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然生物材料促进间充质干细胞成脂分化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组织工程通过干细胞、支架材料及生长因子三要素实现组织修复和再生。诱导间充质干细胞(MSCs)成脂分化并构建工程化脂肪组织,是整形外科领域修复软组织缺损的新思路。天然生物材料表现出类似细胞外基质的理化性质,能够促进干细胞的增殖及分化,是组织工程适宜的支架材料。该文总结了脱细胞基质、细胞外基质衍生物、有丝素蛋白、海藻酸盐、壳聚糖和细菌纤维素等天然生物材料的特性,对其诱导MSCs成脂分化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为后续研究的材料选择提供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甲壳素生物材料对瘢痕抑制作用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增生性瘢痕是皮肤组织缺损后,伤口愈合过程中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的结果。瘢痕形成处可出现瘙痒、疼痛、挛缩、运动障碍,并影响患者外观。目前各种治疗方法存在患者依从性低、不良反应多、效果不明确等弊端。近年研究发现,甲壳素及其衍生物能够减缓机体多种纤维化进程,通过调节胶原代谢等多种途径抑制瘢痕形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放射性核素体表污染去除制剂的研究现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放射性核素体表污染去除是防止放射性核素进一步损伤人体的关键措施,笔者结合国内外对放射性核素体表污染去除的策略,总结了目前已上市和正在研究的放射性核素体表污染去除制剂,从壳聚糖衍生物、有机磷酸类、高分子聚合物、有机骨架材料等几个方面综述了有潜力成为放射性核素体表污染去除的候选制剂,旨在为后续研究放射性核素体表污染去除新制剂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在创面治疗中的作用机制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6/15
近年来,石墨烯及其衍生物通过与多糖(壳聚糖、海藻酸盐和纤维素等)和天然蛋白质(胶原蛋白、明胶和蚕丝蛋白等)相结合制备成的纳米纤维膜、薄膜和水凝胶等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因具有石墨烯及其衍生物巨大的比表面积、良好的机械性能、极高的光电转化效率和抗菌性能以及聚合物的可降解性、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安全性等,且能够作为载物平台,负载抗菌剂、生物活性剂及干细胞等,被逐渐应用于创面的治疗,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本文主要对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中石墨烯及其衍生物在创面治疗中的作用机制以及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在创面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在创面修复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新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牙本质粘接修复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1/20
牙体粘接修复过程中,树脂与牙本质纤维形成混合层的稳定性对修复效果有重要影响.宿主源性蛋白酶对胶原纤维的水解是导致混合层破坏,粘接修复失败的常见原因.研究显示壳聚糖及其衍生物作为新型生物材料,可通过促进胶原交联及抑制蛋白酶活性增强混合层的稳定性从而提升粘接修复的强度及耐久性,因而在牙本质粘接修复领域有广泛应用前景.该文就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性质、作用机制及其在牙本质粘接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放射性核素体表污染去除制剂的研究现状
编辑人员丨2023/8/19
放射性核素体表污染去除是防止放射性核素进一步损伤人体的关键措施,笔者结合国内外对放射性核素体表污染去除的策略,总结了目前已上市和正在研究的放射性核素体表污染去除制剂,从壳聚糖衍生物、有机磷酸类、高分子聚合物、有机骨架材料等儿个方面综述了有潜力成为放射性核素体表污染去除的候选制剂,旨在为后续研究放射性核素体表污染去除新制剂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9
-
壳聚糖的化学改性及其衍生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壳聚糖是一种天然无毒的生物聚合物,主要经甲壳素的脱乙酰作用制得,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独特的抗氧化活性及生物可降解性等.由于壳聚糖在中性和碱性溶液中溶解性较差,其应用受到了一定限制,通常对其进行多种改性,拓宽其应用范围,提高其利用价值.近年来具有抗氧化能力的壳聚糖及壳聚糖衍生物表现出了优越的医用价值.本文综述了几种壳聚糖常用的改性方法,并介绍了壳聚糖及其衍生物作为抗氧化剂应用的研究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载汉防己甲素壳聚糖纳米微球的制备及其对人翼状胬肉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通过制备新型载汉防己甲素的壳聚糖纳米微球,研究其对于人翼状胬肉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 化学合成新型壳聚糖衍生物(deoxycholic acid-modified chitosan,DAMC),与汉防己甲素作用合成载药纳米微球,并检测其性能.载药纳米微球作用体外培养的人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第1天、3天、5天后,采用CCK-8法检测人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的活性.结果 通过化学反应成功获得脱氧胆酸基团接枝的DAMC,可包载汉防己甲素药物,两者形成的载药纳米微球载药量较高,可高达76%.粒径50 ~ 500 nm,Zeta电位始终保持正电位.体外药物释放实验显示载药纳米微球缓释汉防己甲素可达48h.细胞活性实验显示Tet组第1天、3天、5天细胞活性分别为(60.70±2.30)%、(50.22±2.35)%、(21.99±2.07)%,而Tet/DAMC组分别为(79.77±2.09)%、(63.24±2.83)%、(40.28±1.19)%,含10×10-6 mol·L-1汉防己甲素的载药纳米微球具有抑制人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的作用,且细胞毒性较原药明显降低.结论 载药纳米微球具有缓释药物的作用,对人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细胞毒性较原药明显降低,有望提高汉防己甲素防治翼状胬肉复发的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多糖锚定修饰紫杉醇-阿霉素复方脂质体的制备及体外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6
采用薄膜分散-硫酸铵梯度法制备了紫杉醇-阿霉素复方脂质体,并以N-十二烷基-O-羟乙基两亲性壳聚糖衍生物锚定修饰,透射电镜观察脂质体形态,动态光散射法测定粒径及表面电荷,数字酸度计及渗透压测定仪检测其pH及渗透压,HPLC法测定并计算两种药物包封率、渗漏稳定性、血浆稳定性及体外释放行为.所制备的多糖锚定修饰复方脂质体呈球形,粒径分布均匀,在150 nm左右,pH为5.3~6.1,渗透压为820~870 mOsm/kg,对两种药物皆具有较高的包封率(均大于90%),且和非多糖锚定修饰脂质体相比,药物泄漏率显著降低,血浆稳定性显著提高,缓释能力增强,且在肿瘤模拟pH环境比血液pH环境具有更快的释药速度.本研究制备的多糖修饰复方脂质体具有优良的药物负载、稳定性及缓释能力,在临床联合化疗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壳聚糖抗菌活性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食品保鲜、废水处理等行业.该文对壳聚糖的抗菌性能进行论述,总结出电荷作用、金属螯合、基因结合等3种可能的抗菌机理,并对影响其抗菌性能的原因进行总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