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身免疫性脑炎18F-FDG PET/MR表现的初步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索自身免疫性脑炎(autoimmune encephalitis,AE)患者18F-氟代脱氧葡萄糖(fludeoxyglucose,FDG)正电子发射/磁共振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magnetic resonance,PET/MR)表现,寻找提高疾病诊断效能的影像学标记物.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AE患者(AE组)和11例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s,HC)(HC组)的资料.所有研究对象均采集头颅18F-FDG PET/MR影像.首先,使用统计参数图12(statistical parametric mapping 12,SPM12)处理包得出AE组FDG摄取异常脑区.然后,使用后处理工作站多模态脑分析软件提取脑区体积/全脑体积(volume/total intracranial volume,volume/TIV)和平均标准化摄取率(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 ratio,SUVr)参数,比较AE组与HC组各个脑区volume/TIV和SUVr的组间差异,并分别选取volume/TIV和SUVr有显著差异的脑区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计算单一定量参数及定量参数两两联合的诊断效能.最后,进行DeLong检验选择最佳模型,绘制联合诊断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评估预测模型的准确性,置换检验用于评估统计量的显著性.结果 SPM12的分析显示,AE组脑干和小脑FDG摄取增高(P<0.001),而双侧额叶、顶叶、右侧枕叶FDG摄取减低(P<0.001).脑结构分析结果显示岛叶、扣带回、距状回volume/TIV减低(P<0.05),中扣带回、顶叶、楔叶、枕外侧回SUVr减低(P<0.05).ROC曲线分析发现左侧距状回的volume/TIV和左侧中扣带回的SUVr联合诊断效能(曲线下面积=0.964)最高.DeLong检验显示定量参数两两联合诊断效能与单一参数诊断效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校准曲线显示诊断模型的校准度一般,但决策曲线显示在一定风险阈值范围内患者可获得比较高的净收益.置换检验显示AE组及HC组的左侧距状回的volume/TIV和左侧中扣带回的SUVr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E患者18F-FDG PET/MR存在某些特定脑区FDG代谢异常和脑体积改变,左侧距状回的volume/TIV和左侧中扣带回SUVr两个参数联合是潜在诊断AE的生物学标记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睡眠剥夺状态下脑功能显像的多模态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睡眠剥夺状态下健康志愿者脑葡萄糖代谢和血流灌注的改变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揭示睡眠剥夺后脑功能损伤的具体脑区定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郑州大学人民医院的17名健康志愿者[男8名、女9名,年龄(22.5±1.7)岁],对志愿者进行2次磁共振三维(3D)动脉自旋标记(ASL)及 18F-FDG PET/CT显像,第1次在正常睡眠后2 h,第2次在睡眠剥夺24 h后。应用统计参数图(SPM)软件对3D-ASL图像和 18F-FDG PET/CT图像处理,分别得到睡眠剥夺前后脑代谢及灌注差异激活图,再获得代谢及灌注差异共同激活脑区图。将异常激活的脑区设为ROI,获得其脑血流量(CBF)值及SUV比(SUVR)值(以小脑为参考区),采用配对 t检验及Pearson相关分析对数据进行处理。 结果:受试者睡眠剥夺后脑代谢与脑灌注均减低,且异常脑区相似,脑代谢减低的脑区明显多于灌注减低的脑区;睡眠剥夺后代谢及灌注共同减低的脑区集中于额叶、颞叶、顶叶等脑区;睡眠剥夺后受试者左侧背外侧额上回CBF值及SUVR值有相关性( r=0.58, P=0.014)。受试者睡眠剥夺后全脑平均CBF值[(46.32±7.39) ml·100 g -1·min -1]及SUVR值(1.46±0.04)均低于睡眠剥夺前全脑平均CBF值[(54.91±6.51) ml·100 g -1·min -1]及SUVR值(1.53±0.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2.67、-3.72, P值:0.012、0.001)。 结论:初步揭示了睡眠剥夺后受试者脑功能损伤的具体脑区定位。对于睡眠剥夺脑功能研究, 18F-FDG PET/CT与3D-ASL具有一致性且前者更为敏感。左侧背外侧额上回可能是睡眠剥夺后脑功能损伤的核心脑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多模态配准及标准化方法在阿尔茨海默病 18F-AV45 PET脑显像中的价值与差异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多种模态图像配准及标准化方法在 18F-AV45 PET定量分析中的差异及在阿尔茨海默病(AD)辅助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纳入来自美国国立老化研究所的AD神经显像计划(ADNI)公开数据库的20例AD患者[男女各10例,年龄(77.0±5.8)岁]、20名正常对照[NC;男8名、女12名,年龄(75.2±4.8)岁]进行分析。通过视觉分析评定受试者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是否为阳性。分别采用模板标准化法(方法1)、 18F-FDG PET配准后标准化法(方法2)、MRI配准后标准化法(方法3),以小脑为参考区,计算各脑区SUV比值(SUVr)和个体SUVr均值。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分析方法间的一致性分析,采用两独立样本 t检验和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分组和不同方法间定量指标的差异。通过ROC曲线分析对比3种方法对AD与NC、Aβ沉积阳性与否的诊断效能。 结果:视觉分析显示,AD组和NC组中分别有15和6例Aβ沉积阳性。方法1~3得到的SUVr具有较好的一致性(ICC=0.82, P<0.001),三者个体SUVr均值分别为1.29±0.17、1.36±0.23和1.45±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68.78, P<0.001)。对于个体SUVr均值,AD组(1.39±0.17、1.48±0.24、1.58±0.25)与NC组(1.20±0.10、1.24±0.15、1.33±0.16)间( t值:3.55~4.33,均 P<0.05)、Aβ沉积阳性组(1.39±0.16、1.50±0.21、1.59±0.23)与阴性组(1.19±0.11、1.21±0.14、1.31±0.15)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4.58、5.11、4.41,均 P<0.001);方法3对应的个体SUVr均值更高(均 P<0.001)。方法1~3区分Aβ沉积阳性与阴性的AUC分别为0.86、0.88和0.84,个体SUVr均值最佳阈值分别为1.29、1.37和1.52。 结论:3种多模态配准及标准化方法均是 18F-AV45 PET显像定量分析的可靠方法,但亦有所差异,在实际应用中需根据情况谨慎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放射性核素标记的纳米探针在肿瘤多模态显像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率至关重要。近年来,多模态分子影像的发展为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核医学显像具有高灵敏度、高组织穿透性及精确定量的优势,在疾病诊断和病情监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将其与CT、MRI、光学显像等多种显像方式相结合,能为肿瘤的诊疗提供更加全面的解剖及生物代谢信息。目前,基于纳米医学策略构建放射性核素标记的多模态探针已受到普遍关注,笔者结合国内外相关临床前研究结果,对放射性核素标记的纳米探针在肿瘤多模态显像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68Ga-PSMA-11 PET/MR多参数成像对初诊前列腺癌的诊断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 68Ga-前列腺特异膜抗原(PSMA)-11 PET/MR多参数多模态功能成像对初诊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并分析其对前列腺癌诊断和分期的效能。 方法:前瞻性收集2019年7月至2019年9月符合纳入标准的45例疑似或活组织检查(简称活检)确诊的前列腺癌患者(平均年龄69岁),在南京市第一医院行 68Ga-PSMA-11 PET/MR检查。以感兴趣区(ROI)方法在融合图像上半定量分析肿瘤放射性摄取,以最大标准摄取值(SUV max)表示,测量肿瘤代谢体积(MTV)、平均标准摄取值(SUV mean)并计算肿瘤组织PSMA表达负荷(SUV mean×MTV);在MRI表观弥散系数(ADC)图( b=1 500 s/mm 2)测取ROI的ADC值。以病理结果为参考评价 68Ga-PSMA-11 PET/MR在术前诊断前列腺癌的效能及对临床分期的影响。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前列腺癌组织放射性摄取、PSMA表达负荷、ADC值与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的相关性;采用两独立样本 t检验分析数据。 结果:病理检测45例患者中,前列腺癌38例,其中12例发生转移;前列腺增生(BPH)7例。 68Ga-PSMA-11 PET/MR检测出39例前列腺癌,其中1例为假阳性。 68Ga-PSMA-11 PET/MR诊断前列腺癌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分别为100%(38/38)、6/7、97.4%(38/39)、6/6、97.8%(44/45)。前列腺癌肿瘤常呈局灶性放射性摄取,T 2加权成像(WI)呈低信号,弥散受限;BPH常呈轻度不均匀摄取,T 2WI、弥散加权成像(DWI)弥漫信号不均。前列腺癌的SUV max明显高于BPH (24.66±19.21与4.97±2.13; t=5.208, P<0.001); ADC值明显低于BPH[(0.91±0.37)×10 -3与(1.08±0.24)×10 -3 mm/s 2; t=2.816, P<0.05]。前列腺癌的SUV max、PSMA表达负荷与PSA值呈正相关( r值:0.42和0.71,均 P<0.05);ADC值与PSA值呈负相关( r=-0.37, P=0.013)。 结论:68Ga-PSMA-11 PET/MR对初诊前列腺癌的诊断及早期分期有明显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鼻咽癌患者放疗后皮肤毒性的多模态超声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多模态超声在鼻咽癌患者放疗后皮肤毒性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四川省肿瘤医院收治的45位鼻咽癌患者,在放疗前、中、后均行高频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微细血流成像(MFI)及弹性成像检查。将放疗前、中、后多模态超声结果与临床评估的皮肤毒性进行比较。结果:临床评估放疗1年后皮肤的远期毒性0级23例,1级11例,2级11例,3级0例。放疗期间[(1.88±0.17)mm]、放疗结束后[(1.73±0.13)mm]与放疗前[(1.56±0.17)mm]颈部皮肤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CDFI和MFI均提示放疗期间皮肤真皮层血流信号增多。临床评估的毒性等级和超声定量测量的放疗期间皮肤厚度变化( rs=0.612, P<0.001)、放疗后皮肤厚度变化( rs=0.817, P<0.001)以及皮肤弹性成像之间有较强的相关性( rs=0.866, P<0.001)。放疗后MFI较放疗前减少( P<0.001)。 结论:多模态超声作为无创的检查方法,可以通过鼻咽癌患者颈部皮肤的厚度、回声、血流及弹性成像评估放疗术中及远期的皮肤毒性,为鼻咽癌患者的皮肤毒性评估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阿尔茨海默病实验室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阿尔茨海默病(AD)是失智型神经退行性疾病,在老龄人口中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预后不良,因此AD的早期诊断技术亟待提升。从神经心理评估、神经影像技术和生物标志物检测等分类诊断领域入手,具体介绍了简易智能状态量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记忆与执行功能筛查量表、结构性MRI、功能性MRI、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基于MRI的人工智能分析以及β淀粉样蛋白(Aβ)、同型半胱氨酸、S100B蛋白、Aβ 42、tau蛋白、尿液AD相关神经丝蛋白(AD7c-NTP)和视网膜Aβ斑含量测定等检测技术的临床应用特点,阐述了各自局限性,总结了技术的发展趋势。AD早期诊断体系的构建,需区分不同痴呆类型,并基于多模态诊断技术综合运用,方能提高筛查效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CT与 18F-FDG PET/CT显像特征的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Ts)的CT与 18F-氟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特征,比较单纯PET/CT与基于PET/CT联合增强CT及高分辨率CT多模态显像的诊断准确率。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5月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的44例PNETs患者的临床资料和CT、PET/CT影像学资料,其中男性34例、女性10例,年龄14~78 (57.3±10.0)岁。将PNETs患者分为类癌组(8例)、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LCNEC)组(15例)和小细胞肺癌(SCLC)组(21例)。分析所有患者的CT与PET/CT表现,观察PNETs各亚型的CT与PET/CT显像特征。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计算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 max)的诊断效能及临界值。以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单纯PET/CT与基于PET/CT联合增强CT及高分辨率CT多模态显像的诊断准确率。计量资料的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最小显著差异法;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 χ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 结果:类癌组患者的发病年龄低于LCNEC组与SCLC组患者[(46.62± 8.09)岁对(61.47±8.03)岁对(58.52±9.39)岁],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6.186, P=0.004);在性别、吸烟史等方面与LCNEC组和SCLC组患者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χ2=1.220、4.539;均 P>0.05)。类癌组、LCNEC组、SCLC组患者在肿瘤部位、有无分叶征、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张、纵隔淋巴结转移、肺门淋巴结转移、纵隔及肺门淋巴结同时转移、远处转移、周围血管侵犯等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6.662~9.877,均 P<0.05);而在肿瘤最大径、肿瘤形态、密度、强化程度、有无钙化、毛刺征、有无坏死和囊变、胸腔积液、支气管侵犯和胸膜增厚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F=0.370, χ2=0.298~8.472;均 P>0.05)。LCNEC组和SCLC组的SUV max显著高于类癌组(13.79±3.06对9.51±2.49对4.52±1.77),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32.43, P<0.01);鉴别LCNEC和SCLC的SUV max临界值为12.25,曲线下面积为0.860 (95% CI:0.729~ 0.991, P<0.01),灵敏度为80.00%,特异度为81.00%。单纯PET/CT与基于PET/CT联合增强CT及高分辨率CT多模态显像诊断PNETs的准确率分别为65.91%(29/44)和87.80%(36/41),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655, P=0.017)。 结论:PNETs的CT与PET/CT显像具有一定特征性,PET/CT联合增强CT及高分辨率CT多模态显像可提高PNETs的诊断准确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18F-FDG PET/MRI在胰腺癌中的临床应用及新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高、易转移、进展快、预后差的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准确分期和及时的疗效评估对胰腺癌患者至关重要。一体化的PET/MRI作为一种新型的多模态成像技术,集合了MRI对软组织分辨率高、多序列、多参数和PET代谢显像的高灵敏度等优势,在胰腺癌患者的肿瘤分期、疗效评估、预后预测、复发监测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因此,笔者就 18F-氟脱氧葡萄糖(FDG) PET/MRI的优势及其在胰腺癌中的临床应用及新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放射性核素标记的金纳米颗粒在肿瘤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金纳米颗粒(GNPs)由于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放射性核素标记的GNPs可用于疾病的单模态和多模态分子成像,同时,利用所标记放射性核素自身的特点、GNPs自身的光热效应和放射增敏作用,或进一步负载治疗剂后,还可用于疾病的诊疗一体化。笔者对放射性核素标记的GNPs的制备及其在肿瘤诊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