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云南女性产后抑郁风险预测模型构建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建立针对云南省多民族人群的产后抑郁风险预测模型并识别预测因子.方法 于云南省某多民族聚居县对处于产后42天~1年的女性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din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 Scale,EPDS)进行产后抑郁筛查.以是否存在产后抑郁症状(EPDS ≥9分)为结局指标,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纳入人口经济学、社会心理学、产科学、新生儿、配偶及家庭、其他特征因素共52个影响因素,在训练集上构建云南多民族人群产后抑郁风险预测模型,在测试集上采用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评价该模型性能.结果 本研究纳入分析的女性为459名,产后抑郁检出率为11.55%,其中汉族7.56%、壮族13.94%、其他少数民族13.92%.重要性评分位于前14的变量为:焦虑、既往不良情绪史、夫妻感情、家人支持水平、照顾新生儿身心疲惫、妊娠风险分级、母婴同室、喂养模式、文化程度、配偶文化程度、夜间照顾新生儿次数、民族、孕次、年龄.该模型准确率为92.74%,特异度为95.50%,灵敏度为69.23%,阳性预测值为64.29%,阴性预测值为96.36%,AUC值为0.925.同时,分别以汉族、壮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人群作为验证集进行内部验证,显示模型稳定性好.结论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建立的云南多民族人群产后抑郁风险预测模型性能良好,可用于预测少数民族地区女性产后抑郁风险因子,从而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贵州省少数民族心脏代谢指数与高尿酸血症的关联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研究贵州省少数民族心脏代谢指数(CMI)对高尿酸血症(HUA)的关联关系.方法 基于"中国多民族队列研究",共纳入16 630名30~79岁苗族、侗族、布依族人群作为研究对象.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CMI与HUA的关系,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CMI与HUA的剂量-反应关系,采用ROC曲线分析CMI对HUA的预测价值.结果 HUA总体检出率为22.8%,苗族、侗族、布依族人群分别为22.8%、24.4%、25.2%、18.5%.在总人群、苗、侗、布依族人群中,调整协变量后,与 Q1 相比,CMI Q4 组患 HUA 的 OR 分别为 4.39(95%CI:3.76~5.12)、3.96(95%CI:3.03~5.18)、4.28(95%CI:3.36~5.46)、5.55(95%CI:4.08~7.54),CMI 与 HUA 风险之间呈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P for nonlinear<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CMI在总人群、苗、侗、布依族人群中预测HUA患病风险的曲线下面积(最佳截断值、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 0.742(0.641、68.3%、68.8%),0.724(0.651、63.8%、70.8%)0.741(0.654、68.5%、68.1%)、0.775(0.555、68.8%、73.0%).结论 CMI对不同民族人群HUA患病风险增加有关,可作为预测贵州省少数民族人群HUA的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西南区域自然人群队列简介与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近年来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负担逐年加重,且存在区域异质性。我国西南地区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地域特色鲜明,慢性病负担沉重,但卫生资源相对匮乏,高危慢性病防控形势严峻。为全面深入解析我国西南地区多民族人群疾病分布模式和潜在暴露风险规律,西南区域自然人群队列项目组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重点专项资助,于2017年启动西南区域自然人群队列建设。目前,西南区域自然人群队列在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西藏自治区、重庆市5省/市/自治区共招募119 556名30~79岁居民(西藏自治区为18~79岁),已建成大规模、多民族、高质量自然人群队列及生物样本库。项目组围绕西南自然环境、生活方式的健康效应已取得初步研究进展,并对欠发达地区大型队列的构建模式进行了创新,可为复杂地理场景的大规模自然人群队列建立与研究提供借鉴,为我国精准医学研究与多民族疾病防控决策提供高质量基础资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伊拉克中医药发展现状与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伊拉克是位于亚洲西南部、阿拉伯半岛东北部的多民族、多宗教联邦制国家。医疗保险以初级卫生保健模式为主,私营医疗保健为辅。伊拉克的传统医学以伊斯兰医学为主。2000年,在我国政府支持下伊拉克建立了中医中心,但因安全问题,中心的管理与经营存在人员不足、水平有限、后续支持难以持久等问题。目前,中医药尚未纳入伊拉克医疗保险体系,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众的就医选择,阻碍了中医药的发展。建议通过加强现有中医中心建设,提高中医药教育的可及性,加强两国传统医学的合作与交流,以促进中医药在伊拉克的传播与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黑龙江省民族传统医药文化特色与传承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黑龙江省是一个多民族散杂居省份,当地居民在适应恶劣气候、艰苦环境中逐渐形成了鲜明的民族文化和医药特色。他们在游牧、渔猎、采摘和农耕生活中,就地取材,用药鲜活,善用单方猛药,擅治各种寒地疑难杂症,北方寒地医疗特色鲜明。同时,药物治疗与心理疗法并用,萨满文化特征显著。挖掘、整理、传承黑龙江少数民族传统医药文化,向世界宣传具有中国特色的寒地黑土传统医药文化,对于传播中华文化具有积极的强国战略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肾小球球性硬化与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不良预后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探讨广西多民族聚居地区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患者不良预后与肾小球球性硬化的关系。纳入2013年6月1日至2020年9月30日在河池市人民医院住院且经肾活检确诊为IMN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肾小球球性硬化分为球性硬化组( n=129)和无球性硬化组( n=100)。随访终点事件定义为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下降≥基线值30%,或进入终末期肾病,或全因死亡,随访截至2021年3月31日。两组患者IMN分期均以Ⅱ~Ⅲ期为主。与无球性硬化组比较,球性硬化组患者年龄、合并高血压比例、血白蛋白、血肌酐及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间质炎性细胞浸润比例均较高,eGFR较低(均 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显示,球性硬化组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无球性硬化组(Log-rank χ2=8.975, P=0.003)。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肾小球球性硬化是IMN患者终点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HR=1.03,95% CI 1.01~1.05, P=0.008)。提示肾小球球性硬化是IMN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西北区域自然人群队列建设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2天前
预防和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是我国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西北区域自然环境独特,人群健康状况与疾病特征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为了满足深入研究该地区慢性病病因、机制和转归的迫切需求,根据西北区域特殊生态环境、人口规模和民族分布,于2017-2019年在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立西北区域自然人群队列,招募了117 644名35~74岁的多民族(汉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和藏族)自然人群,调查队列成员的个体、环境及社会等多方面的基线暴露信息,采集外周血,分离血浆、血清和白膜层,形成各类生物样本90余万份,以-80 ℃储存于标准生物样本库。已开始用常规监测和主动随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长期随访观察。队列成员的平均年龄52.43岁,女性70 391名(59.8%),不同民族间的社会经济状况和生活方式存在一定差异,健康状况具有相似性但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该队列为深入研究环境、生活方式及遗传因素与重要高发慢性病的关系提供了研究平台,为明确该地区不同民族慢性病的病因及长期健康危害提供重要流行病学证据,为国家制定慢性病防治战略提供西北区域参考。本文简要介绍西北区域自然人群队列的建设概况和实践思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中医药在马来西亚的发展现状与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马来西亚是位于东南亚的一个多民族、多元文化的君主立宪联邦制国家。导致民众死亡前3位的疾病是缺血性心脏病、下呼吸道感染、脑卒中,近年来下呼吸道感染、结肠直肠癌、AD发病率明显增加。马来西亚医保体系公私互补,传统医学包括马来医学、中医学、印度医学、顺势疗法及伊斯兰医学等。尽管中医药、针灸尚未纳入医保,但在华人的带动下应用较为广泛。目前马来西亚民众对中医药接受度有待提高,中医药教育体系有待完善,科研有待拓展和深入。希望未来通过推动中医立法,提高民众认知度,着重教育与培训、开展国际科研合作等,更好地推动中医药在马来西亚的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成年人骨质疏松症相关体质指数的临界值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讨新疆居民体质指数(BMI)与骨质疏松症(OP)的关系,寻找降低骨质疏松症风险的BMI临界值,为骨质疏松症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基于"新疆多民族自然人群队列建设及健康随访研究"基线调查数据,骨密度(BMD)T分数作为评定骨质疏松症的标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BMI与OP的相关性,并使用限制性立方样条(RCS)探讨BMI与OP患病风险的关系,找出骨质疏松症风险的BMI临界值.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3 804名具有完整数据的参与者,其中有812名(14.33%)男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和1 386名(17.04%)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在年龄、社会经济地位、体力活动类型、是否患有高血压、骨折史方面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BMI与骨质疏松症患病相关,且与骨质疏松症的风险呈非线性关系(P<0.01),男性、绝经前女性、绝经后女性RCS图中临界BMI值分别为24.47 kg/m2、24.79 kg/m2、27.37 kg/m2.结论 BMI与骨质疏松症的发病风险呈非线性关系,且不同性别和绝经状态下的个体在BMI值与骨质疏松症患病风险之间存在不同的临界点,这为不同人群利用BMI值预防骨质疏松症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急性肾小管损伤的相关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7/20
目的 探讨广西多民族聚居地区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患者急性肾小管损伤的相关因素.方法 纳入 2013年 4月至 2021年 11月在河池市人民医院住院经肾活检确诊为IMN的患者,分为不伴急性肾小管损伤(n=112)和伴急性肾小管损伤(n=43)组.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分析提示,血清β2微球蛋白(Beta-2 microglobulin,β2-MG)与IMN患者急性肾小管损伤独立相关(OR=1.06,95%CI:1.01~1.12,P=0.014).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β2-MG诊断IMN患者发生急性肾小管损伤的曲线下面积值为 0.748,最佳临界值为 2.65 mg/L,对应的灵敏度为 81.4%,特异度为 58.04%.按照血清β2-MG浓度分为低、中、高 3组.与低组相比,中组、高组患者肾小管损伤发生风险分别增加 5.01倍、22.89倍,趋势检验结果显示,随着血清β2-MG浓度增加,IMN患者发生急性肾小管损伤的风险亦增加(P<0.001).分层交互检验分析提示,在性别、不同低蛋白血症程度、民族中血清β2-MG与IMN患者急性肾小管损伤存在交互作用(P<0.05).结论 血清β2-MG与IMN患者急性肾小管损伤独立相关,在性别、不同低蛋白血症程度、民族中存在交互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