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用太空资源助力解决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难题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碳青霉烯类药物是目前治疗肺炎克雷伯菌的最后屏障药物,但是近年来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现象愈演愈烈,若无有效的应对措施,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治疗将会迈向后抗生素时代。尽管目前对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机制的研究较为广泛和深入,但解决其耐药难题的成效仍不容乐观。因而有必要将研究拓展至一些非常规环境,如太空环境。太空环境具有微重力、强辐射、超低温、高真空和弱磁场等特点,可使微生物的变异速率加大,变异类型也会更加多样化。一些在地面难以发生的现象,在空间特殊环境因素的诱导下可以出现放大效应。多项研究表明太空环境可影响细菌的耐药性,甚至可引起细菌耐药性逆转。当前我国的航天事业方兴未艾,为微生物研究提供了难得的实验平台,也为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难题的解决提供了一条独特的道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模拟微重力环境对认知功能和情绪的影响及其干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太空微重力环境对航天员身体各系统造成的损伤,直接影响其工作效率。分析太空微重力环境和地面模拟微重力环境对认知和情绪的影响、潜在机制及干预措施的相关研究,发现微重力环境导致学习、记忆、空间定向等方面的功能障碍,引起焦虑和抑郁情绪。微重力环境相关的认知和情绪损伤机制复杂,包括神经元损伤、大脑结构改变、神经递质失调、突触功能异常、氧化应激损伤和能量代谢紊乱等。天然提取物等药物手段、重复经颅磁刺激等物理干预及益生菌等新疗法有望减轻微重力暴露所致的认知损伤及情绪障碍。随着我国航天医学的发展,微重力环境对认知和情绪损伤的潜在机制及干预措施仍有待深入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特殊自然环境对眼压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随着人类探索和活动范围不断扩大,越来越多人群在特殊自然环境中工作和生活。特殊自然环境有其相对独特的环境特点,不仅可导致人机体发生病理生理变化和新陈代谢紊乱,而且可对眼部造成影响,需要关注维持正常视功能。本文总结了高原缺氧、太空微重力、深水、黑暗、寒冷及空气污染等特殊自然环境对眼压的影响,并探讨眼压在这些特殊自然环境下改变的机制,以期为临床诊疗和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神舟十二号航天员医疗保障紧急手术风险与应对策略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我国神舟十二号航天员着陆场医疗保障紧急手术风险与麻醉救护的特点及基本原则,总结我国载人航天主着陆场医疗保障经验,确保载人航天应急返回等特殊环境中的保障任务。方法:查阅国内外航天员着陆场紧急手术风险与救护的相关报道,总结神舟五号至神舟十一号航天员医疗保障经验,针对神舟十二号在轨时间长、着陆场区调整、任务模式优化、搜救力量新等特点,提出系列的组织、预案、设备配备以及有效麻醉救治方案,并在实战中加以检验。结果:在原有医疗保障麻醉救护方案的基础上调整改装了急救载体、优化了急救程序、添加了新一代声门上气道开放工具以及新一代可视喉镜、便携式超声等装置,制定了载人航天着陆场麻醉救护方案,为长期驻留太空航天员医疗救护提供了有力保障。结论:神舟十二号着陆场区航天员医疗保障麻醉救护方案经过针对性的改进和流程优化,完全满足新轨道高度下航天员长期驻留太空应急返回等特殊环境的医疗保障麻醉任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骨陷窝-小管结构改变对骨细胞流体动力学微环境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废用条件引起的骨陷窝-小管系统(lacunar-canalicular system,LCS)结构改变对力学刺激作用下骨细胞流体动力学微环境的影响.方法 首先,以轴向加载的小鼠胫骨为对象,建立"整骨-单个骨细胞LCS"多尺度模型.然后,将整骨多孔弹性有限元模型计算得到的压力梯度等结果 作为单个骨细胞LCS模型的边界条件,以计算骨细胞周围的流速和剪切应力.最后,采用实验设计(design of experiment,DOE)方法 确定LCS结构参数(陷窝体积、陷窝形状与小管直径)对LCS内骨细胞流体动力学微环境的独立及交互影响.结果 当陷窝体积、陷窝形状与小管直径分别从正常变为废用条件时,流速分别增加了 5.3%、39.3%和 37.0%.DOE结果 显示,陷窝形状与小管直径对流速和剪切应力具有显著影响(P<0.05),且贡献比为 0.38∶0.62,而陷窝体积以及各参数交互作用影响不显著.结论 废用条件致陷窝形状和小管直径的改变是影响力学刺激作用下LCS内骨细胞流体动力学微环境的主要因素.通过合理的运动方式有望防治太空失重等带来的废用性骨丢失.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航天诱变葛麻姆SP1代群体遗传变异分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为探讨太空环境对葛麻姆Pueraria montana的诱变效应,筛选出生长状态佳、异黄酮成分含量高的优良种质,实验对79株航天葛麻姆和10株对照葛麻姆进行农艺性状观测、花朵异黄酮成分与AFLP荧光分子标记,用Excel 2019、SPSS 25.0、NTSYSpc-2.11F、Popgen 32等软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聚类.结果表明,航天组的叶片毛姿态与花结构等2个性状发生变化,数量性状的CV、H'均高于对照组,聚类后有5株航天葛麻姆分出.航天组共有10株葛麻姆花的6"-O-木糖鸢尾苷与鸢尾苷显著高于对照组,二者总量均超过11%,聚类后共有9株航天葛麻姆分出.从64对引物中筛选出9对多态性引物,多态性位点数共1 620个,多态位点百分率(PPL)平均值为83.33%;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平均值为0.192 2、Shannon's信息指数(I)平均值为0.305 2,聚类后有4株航天植株分出.综合筛选结果,航天组30号、66号、89号葛麻姆受到太空环境的诱变作用较大,主要表现为生长状况更佳、花朵异黄酮含量更高,且30号有花结构变异、花重达到对照组2倍,可作为后续试验的重点研究材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长期隔离和受限环境任务成员的心理调节进展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由于客观环境刺激源的影响,处于隔离和受限环境(ICE)中的个体容易出现负面情绪和心理压力,具有强烈的孤立和分离感.了解长期ICE任务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心理调节的方法和机制,有利于提高成员的心理健康水平,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环境、完成任务.通过分析个体对ICE的应对策略、适应技能、情绪调节及团队管理策略,可以将长期ICE任务的心理调节大致分为任务前准备、任务中支持和任务后重新适应 3 个阶段.使用心理健康检查表、隔离和受限环境问卷(ICE-Q)等量表进行监测,实施促进积极情绪和任务导向策略,发挥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培养适宜的幽默感,以及团队间有效的沟通和冲突管理,都是适应ICE的重要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高强度间歇训练在航天失重防护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4/6/15
失重环境暴露时,体液的头向分布会导致心血管功能紊乱,去重力性卸荷会导致神经及肌肉发生退行性适应,从而使航天员重返地球重力环境时面临众多挑战,严重时甚至威胁航天员的健康和安全.运动锻炼虽然是最为有效的失重对抗防护措施,但当前基于传统运动锻炼的失重防护方案耗时过多.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竞技体育的高效训练策略,可通过高强度运动结合小低度间歇或主动休息的重复组合在短期内快速提升人体运动表现.采用不同模式的HIIT训练组合可同时改善心肺健康和神经肌肉功能.HIIT或许是一种更为有效的运动锻炼失重防护策略.笔者通过对HIIT分类、作用机制和训练效果决定因素的系统综述,并对在太空失重环境中执行HIIT进行了可行性分析,提出HIIT或许可以成为当前空间站航天员运动锻炼方案的优化策略,从而更为有效地节约资源.因此,有必要首先采取地基模拟失重实验对各种拟用于航天员失重防护的HIIT训练方案进行深入研究和充分验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远程医疗技术在深空探索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4/6/15
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宇航员在太空中的健康风险也随之增加,这使得远程医疗技术在太空探索中的应用价值愈发凸显.在外太空环境中,多种外源性和内源性因素可能会以多种方式影响人类健康.随着深空探索的推进和航天技术的发展,宇航员在太空中健康问题的风险增加,远程医疗技术在太空探索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关系着宇航员的生命健康和任务的成功.本文阐述了近年来远程医疗技术的研究进展,从远程医疗诊断与救治、智能手术机器人、人工智能的应用等方面进行分析,讨论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为开展长期空间飞行的医学保障工作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空间环境下肠道菌群失调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空间环境中的特殊因素会导致航天员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的失调,对机体会产生系统性的生理影响.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太空飞行/模拟空间环境对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影响的研究进展.太空飞行/模拟空间环境(space flight/simulated space environment,SF/SPE)可导致侵袭性致病菌的增多及有益菌的减少,肠道炎症加剧与通透性增加,也会引起菌群的有益代谢物减少或有害代谢物增加,进而导致机体内代谢的紊乱,或可诱发其他系统的损伤,从而不利于航天员的健康与工作效率.总结太空飞行/模拟空间环境对肠道菌群产生的影响,可为该领域的后续研究与航天员的在轨健康防护提供科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