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染病患者首诊医疗机构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建立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染病患者首诊医疗机构选择预测模型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医疗机构精准防治传染病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北京市通州区某医联体覆盖区域内1 524例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将患者数据按照8∶2随机分成训练集和测试集,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首诊医疗机构选择的影响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通过测试集中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的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评价模型预测效果.结果 1 524例患者中,有417例选择社区首诊.文化水平、医保类型、职业、相对距离、是否签约家庭医生是传染病患者选择首诊医疗机构的影响因素.测试集的AUC=0.851,模型拟合效果较好.结论 通过建立传染病患者首诊医疗机构预测模型可用来预测患者流向,帮助区域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提高区域内传染病患者基层首诊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门急诊服务敏感疾病住院:概念、识别及政策启示
编辑人员丨2天前
门急诊服务(包括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院和其他医疗卫生机构的门诊和急诊服务)的可及性和质量决定了卫生服务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和居民健康,同时门急诊服务也是老龄化社会中持续性服务的核心组成部分.美国学者于 20 世纪 90 年代提出门急诊服务敏感疾病(ACSCs)的概念,此后,门急诊服务敏感疾病住院(ACSH)被广泛应用于评价门急诊服务的可及性和质量.近年来,有关ACSH的研究逐渐受到各国学者的关注与重视,我国的初步研究证据也显示该问题不应被忽视.本文首先介绍ACSH的概念缘起,然后对ACSH、可避免住院、不合理入院等目前学界尚在混用的概念进行辨析,并系统梳理国际上ACSH的前沿识别标准,最后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讨论ACSH这一指标的政策价值,明确识别我国ACSCs应注意的问题,并提出减少ACSH的策略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门急诊服务敏感疾病住院的管理策略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门急诊服务敏感疾病住院(ACSH)问题造成了我国每年至少千亿元卫生资源的浪费.实施精准干预措施以减少ACSH是卫生系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有助于减缓疾病的发生发展,提升群众健康水平,降低经济负担.本研究旨在系统分析ACSH的影响因素,总结归纳减少ACSH的国际经验并探索适用于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ACSH管理策略.研究发现,ACSH受个体因素、卫生服务系统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国际上主要通过医疗卫生服务模式、服务提供和服务管理三方面举措减少ACSH.本研究结合国际经验和实际情况对我国ACSH管理工作提出如下建议:首先,将ACSH纳入医疗卫生服务评价体系,对门急诊服务敏感疾病(ACSCs)进行全面监测和综合管理,其次,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推动ACSCs管理的规范化与同质化,并基于循证理念改善管理水平;再次,应深入开展ACSCs本土化研究,促进高质量证据转化实施;最后,持续提高人口健康素养,强化患者和公众对减少ACSH的正确认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因病致贫家庭患儿救助试点实施情况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了解因病致贫家庭患儿基本情况及救助实施状况。方法:于2019年3—9月,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通过现场调查及核查的方式,收集"中国儿童健康扶贫计划"首批开展救助试点工作的6省17县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患病儿童信息,对汇总信息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共回收问卷312份,患儿年龄中位数为8.54岁。循环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儿童肿瘤和血液系统疾病为主要导致家庭贫困的常见疾病,医疗费用支付困难是患儿看病的最主要问题。对251名患儿进行分级诊疗判断,其中193名(76.89%)患儿可在省级及以下医疗机构进行收治,43名患儿需要接受慢性病管理,有15名患儿需送往国家儿童医学中心进一步确诊。结论:针对贫困地区患病儿童家庭的帮扶,可在疾病预防宣教、健康扶贫政策相关知识普及、提升基层医疗队伍技术水平及医疗资源合理应用方面进一步开展工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长沙市卒中住院患者转诊情况的社会网络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分析长沙市卒中住院患者转诊现状,探讨转诊网络特征,为完善卒中分级诊疗提供参考。方法:从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卫生统计网络直报系统中获取2018年长沙市卒中住院患者的病案首页和医疗机构年报数据,分析患者在不同医疗机构间的转诊情况,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卒中住院患者转诊网络的密度、K-核和点度中心度。结果:共纳入卒中住院患者转诊医疗机构82家,患者转诊2 859次,以三级医院之间的转诊居多(1 515次),且多为卒中联盟内医院转诊(1 123次)。转诊网络密度为0.613,三级医院处于网络的中心位置,二级医院的入点处于网络的中心位置,基层医疗机构位于网络的外围;15-核中的医院19家,以三级医院居多(14家),其中12家为湖南省卒中联盟单位。结论:三级医院在区域内发挥着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二级医院能够接收三级医院转诊的患者,但下沉到基层医疗机构者较少,基层医疗机构在转诊网络中的重要性体现不足。卒中联盟的成立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联盟内医院的协作,但区域内各级医疗机构的分工协作还有待进一步优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168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临床特点及重症进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导致患者发展为重症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发现潜在重症病例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日至3月2日因诊断新冠肺炎收治于安徽省两家三级综合医院住院治疗的168例病例资料的临床特点。并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颁布的新冠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中的分型标准,将其中轻型和普通型病例归为轻症组( n=137),重型和危重型病例归为重症组( n=31)。对两组病例的一般资料、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指标等进行比较;先行单因素分析,再对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重型新冠肺炎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果:168例新冠肺炎患者中男性95例,女性73例,年龄(42.6±15.8)岁。轻症组年龄小于重症组[(40.5±15.5)岁 vs (51.6±14.1)岁, P<0.01]。重症组合并高血压(29.0% vs 10.9%, P=0.045 )、糖尿病(25.8% vs 2.2%, P=0.005)以及同时有2种以上基础疾病者比例(29.0% vs 4.4%, P=0.006)均明显高于轻症组。重症组中初诊就诊于二级以下医院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轻症组( P<0.01),且出现症状距确诊的时间更长[(8.00±3.27)d vs (6.49±3.90)d, P=0.048]。轻症组和重症组的首发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重症组就诊时体温更高[(38.80±0.67)℃ vs (37.9±0.60)℃, P<0.01]。入院时实验室检查中,重症组的淋巴细胞百分比值[(18.20±9.13)% vs (24.43±10.43)%, P<0.01]明显低于轻症组,而C-反应蛋白、白介素-6、D-二聚体、乳酸脱氢酶和谷草转氨酶等均明显高于轻症组( P<0.01)。CT影像学检查轻症组有11例(8%)病灶局限在肺单叶,重症组全部病例均存在肺多叶病灶,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本组168例新冠肺炎患者全部治愈,重症组的住院时间明显长于轻症组[(24.71±7.72)d vs (20.28±7.67)d, P=0.021]。经多元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 P=0.042),合并糖尿病( P=0.021),入院时体温( P=0.001),入院时IL-6水平( P=0.008)为患者转为重症新冠肺炎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加强对基层医院的专业知识培训有助于早期诊断新冠肺炎。高龄、合并糖尿病、初始高热以及IL-6明显增高者更易发展为重症,应早期识别并加以防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北京地区感染性腹泻儿童LLR株轮状病毒疫苗接种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感染性腹泻儿童兰州羔羊轮状病毒(Lanzhou lamb rotavirus,LLR)株轮状病毒疫苗接种情况,分析轮状病毒疫苗接种影响因素。方法:在北京的6个区各选一家医院,每月收集前30名年龄在2月龄至5岁首次就诊的感染性腹泻患者一般信息,在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上核对轮状病毒疫苗接种信息,对LLR株轮状病毒疫苗接种比例、接种时间进行比较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轮状病毒疫苗接种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2 078名儿童,其中接种一剂、两剂及三剂疫苗分别有308名(14.8%)、76名(3.7%)和11名(0.5%)。以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出生儿童组为参照,2010年12月至2014年1月出生的儿童具有最高的疫苗接种比例( OR=1.972;95% CI:1.361~2.858)及最高的12月龄内第一剂疫苗接种比例( OR=6.478;95% CI:3.050~13.762)。随着儿童出生时间向后推移,轮状病毒疫苗接种比例( x2=30.300, P<0.01)和12月龄内完成第一剂疫苗接种比例逐渐降低( x2=32.439, P<0.01)。 结论:北京地区LLR株轮状病毒疫苗接种比例呈下降趋势,疫苗接种比例与儿童所在地区密切相关。建议加强大众健康宣传,提高防病观念,同时加强基层接种门诊针对非免疫规划疫苗宣传推广的规范管理,提高接种服务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药物介入联合治疗是STEMI患者的有效再灌注策略
编辑人员丨2天前
以再灌注为核心优化救治策略是改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预后的关键。目前所有指南均推荐,在有效的时间窗内进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作为STEMI患者的首选治疗手段。然而,对于不能第一时间就诊于PCI医院的患者,药物介入联合再灌注治疗提供了一种合理、可行的选择。因此,将溶栓与介入进行良好的结合,在基层医院尽早对STEMI患者进行溶栓,其后尽快转运到大型医院实施直接PCI,是一个有前景的治疗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提高基层指南制定质量的挑战及应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制定基层指南可为规范基层医疗实践行为,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质量,实现基层首诊,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合理利用医疗资源提供基础。原则上,基层指南与专科指南应遵循相同的方法学流程及循证原则,以保证指南质量,但我国制定基层指南时面临诸多现实挑战。本文在厘清基层指南与专科指南异同的基础上,归纳了我国基层指南制定面临的挑战:如何优化基层指南制定团队的人员组成及职责分配?是独立于专科指南制定基层指南还是改编专科指南?是否一定采用GRADE证据评价体系?如何制定决策推荐?如何在制定基层指南时充分考虑指南的基层适用性?如何提高基层指南的可获得性和可实施性?并基于以上挑战探讨提高基层指南制定质量的方法,以提高我国基层指南制定的科学性、适用性以及透明性,同时强调培养基层医疗人员制定指南的能力的重要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促进家庭医生签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首复诊的对策思考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文章立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层面,对目前我国家庭医生签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首复诊中存在的问题和实施困境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供基层卫生管理者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