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药配方颗粒趋势分析与监管策略的思考
编辑人员丨2天前
随着中药配方颗粒"后试点时代"的到来,当前在其生产、监管、应用实践中,仍面临着一系列的政策、技术、产业问题.该文通过系统梳理中药配方颗粒的发展历程和相关政策沿革;并从质量标准、医保支付、市场格局等方面归纳了其产业现状;基于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饮片对比分析与定位探讨.认为当前该领域还存在以下现实问题:①尚未形成合理的竞争演化机制,产品"提质增效"困难;②国家标准数量有限,地方标准各自为战;③生产工艺相对受限;④固定当量与原料波动的矛盾;⑤市场定位待明确,用药场景局限.进而,基于塑造良性中药产业生态和促进中医临床合理用药视角,提出了相关建议:①引导中药配方颗粒形成按产品竞争格局;②推动建立中药配方颗粒全过程监管体系;③系统研究配方颗粒当量与摄入量关系;④突破应用场景,合理拓展配方颗粒应用形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住院病案质控数字化转型的实践与思考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探讨在新建医院实施"住院病案质控数字化转型"的实践效果,提高病案质控效能,提升病案质量.方法 通过改造病案质控系统,实施住院病案质控数字化转型,调取实施前2023年4月1日-2023年6月30日5902份系统质控及1823份人工质控的病案质控数据和实施后2023年7月1日-2023年9月30日6830份系统质控及1935份人工质控的病案质控数据,比较两组科级病案质控率、科级病案质控整改率、院级病案质控率、院级病案质控整改率、病案时效性质控项目缺陷率、病案内涵质控项目缺陷率的变化.结果 科级病案质控率、科级病案质控整改率由实施前的9.76%、89.93%提高至实施后的16.47%、96.18%,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院级病案质控率由21.13%降至11.86%,院级病案质控整改率由96.87%提高至99.38%,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病案时效性质控项目:全量病历书写时效性、入院记录24小时内完成、手术记录24小时内完成的缺陷率由实施前的15.99%、3.21%、25.60%降至实施后的12.11%、2.55%、22.79%,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病案内涵质控项目:术前讨论记录、术前小结、术后首次病程记录、手术记录、三级查房记录、会诊记录、危急值记录、住院超30天患者病案记录的缺陷率由实施前的 15.26%、10.09%、13.50%、7.28%、5.65%、17.55%、9.68%、31.62%降至实施后的 9.79%、1.80%、8.21%、4.05%、4.24%、12.43%、2.54%、15.1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住院病案质控数字化转型"在提高病案质控效能,提升病案质量上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可为其他医院的病案质量控制提供借鉴和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跨学科项目式学习的设计及思考
编辑人员丨2天前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生物学与社会·跨学科实践"学习主题约占总课时数的10%,这也要求教师整体规划跨学科实践活动,探索项目式学习的实施.将生物学大概念、重要概念等融入项目中,探索跨学科项目式学习行之有效的框架和可供参考的路径,能促进学生跨学科进行多种主题的深度学习,帮助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促使教师反思并改进教学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参数分配法的病种成本核算模型研究进展与思考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国家相关部门发布的成本核算系列制度提出了项目叠加法、服务单元叠加法和参数分配法3种病种成本核算方法.其中,参数分配法在医院病种成本核算理论和实践上尚未引起重视.通过文献研究法,在明确基于参数分配法的病种成本核算相关概念基础上,梳理和总结了当前国内外运用该方法开展病种成本核算的特点、核算模型及现有问题,探讨优化改进路径,以期进一步完善与推广该方法,加快推进核算结果广泛实践运用的进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重视提升临床医生数据素养 面向未来培养临床数据科学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当前,数字化变革给医学领域带来巨变。但同时,如何合理利用海量复杂的健康医疗数据资源及创新突破的技术手段提升患者诊疗和科学研究,亦成为临床医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此背景下,提升临床工作者的数据素养已成为迫切需求,需要借鉴国际经验,密切结合我国的医学教育现状和继续教育模式进行深入思考及本土化设计。此外,培养具备学科交叉能力、能够连接健康数据科学研究与临床医学实践的临床医生,即“临床数据科学家”,对深度挖掘健康医疗数据价值、赋能健康医疗领域将起到重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以学生为中心的诊断学在线混合式见习教学实践与思考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流行背景下,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八年制诊断学见习课程为实例,阐明如何整合"线上"+"线下"教学资源,组织和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式临床见习教学。该课程包括:基于数字课程云平台(ICC)的自主学习;基于"引导性反馈"的在线讨论学习;基于"案例教学(case based learning)"的在线讨论课;以及基于"练习视频反馈"的"在线实操"诊断技能教学。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在线混合式诊断学见习课整体满意度高,理论考试成绩优异,临床操作技能提高显著。如何运用资源整合的混合式教学进一步提高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操作技能必将成为医学教育同行关注的热点和难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编辑导读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本期是先天性外中耳畸形重点号。耳鼻喉科与整形外科医生在耳鼻面畸形与缺损的美学整复与重建中,相互学习、密切合作,“专科医生做整形,整形医生学专科”的专科化整形新理念不断完善,逐步形成一批专科整形特色的医生队伍。本期专家论坛《耳鼻专科整形与面部修复重建的实践与思考》就国内外学者在耳鼻专科整形与面部修复重建领域的最新探索和实践成果进行总结,并就新的学科发展理念、模式与方向进行分析,以期推动和促进专科化整形的实践和理论不断完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主动健康”视域下医学科普的实践与思考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开展医学科普是提升健康管理水平、促进人民健康的基石。本文对新时期医学科普面临的新背景、新机遇和新挑战进行分析,结合江苏省苏州市医学会医学健康科普的实践,探索思考行业学术团体在“主动健康”视域下开展医学科普宣传的新路径、新方法。医疗卫生行业学术组织应立足“大科普”,从体制机制建设的顶层设计、激励保障举措的生根落地等方面积极探索,垂直细分受众,打造精品科普项目,跨界融合创新,引入社会资本,增强医学科普特色和活力,增加百姓健康获得感,夯实开展健康管理的群众基础,提升整体社会健康管理和健康治理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药理学》X-BL混合教学实践与思考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X-BL混合教学在药理学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本校2017级药学专业《药理学》课程中,随机选择3个单元为对照组,开展传统讲授式教学;其余3个单元为实验组,开展融合WBL(web-based learning)、CBL(case-based learning)和TBL(team-based learning)于一体的X-BL教学。采用线上的单元测试和问卷调查比较两组教学效果。测试成绩用SPSS 20.0分析,组间差异采用 t检验分析。 结果:实验组的各单元测试成绩较对照组显著提高( P<0.01),且低分人数全部归零;问卷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对教学方法、教学质量、课堂气氛、教师指导及学习效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 结论:以CBL和TBL为主、线上和线下教学融合、信息化教学特点突出的X-BL混合教学,在《药理学》课程中教学效果优于传统讲授,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消化内镜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消化内镜中心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院内感染发生的高风险区域,本文详细介绍了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在疫情期间采取的相关措施,并对下一步疫情防控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能为今后各内镜中心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