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乃近注射液有关物质检查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采用HPLC法测定安乃近注射液的有关物质.方法:采用Xtimate C18(250 mm×4.6 mm,5 μm)色谱柱,以磷酸盐缓冲液(取磷酸二氢钠6.0 g,加水1000 ml,加三乙胺1 ml,用氢氧化钠溶液调pH至7.0)-甲醇(75: 25)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254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5 μl.结果:在该色谱条件下,空白辅料、杂质峰与主峰均能有效分离;本品共检出2个已知杂质(杂质C及杂质E)及4个未知杂质;杂质C的量在2.87% ~5.82%之间,杂质E的量均小于0.1%,4个未知杂质量均小于0.1%.结论:本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有助于更好地控制本品的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HPLC法测定安乃近注射液中苯甲醇的含量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安乃近注射液中苯甲醇的含量.方法: 采用Xtimate C18(250 mm×4. 6 mm,5 μm)柱,流动相为磷酸盐缓冲液(取磷酸二氢钠6. 0 g,加水1 000 ml,加三乙胺1 ml,用氢氧化钠溶液调pH至7. 0)-甲醇(75: 25),流速为1. 0 ml·min-1,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30℃,进样量:5 μl.结果:苯甲醇检测线性范围为76. 88~269. 08 μg·ml-1 (r=0. 998 5),平均回收率为98. 77% (RSD=0. 77% ,n=9).结论:该方法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安乃近注射液中苯甲醇含量的测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口服安乃近引起过敏性角膜炎1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安乃近有解热、镇痛、抗风湿作用. 主要用于退热,也用于急性关节炎、风湿性痛、肌肉痛、头痛等. 口服可引起皮肤荨麻疹、药疹、渗出性红斑等过敏表现[1]. 严重者可发生剥脱性皮炎及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等,甚至导致死亡,由于副作用较大,一般不作为首选用药. 现将1例口服安乃近引起过敏性角膜炎报告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杭白菊精油对内毒素致新西兰兔发热模型解热作用及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杭白菊精油对内毒素致新西兰兔发热模型解热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新西兰兔发热动物模型,观察抗白菊精油对其直肠温度的影响,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其下丘脑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结果 给药1h后,与模型组比较,各组肛温显著降低(P<0.05);给药2h后,与模型组比较,各组肛温极显著降低(P<0.01),给药1h,2h后,抗白菊精油各剂量组和安乃近组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杭白菊精油高剂量组、安乃近组与模型组比较,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含量下降(P<0.05).杭白菊精油中、高剂量组、安乃近组与模型组比较,5-羟色胺(5-HT)含量上升(P<0.05),各组与模型组比较,5-羟吲哚乙酸(5-HIAA)含量上升(P<0.05),杭白菊精油各组、安乃近组与模型组比较,3-甲氧-4-羟苯乙二醇(MHPG)含量显著下降(P<0.01).结论 抗白菊精油具有明显的解热作用,且呈剂量相关性,推断其解热作用机制可能与下丘脑组织中NE、DA、5-HT含量变化有关,使5-HT、DA、NE量上的对比关系发生变化,导致体温调定点的下降而发挥解热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大剂量安乃近,去痛片致急性白血病死亡
编辑人员丨2023/8/6
患者男,43岁,入院前10天因患感冒自行口服安乃近、去痛片,各0.5g×3片/次,tid交替服用,连服1周,其中安乃近共服30片,去痛片共服40片,1周后左上肢、右下肢、臂部分别出现紫色瘀点瘀斑伴全身乏力,于2000年1月21日到医院就诊.化验检查:红细胞3.09×1012/L,白细胞7.1×109/L,血色素11lg/L,红细胞平均体积(MCV) 79fL,血小板29×109/L,分类L 0.35、N0.59、M 0.06,以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待诊收入院.入院后体验:T37.2℃,P 86次/min,R 22次/min,BP 158/98mmHg.全身淋巴结无肿大,心肺(-),肝脾未扪及,左上肢、右下肢及臀部可见片状紫色瘀斑,未高出皮肤表面,压之不褪色,其他未见阳性体征.给予大剂量维生素C、激素治疗,入院后第3天再作血检:红细胞2.09×1012/L,白细胞43.0×109/L,血色素109g/L,MCV 77fL,血小板31×109/L,分类L 0.27、N 0.07、幼稚细胞0.66.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中幼红细胞0.08、晚幼红细胞0.06、淋巴细胞0.16、单核细胞0.04、早幼粒细胞0.08、原粒细胞0.58,过氧化酶染色除少数早幼粒细胞阳性外,余为阴性反应,骨髓报告为急性白血病M1型.26日复查血常规除白细胞43.0×109/L外,红细胞降至1.50×1012/L、血色素74g/L、血小板15×109/L,电解质及肾功能也出现异常,病人病情继续加重,于29日病情恶化,经抢救无效,中午死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安乃近水解产物4-甲氨基安替比林的毒理学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通过开展安乃近水解产物4-甲氨基安替比林的毒理学试验,为安乃近原料药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及临床用药安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对4-甲氨基安替比林进行了急性毒性试验、亚急性毒性试验、小鼠骨髓微核试验、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及细胞毒性试验研究.结果 4-甲氨基安替比林LD50为509.6 mg·kg-1,95%的可信限为471.0 ~551.4 mg·kg-1;亚急毒试验小鼠剖检主要脏器肉眼观察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均无异常;4-甲氨基安替比林250 mg· kg-1以下剂量对小鼠无骨髓抑制作用,对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无致畸变作用;4-甲氨基安替比林0.125 g·L-1剂量组细胞毒性为4级.结论 4-甲氨基安替比林的急性全身毒性是安乃近的7.0倍,细胞毒性较明显.提示安乃近制剂中5%的水解产物杂质限度要求对用药安全是否有影响还需进一步实验证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儿童使用氨基比林发生药品不良反应及不良事件文献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系统评价儿童使用氨基比林不同制剂发生药品不良反应(ADR)或药品不良事件(ADE)在人体器官、严重程度的分布、构成及影响因素.方法 在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中检索,检索词为氨基比林、安乃近、去痛片等,加不良反应、不良事件、过敏等自由词进行综合检索.按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文献、提取数据,并按不同类别(年龄、过敏史、涉及系统、联合用药等)统计发生在胎儿期至青春期的儿童使用氨基比林不良反应发生总数、构成比.结果 ①共纳入中文文献484篇,包括555个病例,其中发生在儿童的有205例.②共纳入英文献70篇,包括73个病例,其中发生在儿童的有34例.③中、英文报道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主要涉及血液系统、皮肤黏膜系统、泌尿系统、循环系统导致发生休克等全身反应;预后各不相同,有174例痊愈(72.80%),30例死亡(12.55%),还有14例(5.86%)的结局分别为骨髓移植、指及趾截肢、胃大部切除等严重ADR;另有21例(8.79%)预后不详.④多数ADR的用药剂量为常规剂量,但也有医务人员超剂量给药引起的ADE.结论 使用氨基比林可能引起儿童造血系统、泌尿系统等严重伤害,每年都有较多严重ADR甚至死亡案例报道.应尽快淘汰氨基比林这个可能给儿童带来致死毒性的药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上海市水源中药品及个人护理品污染现状分析及生态风险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6
[背景]药品和个人护理品(PPCPs)作为一类新型的污染物,种类繁多,且广泛存在于自然水体中.近年来PPCPs受到广大群众和科研工作者的关注.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饮用水安全是一项重要的民生问题.[目的]本研究分析上海市水源中PPCPs的污染特征,并对其进行生态风险评价.[方法]采集上海市2017年丰水季4个水源地水样,采用全自动固相萃取对水样中的33种PPCPs进行富集浓缩后,经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进行定量分析.利用熵值法对质量浓度较高的PPCPs进行生态风险评估.[结果] 33种PPCPs中,未检出、部分检出和100%检出的PPCPs各约占1/3.其中安乃近的代谢产物4-乙酰氨基安替比林(4-AMP)和磺胺类抗生素等兽药为主要污染物,检出率均为100%,质量浓度分别为30.44~344.35、7.38~65.39ng/L,占PPCPs总量的79.69%~97.69%.被检出的磺胺类药物主要为磺胺嘧啶、磺胺吡啶、磺胺二甲嘧啶和磺胺甲恶唑,其最高质量浓度分析别为22.18、3.70、28.45、8.67ng/L.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检出率及检出质量浓度均较低,除氧氟沙星和沙拉沙星外,质量浓度均低于1ng/L.人用药物中,高血压及抗抑郁药美托洛尔和卡马西平也在所有水源中被检出,但相对含量较低,最高质量浓度分别仅为3.44、5.69 ng/L. 4个水源中PPCPs的组成特征存在一定的异同点.4-AMP均为各水源中主要污染物.地处长江支流的水源D中PPCPs含量是其他3个水源的2.55~10.35倍;污染物质量浓度普遍高于其他水源,尤其是4-AMP和甲氰咪胍,质量浓度分别344.35、88.49ng/L.其他水源中PPCPs的总量差异主要来源于4-AMP.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4-AMP尽管质量浓度较大,但生态毒性较低,风险熵值为2.77x103~3.13x10-2,风险较低.磺胺甲恶唑为主要的风险来源,为优先污染物.水源D中,总磺胺所致风险熵值为0.51,其余3个水源为0.18~0.33.[结论]上海市水源中存在一定的PPCPs污染,主要以磺胺类抗生素及4-AMP等兽药为主.其中地处长江支流的水源受PPCPs污染最为严重.初步风险评估结果表明个别抗生素具有一定的潜在生态风险,应加强优先污染物的管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主动脉夹层术后再破裂误诊为急性喉炎、声带麻痹医疗损害鉴定1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1 案例1.1 简要案情张某,男,45岁,曾于2015年6月19日在A市医院行"升主动脉置换+主动脉弓及降主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2016年10月17日,因"发热1 d"至B市医院门诊治疗,临床检查示其体温为38.9℃,咽后壁充血,诊断为急性咽炎,给予口服安乃近退热治疗.10月29日,张某无明显诱因下突然出现胸痛,伴大汗至A市医院门诊治疗,临床检查见其肺动脉瓣区可及病理性杂音,第二心音亢进,门诊诊断为主动脉夹层.当日胸主动脉增强CT示:主动脉支架置入术后观,主动脉弓及胸、腹主动脉增粗,可见线样低密度影,管腔内见金属支架影,可见附壁血栓;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及右肾动脉起自真腔,左肾动脉起自假腔,提示主动脉夹层支架置入术后改变.同年11月3日,张某因"咽部疼痛3d"入住B市医院诊疗,临床检查见咽喉壁充血,喉部黏膜充血、肿胀,左侧声带活动差.当日纤维喉镜检查示:急性喉炎,声带麻痹.既往史记载"有高血压、主动脉夹层病史(已行手术治疗)".入院诊断为急性喉炎、声带麻痹,收住耳鼻喉科予抗感染治疗.病程中出现血糖增高,予降血糖等对症治疗.11月6日,张某再次发热,咽喉疼痛明显,伴咳嗽、咳痰,咳嗽时胸痛,予止咳化痰治疗.11月7日上午,张某突发口鼻出血,呼吸心搏停止,经抢救无效死亡.临床诊断张某的死亡原因为大咯血后呼吸心搏停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外周血发现滋养体的恶性疟死亡病例1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患者,男,60岁,以色列籍人,工人,长期定居广州.2018年8月22日至9月6日曾去塞拉利昂出差,有蚊虫叮咬史,当地有疟疾流行.于回国后第4天(9月10日)在家中出现无明显诱因发热(39 ℃,热型不详),伴有畏寒,自行口服安乃近,效果不明显,继而加重,出现呕吐、排黑便.9月12日至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