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沟通模型的晚期癌症患者病情告知策略的构建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基于两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沟通模型构建晚期癌症患者病情告知策略及实施方法,以减轻临床病情告知难度。方法:于2022年1—10月,以六步癌症告知模型、共情沟通模型为理论基础,结合文献分析法、质性访谈和专家论证会构建晚期癌症患者病情告知策略条目。结果:文献分析共纳入18篇文献。质性访谈共访谈20名受访者(包括4名医生、11名护士和5例患者),男6名,女14名,年龄(35.94 ± 8.03)岁。专家论证会共有8名专家参与论证,男2名,女6名,年龄(41.88 ± 6.58)岁。最终构建出符合我国临床实践的晚期癌症患者病情告知策略的具体条目及话术,共构建包括沟通前准备、常规沟通策略和沟通不畅的处置策略3条一级条目,16条二级条目,53条三级条目。条目重要性评分4.50~5.00分,条目变异系数为0~0.12。结论:基于沟通模型构建的晚期癌症患者病情告知沟通策略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可以作为告知晚期癌症患者病情的工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肿瘤专科护士对安宁疗护的知信行调查及其相关因素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调查肿瘤专科护士对安宁疗护的知信行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取整群便利抽样法随机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1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莱钢医院肿瘤专科护士48名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调查表和安宁疗护知信行问卷调查表对肿瘤专科护士进行资料收集,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肿瘤专科护士关于安宁疗护的知信行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肿瘤专科护士对安宁疗护知识平均总得分为(14.03±3.32)分,标准分为70.16分;态度平均总得分为(3.52±0.26)分,标准分为69.94分;行为平均总得分为(4.14±0.72)分,标准分为82.16分,此结果表明肿瘤专科护士对安宁疗护的知信行掌握程度处于中等水平;年龄、工作年限、学历、家庭形态、个人月收入、工作机构、户籍、其他医务人员处获取安宁疗护知识及接受培训学习安宁疗护知识均为肿瘤专科护士对安宁疗护知识的相关影响因素( P<0.05);工作机构、其他医务人员处获取安宁疗护知识、电视、网络获取安宁疗护知识及接受培训学习安宁疗护知识为肿瘤专科护士对安宁疗护态度的相关影响因素( P<0.05);家庭形态和电视、网络获取安宁疗护知识为肿瘤专科护士对安宁疗护行为的相关影响因素( P<0.05);个人月收入、学历、其他医务人员处获取安宁疗护知识及接受培训学习安宁疗护知识对肿瘤专科护士的知识得分有影响( P<0.05);接受培训学习安宁疗护知识和电视、网络获取安宁疗护知识对肿瘤专科护士的态度得分有影响( P<0.05);家庭形态是影响肿瘤专科护士的行为得分因素( P<0.05)。 结论:个人月收入、学历、其他医务人员处获取安宁疗护知识及接受培训学习安宁疗护知识是影响肿瘤专科护士的知识的主要因素;接受培训学习安宁疗护知识和电视、网络获取安宁疗护知识是影响肿瘤专科护士的态度主要因素;家庭形态是影响肿瘤专科护士的行为主要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上海市医务人员安宁疗护态度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调查上海市医务人员对安宁疗护的态度状况,并分析态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于2019年11—12月,选择上海市16个区223家注册临终关怀科或开展安宁疗护服务的机构,抽取共7 074名医务人员进行安宁疗护的态度状况问卷调查,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回收有效问卷7 027份,有效回收率为99.3%。医务人员对安宁疗护态度的总体得分为(91.9±11.6)分,条目均分为(3.7±0.5)分,平均得分率为73.50%;“对于安宁疗护提升生命质量方面的益处”维度得分率最高(87.08%),“面对疾病晚期情况不断恶化的患者”维度得分率最低(60.88%)。医生( B=-1.207)、护士( B=-0.912)、未亲眼目睹过临终患者死亡过程( B=-1.417)、未参与过安宁疗护服务( B=-1.203)以及不愿意从事安宁疗护服务( B=-7.849)的医务人员的态度得分较低(均 P<0.05)。 结论:医务人员对安宁疗护态度总体较为积极,但主动从事安宁疗护服务的积极性不高,应针对性开展医务人员相关专业知识培训,综合提升医务人员安宁疗护态度及从业积极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安宁疗护专科护士心理支持培训方案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构建安宁疗护专科护士心理支持培训方案并进行初步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8—9月湖南省安宁疗护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培训班142名安宁疗护专科护士为研究对象,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利用文献查阅与分析、半结构访谈、专家小组会议等方法构建安宁疗护专科护士心理支持培训方案,并比较培训前与培训8周后安宁疗护专科护士的工作压力、心理弹性以及主观幸福感得分。结果: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构建的安宁疗护专科护士心理支持培训方案包括认知、情感、行为三大维度,使用该方案培训8周后护士工作压力得分为(80.76 ± 20.43)分,低于培训前的(84.70 ± 19.8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6.59, P<0.05);心理弹性得分为(64.40 ± 14.26)分,高于培训前的(60.19 ± 15.8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7.39, P<0.05);主观幸福感得分为(75.70 ± 7.70)分,高于培训前的(74.13 ± 5.9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52, P<0.05)。 结论: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构建的心理支持培训方案能够降低安宁疗护专科护士的工作压力,改善其心理弹性状况以及增加主观幸福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在安宁疗护护士压力负荷与压力反应间的中介效应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安宁疗护护士压力负荷、不同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与压力反应间的现状与其相关关系,为降低安宁疗护护士的压力反应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2年2月选取北京市、江苏省、湖南省和安徽省的448名安宁疗护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压力负荷量表、认知情绪调节问卷和压力反应问卷对其进行横断面调查,在分析其得分水平之后,进行相关分析和中介效应分析。结果:安宁疗护护士压力负荷得分为66.00(55.00,67.00)分,压力反应得分为80.00(63.00,84.00)分,压力负荷与压力反应呈正相关( r=0.735, P<0.05),积极情绪调节策略与压力反应呈负相关( r=-0.440, P<0.05),消极情绪调节策略与压力反应呈正相关( r=0.747, P<0.05)。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在压力负荷与压力反应间起部分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9.6%。 结论:认知情绪调节是安宁疗护护士压力负荷与压力反应间的中介变量,管理者应加强对安宁疗护护士压力水平和心理健康状态的关注,引导其选择恰当的情绪调节策略,从而降低压力反应、维持身心健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护士进行居家安宁疗护服务体验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系统评价护士进行居家安宁疗护服务体验的质性研究,为提高居家安宁疗护服务质量,完善该护理服务体系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EBSCO、Medline、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关于护士进行居家安宁疗护服务体验的质性研究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4月1日。采用澳大利亚循证卫生保健中心(JBI)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2016)进行文献质量评价,运用Meta整合方法对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提炼出23个研究结果,归纳为8个新类别,形成3个整合结果:护士认可开展居家安宁疗护服务的意义;护士提供居家安宁疗护服务时正负性情绪并存;实施居家安宁疗护服务所面临的挑战。结论:居家安宁疗护服务的开展有助于为临终患者提供连续性照护并提高其临终生命质量,但同时应进一步提高护士的居家安宁疗护服务能力并完善相关政策保障,以促进我国居家安宁疗护事业稳步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能力提升需求的安宁疗护护士培训体系探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以护士能力提升需求为导向,了解我国安宁疗护护士培训体系现状并提进改进建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5月在北京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安宁疗护病房工作的13名护士为研究对象,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主题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我国安宁疗护护士培训现有体系存在着培训体系层次性欠佳、培训内容专业性不足及培训内容与临床需求结合度不紧密等问题。能够满足安宁疗护护士进一步能力提升需求的培训内容包括公众死亡教育、患者和家属心理社会支持和灵性关怀、临终话题沟通、家属支持、护士自我压力管理和情绪调节。护士推荐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培训的教学组织形式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结论:我国安宁疗护护士培训体系存在诸多不足,培训内容上需要加强护士死亡教育能力、人文关怀技巧和自我调节等方面的培训,形成线上线下教学优势互补的培训模式,并更多采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肿瘤科护士安宁疗护自评实践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肿瘤科护士安宁疗护自评实践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肿瘤科护士安宁疗护实践水平提供参考和方向。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2年6—12月选取杭州市4所医院的349名肿瘤科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安宁疗护自评实践量表(PCPS)及安宁疗护知识问卷对护士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肿瘤科护士PCPS得分与安宁疗护知识问卷得分的相关性;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肿瘤科护士安宁疗护自评实践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发放问卷349份,回收有效问卷332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5.13%(332/349)。332名肿瘤科护士PCPS总分为(42.16±4.52)分;6个维度中条目均分最高的是呼吸困难维度,得分为(2.85±0.54)分,最低的是沟通维度,得分为(2.03±0.54)分;肿瘤科护士PCPS得分与安宁疗护知识问卷得分呈正相关( P<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工作年限、对安宁疗护的态度、对安宁疗护是否了解、安宁疗护知识问卷总分是肿瘤科护士安宁疗护自评实践的影响因素( P<0.01),可解释总变异的66.30%。 结论:肿瘤科护士安宁疗护自评实践处于中等水平,且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医院领导者应提供以提高安宁疗护实践为前提的个体化、多元化安宁疗护教育培训,多途径、多层次提升护士安宁疗护相关知识的掌握与临床技能的熟练,进而提升安宁疗护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优势分析的急诊科护士安宁疗护自我感知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基于优势分析的急诊科护士的安宁疗护知识、态度、工作环境在预测其安宁疗护自我感知能力的相对重要性,为制订提高急诊科护士安宁疗护自我感知能力水平的最优培训课程提供实证证据。方法:2021年1—3月,使用一般资料问卷、中文版缓和医疗照护自我能力量表、安宁疗护知识问卷、中文版佛罗梅尔特临终关怀态度量表、中文版美国重症护理协会健康工作环境评估量表对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的湖北省22所三级医院415名急诊科护士进行横断面调查,并进行优势分析。结果:415名急诊科护士安宁疗护自我感知能力总分为(225.48 ± 60.61)分,安宁疗护知识总分为(12.44 ± 3.83)分,安宁疗护态度总分为(97.35 ± 9.07)分,健康工作环境总分为(72.00 ± 11.99)分。安宁疗护自我感知能力与安宁疗护知识、安宁疗护态度、健康工作环境均呈正相关( r=0.181、0.232、0.393,均 P<0.01)。优势分析结果表明,健康工作环境、安宁疗护态度和安宁疗护知识分别解释安宁疗护自我感知能力74.15%、14.97%和10.88%的方差。 结论:健康工作环境对急诊科护士安宁疗护自我感知能力的预测力最大,安宁疗护态度次之,安宁疗护知识最小。提示创建健康工作环境是提高急诊科护士安宁疗护自我感知能力的重要途径,提高知识水平和培养积极态度也对此具有一定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上海市医务人员安宁疗护知识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上海市医务人员对安宁疗护知识的总体掌握水平,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于2019年11—12月,选择上海市16个区223家注册临终关怀科或开展安宁疗护服务机构,抽取共7 074名医务人员进行安宁疗护知识水平问卷调查,并分析安宁疗护知识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回收有效问卷7 027份,有效回收率为99.3%。男1 460名(20.8%),女5 567 名(79.2%);年龄(36.9±9.3)岁;护士2 682名(38.2%),医生2 442名(34.8%);来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者5 065名(72.1%);参与过安宁疗护服务工作者2 982名(42.4%),愿意从事安宁疗护工作者4 039名(57.5%)。医务人员对安宁疗护知识应答的得分为(8.9±2.6)分,平均正确率为59.0%;其中对于安宁疗护专业团队构成认知率最高(93.9%,6 597/7 027),对于安宁疗护服务情感投入的认知率最低(16.6%,1 165/7 027)。学历大专( B=-0.429)、学历中专及以下( B=-0.544)、护士( B=-0.652)、近郊区( B=-0.278)、社会办医疗机构( B=-0.891)、未亲眼目睹过临终患者死亡过程( B=-0.329)、未参与过安宁疗护服务( B=-0.283)以及不愿意从事安宁疗护服务( B=-0.820)的医务人员的知识得分较低( P<0.05)。 结论:上海市医务人员对安宁疗护知识的总体掌握水平一般,应加强安宁疗护知识的系统学习和培训,促进安宁疗护事业的良好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