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体外培育牛黄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4/13
牛黄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药用历史已超过两千年.但是,牛黄产量低,价格昂贵.体外培育牛黄是天然牛黄的理想代用品,其性状、成分、临床疗效等方面与天然牛黄几乎相同.研究体外培育牛黄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有助于更好的运用,挖掘其临床价值.通过分析结果显示,体外培育牛黄对人体的消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多个系统的疾病具有作用,新的研究发现其可以调控胆汁酸,有助于在临床上精准调控牛黄的用药剂量,治疗肝胆疾病.体外培育牛黄还具有抗肿瘤、抗衰老的作用,可以为治疗癌症、延长人的寿命领域提供重要的研究内容和参考价值,临床应用价值大.由于纳入的研究较少,今后还需要更多的文献进一步验证体外培育牛黄的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13
-
藏药脑神宝丸方中应用培育牛黄与天然牛黄对高原性心脏病患者症状表现、心功能、凝血功能及血清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探讨藏药脑神宝丸方中应用培育牛黄与天然牛黄对高原性心脏病(HAHD)患者症状表现、心功能、凝血功能及血清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按照单盲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9月至2022年8月该院收治的80例HAHD患者分为天然组、培育组,各40例.两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藏药脑神宝丸方治疗,天然组患者方中应用天然牛黄,培育组患者方中应用培育牛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变化、心率、心功能[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右心房收缩波(As)和肺动脉收缩压(SPAP)]、凝血功能[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和凝血酶原时间(PT)]、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脂质过氧化物(LPO)、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丙二醛(MDA)]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疲乏、呼吸困难、胸闷、头晕/头痛和烦躁不安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天然组患者临床症状各维度评分与培育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率、SPAP和As水平较治疗前降低,RVEF水平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天然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心率与培育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T、APTT均长于治疗前,FDP、FIB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SOD、GSH-Px水平升高,LPO、MDA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氧化应激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天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3/40),与培育组(2.50%,1/4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藏药脑神宝丸方中应用天然牛黄与培育牛黄效果一致,联合常规治疗均可缓解HAHD患者的氧化应激损伤,改善凝血指标,促进临床病症好转,且安全性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HPLC-MS/MS法测定体外培育牛黄与天然牛黄中26种胆汁酸成分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建立HPLC-MS/MS法同时测定体外培育牛黄Calculus Bovis Sativus(CBS)和天然牛黄Calculus Bovis(CB)中26种胆汁酸成分.方法 Symmetry C18色谱柱(150 mm×2.1 mm,3.5 μm),流动相为水(0.1%甲酸+10 mmol/L乙酸铵)-甲醇(0.1%甲酸+ 10 mmol/L乙酸铵),体积流量0.15 mL/min,梯度洗脱,进样量为10 μL.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模式监测,喷射电压-4 500 V,离子源温度350℃,采用多反应监测模式(MRM).结果 牛黄中26种胆汁酸在线性范围内峰面积与摩尔浓度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1 4),加样回收率为98.2%~102.3%,精密度RSD值小于0.95%,CBS和CB的胆汁酸类成分在种类和含量上存在一定差异.结论 该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好、结果可靠,适用于牛黄中胆汁酸成分的测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天然牛黄和人工牛黄晶型结构差异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X射线单晶衍射仪 (SC-XRD) 、X射线粉末衍射仪 (XRPD) 及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 对天然牛黄和人工牛黄进行对比分析, 以期为两类牛黄的鉴别和使用提供更多的数据基础.方法: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仪 (SC-XRD) 分析两类牛黄的结晶差异;X射线粉末衍射仪 (XRPD) 比较晶型及特征峰情况;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 比较微观结构.结果:SC-XRD结果表明天然牛黄的结晶度低于人工牛黄;XRPD结果显示天然牛黄晶型多样;人工牛黄的晶型大致相似.SEM显示天然牛黄呈多孔片状叠状;人工牛黄呈光滑多面体状.结论:天然牛黄和人工牛黄的成份及形成过程不同, 导致他们的晶型结构差异较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牛黄及代用品化学成分、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天然牛黄是我国一味名贵的传统中药材, 在临床上使用广泛, 由于其价格高昂, 资源紧缺, 牛黄的代用品人工牛黄、培植牛黄以及体外培育牛黄等也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为了解牛黄及其代用品在化学成分上的差异性, 以及各类牛黄药材是否具有专属性的检测方法.笔者对牛黄及代用品的化学成分、质量控制方法进行了综述.人工牛黄中主要含有猪去氧胆酸和少量游离胆红素, 和其他3种牛黄类药材的化学成分差异较大, 天然牛黄、体外培育牛黄、培植牛黄的化学成分相似, 但不同类型的胆红素含量比例存在差异.目前, 尚未发现天然牛黄的专属性成分来用以区分与体外培育牛黄、培植牛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天然麝香-牛黄和4个植物药味的安宫牛黄丸特征图谱质量表征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建立安宫牛黄丸特征图谱分析方法,以全面整体表征安宫牛黄丸质量属性和特性,并应用于10批次安宫牛黄丸成品质量检测分析.方法 采用UPLC-PDA多波长分析方法,Waters Cortecs Shield RP18(100 mm×2.1 mm,1.6μm)色谱柱,流动相乙腈-0.3%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2 mL/min,柱温38℃,检测波长240、262、274、330、360、440 nm.结果 所建立特征图谱分析方法稳定可行,分析指认了安宫牛黄丸成品中35个特征峰,其中包括可鉴别原料药材天然属性的天然麝香特征峰(峰6)、天然牛黄特征峰(峰33),并同时测定了其中13个指标性成分(栀子苷、京尼平龙胆双糖苷、西红花苷Ⅰ、西红花苷Ⅱ、盐酸小檗碱、盐酸黄连碱、盐酸巴马汀、表小檗碱、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姜黄素)含量,10批次安宫牛黄丸中13个指标性成分质量分数均值依次为2.87、1.14、0.40、0.03、3.17、0.94、0.74、0.58、10.01、1.62、0.34、0.17、0.05 mg/g,RSD为4.19%~20.81%,10批次安宫牛黄丸均可稳定检出35个特征峰,其中天然麝香、天然牛黄特征峰相对峰面积均值分别为0.031、0.003,各特征峰相对峰面积的RSD为1.5%~26.79%.结论 特征图谱分析表明,10批次安宫牛黄丸成品质量相对稳定,均显示了天然麝香、天然牛黄、黄丝郁金原料药材的特异性质量表征;指标性成分含量分析表明,10批次样品中指标性成分含量波动较大的主要源于黄芩和黄丝郁金药材,栀子药材中西红花苷Ⅰ含量和黄连药材中4个生物碱成分含量较为稳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牛黄清胃丸中化工染料检查及天然色素成分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建立牛黄清胃丸中化工染料检查方法并对其天然色素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HPLC,Phenomenon Luna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05 mol·L-1醋酸铵(冰醋酸调pH 4.5)梯度洗脱,在490 nm检测波长对处方中黄芩、黄柏等药材可能存在的黄色系化工染料进行检查;此外,以430 nm为检测波长建立了本品天然色素成分指纹图谱.结果:在490 nm检测波长下,18家企业生产的49批牛黄清胃丸样品中均未检出柠檬黄、日落黄、亮黄、金橙Ⅱ和金胺O 5种黄色系化工染料.与此同时,研究建立了本品中天然色素成分HPLC指纹图谱(430 nm),采用Chem pattern软件分析表明,样品与共有模式的相似度为0.68~0.99;确定14个共有峰并鉴定其中9个成分;此外采用主成分分析阐明不同企业产品间差异较大的色素成分.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简便,可用于牛黄清胃丸中化工染料检查及天然色素成分分析,为本品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利用柱前在线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培植牛黄及天然牛黄中18种氨基酸的含量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建立1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培植牛黄药材中18种氨基酸含量的方法.方法:以邻苯二甲醛(OPA)和9-芴甲基氯甲酸酯(FMOC)为柱前衍生化试剂.色谱柱为AJS-02氨基酸分析专用柱C18(150 mm×4.6 mm,3μm);流动相A为磷酸氢二钠-四硼酸钠缓冲液(pH 8.2),流动相B为甲醇-乙腈-水(9∶9∶2),梯度洗脱;流速为1.6 mL· min-1;柱温为50℃;检测波长为338 nm(一级氨基酸)和262 nm(二级氨基酸).结果:各个氨基酸在线性浓度范围内,峰面积与内标比值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除Lys外,r>0.999 0),平均回收率为90% ~110%.结论:本方法准确、灵敏、简便,适用于培植牛黄药材中门冬氨酸等18种氨基酸的含量测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牛黄历代品种的本草考证
编辑人员丨2023/8/5
本文详细考证了历代本草古籍,并结合现代研究报道,对牛黄古今种类名称、基原、形成部位及原因、产地等多个方面的源流变迁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发现,影响牛黄品种变化的因素主要与基原、形成部位、产地相关;古今药用牛黄均以黄牛Bos taurus domesticus Gmelin来源为正品,但由于其数量稀少,也偶用其他品种的牛替代;古代常以牛所吐出的“生黄”为上等,死牛角、心、肝胆中的牛黄为次等,而现代牛黄大多来自于牛的胆囊;我国西边地区的牛黄较受认可,以“西牛黄”之名流传至今.因此,建议对牛黄品种质量进行深入研究,明确其基原、采集部位、药效成分等,再推广进口天然牛黄及其替代品的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体外培育牛黄和天然牛黄对小鼠血清和组织胆汁酸代谢轮廓影响的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MS)法测定小鼠血清和不同组织中多种胆汁酸(BAs)的浓度,对比体外培育牛黄(CBS)和天然牛黄(CB)对小鼠体内胆汁酸代谢轮廓(MPBA)的影响.方法 小鼠分别灌胃给予CBS和天然CB,给药后收集不同时间点的全血、心、脾、肺、肾和脑组织,全血分离血清,用蛋白沉淀法处理血清和各组织.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150 mm ×2.1 mm,5μm)分离胆汁酸,比较两种药物在动物血清和上述组织中相应胆汁酸的经时变化特征.结果 CBS组和天然CB组血清中胆酸(CA)、去氧胆酸(DCA)、牛磺胆酸(TCA)、鹅去氧胆酸(CDCA)、牛磺脱氧胆酸(TDCA)以及牛磺酸(Tau)的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BAs和Tau在CBS组和天然CB组中总体上浓度变化趋势相似,但CA和TDCA在不同组织中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CBS和天然CB对体内血清和组织的胆汁酸代谢轮廓有不同的影响.CB类药材成分复杂,研究为其物质基础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