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学术型社团人才成长平台搭建的探索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学术型社团可以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提升学生的科研和协作能力。目前,关于学术型社团的研究较多,而对于医学学术型社团的研究甚少。本文基于四川大学华西胸外创新与实践协会在建设和发展中的经验,探讨了搭建学术型社团人才成长平台的方法。结果表明,建立持续的反馈机制、人才成长档案以及良好的文化氛围对医学学术型社团的发展能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医学学术型社团能够帮助成员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和思维能力等,在医学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医学本科生"大创"项目进科研实验室的创新管理模式探索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病学研究室从加强入室医学本科生实验室安全和科研诚信教育、开展专项实验技能培训、增进项目组和实验室的沟通交流、促进实验室与学术型社团合作等方面入手,采用项目分级管理新模式,对进实验室的"大创"项目进行动态评估和监管。通过新的管理模式实施前后的对比发现,申请获得的项目数量增加16.7%,项目产出的论文数量增长6.5倍,论文质量也显著提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中医药治疗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的核心处方及类方分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分析中医药治疗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的核心处方及类方的用药规律,为HFpEF临床遣药组方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Wanfang Data)、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建库至2023年11月1日收录的中医药治疗HFpEF临床研究文献,采用复杂网络、处方相似性网络、社团划分等数据挖掘方法,探讨HFpEF的处方用药规律.结果 共纳入中医药治疗HFpEF临床研究文献142篇,包含146首处方,涉及中药162味;使用频次较高的中药以黄芪、丹参、茯苓为代表;利用复杂网络分析得到治疗HFpEF的核心处方及常用药物配伍,核心处方由黄芪、茯苓、丹参、甘草、川芎、桂枝、葶苈子、白术、赤芍、麦冬、当归组成;进一步基于处方相似性网络和社团划分方法,得到对应于HFpEF分期及证型的3个主要社团类方集合基础方,发现HFpEF病程发展的分期诊疗用药规律.结论 益气活血、温阳利水为HFpEF的治疗大法;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HFpEF核心处方及类方,可为HFpEF中医诊疗规律及用药经验总结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TabNet的周仲瑛教授辨治甲状腺功能亢进病机预测模型及用药规律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 以周仲瑛教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的临床病案为研究对象,探索运用基于神经网络的TabNet模型发现甲亢的诊疗规律,为传承名老中医学术思想、辅助临床诊疗提供方法参考.方法 基于周仲瑛教授及其团队的临床甲亢诊疗医案,构建标准化、结构化训练数据,研究基于注意力机制和稀疏特征选择机制的算法,通过输入标准化临床表现,标准化舌象、脉象构建病机预测模型,分析核心症状、病机和药物以及三者之间的联系.结果 通过训练好的预测模型对肝郁、肝火、痰饮、肾虚、阴虚、瘀血 6 个病机进行预测,与决策树、随机森林等经典算法构建的多标签分类模型相比,本模型分类和预测指标均较好.通过决策树算法进行挖掘,总结 6 个核心病机对应中药社团:醋柴胡、夏枯草、牡蛎、炙鳖甲、玄参、天冬、麦冬等.结论 在临床医案数据上运用TabNet算法,构建基于临床表现、舌象和脉象的病机预测模型,可有效地预测核心病机,进而发现"症-机-药"之间的联系,为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的传承和临床辅助诊疗决策提供方法学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基于复杂网络技术探讨针刺治疗腹型肥胖的腧穴配伍规律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运用复杂网络技术分析针刺治疗腹型肥胖的腧穴配伍规律,为临床针刺治疗腹型肥胖提供选穴依据和治疗思路.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及Web of Science从建库至2022年11月1日收录的针刺治疗腹型肥胖的临床研究文献,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将符合标准的文献资料录入Microsoft Excel 2013,建立针刺处方数据库,并进行频次分析,采用SPSS Modeler 18.0软件建模并运用Apriori算法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利用Gephi 0.9.7软件进行复杂网络分析.结果:共纳人文献79篇,涉及腧穴94个,总腧穴使用频次为1 083次,使用频次前5位的腧穴分别为中脘、天枢、足三里、丰隆和大横,经脉主要选用足阳明胃经、任脉和足太阴脾经,特定穴主要选用五输穴、募穴.关联规则显示相关性最高的腧穴组合为中脘-天枢,支持度最高的腧穴组合为中脘-大横.针刺处方数据库复杂网络k-core层次分析和社团分析结果显示,针刺治疗腹型肥胖主穴处方共包含11个核心腧穴,可被划分为2个核心腧穴群:第一部分由天枢、足三里、丰隆、带脉、水道和水分构成,第二部分由中脘、大横、关元、气海和三阴交构成;针对腹型肥胖不同证型共得到5个辨证选穴处方;针对腹型肥胖不同证候分型、腧穴作用特性分别施以泻法、平补平泻法和补法.结论:通过复杂网络分析发现针刺治疗腹型肥胖具有一定特点,选穴原则以局部选穴为主,配合循经远端选穴,主穴核心腧穴的配伍规律强调补虚泻实,标本兼治,重视胃经、任脉和脾经腧穴,同时注重辨证选穴,针对不同证型及腧穴施以不同的补泻手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针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选穴规律复杂网络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目的 基于复杂网络分析技术,探讨针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选穴规律.方法 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Wan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建库至2023年3月1日针刺治疗AS的临床研究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进行筛选,运用Excel2021建立数据库并进行腧穴频次分析,利用SPSS Modeler 18.0进行关联规则分析,采用Gephi0.9.2构建模型并进行复杂网络分析.结果 共纳入184篇文献,提取204首针刺处方,涉及133个腧穴,其中以大椎使用频次最高,其次为夹脊、肾俞、命门等,归经以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为主,特定穴多为交会穴,部位多在背腰部;关联规则分析显示,相关性最高的腧穴组合为命门-至阳,其次为大椎-至阳;通过复杂网络K-core层次分析和社团分析得到60个核心腧穴及3类核心腧穴社团.结论 针刺治疗AS的核心腧穴多集中在背腰部,属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注重补肾扶阳,强调治病求本.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
医学生学术型社团建设与管理的思考
编辑人员丨2023/8/6
医学教育正经历由传统的课堂教学向更为多元的“课堂内外联动教学”转变的过程,即课外教学已成为医学教育的重要补充.医学生学术型社团是医学课外教育中的重要平台.随着医学院校学术型社团的逐渐增多,社团建设与学生发展的协调和平衡是需要深入思考和探索的问题.社团应在“遵循初心-实现转化-培育创新”的思路下良性向前发展.基于社团的课外教学应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转化教学”思路,实施“个而深”的挖掘式培训以提升医学生个性化的科研或创新能力.该文旨在从微观层面探讨医学生学术型社团在建设和管理中的关键问题,以对个体社团的发展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方剂"组方配伍网络"分析方法研究 ——以名老中医门诊处方数据为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组方配伍网络"分析方法挖掘专家门诊处方内在配伍规律的可行性.[方法]调取专家治疗胸痹的门诊处方369个,依据纳入、排除标准选择合格处方建库.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综合运用复杂网络分析、关联规则分析,构建组方网络、配伍网络、组方配伍网络及其核心群,总结处方内在配伍规律.通过不同网络模型的比较,结合相关文献验证及专家本人意见,评估"组方配伍网络"分析法的可行性.[结果]组方配伍网络及核心群能够反映组方思路和配伍关系,基于节点的介数中心性可以筛选重点药物,由重点药物构成的链路、社团模块可以反映理论和治法.经文献验证和专家本人确认,分析结果基本符合专家本人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用药特点.[结论]"组方配伍网络"既能体现专家的组方思维,又能提供有数据支撑的配伍关系,可作为专家门诊处方数据挖掘的基本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抗击疫情,中国性学人在行动
编辑人员丨2023/8/5
2020年初,一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疫情席卷华夏大地.作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的社团组织,根据习总书记关于“要坚持全国一盘棋,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切实维护正常经济秩序”的指示,中国性学会责无旁贷,组织全体理事、各分会委员、会员以及各有关单位,动员和调动相关社会力量积极地投入到了抗击疫情战斗中.一个多月来,中国性学会用行动表态:祖国有需要,我们决不缺席!一、响应党和政府号召,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在二月初,学会就成立了以姜辉会长为组长的“防控疫情领导小组”,召开了会长、秘书长会议并制定了学会当前一段的工作安排.自疫情发生以来,中国性学会都在积极应对,妥善处置,对防控疫情期间学会的相关工作做出了详细安排,包括取消和延期相关学术活动,动员会员们积极投身到疫情斗争中,密切与上级单位和相关部门沟通,并安排学会值班人员,保证学会秘书处和杂志社工作正常有序,保证学会机关运作正常.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数据挖掘苍龟探穴针法的临床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V2.2.1)挖掘苍龟探穴针法的临床应用规律及特点,为临床运用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搜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hina Knowledge Resource Database,CNKI)、维普网、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近20年(200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收录的苍龟探穴临床相关文献,采用Excel表格建立数据库并录入古今医案云平台(V2.2.1),采用系统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如统计分析、关联分析、社团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等对纳入的数据进行分析,总结苍龟探穴针法所治疗的疾病、腧穴选取、操作过程及主治疾病等方面的应用特点及规律,并运用新颖多彩的图表对数据进行直观展示.结果 筛选后,纳入文献150篇,涉及疾病个数65个,腧穴总数103个,总取穴频次435次,针刺手法4种,留针时间总数12种,治疗方式总个数6个,辅助治疗方式总个数37个,总辅助治疗方式频次108次.其中治疗疾病频次前10位为肩关节周围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神经根型颈椎病、中风后偏瘫、腰椎间盘突出症、中风后腕手功能障碍、偏头痛、中风后吞咽功能障碍及肱骨外上髁炎.取穴频次最高的穴位为阿是穴,针刺手法频次由高到低排序为未提及、平补平泻、开阖泻法及提插泻法.留针时间频次前3位的为留针30分钟、不留针及留针20分钟,治疗方式频次由高到低排列分别为毫针、穴位注射、针刀、粗针、刃针及皮试针头.辅助治疗方式频次由高到低排列前5位的是中药汤剂、电针、基础治疗、康复治疗及功能锻炼.主治疾病见于肩关节周围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及神经根型颈椎病等.结论 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2.1)分析数据总结苍龟探穴针法的临床应用规律及特点,并佐以图表进行直观展示,可对临床实践提供借鉴,临床应用仍应结合具体情况,随症加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