件下对5个产地的黄芪样品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测定,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OPLS-DA)探究不同产地黄芪挥发性成分的差异.结果 共检出346种挥发性成分,主要包括胺、芳香烃、醇、酚、腈、醛、酸、烃、酮、酯等10类化合物.5个产地样品在聚类热图、主成分分析(PCA)和OPLS-DA分析中均得到了有效区分,其中OPLS-DA模型的Q2、R2X、R2Y分别为0.663、0.889、0.909,置换检验Q2的截距为-0.8,表明模型拟合效果良好.对样品差异贡献较大的8种物质进行了风味特性和药理作用说明.结论 建立的SPME-GC-MS法适用于黄芪挥发性成分检测,不同产地黄芪挥发性成分分析可为黄芪质量评价和控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HS-SPME-GC-MS测定洋甘菊不同部位挥发性成分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分析比较洋甘菊不同部位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通过单因素考察依次筛选固相微萃取纤维头、样品量、萃取温度、萃取时间、解吸附时间,得到最佳萃取条件.以该条件萃取洋甘菊不同部位挥发性成分,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测定其化学成分,并采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以7种主要挥发性成分为指标考察得到了最佳萃取条件,即固相微萃取纤维头为PDMS/DVB型,样品量0.5g,萃取温度80℃,萃取时间10 min,解吸附时间1 min.从洋甘菊中鉴定出挥发性成分66个,全草、花、根、茎、叶中分别鉴定出挥发性成分40,31,27,29,35个,分别占挥发性成分总峰面积的84.58%,90.27%,82.41%,87.36%,82.10%.结论:洋甘菊不同部位挥发性成分含量(以总峰面积计)由高到低依次为叶>全草>花>茎>根;不同部位含共有成分14个,花与全草含共有成分25种,分别占花与全草中已鉴定成分总含量的98%和88%.实验结果为洋甘菊以全草入药提供了化学物质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全血中12种挥发性有机物的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同位素内标测定法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建立全血中12种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GC)-质谱(MS)-同位素内标测定法.方法 将血样倒入棕色进样瓶中,将85 μm CAR/PDMS纤维插入振荡器中,350 r/min振荡,40℃萃取25 min,300℃解析进样0.5 min,采用GC-MS检测12种挥发性有机物的含量.结果 在0.090~5.76 ng/ml的线性范围内,所得12种VOCs的回归方程均呈较好的线性关系(r≥0.996).该方法的检出限0.03~0.076 ng/ml,定量下限0.053~0.251 ng/ml,平均回收率为84.4%~121.9%,RSD为1.7%~12.5%.结论 该方法灵敏度高,操作步骤简单,适合人群血液中挥发性有机物的监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饮用水中25种半挥发性有机物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水中25种半挥发性有机物的固相微萃取一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方法.方法 通过自动固相微萃取仪,将固相微萃取纤维头浸入标准溶液和样品中直接萃取,选择合适的萃取纤维头,优化萃取温度、萃取时间、搅拌速率、解吸温度和时间等参数,在选定的条件下,目标组分经固相微萃取吸附、浓缩、解吸等步骤后进入气相色谱仪进行分离.分离后的组分进入质谱检测器,经全扫描定性,特征离子峰面积外标法定量.结果 25种半挥发性有机物在(0.5~5.0)μg/L具有良好的线性,其相关系数均>0.99,检出限范围(0.002~0.44) μg/L,回收率范围70.3%~119.0%,RSD范围4.0%~13.4%.利用该方法对北京市范围内10份生活饮用水进行了检测,目标组分均未检出.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迅速,环境友好,具有较好的准确度和灵敏度,适用于水中25种半挥发性有机物的同时测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固相微萃取在苯丙胺类毒品分析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固相微萃取(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SPME)作为一种新型样品前处理技术已受到广泛关注.由于SPME集采样、萃取、浓缩、进样于一体,克服了传统样品前处理技术步骤繁琐、耗时耗力、所需样品量大等诸多缺点,因此在对生物样品中毒品等目标物的分析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以纤维SPME技术为例,综述了该技术在苯丙胺类毒品分析中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检测白酒中多种挥发性有机污染物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建立白酒中33种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同时测定的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方法.方法 将白酒的酒精度稀释成12%,取7ml放入20 ml的顶空瓶,以DVB/CAR/PDMS为萃取纤维在25℃条件下萃取10min后,在200℃的气相色谱进样口中解吸3 min,解吸出来的VOCs随1 ml/min的载气在VF-624MS毛细管柱内得到分离,并进入四级杆质谱检测.结果 在优化后的顶空固相微萃取条件下,33种VOCs得到了较好的分离,各物质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不同水平的加标回收率在81.2% ~ 106.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9%.仪器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在0.001 μg/L~0.101 μg/L和0.004 μg/L~0.336 μg/L之间.检测发现,15个白酒样品中共检出5种VOCs,甲苯的检出率及平均浓度均最高(86.7%,137.45 μg/L),其次为苯乙烯,其平均检出浓度为63.12 μg/L.结论 该方法适用于白酒中多种VOCs的同时、灵敏、准确地测定.白酒中存在多种VOCs的污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电场促进下的固相微萃取-GC/MS法测定尿中的苯丙胺类兴奋剂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采用电场促进下的固相微萃取(EE-SPME)-GC/MS分析方法,对尿中苯丙胺(AM)、甲基苯丙胺(MA)、3,4-(亚甲二氧基)苯丙胺(MDA)、3,4-(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MDMA)和3,4-(亚甲二氧基)乙基苯丙胺(MDEA)5种苯丙胺类兴奋剂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方法 通过向萃取纤维附近引入阴极,促使样品溶液中的目标物阳离子向萃取纤维附近迁移,从而提高了PDMS涂层在温和条件下对苯丙胺类兴奋剂的萃取效率.对EE-SPME条件进行优化,以4-苯基丁胺(4-PBA)为内标,在气-质仪联用选择离子检测(GC/MS/SIM)模式下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 本方法的检出限为0.1~1.2ng/mL,线性范围为1~200ng/mL,相关系数为0.990~0.997,三个加标水平(5、50、100ng/mL)下的回收率为86%~110%,精密度可达3.6%~8.7%.结论 该方法灵敏、准确、对环境绿色友好,并且操作简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