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ICF的失能评估工具在临床应用中的信度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验证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的功能评定工具在失能评估中的信度。方法:选取江苏钟山老年康复医院存在功能障碍的住院患者371例参与本研究,以基于ICF的功能评定工具对患者进行失能评估,以数字化评定量表(0~10分)评估条目失能程度。分析失能评定工具的内在一致性、评估者间信度、评估者内信度。结果:基于ICF的失能评定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9,评估者间信度分析显示量表总分的组内相关系数(ICC)为0.85,量表包含的20个条目的ICC在0.78~0.94( P<0.01);评估者内信度分析显示量表的总分ICC为0.95,除b230听力外,量表包含的其它条目ICC在0.72~0.97( P<0.01)。 结论:基于ICF的失能评定工具与数字评定量表联合在临床失能评估应用中具有良好的内在一致性及评估者间信度和评估者内信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5种老年人失能失智分级标准及可视化评估工具的编制和信效度检验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建立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条目相匹配的中国老年人失能失智分级标准,同时编制能使患者、家属、医疗卫生工作者一致理解的可视化评估工具并验证其信效度。方法:通过参考相关文献及专家咨询,初步确立5种老年人失能失智分级、ICF条目及可视化评估工具;随后通过问卷法进行分级合理度及与插图、GIF动图、ICF条目匹配度调查。通过项目分析筛选条目,图文匹配效度检验确定可视化评估工具匹配程度,内部一致性信度或重测信度进行信度检验,内容效度进行效度检验。结果:每种失能失智分级初始分为5级,经过专家咨询修改后分为4级,并对相关描述语进行简化;所有条目与各部分总分的Pearson相关系数均大于0.3,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插图及GIF动图与相关描述语匹配度的平均分、众数均大于3,一致性率均大于50%,且两者在8个条目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反映内部一致性的Cronbach's α系数均大于0.60,反映重测信度的组内相关系数均大于0.70;反映内容效度的问卷水平内容效度指数均大于0.90,条目水平内容效度指数均大于0.78。 结论:初步确立了符合ICF的中国老年人失能失智分级标准及可视化评估工具,且具有良好的信效度;两种可视化评估工具中GIF动图更受欢迎,更容易帮助理解。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江苏省社区脊髓损伤人群就业情况横断面观察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从个人相关因素、身体功能、活动能力和环境因素等方面了解江苏省内居住于社区的脊髓损伤(SCI)患者的就业情况,从而确定影响其伤后就业的因素,并从不同方面提出脊髓损伤患者回归工作岗位的潜在方法。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观察性研究,基于国际脊髓损伤(InSCI)社区调查—中国江苏项目,以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为框架,以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患者的相关数据。社区调查问卷内容涉及社会人口学资料、疾病相关资料、身体功能、活动和参与、环境因素、总体健康和幸福感评价等方面。应用描述性统计分析脊髓损伤患者的就业相关基本情况,应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社区脊髓损伤患者就业的影响因素。结果:2018年1月至12月,共收集问卷726份,其中541份通过电话访谈、152份通过网络链接以及33份通过面对面访谈形式完成。Logistic回归结果可知,在家/外出时是否有人照顾( OR=0.405)、损伤时年龄( OR=0.949)、个人因素( OR=1.068)、活动和参与( OR=1.034)以及环境因素( OR=1.043)是影响脊髓损伤患者从事带薪职业的主要因素( P<0.05)。 结论:居住在社区的脊髓损伤患者就业率较低(22.80%),活动受限和环境障碍为影响其就业的主要因素。全面的康复方案的制定与实施,足够的家庭与社会支持将有助于患者重回工作岗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功能障碍组合的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躯体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观察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功能障碍组合的康复治疗方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身体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偏瘫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 n=45)及对照组( n=45)。观察组患者先采用ICF功能障碍组合进行身体功能评估,然后根据评定结果制定康复计划和目标,并进行康复治疗,康复治疗每日1次,每次60 min,每周5~6次,康复课程每周1次,每次1 h,连续干预4周。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康复模式对患者进行评估和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采用Fugl-Meyer感觉运动评定量表(FM)和功能独立性量表(FIM)评估2组患者的各项功能,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FM量表中的上肢功能评分、下肢功能评分和总分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上肢功能评分、下肢功能评分和总分分别为(40±11)分、(25±4)分和(65±13)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组患者FIM量表的各项评分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IM量表的各项评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基于ICF功能障碍组合的康复治疗方案可更有效地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身体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听力损失分级的变化及对耳科听力干预、公共卫生和残伤评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听力损失及其严重程度在耳科与听力学、预防医学、残疾评定与救助、职业健康、人口老龄化等领域中有着不同的关注点。《世界听力报告》作为全球公共卫生政策性文件,融合了世界卫生组织(WHO)与全球疾病负担研究、《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的理念,将听力损失分级中的正常、轻度以及中度的认定标准各降低了5 dB,在中度与重度分类间新增了一个“中重度”等级,并增加了对完全失聪/全聋及单侧听力损失的描述。但同时强调该分级仅供流行病学使用,且只适用于成人。而耳科临床往往结合具体病种采用特定的疗效评价或病例筛选方案,听力学干预越来越多地依赖言语感知测试而非纯音测听的结果;听力残疾评定标准的制定与本国国情相结合是国际惯例,职业性噪声性听力减退的诊断也要充分考虑伦理、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因素。因此不宜将这一听力损失分级不加思考地推衍到耳科与听力干预、听力残疾评定及职业健康等领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脑卒中患者康复需求问卷的研制与信效度检验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研制脑卒中患者康复需求问卷,为医护人员实施延续性康复服务提供工具。方法:依据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的概念框架,在文献回顾、质性研究的基础上,经过2轮Delphi专家咨询后初步确立问卷条目,并于2021年4—12月选取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康复科的130例脑卒中患者检验问卷信效度,期间另选20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形成正式量表。结果: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出4个公因子:生理功能康复需求、社会康复环境支持需求、情感/心理支持需求、康复知识/信息需求。经过项目分析、3次探索性因子分析形成了包含16个条目的最终问卷。问卷Cronbach α系数为0.935,折半系数为0.824;验证性因子分析部分拟合指标在标准范围内, χ2/ df为2.979,增量拟合指数为0.907,比较拟合指数为0.906,近似误差均方根为0.100。 结论:脑卒中患者康复需求问卷信效度较好,可初步评估脑卒中患者的康复需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ICF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全方面功能损伤真实感受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深入挖掘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全方面功能损伤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18年11月—2019年1月选择江苏省某三甲医院心脏内科医务工作者(包括心脏科医生和护士)、CHF患者或家属作为研究对象。以现象学方法为指导,对研究对象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根据Colaizzi法分析提取概念,由2名研究员根据Cieza链接规则将概念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disability,and health,ICF)进行匹配,以2次连续采访后新出现的ICF类目不超过前者的5%作为样本量饱和标准。结果:最终共纳入28名受访者,链接到80个唯一的ICF类目,其中身体功能部分类目数为31个(38.8%),身体结构5个(6.2%),活动与参与28个(35.0%)和环境因素16个(20.0%);另有482个概念不可被链接到ICF类目,健康状况占比最多(30.7%),其次是个人因素(27.4%)。结论:ICF可以用于CHF患者全方面功能损伤状态及其影响因素的描述,链接到众多ICF类目说明其功能损伤状况复杂、影响因素众多。本研究为有利于今后开展基于综合评估的CHF患者个体化、详尽化、动态化的治疗与护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2022)第三章:ICF-CY框架下的儿童脑瘫评定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本章分别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Embase等数据库检索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儿童和青少年版)(ICF-CY)框架下的脑性瘫痪(脑瘫)身体功能和结构评定、活动与参与评定及环境评定相关文献,系统评价制订与更新参考Cochrane协作网方法,证据水平与推荐强度采用本指南制定的方法,并遵循RIGHT条目进行报告。本章引用了相关评定工具的最新研究进展,可在脑瘫临床康复、科研及教学活动中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ICF-d560与恢复期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d560条目与恢复期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5月在康复科住院的伴吞咽障碍的恢复期脑卒中患者140例,分别采用ICF-d560和改良洼田饮水试验评估吞咽障碍。应用线性回归中的Enter法分析各临床危险因素对吞咽障碍筛选结果的影响,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探讨ICF-d560与改良洼田饮水试验的相关性。结果:应用ICF-d560进行吞咽障碍的筛选,轻度障碍10.0%,中度障碍37.1%,重度障碍29.3%,完全障碍23.6%;应用改良洼田饮水试验筛选,轻度障碍44.3%,中度障碍31.4%,重度障碍24.3%。整体上ICF-d560与改良洼田饮水试验具有相关性( RS=0.864, P<0.01),两种量表的相关程度还与不同卒中类型、年龄、性别及脑卒中危险因素有关。其中脑梗死组( RS=0.828)高于脑出血组( RS=0.883),女性组( RS=0.862)略高于男性组( RS=0.840);各年龄阶段40~65岁、66~79岁、80~99岁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57、0.847、0.920,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大;两种量表在脑卒中危险因素糖尿病、高血压上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45、0.837。 结论:ICF-d560和改良洼田饮水试验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可作为一种基于ICF理论框架的吞咽功能筛查工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渐进性抗阻训练在痉挛型脑瘫康复中的临床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渐进性抗阻训练(PRT)在是否有助于提高痉挛型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的功能,特别是在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儿童青少年版)(ICF-CY)框架下的活动和参与层面存在争议,目前尚缺少有力的循证依据。本文通过对PRT的历史发展、训练方法以及临床研究进展和争议问题进行综述,以期启发儿童康复工作者的关注和开展循证研究,探究如何更好地发掘渐进性抗组训练这一康复治疗技术在痉挛型脑瘫康复治疗中的作用,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