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雌性犬尿道壁内血管窦压力测定的方法学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一种雌性犬尿道壁内血管窦压力的测定方法。方法:健康成年雌性犬10条,购自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实验动物中心。麻醉下显露膀胱及尿道外口并在膀胱、尿道高压段腔内和尿道壁血管窦内放置测压管用于测定膀胱内压(IBP)、尿道高压段腔内定点压(IUP)和尿道壁内血管窦压(VSP)。每条犬分别在静息和应力状态同步测定IBP、IUP及VSP。完成上述测压后,经VSP测压通道灌注肝素墨汁混合液,过量麻醉处死犬取全尿道和膀胱标本固定后行冰冻切片观察尿道壁内血管窦墨汁充盈着色,以验证VSP所反映的血管窦结构。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分析,实验数据使用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以均值±标准差( Mean± SD)表示。 结果:本方法能够准确记录静息状态下稳定的VSP值和应力状态下灵敏的VSP变化,并实现IBP、IUP、VSP的同步测定。本组10条成年雌性犬静息状态下IBP、IUP、VSP分别为(9.10±2.81)、(21.02±3.83)、(12.27±3.51) cmH 2O(1 cmH 2O=0.098 kPa),IUP/VSP为1.86±0.64;应力状态下,IBP、IUP、VSP分别为(43.05±6.41)、(52.01±7.47)、(17.80±4.50) cmH 2O,IUP/VSP为3.08±0.81。墨汁灌注冰冻切片可见各节段尿道壁内血管窦被墨汁充盈染色,从形态学角度证实本研究所测的VSP为尿道壁内血管窦内压力。 结论: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准确测定雌性犬尿道壁内血管窦压力的方法,为进一步研究尿道压力的形成机制奠定了方法学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静磁场通过促进骨重建和血管生成治疗股骨头坏死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探究静磁场对股骨头坏死大鼠骨重建和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45只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n=15)、股骨头坏死组(ON组,n=15)和股骨头坏死静磁场治疗组(ONS组,n=15).手术切断大鼠股骨头圆韧带、结扎股骨颈,制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模型,使用本课题组研发的200 mT静磁场装置对大鼠进行为期4周的治疗.骨密度仪检测大鼠ON组股骨头组织的骨密度(BMD)和骨矿含量(BMC).HE染色、MacNeal's染色、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评估组织学改变.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和活化T-细胞核因子1(NFATc1)重组蛋白的表达水平.墨汁灌注实验分析股骨头血管生成情况.结果:与ON组相比,ONS组大鼠股骨头BMD与BMC均增加(t=-5.372、-4.584,均P<0.001).静磁场抑制了 ON组大鼠骨量减少(t=-4.038,P<0.001)、成骨细胞数/骨表面下降(t=-8.227,P<0.001)、破骨细胞数/骨表面增加(t=4.116,P<0.05)和血管生成减少(t=-3.613,P<0.01).此外,静磁场使RUNX2表达增加(t=-5.850,P<0.01),NFATc1表达降低(t=3.618,P<0.05).结论:静磁场通过改善骨重建和血管生成,达到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目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机械加载上调Piezo1促进废用性骨质疏松小鼠的血管生成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目的:探究机械加载通过调控Piezo1对废用性骨质疏松(DOP)小鼠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63只SPF级雌性C57BL/6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假手术组(Sham组,n=21)、废用性骨质疏松组(DOP组,n=21)和废用性骨质疏松机械加载组(DOPL组,n=21).通过鼠尾悬吊方式建立DOP小鼠模型,并使用本课题组自行研制的机械加载装置对小鼠进行为期 2 周的力学刺激治疗(条件为1 N,5 Hz,6 min/d).墨汁灌注和细胞免疫荧光实验观察骨血管生成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DOP小鼠骨组织内Piezo1表达情况.通过沉默细胞内Piezo1来验证其对H血管生成的影响.结果:与Sham组相比,DOP组骨量减少(t=9.553,P<0.001),而DOPL组骨量增加(t=-9.365,P<0.001).同Sham组相比,DOP组骨组织内血管下降(t= 9.764,P<0.001);而与DOP组相比,DOPL组骨组织内血管增加(t=10.001、9.764,均P<0.001),CD31 和Emcn的表达升高(t= 4.453、9.223,均P<0.01).免疫组化显示,与DOP组相比,DOPL组Piezo1 表达升高(t=6.557,P<0.01);Western印迹分析结果表明,与DOP组相比,DOPL组Piezo1表达增加(t=4.803,P<0.01).沉默Piezo1降低了机械加载对H血管相关因子CD31和Emcn表达的促进作用.结论:机械加载可以通过促进Piezo1表达促进血管生成,抑制废用性骨质疏松小鼠骨量丢失.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
上肢淋巴系统解剖学教学
编辑人员丨2023/8/6
淋巴系统在体液循环、免疫活动和肿瘤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其形态学特征尚需深入研究以适应现代医学的发展.由于淋巴管微小透明,在通常的尸体解剖中难以被窥及,所以技术改进是深入研究淋巴系统的关键因素.在淋巴系统研究初期,解剖法的使用仅能观察到饱餐后的哺乳动物肠系膜淋巴管(结)、乳糜池和胸导管的分布,但对全身淋巴系统的了解受到限制.以水银为介质的直接灌注法的应用,使淋巴系统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随后由于水银的毒性,以染料、墨汁等为介质的间接注射法及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替代了水银直接灌注法,使淋巴系统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有了较快地发展.目前教科书中有关淋巴系统的知识大部分基于以上的研究结果,但这些知识有时不能解释一些临床上的疑问.本世纪初,经过改良的淋巴管灌注方法已被应用于人体淋巴系统的研究,证实部分人体淋巴管的分布存在差异.本文将对上肢淋巴管(结)的分布在各研究时期的认识作一介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骨形态发生蛋白2联合突变型低氧诱导因子1α修复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编辑人员丨2023/8/6
背景:骨形态发生蛋白2是目前发现的唯一的一种可单独诱导骨形成的生长因子,但是研究发现骨形态发生蛋白2单一基因的促血管生成作用较弱,无法在新生骨组织处产生足量的毛细血管,所以在诱导骨形成过程中还需要与其他诱导因子协同作用.低氧诱导因子1α在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方面有重要作用.目的:观察腺病毒介导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联合突变型低氧诱导因子1α(Ad-BMP-2-IRES-HIF-1αmu)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修复作用.方法:①转染Ad-BMP-2-IRES-HIF-1αmu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钙结节茜素红染色检测其成骨能力;②建立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兔模型,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股骨坏死部位移植转染Ad-BMP-2-IRES-HIF-1αmu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照组移植未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空白组移植细胞培养液.移植8周后,Westen blot法检测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低氧诱导因子1α蛋白表达;苏木精-伊红染色组织学观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修复情况;墨汁灌注透明切片血管形态学观察股骨头缺损区域血管生成情况.结果与结论:①转染Ad-BMP-2-IRES-HIF-1αmu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和钙结节数量均高于未转染的细胞,说明转染Ad-BMP-2-IRES-HIF-1αmu能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②实验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低氧诱导因子1α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与空白组(P<0.05);移植8周后,实验组缺损区周边观察到明显的成骨反应,与对照组及空白组相比,实验组空骨陷窝率低(P<0.05),骨小梁面积百分比高(P<0.05);墨汁灌注实验显示:实验组出现血管化现象,并出现骨陷窝结构,血管间有清晰的连通脉络相互间构成网络,股骨头下血管分布及血管网的形成基本正常,实验组墨汁灌注血管面积为114.22±3.78,高于对照组(63.78±2.61)和空白组(21.39±3.52),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提示:骨形态发生蛋白2联合突变型低氧诱导因子1α可以促进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修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小鼠视网膜神经免疫系统的组织发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小鼠视网膜神经免疫系统中小胶质细胞和血视网膜屏障(BRB)的发育过程,及视网膜神经免疫系统的组织发生.方法 选取不同年龄点的昆明小鼠各5 ~ 10只,应用免疫荧光染色、DiI散射标记、明胶墨汁灌注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对视网膜上小胶质细胞和BRB的发育进行研究.结果 在孕10 d(E10)时,视网膜上就已经出现了小胶质细胞,并且均匀分布于整个视网膜,随着发育小胶质细胞的形态由阿米巴样变成分支状.出生后小胶质细胞数量不断增多,在出生5 d(P5)时达到最大值,之后细胞数量有所下降,P30后趋于稳定.视网膜上血管的发生是在出生后由视乳头开始呈辐射状向四周扩散的,在P10左右浅层血管网覆盖整个视网膜,之后不断向下延伸形成深层血管网.随着年龄增长,血管体密度呈下降趋势.BRB在P30时发育成熟,主要由管腔光滑的内皮细胞、厚度均一的基底膜、薄层星形胶质细胞的终足和周细胞构成.结论 小胶质细胞随着发育变得更加成熟,数量变化呈抛物线状;P30时,BRB的各个组成部分已发育完善,各结构之间关系密切.视网膜神经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小胶质细胞和BRB,具有一定的抗感染能力,能够有效地抵抗病原菌的感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联合突变型低氧诱导因子1α的促血管生成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背景:研究表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转录翻译过程在许多缺血、缺氧的条件下都会增加,有效改善机体血管形成与侧支微循环.突变低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也需要严格的缺氧条件,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实际应用.目的:观察腺病毒介导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联合突变型低氧诱导因子1α(Ad-VEGF-IRES-HIF-1αmu)转染内皮祖细胞在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修复中促血管生成的作用.方法:①转染Ad-VEGF-IRES-HIF-1αmu到内皮祖细胞,观察细胞活性、形态及细胞病变效应;②将转染Ad-VEGF-IRES-HIF-1αmu成功的内皮祖细胞植入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动物模型的股骨坏死部位(实验组:转染Ad-VEGF-IRES-HIF-1αmu,对照组:内皮祖细胞细胞悬液,空白组:细胞培养液);③移植10周后,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低氧诱导因子1α蛋白表达及CD34表达和微血管密度计数;④墨汁灌注透明切片血管形态学观察.结果与结论:①实验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低氧诱导因子1α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与空白组(P<0.05);②实验组的CD34表达阳性的微血管数量较多,且相互之间有连接.③实验组动物股骨头血管墨汁染色显示有新的血管生成,部分血管管径良好,有再通现象,血管间有清晰的连通脉络,有效的血管脉络均匀分布在缺损区域;实验组新生血管面积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空白组(P<0.05);④结果提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联合突变型低氧诱导因子1α在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修复中可以增强血管生成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血管灌注及硬组织切片技术的骨微血管研究方法
编辑人员丨2023/8/6
骨是一种高度血管化的组织,其再生过程需要成骨和血管化的协同作用[1].近年来,血管在骨缺损修复、骨移植物成活过程中的作用也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因此,对骨内血管化水平进行精确检测尤为重要.目前检测骨内微血管的方法主要有:血管灌注、墨汁染色、microCT扫描重建、硬组织切片VG染色、石蜡切片H-E染色、Masson染色、免疫组织化学、Weigert氏间苯二酚品红染色等.MicroCT扫描重建可以三维重构骨内血管的结构,但其重建过程因人而异,尚无统一标准,而且该方法对血管的细节显示不足[2-3];常规组织学方法可以显示血管的数目和管径大小,但并不能对血管的整体结构及形态进行检测[4].为解决以上方法的不足,笔者探索出一种基于血管灌注及硬组织切片技术的骨微血管研究方法,能够清晰地显示骨内微血管的形态结构及与骨组织之间的关系,同时对血管参数进行较为精确的检测.现报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内窥镜引导气管注入博来霉素建立小鼠肺纤维化模型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建立在内窥镜直视下气管插管法,并采用此方法建立博来霉素诱导小鼠肺纤维化模型.方法 将5只C57BL/6J小鼠,在内窥镜直视下进行小鼠气管插管,建立气管插管方法及步骤.将10只C57BL/6J小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按照建立的方法进行气管给药,对照组气管插管给予50μL的生理盐水,实验组气管插管给予50 μL 3.5 mg/kg的博来霉素,观察各组小鼠的死亡率.灌注后28 d,颈椎脱臼法处死小鼠,比较两组小鼠肺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羟脯胺酸(HYP)、丙二醛(MDA)含量.取小鼠肺组织进行病理切片,HE、Masson染色观察肺组织的病理情况.结果 15只C57BL/6J小鼠采用多功能内窥镜直视下气管插管均能成功,无小鼠因插管后死亡,5只给予印度墨汁的预实验小鼠气管下端开始直至肺部均有黑色物质均匀分布.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鼠肺组织中HYP、MDA含量增高(P<0.01);GSH-PX、SOD含量降低(P<0.01).进行HE、Masson染色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鼠肺组织胶原沉积严重,病理学表现符合肺纤维化改变.结论 采用多功能内窥镜直视下气管给药的方法,给药量准确、安全、简便.以此方法建立博来霉素诱导小鼠肺纤维化的模型成功率高,值得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角膜新生血管的显影方法
编辑人员丨2023/8/6
角膜新生血管(corne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的产生是角膜盲的常见原因,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法.CNV面积这一参数在衡量药物或治疗方案效果好坏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目前有多种方法可对CNV进行显影,包括墨汁灌注、免疫荧光染色等,近年来的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等也是极有潜力的新方法.本文综述了显影CNV的相关方法,希望能对CNV的研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