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婴幼儿辅助食品标准现状和存在问题及修订建议
编辑人员丨2024/6/1
预包装婴幼儿辅助食品是婴幼儿食品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简要介绍国际组织、部分发达国家及我国婴幼儿辅助食品标准框架,在调查研究基础上,重点分析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GB 10769-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婴幼儿罐装辅助食品)(GB 10770-2010)存在的主要问题,初步探讨了标准修订方向,以期为我国婴幼儿辅助食品标准修订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
-
晋城地区市售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卫生状况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调查评价晋城地区市售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卫生状况,为相关部门进行风险评估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采集晋城地区2013年-2016年市售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进行阪崎肠杆菌、蜡样芽胞杆菌以及卫生指标菌检测.结果 112份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中,菌落总数超标率16.96%,大肠菌群超标率8.03%,致病菌检出率为37.50%,其中阪崎肠杆菌16.07%,蜡样芽胞杆菌21.43%.进口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中大肠菌群超标率(21.43%)高于国产食品(6.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83,P<0.05).整袋或罐装类型谷粉的菌落总数超标率(30.43%)高于内置独立小袋包装类型(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144,P<0.001),前者大肠菌群超标率(26.09%)高于内置独立小袋包装类型(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9.483,P<0.05).结论 晋城地区市售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具有潜在的食品安全隐患.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婴幼儿辅助食品中矿物油的污染水平及其健康影响评估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了解我国婴幼儿辅助食品中烃类矿物油的污染水平,并评估其对我国0~3岁婴幼儿消费人群的潜在健康影响.方法 采用在线高效液相-气相色谱法检测饱和烃矿物油(MOSH)和芳香烃矿物油(MOAH)的含量.结合2015年中国居民食物消费量数据,采用简单分布法对我国0~3岁婴幼儿矿物油膳食暴露开展风险评估.结果 4类(罐装辅助食品、米粉、面条、饼干或磨牙棒)共计138份市售婴幼儿辅助食品中,MOSH(C16~C35)的总检出率为45.65%,在各类辅食中平均污染水平范围为0.55~4.40 mg/kgo MOAH仅在1个面条样品和4个饼干或磨牙棒样品中检出,总检出率为3.62%.我国0~3岁婴幼儿辅食消费人群MOSH(C16~C35)每日平均暴露量及高食物消费量人群(P95)暴露量分别为6.21和19.27μg/kg·BW,各年龄组暴露限值均大于100.结论 我国0~3岁婴幼儿经辅食中MOSH膳食暴露导致的健康风险很低.需要关注婴幼儿辅食中MOAH的污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0~36月龄婴幼儿配方食品及婴幼儿辅助食品中糖含量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了解我国市售婴幼儿配方食品(婴儿配方食品、较大婴儿配方食品和幼儿配方食品)及婴幼儿辅助食品(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和罐装辅助食品)中葡萄糖、半乳糖、果糖、乳糖、蔗糖和麦芽糖的含量,为婴幼儿配方食品及婴幼儿辅助食品相关的食品安全标准管理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根据随机抽样原则,采集国内市场常见的婴幼儿配方食品及婴幼儿辅助食品83例,涵盖婴幼儿配方食品、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和婴幼儿罐装食品等,利用离子色谱-脉冲安培法对葡萄糖、半乳糖、果糖、乳糖、蔗糖和麦芽糖进行含量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婴幼儿配方食品中总糖含量的中位数为433.43~476.99 g/kg,其中乳糖占总糖的比均高于95%,乳糖含量由高至低分别为婴儿配方食品、较大婴儿配方食品和幼儿配方食品.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中总糖检出率为36.8%,含量中位数为0~28.35 g/kg,其乳糖和蔗糖的中位数较高,为84.30和70.17 g/kg,而蔗糖在饼干第三四分位数(Q3)的含量较高,为53.43g/kg.国产和原装进口配方食品的添加糖含量进行比对,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我国市售的婴幼儿配方食品中乳糖的含量较高,其他糖含量较低.谷类辅助食品中总糖含量较低,但是饼干中的蔗糖含量应引起关注.建议企业应严格控制添加糖,政府部门也应继续推动新发布国家标准中的糖含量规定的实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