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传统及现代方法的白花蛇舌草及其地方习用品鉴别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通过对白花蛇舌草及其2种地方习用品(伞房花耳草、纤花耳草)的性状、显微特征和HPLC指纹图谱全面分析比较,对三者进行鉴别研究。方法:采用传统方法观察三者性状,鉴别茎横切面、叶横切面、果实横切面、种子横切面及药材粉末特征;采用HPLC指纹图谱比较三者色谱峰差异。结果:性状项下,白花蛇舌草茎为圆柱形,蒴果单生或双生于叶腋,扁球形,直径2~3 mm,果柄长;伞房花耳草和纤花耳草为四棱柱形,伞房花耳草为2~5蒴果呈伞房花序生于叶腋,球形,直径1~1.5 mm,具细长的柄;纤花耳草1~3蒴果簇生于叶腋,卵圆形,边缘有纵棱,直径约1.5 mm,无柄,叶干时边缘反卷呈长针状。鉴别项下,白花蛇舌草茎横切面呈类圆形,叶中脉处下方突起,内果皮纤维层由2层纤维细胞组,种皮细胞表面观为多边形,壁上密布细小红棕色或黄棕色的疣状点;伞房花耳草茎横切面为四棱形,种皮细胞表面观为多边形,壁波状弯曲,壁上没有疣状点;纤花耳草中脉上方略四陷,下方不突起;内果皮纤维层由8~13层纤维细胞组成。HPLC指纹图谱分析结果显示,白花蛇舌草与常见地方习用品有各自特征色谱峰,有一定差别。结论:传统和现代方法均显示白花蛇舌草及伞房花耳草、纤花耳草在性状、组织显微横切面、粉末特征、化学成分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可有效区分白花蛇舌草及其2种地方习用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本草图经》中涉及今浙江省的州军冠名药图考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本草图经》中有38幅药图名称涉及今浙江省。考释出涉及今浙江省的州军冠名药图30幅,共涉及植物药20科29属30种,矿物药1种。尚有7幅植物图有待进一步考证。其中有25个涉及今浙江省的州军冠名药图品种与今品种来源一致,5个品种为浙江省北宋地方习用或异物同名品种,5个品种因形态描述及绘图过于简略,从而导致知名而不知物。在考证分析过程中,发现《本草图经》“明州黄药”图与“秦州红药”图存在图文颠倒现象。除此之外,通过比对刘甲刻本《大观本草》与张存惠刻本《政和本草》中以地冠名图发现,张存惠刻本《政和本草》中“晋州贝母”为刘甲刻本《大观本草》中的“越州贝母”图名更具合理性。浙江省道地药材“台州乌药”以及“浙八味”中“浙白术”“笕麦冬”“温郁金”“浙贝母”的历史分别可追溯到《本草图经》“台州乌药”“越州白术”“睦州麦冬”“温州蓬莪荗”“越州贝母”图,为浙江省道地药材及特色中药资源研究提供了宋代本草图文史料。《本草图经》中产地涉及今浙江省的药材分布情况及记叙风格,反映出浙江省北宋时期中药资源的利用与发展侧重于沿海地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我国地区性民间习用药材质量标准概况及相关问题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4/4/27
地区性民间习用药材标准(以下简称省级中药材标准)是国家药材标准的补充,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较完整的标准体系,在相应药材的生产、检验、使用、流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解我国省级中药材标准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对我国省级中药材标准现状及其收载的药材品种进行梳理,对动植物药材品种数量、科属分布、药用部位,以及矿物药的主要元素进行分析,就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建议加强省级中药材标准的管理,进一步协调不同省级中药材标准的关系,建立药材标准共享机制及快速修订机制,提高药材标准的可控性.对省级药材标准的梳理能够较好地反映目前省级中药材标准现状,为今后的标准制修订和管理提供有益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基于GC-MS和化学计量学的岭南红脚艾与传统艾叶挥发油成分的比较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1/20
艾叶为临床常用中药材,岭南红脚艾基原南艾蒿与艾同为菊科蒿属艾组植物,为岭南民间艾叶的地方习用品.该研究运用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GC-MS)对27批岭南红脚艾及13批传统艾叶样品挥发油成分进行检测,分析二者挥发性成分种类的异同,采用内标法结合多反应监测模式(MRM),对6种主要挥发性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并对测定结果进行层次聚类分析(H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结果表明,艾叶挥发油平均含量高于红脚艾,且挥发油成分的种类更为丰富,多为沸点较低的组分,而红脚艾中多为沸点较高的组分.红脚艾和艾叶中挥发性成分均主要为萜类化合物,艾叶中主要含有单萜类化合物,红脚艾中则主要含有倍半萜类化合物,同时艾叶中的含氧衍生物含量明显高于红脚艾.化学计量学方法分析表明,HCA和OPLS-DA均能将红脚艾和艾叶区分开,二者挥发性成分差异显著.该研究可为红脚艾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红脚艾作为岭南地方习用药材的合理性提供数据支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瑶药冷骨风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瑶药冷骨风来源于睡莲科植物萍蓬草(Nuphar pumilum)的干燥根茎,为瑶族人习用药材,具有止咳补虚、除蒸止汗、祛瘀调经、止血的作用,目前历版《中国药典》和地方标准并未有收载其质量控制方法.该研究收集了10批冷骨风药材,采用生药鉴别方法对冷骨风药材性状进行显微鉴别,用TLC(薄层色谱)法对药材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没食子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色谱柱为Welch Ultimate XB-C18柱(4.6 mm× 250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05%磷酸溶液(5 : 95),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72 nm,柱温为室温.(2)建立了冷骨风药材性状、显微、TLC鉴别方法.(3)含量测定中没食子酸在0.0721~0.3605 μg范围时,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3.66%,RSD为2.03%(n=6).(4)10批样品没食子酸含量为0.82%~1.23%,平均含量为0.94%.因此,建立的瑶药冷骨风质量控制方法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可用于冷骨风药材的质量控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落新妇超微粉与普通粉的有效成分溶出度及镇痛作用比较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落新妇,又名红升麻、阴阳虎、金毛三七等,为虎耳草 科 植 物 落 新 妇 Astilbe chinensis (Maxim.) Franch. et. Sav.或大落新妇Astilbe grandis Stapf ex Wils.的干燥根茎.落新妇为浙江省地方习用药材,少数民族特色药材,现收载于《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2015版,其性味辛、苦,温,具有活血散瘀、解毒止痛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积聚疼痛等[1].现代药理作用研究表明,落新妇具有镇痛、抗炎、抑菌、抗肿瘤以及抗内毒素的作用.对落新妇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岩白菜素为其主要成分,也是有效成分,落新妇中岩白菜素的含量可达3%以上[2-7].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白石脂药材的质量标准提高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对甘肃省地方习用药材白石脂的质量标准进行提高.方法:采用显微鉴别、化学反应鉴别对白石脂药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容量分析法测定白石脂中三氧化二铝(Al2O3)的含量,样品经氢氟酸-盐酸进行湿法消解后,加入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滴定液络合,以二甲酚橙为指示液,用锌滴定液滴定.结果:显微鉴别、化学反应鉴别特征明显.三氧化二铝(Al2O3)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6;精密度、稳定性的RSD<2.0%;加样回收率为101.41%~104.85%(RSD=1.35%,n=6).结论:所建方法简便易行、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白石脂药材的质量控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椒目质量标准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建立甘肃省地方习用药材椒目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及薄层色谱法建立椒目的定性鉴别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椒目中α-亚麻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按《中国药典》(2015年)附录方法测定椒目中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水溶性浸出物及醇溶性浸出物含量.结果 优化的薄层色谱条件,可以特征性地实现11批椒目药材的定性鉴别,且11批样品均显示有α-亚麻酸的斑点.α-亚麻酸在0.011~1.344 mg/mL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1),加样回收率为93.57%~110.88%,RSD=0.43%~2.93%;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及α-亚麻酸含量分别为5.86%~8.74%、5.28%~6.65%、0.28%~1.22%、6.15%~9.45%、12.79%~25.48%、1.61%~4.42%.结论 建立的薄层色谱法可以实现甘肃省地方习用药材椒目的定性鉴别,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便、可行,可用于椒目中α-亚麻酸的含量测定,为建立椒目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秃疮花药材质量标准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建立甘肃省地方习用药材秃疮花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及薄层色谱法建立秃疮花的定性鉴别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秃疮花中异紫堇碱含量测定方法,按《中国药典》(2015年)附录方法测定秃疮花中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水溶性浸出物及醇溶性浸出物.结果 优化的薄层色谱条件,可以特征性地实现12批秃疮花药材的定性鉴别,且样品均显示有异紫堇碱的斑点.12批秃疮花药材的异紫堇碱在1.9~406.0 mg/mL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加样回收率为94.15%~102.54%,RSD=0.39%~1.42%;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异紫堇碱分别为2.22%~7.63%、6.29%~10.51%、0.23%~0.76%、17.12%?23.34%、9.04%~14.32%、0.118%~0.940%.结论 建立的薄层色谱法可以实现甘肃省地方习用药材秃疮花的定性鉴别,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便、可行,可用于秃疮花中异紫堇碱的含量测定,为秃疮花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毛细辛药材质量标准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建立甘肃省地方习用药材毛细辛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法建立毛细辛的定性鉴别方法;考虑到毛细辛药材中含有马兜铃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毛细辛中毒性成分马兜铃酸Ⅰ的限量测定方法.按《中国药典》(2015年)附录方法测定毛细辛中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水溶性浸出物及醇溶性浸出物.结果 10批毛细辛药材的马兜铃酸Ⅰ在0.08~10.10μg/mL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4),加样回收率为93.27%~104.56%,RSD=119%~3.44%;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马兜铃酸Ⅰ含量分别为8.28%?12.30%、12.77%?17.55%、1.52%~2.68%、18.14%?30.28%、16.63%~27.53%、0.001%?0.002%.结论 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便、可行,可用于毛细辛药材中的马兜铃酸Ⅰ的限量测定.显微鉴别方法为毛细辛定性鉴别提供依据,马兜铃酸Ⅰ的限量测定方法为毛细辛的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所建立的方法可以用作毛细辛药材的质量标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