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拉玛依市儿童家长对非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犹豫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了解克拉玛依市0~18岁儿童家长非免疫规划疫苗犹豫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框架自行编制问卷,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在克拉玛依市12所托幼机构、中小学抽取0~18岁儿童家长开展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儿童家长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犹豫影响因素.结果 克拉玛依市儿童家长非免疫规划疫苗犹豫比例为38.95%.Logistic回归显示子女年龄小、文化程度高、家庭年收入高、本地居住时间长的家长发生疫苗犹豫风险低.结构方程模型适配度良好,能够解释56%的接种犹豫.态度(β标准=-0.36,P<0.01)、主观规范(β标准=-0.23,P<0.01)、知觉行为控制(β标准=-0.21,P<0.01)、感知风险(β标准=-0.12,P<0.01)均与家长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犹豫有关.结论 应用计划行为理论模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家长对儿童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犹豫,提升家长疫苗信心及认知水平,加强医务人员、社交媒体宣传科普,有助于提高家长接种意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自闭症患儿口腔健康状况及家长认知程度调查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自闭症患儿家长对儿童口腔健康行为与口腔保健的认知程度,为更好制定自闭症患儿口腔健康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8年1月-12月收治的自闭症患儿117例为试验组,同期就诊的非自闭症患儿121例为对照组,检查患儿口腔卫生情况.以问卷形式调查患儿口腔保健行为,包括每天刷牙次数、是否使用牙膏、是否由家长协助刷牙及进食零食频次;同时采用标准化措施评估家长口腔健康知识,获取其对口腔健康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并记录家长基本情况.采用SPSS 2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自闭症患儿龋齿和牙周疾病比例较高,分别为74.36%和52.14%.多数患儿口腔卫生情况不佳,刷牙≥2次/天和一直使用牙膏的比例较低,分别为17.09%和13.68%.试验组患儿家长口腔健康知识得分[(6.40±2.55)分]低于对照组[(6.95±2.47)分],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3.16%的试验组患儿由母亲(72.65%)或父亲(20.51%)全职照顾,多数试验组患儿家庭月收入不高.对照组患儿主要照顾者及其教育程度和家庭收入与试验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自闭症患儿口腔健康的因素包括刷牙习惯、主要照顾者及其最高教育程度.结论:自闭症患儿家长对儿童口腔健康行为与保健认知程度较差,应加强患儿家长口腔健康教育,提高其口腔健康认知水平,共同维护患儿口腔健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父母教养方式及其一致性与学龄前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的关联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及其一致性与学龄前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的关联。方法:于2017年10—11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以湖北、安徽、江苏11个城市的109所幼儿园为研究现场,将3~6岁的儿童纳入研究,共27 987名,回收有效问卷(问卷均由家长或主要监护人填写完成)27 200份。采用"长处和困难问卷"和"父母行为量表"收集学龄前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并对父母教养方式进行评定,并分析不同特征的学龄前儿童情绪和行为异常率的差异;以学龄前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为因变量,以父母支持/参与和强制/敌意为自变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学龄前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与父母教养方式及其一致性的关联。结果:27 200名研究对象的年龄为(4.35±0.96)岁,男性13 975名(51.4%),城市儿童24 634名(90.6%),独生子女17 916名(65.9%)。父母双方支持/参与均高占14.9%,均低11.9%;父母双方强制/敌意均高占15.2%,均低11.3%。学龄前儿童情绪症状、品行行为、多动行为、同伴交往、困难总分、亲社会行为异常率分别为9.5%、9.5%、18.2%、24.5%、11.2%和10.2%。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调整性别、独生子女、居住地区、家庭经济状况、母亲年龄和文化程度、父亲文化程度等因素后,与父亲/母亲高支持/参与、低强制/敌意的学龄前儿童相比,父亲/母亲低支持/参与和高强制/敌意者情绪症状、品行行为、多动行为、同伴交往、困难总分和亲社会行为出现异常的风险较高( P值均<0.05);与父母双方均高支持/参与、均低强制/敌意的学龄前儿童相比,父母双方均低支持/参与和均高强制/敌意者情绪症状、品行行为、多动行为、同伴交往、困难总分和亲社会行为出现异常的风险较高( P值均<0.05)。 结论:父母教养方式及其一致性与学龄前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围手术期患儿家长参与治疗活动认知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调查围手术期患儿家长参与治疗活动认知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3—10月于济南市妇幼保健院、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和济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500名围手术期患儿家长。采用住院患者参与治疗活动认知评估量表、照顾者积极感受量表和全面健康素养测量量表对其进行调查。本研究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87份,有效回收率为97.4%。结果:487名围手术期患儿家长参与治疗活动认知总分为(62.25±7.39)分,各维度均分从高到低依次为患者参与认知、行为管理认知、治疗活动认知。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长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既往照护经历、照顾者积极感受、健康素养及患儿住院时长是围手术期患儿家长参与治疗活动认知水平的影响因素。结论:家长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有无既往照护经历、照顾者积极感受、健康素养及患儿住院时长是围手术期患儿家长参与治疗活动认知水平的影响因素,未来可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升围手术期患儿家长的参与治疗活动认知水平,促进患儿恢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儿童抽动障碍干预治疗现状及家庭需求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抽动障碍儿童干预治疗现状及家庭干预需求,并分析干预需求的影响因素。方法:横断面调查,采用方便抽样法,便利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1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就诊的362例患儿及其家庭进行调查,分析干预需求的影响因素。结果:共362例患儿接受了调查,家庭关注的主要方面为药物治疗和行为干预,目前患儿以接受药物治疗为主(102/126,80.9%),77.8%的家长认为治疗效果不太理想;276例患儿及家庭提交了需求部分的作答(76.2%),其中社会支持需求得分最高为(2.69±0.96)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病程、有无合并症、疾病严重程度、家庭月收入、家长焦虑程度和对治疗是否关注是家庭干预治疗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均 P<0.05)。 结论:目前抽动障碍干预治疗方式较为单一,治疗效果不太理想,家长对于干预治疗的需求较高,家庭的需求与多种因素有关,建议临床工作者在选择干预治疗时结合家庭治疗需求,制定更加个体化的干预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中国儿童睡眠健康百问百答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良好的睡眠对于儿童身心健康和正常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充足和高质量的睡眠对儿童的生活质量、记忆力、学习、注意力、情绪和行为都有积极的影响。不同年龄儿童睡眠需求不同,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出现的睡眠问题各异。因此,满足各年龄阶段、从各维度解决中国儿童睡眠问题的科普,对于引导儿童获得健康睡眠具有重要意义。现从中国社会文化背景出发,汇总关于儿童睡眠生理、良好睡眠习惯、常见睡眠问题、睡眠呼吸障碍、异态睡眠、发作性睡病、失眠以及干扰儿童睡眠的其他问题相关内容,由全国睡眠医学专家对医务工作者及家长最关心的儿童睡眠健康100个问题进行汇总和解读,以期推广儿童睡眠健康概念,普及睡眠问题解决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近视儿童家长近视防控认知-行为-需求的现况调查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调查近视儿童的家长对近视防控知识水平、防控依从性、防控态度及需求情况。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6—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的642名儿童及其家长为研究对象,采取自制的近视防控的认知行为及需求调查问卷进行调查。本研究共发放问卷642份,回收有效问卷638份,有效回收率为99.38%(638/642)。结果:638名家长近视防控认知行为问卷中知识、行为、态度得分分别为13(11,15)、7(6,8)、8(8,9)分;78.68%(502/638)的近视儿童家长认为自己非常需要近视防控相关知识。52.66%(336/638)的近视儿童家长首选通过医务人员面对面讲解获取近视防控相关知识。结论:近视儿童家长对近视防控知识水平差,防控依从性处于中等水平;大部分家长对近视防控态度积极,希望得到合理高效的近视防控健康教育新模式,以提高其知识水平,从而配合医疗机构、学校、政府采取相应的近视防控干预措施,减低高度近视的发生率,提高近视儿童视力健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上海市某城区家长对儿童使用抗菌药物的知信行调查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家长对儿童使用抗菌药物的知识、态度和行为,以促进抗菌药物在儿童中的合理使用,减少细菌耐药和不良反应在儿童中的发生。方法:2018年1月1日至6月30日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塘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预防保健科对482名家长关于儿童使用抗菌药物的认知、态度和行为状况进行调查,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对儿童家长认知和自行使用抗菌药物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在认知方面,89.0%(429/482)的家长认同普通感冒不需要用抗菌药物治疗;88.8%(428/482)的家长知道抗菌药物有不良反应;82.0%(395/482)的家长知道抗菌药物的过度使用会使致病菌产生耐药性的可能增加。相关知识获取途径69.7%(327/482)来自医生。在态度方面,84.1%(405/482)的家长对我国民众存在过度使用抗菌药物的现象表示认同;68.2%(405/482)的家长认同孩子患病应听从医生方案不向医生提要求;30.7%(148/482)的家长认为自己足够了解抗菌药物知识;24.7%(148/482)的家长在孩子患病时愿意使用价格比较贵的抗菌药物。在行为方面,13.9%(67/482)的家长会自行购买抗菌药物;35.7%(172/482)的家长在家里备有抗菌药物。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年收入高的家长能够更好地了解抗菌药物( OR=2.619,95 %CI:1.431~4.793);家长在家里备有抗菌药物( OR=4.713,95 %CI:1.964~11.309),自行购买过抗菌药物( OR=2.768,95 %CI:1.237~6.194)都会增加自行给孩子使用抗菌药物的可能性。 结论:塘桥社区家长对儿童使用抗菌药物的知识、态度和行为存在一定问题。需要进一步普及儿童抗菌药物的宣传教育,以促进抗菌药物在儿童中的合理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我国两个地区儿童流感疫苗与肺炎疫苗接种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儿童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的接种行为与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两阶段整群抽样,在北京市通州区和甘肃省白银市对适龄儿童家长开展横断面问卷调查,分析儿童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接种率及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2 377名儿童,儿童流感疫苗接种率为35.93%,肺炎疫苗接种率为16.58%,两种疫苗均接种率为11.65%。接种两种疫苗的理由占比前三位分别为认为疾病严重(流感疫苗:36.02%;肺炎疫苗:49.61%)、学校、单位要求接种(流感疫苗:28.76%;肺炎疫苗:25.45%)和认为疾病易感(流感疫苗:26.41%;肺炎疫苗:13.88%);未接种疫苗的理由前三位分别为个人方面、疫苗本身和疫苗供应。家庭居住地为农村是影响两类疫苗接种的重要因素。子女数量>1个的家庭、家庭居住地为农村和家庭人均年收入较低与两类疫苗的接种呈负相关。结论:调查地区儿童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接种率较低,农村家庭、多子女家庭是扩大疫苗接种的重点关注人群。加强疫苗相关知识宣教,引导家长正确认知疫苗安全性问题,协调疫苗供应与降低疫苗价格对提高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接种率具有促进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自制视频健康教育联合家属互动参与在雾化吸入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自制视频健康教育联合家属互动参与在雾化吸入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该院收治的支气管肺炎行雾化吸入治疗的患儿1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自制视频健康教育联合家属互动参与干预,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雾化吸入方式正确率、雾化依从性以及家长知信行水平、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肺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吸气方式规范、残余药液≤0.33 ml、吸入时间≤15 min比例以及雾化吸入整体正确率均高于对照组,治疗期间整体雾化依从性良好比例高于对照组,家长雾化吸入治疗知识、态度、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服务态度、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病区环境和护理质量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自制视频健康教育联合家属互动参与有利于提升雾化吸入患儿治疗依从性,提高雾化吸入正确率,加速患儿康复进程,同时也有利于加强患儿家长知信行水平,提高护理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