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口腔医学博士专业学位论文质量现状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进一步提高临床/口腔医学博士专业学位论文质量。方法:从论文选题、文献综述、论文创新、写作规范等方面,对某高校2016至2018年临床/口腔医学专业学位博士的1 122份学位论文评阅意见进行统计分析。采用SPSS 20.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61.0%(614/1 006)临床/口腔医学博士专业学位论文选题来源为应用型研究,30.0%(302/1 006)为非立项研究;83.9%(941/1 122)的博士专业学位论文总评为良好及优秀,评价较差的前3项分别是:论文创新3.3%(37/1 122)、论文内容2.2%(25/1 122)、写作规范0.9%(10/1 122)。结论:学校及导师应明确临床/口腔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定位,加强其科研能力及论文撰写能力的训练,在注重临床实践训练的同时不能降低其学术性要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英文生物医学论文写作数字课程建设实践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本研究组基于深度需求分析,借助信息化手段,将前期编写教材与数字化平台相结合,在EAP(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EAP)理论指导下提出设计原则,科学规划,建设具有学术性和实用性的开放式数字课程,并在建设过程中不断完善。数字课程发布后受到广泛欢迎。这一数字课程有望为我国医学研究生提高英文论文写作能力提供有效途径,也为医学院校建设其他类型学术英语数字课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以科研创新能力为导向的医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践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本文以山东第二医科大学病原生物学和临床检验诊断学联合进行研究生培养为实例,通过对科研创新思维的构建、科研创新技能的训练以及模块化、多重评价体系的建立,提出了一套全面的医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并且深入探讨了该培养模式的实施与效果,该模式有望为医学研究生培养带来积极影响,提升其科研创新能力,以期培养出更多具备高度科研创新能力的医学人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儿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开展文献阅读汇报的调查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儿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文献阅读汇报及临床科研能力现状,为培养优质儿科人才提供参考。方法:选择郑州大学5所附属医院91名儿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是否参与文献阅读汇报分为参与组( n=38)和未参与组( n=53)。采用问卷结合访谈方式,从文献阅读汇报开展情况、参与文献阅读汇报意愿和临床科研能力现状方面对两组进行调查。运用SPSS 25.0进行卡方检验和Wilcoxon秩和检验。 结果:参与组60.53%(23/38)认为开展文献阅读汇报后临床科研能力显著提升;未参与组94.12%(48/51)希望开展文献阅读汇报。参与组发表文章率、参与课题率、学术交流率、文献阅读量高于未参与组( P<0.05);参与组文献检索与阅读能力、专业英语水平、汇报PPT能力优于未参与组( P<0.05),但两组间统计学分析能力、课题设计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和循证医学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文献阅读汇报对儿科学专硕临床科研能力提升有良好促进作用,应坚持以临床为导向,重视文献方法学和统计学研读,长期、定期、规范开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中医学术型研究生科研实验技能培训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中医学术型研究生的科研实验技能培训效果,明确其培训需求和培训的改进方向。方法:2018年10月至11月,选取上海中医药大学龙华医院2014级~2017级146名中医学术型研究生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科研实验技能培训相关的问卷调查。采用 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方法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小班培训能够提升研究生的科研技能( χ2=11.280, P<0.01)、加快项目进展( χ2=9.271, P<0.01)和提高科研兴趣( χ2=10.491, P<0.01);入驻科技中心实验室时间越长,对研究生的项目进展( χ2=22.822, P<0.01;趋势 χ2=14.896, P<0.01)、科研兴趣( χ2=18.576, P<0.01 ;趋势 χ2=14.887, P<0.01)和科研技能( χ2=16.797, P<0.01;趋势 χ2=8.574, P<0.01)的提高越有帮助。64.0%~85.7%的研究生认为4大培训模块内容有帮助,57.3%~89.8%的研究生认为需要增加新的培训内容,且无论是硕士研究生还是博士研究生、在读研究生还是毕业研究生,其评估结果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研究生参加小班培训、入驻中心实验室开展课题研究均有助于其科研技能的提升、科研项目的进展和科研兴趣的提高;切合研究生需求的培训内容需要保留和更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致敬医学精神 做好顶层设计 服务全民健康
编辑人员丨5天前
2020年冬春之交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引发相关思考,本文从14个方面进行阐述。(1)医护人员用血汗和生命诠释当代医学精神可歌可泣;(2)社会层面有效的综合治理是现代社会运行和卫生健康有效发挥作用的保证;(3)提高突发疫情防治效果的关键在于坚持学科协同和结果导向;(4)应该加强对医学发展的支持并落实医学发展的制度保证;(5)医学教育的改革应当注重体制机制改革且强调顶层设计;(6)当今时代的医学应当坚持循证理念;(7)在强调科学原始创新的同时重视思维方式的创新;(8)医学科研要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并重视科研成果的转化;(9)学术研究与疫情防控是相辅相成的同一体;(10)医学院校的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势在必行;(11)医学院校的设立和医学专业的开办应该在国家的层面进行统筹规划;(12)建立涵盖院校教育和毕业后教育以及继续职业发展的医学教育认证评估体系;(13)科学设计医师资格考试以解决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培养使用和研究生备考问题;(14)加强全民健康的科学教育势在必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Kirkpatrick模型的军队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效果评估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基于柯克帕特里克模型对军队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各方面培养效果进行综合评估。方法:科学选取柯克帕特里克模型4个层次的替代评估指标(研究生对高校培养工作的满意度、学习动机强度、创新能力的等级水平和分布特征、论文等创新成果),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收集,综合评估某军队医科院校804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效果。采用SPSS 20.0进行卡方检验、方差分析和 t检验。 结果:①第一层次(反应层):研究生对高校培养工作总体满意(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之和)为61.2%,采用李克特5级评分法,对导师的评价(4.18±0.84)高于对学校教育管理(3.64±0.89)和课程教学(3.59±0.86)的评价。②第二层次(学习层):研究生多数属于学习动机中等(57.5%,463/804)。③第三层次(行为层):研究生创新能力"一般"占64.4%(518/804),"强"占34.3%(276/804);创新能力成分以挑战性(78.66±9.84)和好奇性(76.46±10.38)为主,想象力最低(65.36±11.44)。④第四层次(效果层):研究生发表论文以核心期刊为主(人均0.42±0.83);46.5%(365/804)的研究生认为自己所在专业学位论文的创新性较低;32.2%(259/804)的研究生读研期间参加了1项科研项目;38.7%(311/804)认为自己参加科研项目的学术含量"一般"。结论:柯克帕特里克模型的应用解决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效果评估指标难以统一的问题;4个层次的具体分析为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工作提供了更加丰富的信息,更深刻地论证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效果和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学术型医学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体系建设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学术型医学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体系建设现状,为优化学术型医学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培养体系建设提供参考。方法:2020年7月选取北京大学医学部317名学术型医学研究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评估"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学术型医学研究生的原始创新能力、跨学科合作培养情况、转化医学研究能力、国际学术交流能力、科研成果的目标及评价标准等。对调查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317名学术型医学研究生中,68.1%(216/317)的研究生能够主动了解课题研究领域进展,42.0%(133/317)的研究生具有跨学科合作培养的经历,63.1%(200/317)的研究生能够在导师主导下完成转化医学研究,50.5%(160/317)的研究生积极参与了国际学术会议投稿和报告等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但是,51.4%(163/317)的研究生认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不足,30.9%(98/317)的研究生课题汇报频率低,25.2%(80/317)的研究生需要依赖导师的指导来推进课题,尚有47.3%(150/317)的研究生无跨学科培养的经历。结论: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研究生对北京大学医学部学术型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有较好的认知。然而,在提高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强化导师的指导作用、落实跨学科合作培养和加强转化医学研究等方面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充分发挥科研的两大主角(导师+学生)的重要作用,加强跨学科研究生协同培养,将转化医学研究落到实处,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高科学研究水平的可行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利用微信平台开展学术沙龙在专业型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满意度评价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分析临床医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现状,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试图利用微信平台开展学术沙龙来解决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该教学活动的满意度和反馈意见。结果发现,学生对该教学活动的整体满意度达71.43%;该教学活动在拓宽学生知识面、启发临床诊疗思维、提高科研思维能力、提高学习兴趣、提高理论联系实际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能力等方面效果显著;但在前期宣传、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以及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仍存在不足。因此,利用微信平台开展学术沙龙对培养临床医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临床及科研能力是一种良好的辅助教学活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学术型医学博士新生科研背景与职业认知的调研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学术型医学博士研究生在入学时的科研背景及职业认知的差异与现状。方法:选取2017至2020年某高校入学时的学术型医学博士新生共158人(男40人、女118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24.0软件、Fisher精确概率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9至2020年纳入的学术型医学博士新生中超过50%既往进行过2年及以上的基础研究工作;2018至2020年学术型医学博士新生的科研基础水平不断提升,Fisher精确卡方 P值为0.02;对未来职业规划的选择,自2018年起选择在医疗机构从事相关管理、行政教育工作的比例呈逐年降低的趋势( P=0.01)。 结论:针对往届学术型医学博士新生所存在的科研问题和职业认知倾向,提出了加强科研能力及素养的培训,注重研究生全过程的培养质量和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坚定理想信念和职业认同感的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