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震"疏调气机"思想论治系统性红斑狼疮经验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为全身多系统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归属中医学"阴阳毒"范畴.国医大师张震教授认为,系统性红斑狼疮为本虚标实之症,病因病机以肝脾肾虚为本,毒瘀血脉为标,且SLE患者普遍存在情志失调,应身心同治,提出"疏调气机,一体两翼"学术思想,自拟疏调生血汤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治法着眼于疏肝,健脾补肾并重,辅以解毒化瘀生血.现代药理研究显示,该方具有抗炎、调节免疫、促进血小板再生等作用,可从各个环节调控SLE发展的相关生物过程,从而改善SLE症状、抑制SLE病情进展,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从厥阴探讨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辨治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 AL)化疗后,患者在邪毒内蕴、气血亏虚、血瘀痰凝湿阻的基础上,正气大伤,其寒热错杂的特点、复杂多变的临床症状与厥阴病颇为相似。本文试从厥阴探讨AL化疗后的辨治,分析得出AL化疗后治当以寒温并用、攻补兼施、调养肝脏为主,同时尚需重视顾护正气。结合AL基本病机,提出当归四逆汤更适合用于AL化疗后的治疗。从厥阴探讨AL化疗后的辨证论治,希望挖掘更多中医药疗法在治疗AL领域里的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陈霞防治子宫内膜息肉经验
编辑人员丨6天前
陈霞教授基于国医大师夏桂成调周理论及自身多年临床经验,认为子宫内膜息肉病机以肾虚血瘀为本,湿热互结为标,主要责之于肝、脾、肾脏腑功能失调,治疗以化瘀消癥、清热利湿为基本治法,临证注重化瘀消癥、通经活血,清热利湿、三脏同调,平衡阴阳、辨期辨病,衷中参西、三因治宜,常灵活运用消积化瘀方、四草汤等处方,做到辨证精准、思虑周全、阴阳并调、攻补兼施,方可使血瘀得化、湿热得除,使肾之阴阳平衡,经水按时收止,减少息肉复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清法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治疗中的应用概况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糖尿病基本病机为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互为因果。本病发生发展与热邪密切相关,而热邪有轻重虚实之不同,且常与湿、痰、瘀血等有形之邪胶结。临床运用中医治疗八法之“清法”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常获显著疗效,具体分为清泻法(清热泻火法),针对脏腑火热炽盛之证,代表方有大黄黄连泻心汤、龙胆泻肝汤;清利法(清热利湿法),针对湿热蕴结于脾胃、胃肠,阻滞三焦,代表方有葛根芩连汤;清化法(清热化痰、化瘀法),针对因痰邪致病,病程缠绵、复杂多变,或瘀血致病,病症繁多、病情较重者,临床运用自拟经验方者较多;清补法(清热补养法),针对糖尿病日久,火热之邪伤阴耗气者,代表方有白虎加人参汤、黄连阿胶汤、玉女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国医大师周仲瑛从湿热瘀阻辨治白塞氏病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周仲瑛教授认为白塞氏病的病机关键为湿热瘀阻,脏腑病位在肝肾;临床治疗以清热利湿、化瘀通络为主,兼顾补益肝肾;遣方用药以二妙散合知柏地黄汤为基础,伍以凉血化瘀、通络止痛药。周老治疗白塞氏病临床疗效显著,加减用药独具特色,对周老诊治白塞氏病的经验加以整理,旨在为辨治白塞氏病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补肾生肝"法探讨济生肾气汤调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肝硬化的理论基础
编辑人员丨2周前
肝硬化是各种病因所致肝细胞广泛变性坏死,肝纤组织增生,从而形成假小叶、结节,进而导致肝脏血供破坏,最终进展为慢性进行性肝病终末期[1].调查发现,全球每年有4%~12%患者进展为失代偿期肝硬化,当同时出现任何两个并发症时,患者5年内死亡率可升高至88%,其发病率逐年增加,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2].祖国医学将肝硬化归属于"积聚""臌胀"等范畴,而传统医学理论中又有"肝肾同源"之说.本文以"补肾生肝"立法,通过探讨济生肾气汤调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治疗肝硬化的内在作用机制,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提供细胞及分子水平的理论依据,以彰显中医药治疗重大疑难疾病的特色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江一平教授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用药规律研究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探讨江一平教授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的处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整理江一平教授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的病案,运用IBM SPSS Modeler 18及IBM SPSS Statistics 26.0的关联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用用药及方剂规则进行归纳.结果:中药频次分析的前10位中药为鳖甲、丹参、柴胡、甘草、川芎、当归、三棱、莪术、陈皮、生地.气滞血瘀痰凝型的核心药对为莪术、三棱,莪术、鳖甲;肝郁脾虚型的核心药对为柴胡、甘草,柴胡、党参;肝郁气滞型的核心药对为柴胡、香附,香附、陈皮;湿热中阻型的核心药对为茵陈、大黄,金钱草、大黄;气虚血亏型的核心药对为黄芪、当归,谷芽、麦芽.气滞血瘀痰凝型代表性处方为血府逐瘀汤类方;肝郁脾虚型代表性处方为柴芍六君汤类方和保和丸类方;肝郁气滞型代表性处方为柴胡疏肝散类方;湿热中阻型代表性处方为茵陈蒿汤类方;气虚血亏型代表性处方为当归补血汤类方、归脾汤类方和四君子汤类方.结论:江一平教授重视化瘀软坚散结、健脾养肝、清利湿热、扶正祛邪的治法治则,善用活血化瘀类、软坚散结类、清热类、补虚类、疏肝类药物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疏肝调神针刺临床运用的研究概述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疏肝调神针法作为中医特色治疗方式,以"百会、内关、太冲"为基础方,具有疏肝、调神之效.通过文献分析得出,疏肝调神针法的临床使用范围不仅局限于肝病或神志相关类疾病,也包括心系、脾胃系等疾病.与不同穴位配合治疗,可达到疏肝调神开窍、疏肝调神宁心、疏肝调神补肾、疏肝调神和胃及疏肝调神调肺的治疗效果.现阶段,疏肝调神针法主要通过灵活配穴,联合汤剂,联合推拿、耳穴、灸法等治疗方式加强或扩大疏肝调神针法的治疗效果.总结了疏肝调神针法的作用机制、主治病症及辨证分型、临床运用现状,对疏肝调神针法的现状提出思考及展望,以期发挥其最大的临床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大黄䗪虫丸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周前
大黄?虫丸为张仲景治疗虚劳干血的有效方剂.该方是在抵挡汤的基础上加苦杏仁、黄芩、地黄、白芍等8味中药组成,具有活血破瘀、缓中补虚之功,即峻药丸服,以缓攻瘀血,瘀血去则新血生,最终达扶正不留瘀、祛瘀不伤正的目的.适用于虚劳后期、因虚致瘀之证,故此方兼具扶正与祛邪双重功效.临床运用方面,单用大黄?虫丸治疗相关疾病的报道偏少,多以其加减方或联合其他方剂或联合西药,治疗肝、心、肺、肾、妇科、男科等各类疾病.实验研究方面,大黄?虫丸具有抗炎、抗纤维化,改善血糖、改善血脂、改善血管功能,改善微循环等作用,多针对某一具体疾病探讨其作用、机制,故其物质基础研究相对薄弱.通过查阅近10年大黄?虫丸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情况,对其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为大黄?虫丸深入研究、运用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补肾开玄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G3a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评价补肾开玄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G3a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0年6月—2022年6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肾内科门诊G3a期DN患者160例,中医辨证为脾肾两虚兼浊毒内蕴证.对照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口服补肾开玄通络方中药汤剂,均连续治疗3个月.对比2组疗效,治疗前后糖代谢指标[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肾功能指标[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TP)、肌酐(Cr)、尿素氮(UREA)、尿酸(UA)、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脂代谢指标[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肝功能指标[白蛋白(ALB)、谷丙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5),对照组眼睑水肿、神疲少气评分、总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2组24 h UTP、Cr、UREA、UA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24 h UTP、UA低于对照组(P<0.05);2组CHO、TG、LDL-C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LDL-C低于对照组(P<0.05);2组HbA1c、FBG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HbA1c、FBG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ALB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观察组UACR较治疗前及对照组降低(P<0.05).观察组终点事件发生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补肾开玄通络方联合西医基础治疗可延缓G3a期DN进程,改善糖脂代谢、肾功能、肝功能,且相较于西医常规治疗未增加安全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