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发荣运用角药分期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经验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总结张发荣教授运用角药分期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经验.认为邪热耗伤气阴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病机关键,初期肝郁化火,邪热内盛,耗气伤阴;中期火热炽盛,痰瘀互结,气阴始亏;后期气阴两虚,病久及肾,肝肾亏虚.治疗时,注重扶正祛邪,顾护气阴,分期辨证施治,根据不同时期病机特点总结出8组角药.初期常以柴胡-香附-郁金疏肝解郁,龙胆草-黄芩-栀子清肝泻火;中期常以夏枯草-白花蛇舌草-半枝莲清热散结,黄药子-猫爪草-山慈菇化痰散结,丹参-玄参-苦参活血消瘿;后期常以党参-白术-薏苡仁健脾益气,麦冬-北沙参-五味子养阴宁心,黄芪-黄精-地榆养阴益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代谢综合征中医证型与脂质蓄积指数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中医证型与脂质蓄积指数(lipid accumulation product,LAP)的关系.方法 研究旨在回顾分析2021年9月—2023年3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一科收治的160例M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中医辨证分型方法进行分类,研究将患者分为4组,即气滞湿阻型组、痰瘀互结型组、脾肾气虚型组和气阴两虚型组,各40例患者,另设40例体检患者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不同中医证型MS患者LAP等代谢指标水平的差异.结果 MS患者的LA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LAP水平从低到高顺序依次为健康对照组<脾肾气虚型组<气阴两虚型组<气滞湿阻型组<痰瘀互结型组.结论 ①LAP水平与MS具有相关性.②LAP水平可以作为MS中医辨证分型的重要参考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温阳化浊方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温阳化浊方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nexplained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URSA)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11月至2022年3月期间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中心和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妇产科240例再次妊娠的脾肾阳虚证URSA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于孕前3个月至孕后8~12周规律口服温阳化浊方治疗,分为中药组(120例)及对照组(120例)。比较两组妊娠结局、围产期结局及产科并发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温阳化浊方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中药组活产率[86.67%(104/120)]、持续妊娠率[90.00%(108/120)]均高于对照组[71.67%(86/120), P=0.004;75.00%(90/120), P=0.002],早期流产率[10.08%(12/119)]低于对照组[25.86%(30/116), P=0.0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围产期结局及产科并发症发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应用温阳化浊方能显著改善URSA患者的活产率( OR=8.818,95% CI:3.556~21.871, P<0.001)和持续妊娠率( OR=11.261,95% CI:4.262~29.751, P<0.001)。 结论:孕前及孕期使用温阳化浊方治疗可显著提高脾肾阳虚证URSA患者的活产率及持续妊娠率,改善URSA患者的妊娠结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中药复方治疗免疫性复发性流产临床及机制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复发性流产多与免疫异常密切相关。目前免疫性复发性流产中医证型主要有肾虚血瘀证、脾肾两虚证、血热证、脾虚证及肺肾气虚证;治疗常用中药复方多可补益肾气并取效,故考虑本病病机以肾虚为主。中药复方作用机制主要与调节激素分泌、调节免疫平衡、改善局部微循环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的张炳厚治疗失眠用药规律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挖掘张炳厚教授治疗失眠的组方规律。方法:收集2016年10月1日-2019年7月31日张教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和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门诊治疗失眠的中药内服方,通过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建立方药数据库,提取用药频次,聚类分析遣药组方模式、关联规则、核心药物和新方组合。结果:共纳入83首处方,其中患者中医证型主要有心肾不交、心脾两虚和肝肾阴虚型3种,涉及中药134味,使用频次较高的是酸枣仁、柏子仁、紫贝齿、珍珠母。确定了40个常用药物组合,前5位依次为柏子仁-酸枣仁、酸枣仁-紫贝齿、柏子仁-紫贝齿、柏子仁-酸枣仁-紫贝齿和柏子仁-珍珠母;并得到12首新处方,如火麻仁-白芍-麦冬-麸炒白术、黄芩-阿胶-珍珠母-肉桂-柏子仁、炙甘草-白芍-麸炒白术-黄连、炙甘草-生地黄-黄连-麸炒白术-炙黄芪及生晒参-广藿香-川木通-莲子等。结论:张教授治疗失眠组方以安神定志为主,辨证施以滋阴降火、交通心肾、健脾养心、益气养血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真实世界高血压病伴失眠症中医证素证候特征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真实世界中高血压病伴失眠症(HWI)患者中医证素证候的分布规律。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和回顾性研究。收集2020年12月-2022年8月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HWI患者的四诊资料及中医证型相关信息,基于因子分析降维及系统聚类分析,归纳总结HWI患者的中医证素及潜在证型;采用爬山法(LTM-EAST)构建隐结构模型,综合聚类分析判断常见证型。结果:①因子分析共提取公因子14个,累计贡献率为 63.254%。在频次≥70的36个症状变量中,半数以上的HWI患者具有心烦易怒、少寐、多梦、头晕、心悸、胸部闷塞、口干、易醒、神疲体倦;舌色以淡红舌、红舌为主;舌苔以薄苔、腻苔为主;脉象多为弦脉、数脉、滑脉;② HWI的病位证素主要为肝(52.09%)、心(33.43%)、脾(26.46%)、肾(23.68%);病性证素主要为痰湿(34.54%)、阴虚(29.25%)、热(火)(25.35%)、气滞(25.07%);③通过频数统计出10个证型、因子聚类得出9个证型、隐结构聚类推测出7个证型,以上3种方法推断出的证型中,重复出现至少2次的证型共有7个,可认定为HWI常见证型。结论:HWI的常见临床症状为心烦易怒、少寐、多梦、头晕、心悸、胸部闷塞、口干、易醒、神疲体倦;病位证素主要在肝、心、脾、肾;病性证素主要涉及痰湿、阴虚、热(火)、气滞;临床常见证型为肝郁化火证、阴虚阳亢证、痰湿内蕴证、阴虚内热证、心胆气虚证、心脾两虚证、心肾不交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马惠兰分型辨治大肠癌术后腹泻经验
编辑人员丨1天前
马惠兰教授对肿瘤疾病的治疗及其预后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认为大肠癌术后腹泻虽病位在肠,但大肠传导功能有赖于脾胃的正常运行,治疗时应以健运脾胃为主。临床常分为脾肾两虚、湿热内蕴、肝脾不和3个证型,以加味四君子汤为基础加减治疗,临床疗效显著。附验案一则以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蓣鹿生精方联合左卡尼汀治疗脾肾亏虚型少弱精子症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观察蓣鹿生精方联合左卡尼汀治疗脾肾亏虚型少弱精子症的临床效果及其对中医症候积分、精子活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选取安徽中医药大学附属淮北市中医医院2022年3月至2023年12月接诊的脾肾亏虚型少弱精症患者6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3例、对照组31例。对照组予左卡尼汀治疗,观察组给予蓣鹿生精方联合左卡尼汀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及精液指标[精液量、精子浓度、前向运动精子(PR)、PR+非前向运动精子(NP)]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85%(28/33),高于对照组的61.29%(19/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4.55, P < 0.05)。治疗后,观察组主症积分、次症积分分别为(1.64±1.20)分、(1.27±0.84)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82±1.04)分、(2.19±0.8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2.94、-4.30,均 P < 0.05);观察组精液量、精子浓度、PR、PR+NP分别为(4.07±0.86)mL、(28.81±6.48)×10 6/mL、(30.82±11.43)%、(70.69±13.60)%,均高于对照组的(3.62±0.73)mL、(23.87±11.38)×10 6/mL、(24.31±8.27)%、(63.11±14.28)%( t=2.14、2.02、2.47、2.05,均 P < 0.05)。 结论:蓣鹿生精方联合左卡尼汀治疗脾肾亏虚型男性少弱精症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中医症候,提高患者精液质量和精子活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国医大师邹燕勤治疗IgA肾病经验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国医大师邹燕勤教授认为,IgA肾病为本虚标实之病,本虚为气虚、阴虚、气虚及阴,日久演变为阴阳两虚;标实为湿、热、瘀。其病位在肾,日久可及肺、脾、肝。治疗上以维护肾气为根本,治肾不拘于肾,用药灵活,临证时辨证应用止血、活血之剂;配合日常摄生保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总结邹老临证经验,并附医案进行分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癌因性疲乏与非癌因性疲乏患者中医症状特点及证型聚类分析的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研究癌因性疲乏(CRF)中医证候要素和证候类型分布规律。方法:对2021年1-12月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肿瘤科门诊及病房的肿瘤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通过描述性分析对比CRF与非CRF患者在中医证素、症状及舌脉上的分布差异,并对CRF的中医症状进行聚类分析,总结CRF常见中医证型。结果:共纳入306例肿瘤患者,229例(75%)为CRF,77例(25%)为非CRF。气虚、血虚、寒湿是CRF常见的虚性和实性证素,肝虚、阴虚、血瘀证素在非CRF中发生的频率高于CRF。CRF患者中频率大于50%的中医症状从高到低依次为乏力>气短>失眠或多梦>神疲>健忘>懒言>急躁易怒或抑郁喜叹息;出现频次最高的舌象、舌苔和脉象分别为舌淡、苔白腻或白滑、脉虚。77例非CRF患者频率大于30%的症状由高到低分别为急躁易怒或抑郁喜叹息>失眠或多梦>气短>口干咽燥>腰脊酸痛(外伤性除外)>肢体麻木>健忘。出现频次较高的舌象、舌苔和脉象分别为舌淡、舌红或少苔、无苔,脉细。通过聚类分析得出气血两虚证、心肝血虚证、肾阳虚证、气阴两虚证、脾虚气滞证、寒湿困脾证6种CRF常见证型。结论:CRF是不同类型肿瘤普遍存在的症状,总体以虚证为主,气虚、血虚为其常见证素,常见高频症状及舌脉为乏力、气短、神疲、健忘、舌淡、脉细,常见中医证型可初步总结为气血两虚证、心肝血虚证、肾阳虚证、气阴两虚证、脾虚气滞证、寒湿困脾证6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