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水平正压通气对稳定期慢阻肺患者呼吸生理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观察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呼吸生理学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一项小样本、探索性、干预性研究,选取2018年1—1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门诊就诊的稳定期慢阻肺患者10例。呼吸机采用BiPAP模式,调整吸气相正压从10 cmH 2O(1 cmH 2O=0.098 kPa)开始逐渐递增至24 cmH 2O,每次增加2 cmH 2O,呼气相正压保持4 cmH 2O不变。正式试验和调节压力水平前记录各项指标并进行比较,包括呼吸方式:总呼吸周期(T tot)、吸气时间(T i)、呼气时间(T e)、吸气潮气量(V Ti)等;呼吸压力:口腔压(P mo)、食道压(P eso)、跨膈压(P di);呼吸做功:食道压力-时间乘积(PTP es)、跨膈压力-时间乘积(PTP di);中枢驱动及中枢驱动效率:膈肌肌电的均方根(RMS)、通气-中枢偶联(V e/RMS)以及深吸气量(IC)、呼气末肺容量差值(ΔEELV)、动态内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i dyn)等。 结果:10例稳定期慢阻肺患者全部完成试验。与平静呼吸相比,V Ti、V e、P mo、IC、ΔEELV、V e/RMS随着压力水平升高均显著上升(均 P<0.05),T e只在20~22 cmH 2O压力水平显著上升( P<0.05)。P di、PTP es、PTP di、RMS、RMS/RMS max随着压力水平升高均显著下降(均 P<0.05),PTP es、PTP di在18 cmH 2O压力水平后均趋近于稳定并未出现明显变化,RMS、RMS/RMS max在压力水平大于16 cmH 2O后趋于平稳。T i/T tot只在20 cmH 2O压力水平时显著降低。PEEPi dyn随着压力水平的升高出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结论:BiPAP在合适的压力水平上能明显改善稳定期慢阻肺患者的肺通气障碍,减轻呼吸肌肉负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床旁经胸心脏超声在脓毒性休克患儿容量反应性评估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床旁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在脓毒性休克患儿容量反应性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入住PICU需机械通气的脓毒性休克患儿共41例,年龄1~5岁。在完全机械通气、充分镇静镇痛、无自主呼吸情况下(潮气量8~10 mL/kg),给予患儿容量负荷试验。容量负荷前后测量患儿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射血分数(EF)等一般血流动力学指标,同时无创心输出量监测仪(NICOM)和TTE测量心脏指数(CI)、每搏量指数(SVI)、每搏量变异度(SVV);此外,TTE测量主动脉流速时间积分变异度(ΔVTI )、下腔静脉变异度(ΔIVC)、下腔静脉膨胀指数(dIVC)。以ΔSVI NICOM≥15%定义为有容量反应性,将患儿分为有容量反应组和无容量反应组。统计分析SVV TTE、ΔVTI、ΔIVC、dIVC、ΔCVP、SVV NICOM预测容量反应性的价值。 结果:(1)有容量反应组23例,无容量反应组18例。两组患儿的一般血流动力学指标HR、MAP、CVP、EF、CI NICOM、CI TTE无统计学差异( P>0.05)。(2)有容量反应组补液后HR、MAP、CI、SVI、CVP均较补液前改善( P<0.001),无容量反应组仅CVP在补液后明显升高,其余指标在补液后无改善( P>0.05)。(3)容量负荷前,有容量反应组的SVV TTE、ΔVTI 、ΔIVC、dIVC均较无容量反应组高( P均<0.001);容量负荷后,有容量反应组的SVV TTE、ΔVTI 、ΔIVC、dIVC均明显减低,无容量反应组只有ΔIVC指标在容量负荷后明显减低,SVV、ΔVTI、dIVC在容量负荷前后无统计学差异。(4)ROC曲线分析提示,SVV TTE和ΔVTI的曲线下面积为0.971,以12.04%为临界值,其灵敏性0.957、特异性0.944;ΔIVC的曲线下面积0.981,以25.98%为临界值,其灵敏性0.870、特异性1.000;dIVC的曲线下面积0.980,以29.86%为临界值,其灵敏性0.870、特异性1.000;ΔCVP的曲线下面积0.778,以2.5 cmH 2O(1 cmH 2O=0.098 kPa)为临界值,其灵敏性0.913、特异性0.556;SVV NICOM的曲线下面积0.874,以12.50%为临界值,其灵敏性0.869、特异性0.778。 结论:TTE监测的动态指标SVV、ΔVTI、ΔIVC、dIVC用于评估儿童容量反应性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其中ΔIVC和dIVC指标的准确性相对而言最高;ΔCVP预测容量反应性的价值有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肺复张联合肱动脉峰流速变异度预测患者术中容量反应性的准确性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评价肺复张联合肱动脉峰流速变异度(ΔVp)预测患者术中容量反应性的准确性。方法:择期全麻下行开腹胃肠手术患者64例,年龄18~64岁,性别不限,BMI 19~26 kg/m 2,ASA分级Ⅰ或Ⅱ级,NYHA分级Ⅰ或Ⅱ级。麻醉诱导后依次进行肺复张(保持30 cmH 2O气道正压10 s)和容量负荷试验。于肺复张开始时采用超声测量ΔVp。于肺复张前(T 1)、肺复张时(T 2)、容量负荷前(T 3)、容量负荷后(T 4)记录MAP、HR、CVP、SV,计算各指标肺复张前后变化率(ΔMAP LRM、ΔHR LRM、ΔCVP LRM、ΔSV LRM)和容量负荷试验前后变化率(ΔMAP VE、ΔHR VE、ΔCVP VE、ΔSV VE)。以ΔSV VE≥15%定义容量负荷试验阳性,分为有反应组(≥15%,R组)和无反应组(<15%,NR组)。 结果:R组34例,NR组30例。与NR组比较,R组T 2时MAP和T 1,2时SV降低,ΔMAP LRM、ΔMAP VE、ΔSV LRM和ΔSV VE升高,ΔVp升高( P<0.05)。ΔVp与ΔSV VE呈正相关( r=0.829, P<0.05),ΔSV LRM与ΔSV VE呈负相关( r=-0.876, P<0.05),ΔVp与ΔSV LRM呈负相关( r=-0.819, P<0.05)。肺复张联合ΔVp预测患者容量反应性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08,诊断阈值32.3%,灵敏度75.3%,特异度88.2%。 结论:肺复张联合ΔVp(≥32.3%)可准确预测患者术中容量反应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评估被动抬腿试验预测脓毒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 ETCO 2)联合被动抬腿试验(PLR)预测脓毒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的价值。 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6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二科收治的43例脓毒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在PLR及容量负荷试验(VE)前后监测P ETCO 2、心排血指数(CI)、每搏量变异度(SVV)、平均动脉压(MAP)等血流动力学指标。以VE试验后CI变异率(ΔCI)分组,ΔCI≥15%为有反应组,ΔCI<15%为无反应组。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PLR后P ETCO 2的变化值对容量反应性的评估价值。 结果:43例患者中有反应组22例,占51.2%;无反应组21例,占48.8%。PLR试验后,有反应组MAP、SVV、CI及P ETCO 2的变化值均高于无反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AP(mmHg):3.8±2.1比1.4±2.0,SVV(%):-5.3±2.5比2.7±2.0,CI(mL·s -1·m -2):0.48±0.13比0.14±0.18,P ETCO 2(mmHg):3.4±1.8比1.1±1.0,均 P<0.05,1 mmHg≈0.133 kPa〕。VE试验后有反应组HR、MAP、SVV、CI及P ETCO 2的变化值均高于无反应组〔HR(次/min):-8.3±2.8比-2.3±3.7,MAP(mmHg):3.8±2.4比1.2±1.7,SVV(%):-6.3±3.1比-3.3±2.0,CI(mL·s -1·m -2):0.51±0.14比0.16±0.12,P ETCO 2(mmHg):3.3±1.2比1.3±1.1,均 P<0.05〕。PLR试验前后P ETCO 2变化值(ΔP ETCO 2 PLR)评估容量反应性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81,当临界值为5.9%时,敏感度为76.7%,特异度为89.5%,正确指数为0.68;SVV基线评估容量反应性的AUC为0.835,当临界值为12.8%时,敏感度为84.6%,特异度为80.0%,正确指数为0.65。ΔP ETCO 2预测价值并不低于SVV基线。 结论:PLR试验后,P ETCO 2的变化值可以作为预测脓毒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的无创、简便、安全的可靠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每搏量变异度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诊断阈值的变化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究气腹合并头高脚低位15°~30°条件下每搏量变异度(stroke volume variation, SVV)预测老年患者液体反应性的准确性及诊断阈值。方法: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80例。于气腹合并体位变动后5 min (T 1),静脉输注6%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7 ml/kg,输注时间15~20 min。于T 1、容量负荷后5 min (T 2)时记录MAP、心率、心排血量(cardiac output, CO)、心指数(cardiac index, CI)、每搏量(stroke volume, SV)、每搏量指数(stroke volume index, SVI)和SVV。容量负荷后,以每搏量指数变化率(△SVI)≥15%为容量负荷试验阳性的标准,△SVI≥15%定义为有反应组(Rs组),△SVI<15%定义为无反应组(NRs组)。绘制SVV判断容量变化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及95%CI。 结果:与T 1时点比较,T 2时点两组患者CI和SVI升高,SVV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Rs组T 2时点CO和SV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T 1时点比较,Rs组SVV高于NRs组,CI、SV、SVI和CO低于NR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患者心率、MAP组间及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示:SVV区分容量负荷有无反应的阈值为16.5%时,灵敏度为95.9%,特异性为77.8%,曲线下面积(95%CI)为0.912 (0.838~0.987)。 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SVV仍保持判断容量治疗反应的准确性,但其诊断阈值升高。SVV的诊断阈值为16.5%。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MostCare监测SVV和PPV预测头低截石位宫腹腔镜手术患者容量反应的准确性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MostCare监测每搏量变异度(stroke volume variation, SVV)和脉压变异率(pulse pressure variation, PPV)预测头低截石位宫腹腔镜手术患者容量反应的准确性。方法:选择30例择期行宫腹腔镜手术的全身麻醉患者,ASA分级Ⅰ、Ⅱ级,年龄40~60岁。采用MostCare监测患者MAP、心率、每搏量(stroke volume, SV)、每搏输出量指数(stroke volume index, SVI)、心排血量(cardiac output, CO)、心脏指数(cardiac index, CI)、SVV、PPV等血流动力学指标。手术开始建立人工气腹血流动力学平稳后,在头低截石位下10~15 min内输注6%羟乙基淀粉130/0.4电解质注射液7 ml/kg进行容量负荷试验。记录麻醉后平卧位气腹前(T 1)、人工气腹后头高截石位容量负荷试验前(T 2)、容量负荷试验结束后(T 3)的上述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容量负荷试验前后SVI差值(△SVI)=15%为标准,分为有反应组(△SVI≥15%,16例)和无反应组(△SVI<15%,14例)。绘制SVV和PPV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ROC)曲线,预测容量反应的准确性和诊断阈值。 结果:与T 1比较,T 2时有反应组CO及T 2、T 3时两组SVV、PPV降低( P<0.05);与T 2比较,T 3时两组SVV和PPV降低( P<0.05),有反应组SV、SVI、CO和CI升高( P<0.05);T 2时无反应组SVV和PPV值低于有反应组( 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SVV和PPV预测容量反应有效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分别为0.81和0.94,SVV和PPV的诊断阈值分别为8.0%和7.5%,敏感度分别为75.0%和87.5%,特异性分别为78.6%和92.9%。 结论:MostCare监测SVV和PPV均可预测头低截石位宫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容量变化,但两者诊断阈值较标准值均降低,且PPV的准确性高于SVV。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有效动脉弹性评估感染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容量负荷试验(扩容试验)前后有效动脉弹性(Ea)对感染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的判断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20年10月北京协和医院内科重症监护病房(MICU)收治的116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接受血流动力学监测,给予500 mL琥珀酰明胶或平衡盐溶液进行容量负荷试验。收集扩容前10 min和扩容后即刻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排血量(CO)等血流动力学指标。扩容后即刻CO升高>10%定义为容量有反应性;同理,MAP升高>10%定义为血压有反应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扩容前Ea等动脉负荷指标对容量反应性和血压反应性的判断价值;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价基线Ea与CO、MAP变化率的相关性。再将容量有反应组按照血压反应性分为血压有反应组和血压无反应组,探讨Ea和动脉负荷在循环复苏中的临床意义。结果:116例患者中63例表现为容量有反应性,53例为无反应性。容量有无反应性两组患者扩容前一般情况及各项生理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容量有反应组患者扩容前Ea明显高于容量无反应组(mmHg/mL:2.51±1.08比1.87±0.68, 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扩容前基线Ea能预测容量反应性,其ROC曲线下面积(AUC)=0.71,95%可信区间(95% CI)为0.62~0.81, P<0.001,当阈值定为1.97 mmHg/mL时,其敏感度为71.4%,特异度为60.4%;但基线Ea无法判断容量负荷试验中血压反应性(AUC=0.52,95% CI为0.41~0.63, P=0.73)。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基线Ea与扩容后CO变化率有良好的正相关性( r=0.47, P<0.001),但与扩容后MAP变化率则呈弱正相关性( r=0.20, P=0.03)。在63例容量有反应性患者中,27例(42.9%)血压有反应性,36例(57.1%)血压无反应性。血压有无反应性两组患者扩容前基线Ea及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扩容后血压无反应组和血压有反应组Ea均较扩容前降低(mmHg/mL:2.13±0.94比2.51±1.08, P<0.01;2.47±1.18比2.69±1.30, P<0.05);同时,扩容后容量有反应组Ea变化率与CO变化率和MAP变化率均呈强相关性( r值分别为-0.50和0.58,均 P<0.001)。 结论:感染性休克患者扩容前Ea>1.97 mmHg/mL可预测容量反应性,扩容前Ea无法准确判断感染性休克患者容量负荷试验的血压反应性。扩容后Ea显著降低与患者扩容后血压无反应性相关,解释了容量负荷试验中容量反应性与血压反应性非一致性变化的原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混合静脉-动脉CO 2差对感染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的判断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容量负荷试验(扩容试验)前后混合静脉-动脉CO 2差(CO 2 gap)的变化值(ΔCO 2 gap)对感染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的判断价值。 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共纳入北京协和医院内科重症监护病房(MICU)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104例,研究人群均在Swan-Ganz漂浮导管监测下行扩容试验,收集其扩容前(T0)和扩容后即刻(T1)、10 min(T2)、30 min(T3)、60 min(T4)的血流动力学和血气指标。扩容后CO增加>10%定义为容量有反应性。采用Spearman方法分析CO 2 gap与CO的相关性。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ΔCO 2 gap对容量反应性的判断价值。 结果:104例患者中,T1、T2、T3、T4时刻的扩容有效率分别为59%(61/104)、72% (75/104)、73% (76/104)和77% (80/104)。T2时刻容量有反应性组患者的基线CO低于无反应性组[6.0(4.7, 7.5)L/min vs.7.2 (6.4, 8.5)L/min, P=0.019],两组扩容前CO 2 g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CO 2 gap与CO呈负相关性,CCO 2 gap和PCO 2 gap与CO的相关性分别为-0.34和-0.33, P值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T1的CO 2 gap变化可以较弱判断扩容后T2、T3、T4时刻的容量反应性,但不能判断T1时刻的容量反应性。T1时刻CCO 2 gap和PCO 2 gap的变化值判断T2时刻扩容效果的AUROC分别为0.669和0.684, P值均<0.05. 结论:判断扩容效果的时间设定应适当延长,感染性休克患者扩容前后即刻CO 2 gap的变化值可判断扩容后10 min内容量反应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呼气末阻断期间肱动脉峰流速变异度对老年患者术中容量反应性的预测作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呼气末阻断(end expiratory obstruction, EEO)期间肱动脉峰流速变异度(brachial artery peak velocity variation, ΔVp)对老年患者术中容量反应性的预测作用。方法:选择拟在全身麻醉下行择期胃肠手术的老年患者,ASA分级Ⅰ、Ⅱ级,心功能Ⅰ、Ⅱ级,麻醉诱导后所有患者先后进行EEO试验和容量负荷(volume expansion, VE)试验,记录EEO前、EEO期间、VE前、VE后的MAP、心率、CVP等血流动力学指标,计算各指标实验前后差值(Δ),记录EEO开始前每搏量变异度(stroke volume variation, SVV)。在EEO开始时、扩容前超声测量肱动脉峰流速并计算ΔVp。将扩容后每搏量增加值(increment rate of stroke volume, ΔSV)≥15%的患者纳入有反应组,<15%的患者纳入无反应组;共纳入84例患者,有反应组43例,无反应组41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曲线评价各指标对容量反应性的预测作用。结果:EEO试验前后和VE试验前后有反应组ΔMAP、ΔSV高于无反应组( P<0.05),心率差值(ΔHR)、ΔCVP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EEO试验前有反应组SVV高于无反应组( P<0.05)。有反应组EEO期间ΔVp和VE前ΔVp高于无反应组( P<0.05)。EEO试验前后ΔMAP、ΔHR、ΔCVP,EEO试验期间ΔVp及EEO前SVV预测容量反应性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分别为0.862、0.615、0.514、0.524、0.797;VE试验前后ΔMAP、ΔHR、ΔCVP及VE前ΔVp预测容量反应性的AUC分别为0.667、0.521、0.542、0.779。EEO期间ΔVp≥30.2%为截断值,敏感度91.1%,特异性81.8%,EEO前SVV≥8.7%为截断值,敏感度84.5%,特异性73.4%,VE前ΔVp≥27.6%为截断值,敏感度81.5%,特异性72.8%。 结论:本研究中,EEO期间ΔVp≥30.2%可对老年患者术中患者容量反应性进行有效预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床旁即时超声测量动脉峰流速呼吸变异度评价危重症患者容量反应性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应用系统评价的方法评估床旁即时超声测量动脉峰流速呼吸变异度(ΔVpeak)对危重症患者容量反应性的评估价值。方法:检索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PubMed数据库、荷兰医学文摘Embase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万方数据、中国知网(CNKI)和维普数据库(VIP)从建库至2019年11月发布的关于ΔVpeak判断容量反应性的相关文献。由2名研究员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对相关文献进行筛选,并对纳入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应用诊断准确性研究质量评价量表(QUADAS)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应用Meta Dics 1.4软件对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计算合并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PLR)、阴性似然比(NLR)和诊断优势比( DOR)等,绘制合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SROC)并计算SROC曲线下面积(AUC);采用χ 2检验及Spearman相关系数进行异质性分析,采用Deek检验法分析文献发表偏倚。 结果:共纳入31项研究,总计1 854例接受床旁即时超声ΔVpeak检测的患者,包括11项国内研究、20项国外研究。用QUADAS 14个条目进行文献质量评价显示,纳入文献均为A级,说明文献整体质量较高。SROC曲线平面散点分布不呈"肩臂形",Spearman相关系数为0.062( P=0.710),认为其不存在阈值效应;异质性检验提示 I2=57.2%( P=0.001),说明各研究间存在一定异质性,且该异质性来源为非阈值效应;Meta回归分析显示,补液试验方法是造成异质性的原因〔 DOR=3.87,95%可信区间(95% CI)为1.56~9.57, P=0.004 8〕。根据异质性分析结果,剔除用被动抬腿试验(PLR)代替容量负荷试验的研究后,各研究间无明显异质性( I2=10.6, P=0.288 5)。应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显示,合并 DOR为23.85(95% CI为17.57~32.37),合并敏感度为0.82(95% CI为0.80~0.85),合并特异度为0.83(95% CI为0.80~0.85),合并PLR为4.17(95% CI为3.58~4.86),合并NLR为0.22(95% CI为0.18~0.28),AUC为0.901 2(95% CI为0.88~0.93), Q指数为0.832 5。Deek漏斗图分析结果显示,纳入研究无发表偏倚( P=0.19)。 结论:床旁即时超声测量ΔVpeak对患者容量反应性具有较高的评估价值,是评估休克、危重症及外科手术等需要监测容量反应性人群的可靠参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